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突破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突破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雄关区抓住实施嘉峪关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有利时机,对嘉峪关关城所在地峪泉镇70平方公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文化产业园、观礼古镇、演艺中心、星级农家乐等建设项目,鼓励和引导农民调整生产布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农增产增收。(二)产业发展一体化,积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1.坚持工业强市,工业主导战略嘉峪关主导产业清晰,重点集中在钢铁、铝业、光伏等产业发展上。三是稳步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五是发展壮大食品加工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突破

(一)城乡规划一体化,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1.总规引领,建立全覆盖规划体系

为进一步加快嘉峪关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按照《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从2009年开始启动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用3年时间完成了全市三镇总体规划修编,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17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全省各市州中,率先实现镇、村规划的全覆盖,实现了规划从传统的城乡割裂、局域分离、单一平面规划向城乡协同、局域联动、立体多元规划转变。整个规划体系,分别从空间布局、城乡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划,并与各类规划进行了对接。整个规划体系明晰了嘉峪关发展的宏伟蓝图,凸现了转型跨越的发展特征,充分结合了国家及全省的战略需求和目标,体现了经济转型、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转型、对外开放格局转型的时代特征,准确把握了转变发展方式、社会和谐、富民增收、交通通道、生态安全、区域经济合作等重大战略问题,明确了富民与富市、社会服务均等与生活水平提升、国土与生态安全、长治久安与经济社会布局、发展能力与区域创新、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良性互动、区域突破带动等发展路径导向。

2.明确功能,整体谋划城乡一体化布局

按照嘉峪关市三镇“一心三点”的城镇发展战略,做大中心城区,做优峪泉镇,做强文殊、新城镇,坚持群落式布局、节点式推进、特色化发展的模式,形成三个城镇密集区和三条城镇带,已基本实现了三镇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连接畅通、特色鲜明的城镇化建设新格局。整个规划体系注重发展性,突出产业支撑和持续增收;注重多样性,确定多样形态避免千村一面;注重相融性,注重与环境和生产生活相融;注重共享性,让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

3.凸现亮点,着力规划和推进特色村镇建设

采用“点—轴布局模式”,融入城镇个性,形成城镇的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环境特色。提升城镇品位,推进城镇建设与文化发展深度融合,把城镇的特色定位与主导产业结合起来,往北打造长城旅游、特色养殖和种植为亮点的全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镇——峪泉镇;往东打造魏晋墓、狼行湾旅游、特色种植为亮点的现代化小镇——新城镇;往南打造商贸流通、文殊山旅游服务和特色种植为亮点的现代化小镇——文殊镇。

4.全域规划,抓点带面,梯度推进

采取条块结合、组团发展的模式,实行了小城镇建设、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镜铁区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把城市南区的文殊镇、讨赖河两岸新市区作为一体,作出了开发建设的决策部署,编制了《讨赖河两岸空间发展规划》,对70平方公里进行了空间发展规划,将讨赖河北岸23平方公里规划为集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行政办公、休闲娱乐、现代居住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南岸42平方公里规划为集生态观光农业、都市农业、高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精品种植与珍品养殖基地、新农村建设与新市镇建设基地于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区。长城区将农村规划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区;依托酒钢(集团)公司和工业园区,将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区;大力发展城乡第三产业,将城区和镇村所在地规划建成三产繁荣活跃区。雄关区抓住实施嘉峪关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有利时机,对嘉峪关关城所在地峪泉镇70平方公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文化产业园、观礼古镇、演艺中心、星级农家乐等建设项目,鼓励和引导农民调整生产布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农增产增收。

5.规范管理,切实维护城乡规划一体化权威

实现了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城乡全覆盖,因此有利于真正打破城乡地域分割、市场分割、身份分割、公共服务分割等状况,引导各种要素和资源自由流动、有效配置,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流程,积极推行先技术审查,后行政审批制度,实行城乡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公开查阅,提高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推行数字化信息技术管理,建立规划信息公示远程查询系统、规划业务办公系统、图形资源管理和应用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城乡规划管理真正实现图文一体化、传输网络化、信息多媒体化、管理现代化和决策科学化。

