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时间:2022-06-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今天我想谈谈关于怎样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讲的可能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提出意见。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对这些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也要很好地进行研究,进行重新认识。

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今天我想谈谈关于怎样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讲的可能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提出意见。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科学、技术、生产等方面,以及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许多发展和变化。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要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马克思写《资本论》、列宁写《帝国主义论》时所总结的,在理论上所概括的,主要是那个时候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情况,既然现在情况有了变化,那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应该有所变化。

第二,我们现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目标和任务也已经有所变化了。过去马克思和列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最主要的目的和任务是要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要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灭亡的客观必然性,这是由当时所面临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大家看到,过去所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归纳起来可以说是一句话:资本主义是一个腐朽的制度,资本主义必然要灭亡。列宁后来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尖锐起来的事实,又指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腐朽的、垂死的阶段,已经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从当时来看有一定理由,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东欧、亚洲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也用事实说明确实有些国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现在从我国来看,当前我们还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中心的任务是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使命面前,我们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研究的任务也就有所不同了。当然我们还要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制度,还要揭示它的历史过渡性,可是光是这样是不够的,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建设当中要和资本主义打交道,就必须了解资本主义。最近党中央不是提出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吗?外向型就是要和外国打交道,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你要和他们打交道,光了解资本主义是一个剥削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一定要灭亡,这够不够呢?显然是不够的。首先,你至少还应该知道,他们究竟是怎么剥削,怎么来追求利润的,他们的经济是怎样运行的。这样,我们才能够知己知彼,在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时候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应该说,资本主义国家在和我们打交道的时候,是非常注意研究我们的经济运行情况和我们的经济体制的,而且了解得非常细致,非常具体。美国曾经有过一本书,叫做《谈判的作风》,对于如何进行谈判写得很具体。比如说同中国人打交道,你应该怎样把生意做成功,怎样才能够在做生意中取得便宜。他们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体系,知道我们某些谈判人员是要逐级请示的,也知道我们有些人可能想通过谈判自己得到好处,以权谋私。他们对这些情况都知道得很清楚,因此往往投你所好。比如他知道你谈成一个项目的条件是要到国外去旅游一趟,或者需要一个彩电等,总之研究得非常仔细,非常具体。大家知道,我们上海不是搞了个宝山钢铁公司吗?宝钢谈判过程中,日本新日铁公司派的一个职员谈成了一个项目,占了便宜,结果回去以后,老板奖赏他一座小洋房,我们却吃了亏。资本主义国家有时候也可以用许多美丽的词藻、政治口号,比如说,我要为你们中国工业化作贡献呀,我们中日是友好的呀,等等。当然,在政治上他们可以是友好的,经济上,对不起。他要推销他的商品,他要出卖他的技术,他要得到应该有的利润,而且,常常把二等的技术卖成一等的价钱。所以,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是怎样经营的、怎样运行的,我们必须了解,必须研究,否则,我们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就常常要吃亏。

其次,资本主义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虽然有本质区别,但是在经济的运行上也会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因为,社会主义也好,资本主义也好,都是社会化大生产,都搞商品经济。既然都是社会化大生产,都是商品经济,在经济运行中就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不管从一个企业、一个部门来看,还是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来看都是这样。比如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定会有市场、价格、供求、利润、利息、地租这样一些经济的范畴存在,这些经济现象之间又是有密切联系的,利息一变,利润就要受到影响,因为利息是打进成本的,就个别企业来说,利息一变,利润就要降低,地租一变,利润也要减少;再如,供给、需求一变化,价格就变化,价格一变化,利润、工资、利息等等也会相应变化。这样一些经济联系是一种客观的联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中是共性的现象。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真正建设好,发展好,也需要借鉴,需要研究,需要学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一些经营管理经验和经济运行机制。当然,对于那些由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加到商品经济中去的一些不好的东西,我们应该想办法避免掉。

我们还知道,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有私营经济,私营经济发展到一定时候,它的本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我们还有“三资”企业,“三资”企业也是具有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对这些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也要很好地进行研究,进行重新认识。比如说,现阶段的私营经济究竟是让它发展,还是限制它;限制它会怎么样,发展它又会有什么结果;私营经济的发展和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等等。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之间,一方面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因为私营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竞争,客观上迫使公有制经济要想办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另一方面,一个是公有制,一个是私有制,两者在并存的过程中,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又会有矛盾。在这个意义上,也只有了解资本主义经济是怎样经营、怎样运行的,才能够采取正确的政策使得它既能够有适当的发展,同时又对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有利。

