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述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义务教育法》的灵魂就是要把均衡发展作为它的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而它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义务教育在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一、均衡发展

均衡,即“平衡”。均衡最初是物理学中的名词,它主要是指作用在质点上所有力的合力矢量和为零的状况。后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把它引入经济学领域。广义的均衡,指构成某一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变量,它们的值经过调整,使该系统不再存在继续变动的倾向,经济处于稳定状态。[1]

我们认为,均衡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它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把均衡作为发展的基本特征,最终实现整体的共同提高。但是,均衡发展作为一个努力的目标,并不意味着“劫富济贫”、搞平均主义,它应该是一种有适度差异的和谐发展。

二、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受到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基本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2]在一定程度上讲,教育均衡发展是人们对于教育需求与供给不平衡而提出的理想的发展目标。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教育均衡发展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平等的教育;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好的教育。现阶段,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问题。

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从教育资源的配置看,教育的“硬件”设施包括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校舍、教学仪器等设备的配置均衡;从教育的目标看,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教育的功能看,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经济、社会的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3]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提出要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国家法定的义务教育接受年限内,国家有义务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均衡发展的受教育条件,并以法律手段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促使地域之间、学校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获得成功与发展的机会均等,使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稳步发展,使教育在公平、公正、均衡状态下促进受教育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4]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在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广大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得到根本保障之后,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工程,这也是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价值追求

1.义务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均衡发展的要求。义务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而公共产品是政府向公民提供的服务,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获得公共服务的权利,因此,在对其进行分配时必须符合公共性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非买卖性。义务教育不能在市场上随意进行买卖,并且它必须是由政府免费向社会提供。第二,公平性。政府在对义务教育资源和权利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公平原则的基本要求,即大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以及校际之间办学水平上的差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保证每一个少年儿童都能够享有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与权利。[5]

2.解决义务教育中存在的差异问题也要求均衡发展。尽管近些年我国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受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长期以来实行的在资源配置中城市中心取向政策影响,我国义务教育仍然存在着各种发展差距,如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等,要缩小这些差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加强依法治教的迫切需要。依法治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义务教育实施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就要提出均衡发展问题。新《义务教育法》的灵魂就是要把均衡发展作为它的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而它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6]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加快依法治教进程,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必备的资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也应该认真按照法律的要求,规范管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助推器。经济发展的早期模式主要是依靠增加各类资本投入,但是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7]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对国家的繁荣富强、经济的高速增长起着根本作用的是国民的整体素质。现阶段,知识的获取、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接受教育这一途径来实现,而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较大比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约占受教育人口的80%,因此,为了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势在必行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容

目前,人们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看法较为一致,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等发展,所有适龄少年儿童都享有均衡的受教育机会。二是义务教育在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即在省域、市域、县域等同一级别的区域之间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三是义务教育在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四是义务教育在校际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学校布局和规模、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设施、师资配备、学生生源的均衡等。五是义务教育在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校内各班级在设施、师资、生源和管理等方面的均衡。六是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实现均衡发展,学生享有“同等的学习权利、同质的学习资源和同样的教育关怀”。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促进和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无论对教育系统内部还是对教育系统外部,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每位公民平等享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基本保障之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正如陈至立同志所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8]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起点问题。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服务全民的一种公共产品,其公平的内涵就应当界定为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获得相同水平的义务教育服务。从这一公平观念出发,地区间义务教育发展差异就是不合理的,需要缩小以至消灭这一差异。[9]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个体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个受教育者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接受教育是人得以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前提。新《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公民基本教育权利的保证。在现代社会里,人的基本教育权利,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义务教育是要为每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条公平的起跑线。义务教育的基本作用是促进人的发展,是一个扩大向个人提供可能性过程。[10]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义务教育的发展应该坚持“均衡”“公平”的价值取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