(二)产业发展一体化,积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1.坚持工业强市,工业主导战略

嘉峪关主导产业清晰,重点集中在钢铁、铝业、光伏等产业发展上。甘肃省省委书记王三运指出:“嘉峪关市是因企而建、因钢而立的城市,重点要依托钢、稳住钢、提升钢,地方政府要服务钢、延伸钢、不唯钢。”

一是壮大钢铁产业,建设优质钢铁基地。围绕铸就“百年酒钢”基业目标,全力以赴为酒钢(集团)公司做好服务,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与优化系统配置,实施钢铁、铁合金、装备制造、资源开发、环保及综合利用、特色冶金、能源化工、商贸、物流、现代农业十大产业链项目,大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十二五”末发展为省内乃至西北地区支柱型、带动型企业。

二是加快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①加快实施1千兆瓦光伏发电示范基地、200兆瓦光热发电、分布式能源等项目。积极推进配套煤电项目和外送电网输送能力建设,支持建设±800直流等输电工程。②积极引进国内具有经济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科技研发中心、智能型生活基地等项目,支持现有企业的产能扩张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风电、光电装备和不锈钢制品制造、核同位素源、核仪器仪表、核设备制造,打造西部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三是稳步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坚持优势资源转换,充分利用电力充足的优势和周边地区锰矿、铁矿、铜矿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实施电解铝、气冶联产直接还原铁等项目,延伸产业链,发展铝制品深加工业,形成“煤—热—电—冶金新材料”产品产业链。

四是积极发展化工和建材产业。围绕铬盐项目,延伸铬盐产业链,形成铬盐—硫化碱—电解铬产业链;充分利用冶炼废渣、选矿尾渣和建筑垃圾等废弃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

五是发展壮大食品加工业,建设食品工业集群。①依托紫轩酒业葡萄酒酿造优势,建设优质葡萄酒生产和酿造基地,重点发展系列高档葡萄酒、有机葡萄酒、白酒,“十二五”末达到年产葡萄酒5万吨生产能力;充分利用葡萄酒生产副产物葡萄籽皮、酒泥等开发葡萄籽油系列产品、化妆品。②依托宏丰公司种植、养殖优势,发展功能化、专用化、休闲、营养、便利型乳肉制品

2.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着力打造城乡产业联动发展。通过实施“优势产业带动工程”和“一村一品推进工程”,将与酒钢(集团)公司非钢产业紧密相连的峪泉镇嘉峪关村、安远沟村、新城镇横沟村3个村规划为产业联动村,通过大企业的直接开发带动,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开发经营,将农民变为企业工人,在三镇有条件的区域规划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区,引导城市消费向农村延伸,带动农村发展二、三产业。

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重点引导和扶持发展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特色制种、瓜果等支柱产业;做好优质地膜洋葱、温室蔬菜、大葱、土豆和西甜瓜五大优势农产品品牌,依托酒钢(集团)公司种植园发展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园区。同时,加大畜禽品种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畜禽饲养方式,以畜禽养殖业为主发展肉食品加工业,积极发展酒业等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大力推广畜禽舍饲圈养技术,重点做好胚胎移植术、种畜繁育基地建设等项目。使得全市农业的特色化、规模化增长水平有新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增强。

三是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努力扩大对农村和农业的生产性投资,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走公司带动农户致富的新模式,精心培育酿酒葡萄、洋葱种植、畜牧养殖以及精细果蔬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日光温室“万元室”、暖棚养殖“万元院”、观赏树种育苗“万元田”、林木休闲餐饮“万元园”高效产业。依托嘉东、嘉北、双泉三个工业园区建设,扶持、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省级3个、市级3个,吸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八年位居全省首位,有效带动了城市工业、商贸、旅游产业向农村转移。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用和民用节能。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加大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支持再生水、苦咸水、矿井水利用,推广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器具。