总之,要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进行重新认识,不仅要了解、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它的历史过渡性,而且更要着重了解它的经济运行的客观联系,特别是各种经济现象的相互联系,才能更好地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第二个理由。

第三,从比较经济的角度来看一看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必要性。我们今天不是生活在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社会主义体系当中。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的思想、路线和方法的束缚,我国的经济是封闭的,内部经济也是清一色的、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并不太了解国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的话,那么今天就不一样了,在开放的形势下,在我国还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的情况下,客观上社会主义经济是和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共同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要把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发生的事情,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资本主义经济的情况进行对比。你说资本主义腐朽,社会主义优越,他就要比,资本主义的腐朽表现在哪里,社会主义的优越又表现在哪里?你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受剥削,我们有些工人可能说,我们生产以后剩余的东西不是也让国家拿去了吗?你说资本主义工人贫困,他说国外工人的生活不是蛮好吗?你说我国人民生活提高了,他们也要进行对比。我觉得,既要进行对比,就要对社会主义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历史的认识,也要对资本主义经济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历史的认识。任何一种对资本主义的片面的、非历史的解释都是不妥当的,也是缺乏说服力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没有分析的只讲一点,不讲全面,就没有说服力。近几年来,我在教学岗位上也深有体会,我们有些理论不能很好地说服同学,不能使他们相信,就是因为我们有时对资本主义的解释也有片面性。所以,为了正确地进行对比,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进行重新认识。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重新认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一个是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一个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现在就处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时期。为了更好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关于这方面,我想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要重新认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同商品经济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把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二者之间划了等号,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后才有商品经济,或者说商品经济才普遍化,同时认为资本主义消灭了,商品经济也就消亡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当时第二国际的许多理论家如布哈林都是这样讲的。后来,根据苏联经济的发展,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前进了半步,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消费品还是商品,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其他各种生产的要素,比如土地、劳动力、资金、契约都不是商品,当然更谈不到社会主义还是商品经济社会,像资本主义一样还是商品经济社会这样的认识。因此,长期以来,我们总感到商品经济如果发展起来是可怕的。这个传统观念,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里被打破了、破除了,《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这一点上和资本主义一样。那么,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我个人觉得,商品经济是讲全社会的劳动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或者说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企业和企业的关系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形态;而所谓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是指一个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资本主义,就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生产者只拥有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通过资本家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劳动者和公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更简单一点讲,所谓资本主义就是生产出来的东西都归资本家所有,工人是受他剥削的;所谓社会主义就是指生产出来的东西是公有的,劳动者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利益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是一致的。那么,商品经济又是什么呢?就是每个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当作商品进行交换,通过交换,把企业的劳动实现为全社会劳动,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和全社会劳动的组织。因此,商品经济既可以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作基础,也可以以公有制作基础,是可以同两者结合的。现在看来,凡是有社会分工,必定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只要生产者是独立经营的,是有自己利益的,那就一定要以商品经济这种形式来参加整个社会的生产。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事实上,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也是搞半商品生产的,或者说至少还保持着商品的形式。因为总的说来,虽然过去是一种高度集权的体制,生产也好,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好,是由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通过行政命令来分配的,但是消费品还是作为商品来生产,来卖给消费者的,所以说是半商品,或是至少保持了商品的形式。我们知道,由于我们的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搞得不活,效益不太好,浪费比较严重,对居民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满足,那么过去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完完全全地否定了商品经济,它的结果又是怎样呢?柬埔寨是一个例子。布尔波特政权刚刚解放柬埔寨的时候,连货币也取消了,把所有过去的地主、富农、资本家统统赶到乡下去,完全搞一种实物的分配,搞“共产主义”。可是它所谓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把西哈努克亲王的家属也都搞得妻离子散,搞得一塌糊涂,最后差一点就把这个政权完全葬送掉了。实践证明,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如果一点不搞商品经济,甚至于连政权都存在不下去。所以,商品经济这个东西同资本主义经济不一样,只能说这两方面有联系,统一起来构成一个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我们在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时候,要把这两者区分开来,要看到哪些经济现象、哪些经济过程是由商品经济带来的,是商品经济运行的要求;哪些经济现象、哪些经济后果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所产生的。这样,我们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就可能更全面一些。总之,重新认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是一个很大、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可以说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现在差不多八十多年,都是由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不要商品经济问题的认识上发生失误,因而使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够很充分地发挥。

