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坚持走产业城镇融合发展,强力推进城镇带动战略,引领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湄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一是加快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走特色城镇化发展路径。二是积极推进村庄城镇化。三是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

(三)坚持走产业城镇融合发展,强力推进城镇带动战略,引领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湄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是加快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走特色城镇化发展路径。加快产业发展,完善城镇的服务功能,加大重点城镇在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市文明建设向农村延伸覆盖,切实提升重点城镇辐射带动能力。立足区域特色,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原则,尽快调整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沿326国道、204省道和湄汶线、黄瓮线形成条块小城镇群,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其他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立足特色,发挥其在吸纳农村劳动力、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形成生态文化特色明显、旅游特色突出、城镇功能完善的新型小城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突出自然环境、产业特征和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努力打造功能配套设施完善的“一镇一特色”的城镇体系,把中心集镇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和文化中心。二是积极推进村庄城镇化。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和“四在农家”创建,依托茶青交易市场等特色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切实优化村庄布局,突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好配套设施,鼓励和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村庄城镇化进程。三是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发展。把做强产业作为做大城镇的首要任务,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依托自身比较优势,结合发展特色经济产业,推动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注重产业支撑。鼓励发展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农民进城就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定居和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入学、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的差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入城农民与县城居民和谐相处,顺利融入城镇生活,使农民从职业、住房、身份、生活等方面逐步转变。完善城镇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引入市场机制,强化政府对城镇经营的宏观调控作用,把城镇作为政府最大的资产进行经营;综合运用城镇的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他要素,以市场化方式对城镇进行统一的运作和经营,发挥政府资金导向作用,建立起多形式、多渠道的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探索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机制,推进城镇用地节约集约发展。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城镇落户的门槛,逐步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理有序流动。凡在城镇范围内有合法固定住所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和子女,可根据本人意愿登记城镇户口。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只要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都可以到务工所在地落户,并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宅基地和承包土地的权利,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非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取消落户限制。大力加强撤村建社区工作,积极推进农民变市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