二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地利用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加强资源开采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推进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建筑)、酿造等废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行业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大力普及农村沼气,推广秸秆综合利用。

三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4.大力提升工业园区产业承载能力

一是积极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强化政策引导,完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关联企业向园区集中,增强园区吸纳和带动能力,共建共享动力、环保等生产辅助设施,促进企业集群式发展。

二是优化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突出“一区四园”产业特色,嘉东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冶金及化工)、高新技术(民用核技术)、精品钢材(金属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链群,辐射长城区、带动新城镇发展;嘉北工业园重点发展不锈钢深加工、冶金新材料(高载能)、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化工(煤化工、铬盐产业链、聚氯乙烯产业链等)、现代物流、光电产业等产业链群,辐射雄关区,带动峪泉镇发展;双泉工业园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食品工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辐射镜铁区,带动文殊镇发展;嘉西光伏产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光伏产业建设。

三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两个协调”和“园林式园区、花园式工厂”的总体要求,提高园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使园区向科技园区、生态园区发展,从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分次建设,逐步推进,力争尽快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5.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戈壁明珠”嘉峪关坚持以文化建设城市、以旅游经营城市、以文化旅游发展城市,把城市当作景区建设,实现城景一体化,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多举措强“内功”发展旅游。嘉峪关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度,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确定设立7000万元的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2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确保每年文化旅游发展资金达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已连续八年成功举办国际铁人三项赛,成功举办了四届国际航空滑翔节,圆满完成奥运火炬传递、国际舞狮舞龙旅游节、民族风情旅游文化节、全国汽车越野拉力赛、第二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等重大节会赛事活动。

(三)基础设施一体化,极大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在公路建设上,实施了酒嘉城际一级公路工程、嘉峪关至青海二级公路、嘉峪关高速公路快客站项目。在铁路建设上,推进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及嘉峪关快客站建设,争取建设嘉峪关铁路枢纽建设工程(大草滩—野麻湾—嘉策铁路联络线、绿化货运编组站改造升级、煤炭专用码头等项目)、镜铁山—天峻(木里)铁路项目。在民航建设上,完成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工程,规划建设嘉峪关航空物流港项目。在水利建设上,加快全国节水型试点城市建设,争取水资源分配量,向国家争取将二草滩雨洪资源利用水库项目纳入黑河二期,作为内陆河流域重点工程予以政策、资金支持。实施双泉调蓄水库、中小河流综合治理、节水改造、讨赖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项目。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修订完善城乡建设规划,实施了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工程、村组道路改造工程、农民安居工程、镇村环境卫生保洁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和推进农村水电建设工程,切实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重点开发讨赖河两岸城市新区,实施供排水、供热、道路、供气、雨水收集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城市供水、供暖、供电及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抓好旧城区改造,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以“甘肃省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数字信息化进程,实施TD—无线数字城市工程,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打造“数字嘉峪关”。

南市区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旧城区改造步伐加快,新建、改造了55条136公里城区道路,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0.2平方米。南市区开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相继建成了西部明珠气象塔、城市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中核四〇四总公司和大唐八〇三电厂生活基地整体迁建嘉峪关市。讨赖河两岸7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两湖一河”建成,图书馆、工业园区服务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

2012年6月15日,中共嘉峪关市委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做了明确要求,提出了具体措施:一是建设城镇化的居住设施;二是加快城乡公路网络建设;三是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四是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嘉峪关按照城市标准,遵循农村特点改造农村,加强镇区、中心村建设,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按照城市的标准建设农村,实施了农村道路、农民住宅、饮水、电力、通讯、文化、村容村貌建设改造和集中整治等项目,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同建共享。加快村容村貌整治步伐,市财政户均补助4000元对全市农民住宅进行了改造,2010年每户补助5800元实施了居民后院整治试点改造,并对居民点进行绿化、硬化、美化、净化、亮化,达到了五化标准;安装太阳能路灯,配套率达到100%;实行垃圾集中清运和保洁工程,农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截止2011年,农村硬化道路通达率达到100%,道路延伸到村组,成为全省农村通硬化路比例最高的城市;洁净水入户达到100%,农田渠道建设全配套,有线电视和信息网络实现全覆盖。