第二,要重新认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商品经济运行的关系。所谓商品经济的本质,简单一句话就是各个企业都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生产,或者说按照价值来生产。如果个别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太长,而你的商品又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去卖、去交换;或者你生产了市场上不需要的东西,产品卖不出去,造成积压,资金没有办法周转,那你这个企业的经济情况一定不好,不能赚钱,或者钱赚得少,甚至要亏本。长此以往,你不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你这个企业就要破产,就要倒闭。商品经济主要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迫使你这个企业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进行生产,进行交换,要按照市场的需要来经营。

那么,这样一个本质,在经济运行当中是什么情况呢?价值是不会直接表现出来的,它表现出来的是价格,通过价格来表现价值。在商品市场上样样东西都有价格,生产出来的产品有价格,投入生产的各种要素也有价格,如资金的价格就是利息,包括工人这个劳动力也有价格,这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而价格除了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支配以外,实际上又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随时在波动。供求决定着价格环绕价值波动,大概就是商品经济这样一种经济运行的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商品经济的运行是既有联系,又有很大区别的。商品有价值,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这是大家很熟悉的劳动价值论,但是我们既要知道商品经济的这个本质,知道劳动人民应该当家做主,另一方面又要知道价值一定要通过供求影响,通过价格,通过竞争表现出来。要通过价格表现,那就是说凡是投入生产的各种要素都要受供求的影响,都要有价格。投入以后,价格本身事实上也是一种分配关系,投入者要从这个关系中得到一定好处,样样都要计算。投入资金要有利息,利息就是资金的价格,那么经营中就要尽量节省资金,少付利息,你的生产成本才低,或利润才高。土地是一个生产要素,虽然它不是劳动创造的,但是你要使用这个要素,也要付钱,要付地租,地租就是土地的价格。假如使用土地都不付地租,就会出现许多土地利用的浪费现象、滥用现象。比如上海的外滩,过去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冒险家们搞起来的,当时很繁华,东边是外滩,西边到江西路,北边到宁波路,南面到广东路,周围不到一个平方公里的地块,差不多都是银行。外国人的洋行、报关行、银行;中国官僚资本的银行、民族资本的银行,甚至有各种各样的带有封建色彩的钱庄,各种金融机构、外贸机构都集中在这一平方公里之内,效率很高,等于是全中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外贸中心,是操纵经济命脉的地方,是首脑。解放以后,外国资本被我们赶走了,我们又没有一个地租的观念,后来从生产出发,单纯地强调使用价值,要把上海从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结果这个区都集中搞生产了。比如中百公司,解放前是个大型公司,四层、五层都是卖东西的,后来就只有一楼、二楼,可能还有三楼卖东西,上面几层都在搞什么手工业编织品工厂。外滩一片还有很多工厂,像钟表厂啦等等,这从经济效益来看是非常不高的。不要付房租,或是很低很低的房租,这个事情就很不合理,而现在再要调整又很困难。上海现在大概也在调整房租政策,把土地分为几等,市区的房租特别贵,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迫使工厂往外面迁。最好的地区应该是搞金融、外贸机构。地租问题,要是光从劳动价值论来解释是解释不通的,土地不是劳动创造的,没有价值要价格干什么?但是从经济运行上看,它必须要这样,否则,土地利用就很不经济。所以,对于商品经济,既要理解它的本质,更要理解它是怎样运行的,有哪些要素;价格是怎样规定的,是怎样变动的,价格的变动对各方面会有些什么影响。又如,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必定会有一些企业经营情况好,收入比较高,有些企业破产、倒闭,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我们也应该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亏损的企业、破产的企业,有些可能是由于价格不合理造成的,价格太低,生产成本太高,像煤炭,长期以来价格低于成本;而有的从整个行业来讲,从平均水平来讲,它是可以有盈利的,但是某一个企业经营得特别差,亏本了,工资发不出,固定资产也不能够更新了,更谈不上扩大生产了,没有办法,只有破产、倒闭。对于经营差的企业,如果长期不让它倒闭,事实上这部分资源就是在被浪费;如果这部分资源经过重新分配投入其他经营好的企业,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看到,破产也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结果,而是商品经济的结果。这一点,我们过去没有分清楚,总觉得社会主义企业不应该有破产,总觉得社会主义企业破产是坏事。在旧体制下,企业随便怎么亏本,主管的局、主管的部总是要千方百计地保它,地方上也要考虑政治影响、社会影响,譬如工人失业了怎么办?等等,这从整个社会劳动的利用来讲,从效益来讲,是违反商品经济要求的。现在,《企业破产法》经过讨论,终于已经在人大通过了,应该讲是件好事,是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而必须采取的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合理地配置全社会资源,提高全社会资源的利用效果。

