首页 百科知识 积极推进酒泉市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积极推进酒泉市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实现酒泉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1.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行为,把农村教育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第四节 积极推进酒泉市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一、酒泉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1.高质量、高水平巩固“普九”成果

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四率”保持在部颁标准,确保所有农村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设施、专任教师学历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力争“十一五”末开设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的农村小学达到90%以上。

2.高水平普及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保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90%以上,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6%以上。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服务于“三农”的能力切实增强,每年完成农村新技术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5万人次。

4.进一步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

按照高中阶段向城区集中,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区学校和乡镇所在地学校集中,逐步实现“一乡一校”或“一乡两校”。基本思路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陆续撤销农村中小学375所,将全市现有的532所中小学调整为157所,农村学生的寄宿比例由现在的34%提高到75%以上,使农村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整合,师资水平不断提升,质量全面提高,农村学生享受到和城镇学生基本一样的优质教育。

5.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十一五”期间,小学生机比达到20∶1,初中生机比达到15∶1,所有农村中学、80%的农村小学接入因特网,开发符合农村学生需要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基本实现农村学校教育设施的现代化

6.构建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建设长效机制

全面消除现有农村中小学危房,其中“十一五”期间消除18万平方米。使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教育的硬件设施配置差距显著缩小。

二、实现酒泉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

1.平等原则

基础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基础。基础教育的总体质量,影响着全体人民的基础素质,影响着国家人力资源状况,影响着国家综合国力及民族复兴大业的完成。因此国家有义务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创造条件,平等地满足不同地区、家庭、民族和性别的每一个儿童的“基本学习要求”,从而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标准。

2.补偿原则

指国家在平等原则的基础上给不同儿童以不同对待。即在基础教育领域,应另给予各种社会环境不利的儿童以额外的教育补偿或关怀,使整个社会从中受益。

3.理性原则

指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无论是贯彻平等原则,还是补偿原则,都应根据理性判断,而不是个人意见、关系亲疏、惯例和主观愿望,以防基础教育改革蜕化成决策人的随意安排。

4.市场原则

指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教育市场的作用,通过市场这个中介来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民间力量的参与,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教育资本的增值率。

三、实现酒泉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

1.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行为,把农村教育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2.科学定位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办学方向。确定以“建设学习型的农村社会”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发展需求的人才,为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做好服务。

3.建立完善的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渠道作用,确立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在公共财政中的优先地位,建立规范的基础教育财政逐级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农村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额免费。

4.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促进义务教育区域性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城市与农村教育的合作交流,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建立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5.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点多面广、生源分散的特点,落实农村中小学编制,逐步取消代课教师。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养力度,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不断改善农村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6.建立高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构与农业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培训机制,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分期分批进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及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城镇和内地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岗位用工需求量大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确保输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一技之长,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合理有序地流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