(四)公共服务一体化,大幅提升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1.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几年来,嘉峪关市紧紧围绕“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均衡,教师队伍实现城乡统一均衡安排,城乡教学质量基本实现均等,农村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与城市大体相当”的发展目标,以抓好薄弱学校建设为重点,以教育管理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措施,攻坚克难,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调整布局,整合资源,薄弱学校建设有了新成效。将布局调整与薄弱学校改造、新农村教育设施建设紧密结合,制订实施中小学布点规划。在城乡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学校12所,调整和撤并一部分生源不足、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上加大了投入,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创造了前提条件。全市农村中小学校共有10所,其中初中2所,小学8所(峪泉2所、文殊2所、新城4所)。共有学生1742名,其中初中学生542名;小学生1200名。接近或超过200人的学校有6所,占农村学校总数的60%。同时,计划通过增加农村公交线路,实施中小学校车安全工程方案。

二是教育惠民政策有了新亮点。嘉峪关市自2006年起,全市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均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切实减轻了广大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伴随着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针对全市农村学生入学,实施了新的优惠政策:在高中入学方面,保障初三考生中“农村两户”(农村二女结扎户、农村独生子女户)子女享受报考市高中时加分的优惠政策,享受人数占农村毕业生总数的70%以上;保障户籍在全市三镇、且在新城中学和文殊中学就读的非“农村两户”子女初三考生,享受报考市高中时降低录取分数线的优惠政策;保障普通高中计划内指标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并逐年提升比例,实施全市范围“阳光招生”,遏止不公平竞争引发的“择校”难题。在小学、初中入学方面,保障随父母务工到城市、且在城市有固定住所的全市农村户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到教育局划定的学区就读,仍然保留享受免费教科书、免收学杂费的权利。另外,按照省政府要求,从2013年开始,嘉峪关市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1920名农村学生从中受益。

三是推动均衡发展有了新思路。自2006年实施《嘉峪关市素质教育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以来,6年间,不仅将农村教育一并纳入统一管理、统一考核范围,还对包括校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四个方面共77项指标进行了修订完善,有机融入了针对农村教育特点的项目要素,逐渐成为指导学校各方面工作和进行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手段,有力助推了全市城乡教育迈上均衡发展之路。2012年,制定实施了《嘉峪关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17年)》,计划到2017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分布、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基本均衡,切实体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平等性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目前,该规划正在进一步讨论完善,即将批转实施。

四是统筹规划,确保投入,教育基础建设有了新发展。2009至2012年期间全市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加大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基本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高标准建设了三镇中心幼儿园,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利用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项目、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台塑集团捐资助学明德项目等工程先后完成了新城镇明德小学教学楼、新城中学学生宿舍楼、文殊中学学生宿舍楼、峪泉镇中心小学学生生活用房、三镇中心幼儿园、农村7所中小学学生食堂、5所学校厕所新建、改扩建项目,文殊中学教学楼、峪泉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加固改造项目,新城中学塑胶操场建设项目。新建教学用房1600平方米,学生宿舍3700平方米,学生食堂3750平方米,学生厕所520平方米,学前教育教学和辅助用房2270平方米,塑胶操场11000平方米。四年来,农村教育基本建设、教学设备购置累计投入2576万元,新建、改造校舍11840平方米,农村教育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五是多措并举,城乡互动,教师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逐步完善了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坚持德才兼备和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的原则,为农村学校补充了一批素质较高、专业技能较强的大学生教师,使农村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更趋合理。近年来,通过开展“名师献课、送教下乡”活动,利用“观摩献课+研讨交流+听课指导”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2.率先建成城乡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形成城乡均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格局。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完成了农家书屋建设、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民文化大院建设;在建设嘉峪关大剧院、城市博物馆、雄关广场、文化馆、体育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建成了一批农家书屋、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广场等基层文化设施,在全省率先建成了以社区乡镇文化阵地为基础,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方便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是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扎实推进农村电视覆盖面,提高收视质量。深入开展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扶持发展群众性文化团队,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截至目前,三镇都建成了综合文化站,在各镇、村建立了20个农家书屋,镇村组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广场配套率达到100%。全市17个行政村全部按照“一村一场”的标准建成了村级健身活动场地。