第三,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及其经济运行的关系,我们也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马克思已经分析得非常清楚,就是追求剩余价值,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资本主义是剥削工人的一种制度,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我们光认识这一面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认识它对利润的追求是怎么实现的,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样的经济运行过程来实现的。我们知道,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迫使它一定要进行积累,要不断扩大生产,要使技术不断进步,技术不断创新。实际上,积累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经济追求剩余价值本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商品经济的竞争迫使它不得不这么做。应该看到,资本主义经济要通过不断的资本积累,不断的扩大生产来不断地追求更多利润的这一面,有它进步的作用,因为它的积累率越高,对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就越大。当然,另一方面,积累越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也越高,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但是,我们在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的时候,不仅要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而且也要看它的剥削收入是怎样分配的,有多少是资本家自己消费掉的,有多少是作为积累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去的。过去,我们往往只看到它剥削了多少,个人消费了多少,没有看到它用于积累的是多少,这就有一定的片面性。我想,研究这个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比如说,在今天个体经济的发展中产生出了私营企业,产生了资本家,有的收入达到了几万、十几万、几十万,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应该看到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个体经济的经营情况有的好,有的差,经营好的就需要吸收一些劳动力来扩大自己的生产;而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其是在农村实行大包干以后,社会劳动力又有了富余。一方面有了剩余劳动力,一方面需要雇佣劳动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些雇佣工人,雇佣了工人以后,他的资本就积累了起来。那么,积累以后,大量的钞票究竟是让他用之于个人消费,像有些农村,不仅热衷于自己盖房子,而且搞各种各样迷信、浪费活动,甚至把钞票存起来,埋在地底下,究竟是这样好呢,还是让个体户把钱投入到生产过程好呢?从生产力的标准看,当然是用之于积累,扩大生产对我们社会有利。既然用之于积累,他就势必要增雇工人,势必要有剥削,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从积累、从生产发展的角度看,而不能单纯从道德角度看。他本来是个个体劳动者呀,完全是自食其力的,现在他变成资本家了,他剥削人家了。不能光这样看。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的最基本一条,就是你对一种经济现象,对一种济形式怎么判断,不是根据一种道德的感情,而要根据它客观上所起的作用。它对社会生产发展有利,你就应该允许它存在,应该允许它发展,不能以这种经济成分、这种经济形式是剥削还是不剥削作为标准,这是一条根本的道理。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从雇佣工人的地位看,他是一个雇佣劳动者,受资本家剥削,这是本质,可是我们历史地、全面地看,比之过去的奴隶,比之过去的农奴,当然是雇佣工人的地位高,甚至可以讲,比那些经济陷于很困难状态的个体生产者也要好一些。这方面的实际例子很多,我到温州参观过,温州有个新成立的镇,开头只有三五家居民,后来政府采取一种办法,凡是浙江省的,甚至全国的,你只要能够带几万块钱,开头是3万,3万块钱就可以来这里落户,就可以给你土地,让你造房子、开店,结果几年时间就造起了许多房子,搞成了新的乡镇。外来的人造房子都是三层、四层,下面开工厂、开商店,上面作住宅。我们参观了一家织麻袋的工厂,他把乡下十五六岁、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招到这里织麻袋,织麻袋用的是一种半机械化的、很老式的机器,而且厂房的空气条件也不大好,里面很脏,灰尘很大,每个女孩子大概一个月能有七八十块钱的收入。我是1987年1月份去的,当时她们感觉现在的情况当然要比以前在农村时情况好。在农村,一个月是得不到七八十块钱的,现在有了这笔收入,当然改善了地位。你说过去她在家里是剩余劳动力,没有收入,现在有七八十块钱收入,到底哪个好呢?所以有时人们比较一下,甚至说我宁愿受剥削,过艰苦的生活倒不如过去受剥削,从某种程度上应该承认这是事实,是有道理的。我们过去的观念是宁愿过苦日子也不要受剥削,而现在群众的想法正相反,首先希望多改善一些生活。我们总不能改变经济是基础这一条客观规律,所以还是应该实事求是地来理解这个问题。现在也有人想要到外国去,像上海,目前是到日本热,日本领事馆每天排了很长的队。许多人高中毕业,有二三十万日币就可以去了,到日本一面学语言一面用半天去打工。打工洗碗大概是一个钟点600块钱日币,如果一天打工8小时,就是4800元,一个月就是十几万块。打工地方可以有饭吃,十几万块去掉3万块钱房租,付三四万元学费,一个月能积四五万元日币。学习两年,即使读不上去再回国,两年之内也能积一笔钱。现在日本也愿意采取对中国开放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吸收劳动力。据说原计划吸收十万劳动力,现在准备吸收20万,这对它没有什么坏处,脏活、粗活有人干了。对中国人来讲,10万日元按国家牌价合3000元人民币,黑市合5000元,一个月积四五万日币,就合人民币二三千块钱,也没有什么不好。像我们这样大量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国家,劳务大量出口,劳动力也出口一点有什么不好呢?当然,我国的政策也是放的,但是国家要进一步采取一些政策,多种形式鼓励和组织劳动力输出,这是我们开展对外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面是从工人的地位来讲,再从工人的生活看,譬如失业问题。资本主义的失业现象,确实有它制度的原因,就是说资本是要追求利润的,工人如果不能给它增加利润,就会被解雇,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对具体原因也要具体分析。失业有多种多样的情况,一种是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叫做结构性失业。比如说,采用了新的机器,或者采用了新的工艺,那么工人相对就太多了;或者是工人的技术、知识跟不上,不能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这种失业就带有技术进步的原因,是技术进步引起的经济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这种情况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这就说明,失业并不完全与资本主义制度有关,如果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就带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问题是看社会制度怎样保障它,怎样调节它,怎样培训劳动力。再从失业的作用看,我们过去讲课、写教材的时候,说资本主义失业大军对于在业工人是一种压力,可以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降低在业工人的劳动条件,这当然也不错,但它还有另外一种作用,就是能够适应产业周期的变化,生产要扩大,有人被吸收进来,生产要收缩,工人又可以出去,成为失业工人。当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失业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抗性的矛盾,这是不好的,但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搞社会化大生产,如果工人没有失业的压力,是不是完全是好事?也很难说。现在上海有个流行的顺口溜,“书记讲理想,厂长搞横向,生活靠阿乡(乡下佬),工人白相相(就是玩)”,这在上海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安徽蚌埠不知有没有这种情况,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上海经过一些调查,认为我们国营企业里,人员多出三分之一,对此我们取了个名字叫“隐性失业”,就是不是公开失业,人员多余,隐蔽在那里。有人分析说,我国保障大家充分就业,这种制度从社会公平这个角度当然有它好的一面,可以保障社会的安定,体现了工人是主人,应该有劳动的权利,但是没有效率。因为我们没有解雇、失业的制度,没有压力。事实上从目前来看,即使你有解雇的权利也是难上加难。上海的中外合资企业要解雇一个人,周围的人、上面的关系都来帮他讲话,家属也到厂里哭哭啼啼,坐在那里不走,搞得你没有办法。还有人分析说,我们的就业是保障了,但是引起了一种工资的刚性,工人总是向上攀比。同一个工厂里,你工资一百块,我为什么只有八十块?我有什么不对?这个工厂平均工资一百块,那个工厂却有一百二十块,为什么它可以一百二十块?你是公家的企业,我也是公家的企业,我也要一百二十块,拼命往上攀比。相反,如果有了一个失业制度、解雇制度,像在日本洗碗一样,洗不干净就叫你滚蛋,有一种威胁,人们就可以往后攀比,他会去想如果我失业了怎么办?如果失业,八十块都没有了。这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失业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社会化大生产、技术进步、商品经济的原因,在这种环境中,总会有企业倒闭,总会有人失业。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讲失业是一种社会调节劳动、调节生产的必要手段,对社会经济的前进起着一种有益的作用,不知对不对。