三是开展城乡文化联动帮扶。建立以城带乡联动帮扶机制,完善和落实文化对口帮扶制度,将帮扶工作纳入扶贫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的基本指标。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通过捐资捐物、业务合作、人员培训等方式重点援建文化站(室)、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发展。市文艺院团、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等文化单位的专业人员每年确保至少有1个月时间深入农村社区、包片包点,对农村文化骨干进行培训和辅导。

3.加快推进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

一是进一步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不断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收益水平。全市参合人数由2008年的16867人增加到2012年的19350人,参合率由2008年的83.38%提高到98.42%,5年来参合率年均增长3%,达到全省95%以上的目标任务。新农合筹资标准由2008年的人均年筹资150元提高到2012年的人均年筹资350元,市级财政人均年补助标准达到7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0元。逐步提高了新农合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报销比例,镇级住院报销比例达到了85%,市级住院报销比例达到了70%,省级住院报销比例达到了60%。目前全市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72.5%,达到了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评价考核指标2012年大于60%的目标值。每一年度报销最大限额标准达到8万元。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在原来基础上又提高10%,起付线降低30%,中医适宜技术和地产中药材治疗常见病在门诊统筹中予以全额报销。2010年实施了新农合门诊统筹,结束了以往的家庭账户模式,同时加大了参合农民慢性病和特殊疾病门诊的补偿力度,每人年度累计补偿额度为1000~20000元不等,使农民的部分慢性病在日常门诊治疗过程中得到解决,不必要住院的病人减少了,降低了住院率,节约了新农合资金。

二是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了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动态管理和监管,严格医疗费用逐级审核,降低医疗费用;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医疗费用分析、评估和通报制度,把医疗费用上涨幅度、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新农合制度执行情况等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与定点资格和费用拨付挂钩;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的规范、制度和自律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使中医药在促进新农合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医务人员使用中医药及适宜技术,通过鼓励使用中医药及适宜技术,落实中医适宜技术和地产中药材治疗常见病在新农合100%报销,达到减轻群众看病费用负担和节约新农合资金的目的。

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镇在改建10个村卫生室的基础上,按照标准化村卫生室的要求,2010年新建了新城镇泥沟村、文殊镇塔湾村卫生室,2011年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将新城镇横沟村卫生室转变成政府举办的村卫生室。2012年新建完成3个村卫生室,全市标准化村卫生室达标率达到了100%的目标值,使村卫生室的就医环境大为改善。

四是强化农村妇幼保健工作。通过大力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资金补助政策的宣传活动,让农民了解到孕产妇住院分娩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资金补助和新农合政策两项补助,基本实现了农村孕产妇正常分娩全免费,从而提高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政策知晓率和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农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提高了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整体水平。确保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9.6%以上。

五是切实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建设。2008—2012年市卫生局每年至少要统一组织安排乡村医生接受业务集中培训一次,更新医学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从全市卫生系统抽调临床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专业骨干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同时加强学员管理,培训结束后,组织相关理论考核,考核成绩在全市卫生系统公布,并列入年终考评内容。按照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制度,继续落实乡村医生每月到所在辖区卫生院上班一天,每周进行一次培训和业务指导,每两周进行一次督导检查,不仅为乡村医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时间,又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了培训效果,赢得了乡村卫生人员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率先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2008年1月1日嘉峪关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嘉峪关市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这是嘉峪关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2010年10月嘉峪关市被确定为新农保试点市后迅速完成了地方性新农保政策与全国政策的并轨,实现了平稳过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7月,全市现有的3个镇17个行政村,应参保城乡居民为17342人,实际参保16292人,参保率达到97%;收缴基金1647万元;共有5683人领取养老金,发放金额达622万元。累计滚存结余3588万元。68名现任村干部全部参加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二是打破户口限制,扩大居民医疗覆盖范围。突破原有户口限制,在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时,无论学生是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均一律办理,解决了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参保问题。针对长居打工、做生意、探亲人员,则只需提供身份证,就能办理参保缴费手续,方便了参保群众,扩大了居民医保覆盖范围。

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实施以城乡新生劳动力为对象的劳动预备制培训项目、以农民工为对象的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项目、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对象的转移就业培训项目,建立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强化农民群众职业教育。健全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保证培训质量。积极组织培训机构深入村镇、用工企业,开展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市场需求较强的职业培训,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尽可能到农民家门口及田间地头开展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方便农民群众学习职业技能。

四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嘉峪关市将城乡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农村劳动者就业、失业状况和城镇劳动者就业、失业状况的统一管理,彻底消除各种针对农民和外来劳动者的就业限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政策体系,实行服务型管理和统一的用工备案与就业登记制度。按照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布局要求,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市、镇、村三位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扎实推进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同时,积极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加强劳务工作。进一步细化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措施,全力支持发展镇域经济,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各种非农产业。鼓励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劳务协作,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坚持“先培训、后输转”的原则,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到2012年,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输转比重达到50%以上,农村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就业率达到60%以上。

5.率先实现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公共服务同城化

加强流动人口就业、社会保险、法律援助、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实现流动人口与市民同等化待遇。加强流动人口职业技能培训,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援助服务。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全市教育发展规划,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同等就学待遇。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建立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加强流动人口法律援助,拓宽农民工法律援助渠道,增强农民工法律意识。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五)管理体制一体化,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012年嘉峪关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9个典型培育样板城市之一,中央明确要求在全国树立中小城市,从整体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典型。省委王三运书记、刘伟平省长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嘉峪关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做出样板。嘉峪关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总体要求,广泛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共建、共治和共享,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地企联动、流动人口“单位管理”等有效做法,得到中央领导、中央政法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两次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会议上进行交流推广。

1.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构筑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落实城乡户籍制度一体化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原有农业人口既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又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2011年12月,嘉峪关市《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全面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对全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按照《嘉峪关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总体方案》,确保原有农业人口继续享受农村惠农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将城乡各类保障、福利和待遇一同并轨,不再区分农业户口和城市户口,城乡户口统称居民户口,农村居民在职业栏内标注“农业劳动者”,目前,已经完成了三区居民新户口簿换发工作。实现了户籍一元化、保障同城化(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优抚安置、学生就学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的目标,逐步适度放宽外来人员在嘉峪关落户准入条件,外来人员取得嘉峪关市户籍后,与嘉峪关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和住房制度,让土地和房产成为农民的真正财富,消除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障碍。

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全面清理不利于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和法规,研究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规划,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清理并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民进城务工的援助制度;将农村劳动力培训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深入开展农民职业技术培训。

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和教育制度。建构起覆盖城乡的公共保障和教育网络,凡是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保障权和教育待遇,农民也同样享有。针对农民进城面临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建立适合农民进城的社保体系。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优化全社会教育资源配置,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五是建立统一的财税金融制度。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财政新增的相当一部分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费开支用于农村。

2.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的实施意见》,优化整合城乡社会管理资源,精简管理层级,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将原四级管理精简为三级管理,即:撤销街道,实行“市—区—社区”管理模式,将全市8个街道和农村3镇以及工业园区重新划分为3个具有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职能的区级行政管理机构,即雄关区、镜铁区、长城区,确保每个社区有一个便民服务大厅,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化管理试点,将村民小组整合成居民小区,按服务功能分设了社区生产发展、综合治理、保障救助、计生服务、环卫管理、科教文体等服务站,推进了村组管理向城市化公共服务体系迈进的有益探索。

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设立刑释解教安置补助专项资金,建成市级戒毒康复中心、少年儿童保护中心。引导“两新组织”履行社会管理责任,指导“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立社会矛盾大调解中心,由党委政府部门统一领导,调解中心具体负责、司法部门业务指导,纵向形成了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市社会矛盾大调解中心、社区社会矛盾调解工作站的应急反应指挥系统;横向形成企业、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实现了工作有抓手,联动有保障。

3.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

依托“数字城市”平台,整合城乡公共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手段建设嘉峪关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服务热线为“12345”,为市民提供政务咨询、居家养老、家政服务、报警求助等服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信息化。深入推进三网融合,把数字城市与互联网发展紧相结合,在城乡社会管理各领域推进数字化建设,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推广无线政务、无线交通、无线旅游、无线企业、无线生活、无线校园,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数字信息化服务。完善城乡医保、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等信息查询平台,提升城乡居民社保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行城市社区数字监控系统,实现平安城市建设数字化。

(六)生态环境一体化,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坚持以人为本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以厚重的长城文化为资本,以灿烂的丝路文化为依托,以开放包容的移民文化为基石,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和支撑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围绕讨赖河两岸城市新区建设,抓好旧城区改造,改善城市环境;加大环境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推动城市由工矿型城市向生态园林城市转变,提高市民对城市的满意度。

2011年,财政部、环保部将甘肃省列入全国第二批7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之一。嘉峪关市被列为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全覆盖示范市,全市共划分三个示范片区,即长城区新城镇、镜铁区文殊镇和雄关区峪泉镇示范片区,整治项目覆盖三镇的17个行政村。按照连片整治项目全覆盖的要求,在2009年和2010年农村垃圾收集清运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将剩余的13个村庄全部纳入连片整治范围,为每个村庄2~3户居民配备1个分类式垃圾箱,为每个行政村配备小型垃圾收集车,为每个乡镇配备垃圾压缩车,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清运模式,做到垃圾收集清运全覆盖。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大,且容易收集的村庄实施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污水处理站。

嘉峪关市切实加强生态建设,打造西部生态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积极争取将嘉峪关列为内陆河流域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市,建设生态补偿试验区,将嘉峪关人工造林工程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补助范围,提高人工造林补助标准。向国家争取,将宏丰葡萄基地定位为生态林木,纳入“三北”四期、荒漠化治理、生态公益林、土地整治等项目建设范畴,给予相关扶持政策。

嘉峪关市自觉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环保政策和资金扶持,建设酒钢(集团)公司宏晟电热2×300MW烟气脱硫改造工程、炼铁厂2#地沟除尘系统改造、中水回用和污水处理工程,加快推进甘肃民丰铬渣无害化处理项目,实施城市污水管网收集回用工程、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升级改造垃圾处理场,加快建成医疗垃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

实施讨赖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共综合整治河道12公里,修建蓄水区9个、橡胶坝16座、跌水32级、中隔墙11.5公里,全部建成后可形成水面240万平方米,形成6.5公里的连续水面景观,全市人均新增水面8平方米。目前2—8号蓄水区已建成。现在一、二、三期工程都已建成投入运行。四期工程于2012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施工中。除了对河道进行治理,还加大对河道两岸的生态治理。在北岸实施了龙王滩遗址公园项目,深入发掘讨赖河、龙王滩历史文化和水利名人、宗教传说,整理嘉峪关治水史,建设具有浓郁水文化和优美自然风光的一流景区。项目总面积120万平方米,包括45万平方米人工湖、龙王滩遗址保护区,30万平方米湿地公园以及生态停车场等。

【注释】

[1]2009年初,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兰州、金昌、嘉峪关三市列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