再说贫困化问题,这几年我们的宣传、教学中,已经不是那么片面地宣传工人的贫困化就是吃得越来越坏,穿得越来越坏了。但是我们过去对贫困化的理解就是这样,好像20世纪80年代的工人比十五六世纪的工人吃得还要坏,穿得还要坏。这大概是天大的笑话。我们现在从英国的一些电影中,从狄更斯小说的描写中看到,那时工人的生活确实是很苦的,劳动条件很差,但那主要是手工作坊的时候或是大机器工业的初期,现在的情况并不这样。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应该讲工人的绝对生活水平是在提高的。马克思曾经分析这么一种情况,我觉得很有启发。他说资本主义社会从一个企业范围来看,资本家是要尽量压低工人工资,压低劳动力价格的,因为他可以从中多赚钱。可是这个资本家对于其他企业的工人,却是要尽量刺激他们消费,越消费他的市场越大,越能够赚钱。过去我们在这一方面好像不大讲。马克思还说,这个正是资本主义文明的一种重要因素,资本主义之所以有力量,也正是以这个作为基础的。过去以这个为基础,现在同样以这个为基础,正因为这样,资本主义才会不断扩大市场,才能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满足越来越多的人的需要。我想,在解放前生活过的人对这一点会有些对比,会有些感性的认识。我去年到香港也有一些感受。人们说香港是购物的天堂,买东西的天堂,确实是这样。我到过一个新世界商场,是比较现代化的商场,说实在话,就像《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跑进去简直走也走不出来,尽是些琳琅满目的、万紫千红的、各种各样的商品,好像东西多得简直容纳不下。过去我们说经济危机呀,生产过剩呀,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次到香港我体会到东西多得实在是没办法容纳,这是我们这里看不到的情景,也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看不到的情景。我们中国的供应,特别是轻工业品、消费品的供应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据说苏联东西更少,轻工业品质量也差,花色品种更不要谈了,而香港的消费品真正是“满足”。就说手表吧,便宜的几块钱港币一个,贵的可达几千、几万港币。几千、几万港币一个的手表表带是金的,真的金子,不是镀金,手表里面钻石很多,还有各种各样的装饰;中间一点的一百多港币一个。实际上这就是满足不同的购买力,满足不同的需要。像几千、几万港币一块的手表,它仅仅是用来看时间吗?看时间是一个功能,但是极其次要的功能,最重要的功能是表明身份。我能带几千、几万块钱的手表,那你看我家里的则富有多少吧!如果身上的西装也是几千块一套的,皮鞋是几千块一双的,那就更能表明我的身份、我的财富、我的资本。而购买力差一点的,收入少一点的,买的也就差一点,各个层次,各种收入的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过去都认为是掩盖剥削的,是劳动力的价格,不是劳动的报酬,他的劳动报酬没有全部拿到,有一部分作为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扣去了,这是对的,千真万确,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工资是根据供求来运行的,实行计时工资也好,计件工资也好,还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只不过有一个前提,是资本家扣除以后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至少现象是这样,做一小时给一小时工资,做五小时给五小时工资。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和它不同,扣除的是为企业集体的,或者是上缴给国家的,这里有本质区别,但就按劳付酬这一点,好像是一样的,这是商品经济的一种规律性。工资作为劳动力价格,表现为劳动报酬、劳动价格,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刺激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刺激工人提高技术。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企业内部,雇佣劳动的关系也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包括人际关系也有所改善,也要叫工人发动民主管理。这种变化,实质就是资本家根据技术进步的要求,尽量调动工人的积极性,给他创造更多的利润。我们今天实行承包的企业,如果完全是厂长一个人说了算,不发扬一点民主,也是根本不行的,像手工作坊时的资本家对待工人那样,根本行不通。企业要搞好,工人的积极性、民主精神还是要发挥。总之,我们既要看到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办厂无非是要为他自己创造更多利润的本质,又要看到它适应商品经济运行、经济管理这一面,比较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搞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才会有比较全面的借鉴意义。

第三个问题,怎样重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

现代资本主义是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垄断和自由竞争都是一种资本运行的方式,或者说是资本主义资本的一种相互关系、行动准则。具体地说,自由竞争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运行方式呢?那是一种早期的、分散的、规模比较小的,主要是工业资本占主导的资本运行方式,主要是通过竞相降低成本,进行价格上的竞争。因为当时的企业规模都很小,每个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变动是无能为力的,企业只有降低成本才能经营得好,才能得到更多的利润。垄断则是一种很集中的、规模很大的,而且是工业、银行融合在一起的,既经营工业,又经营银行的金融资本的运行方式。由于资本规模很大,如果集中在某一个部门经营,资本就很集中,生产就很集中,它对于这个商品的市场价格就有了作用的能力,它可以通过增加生产或减少生产,增加需求或减少需求来规定市场价格。所以,自由竞争和垄断的运行方式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就是因为资本的形式不同,过去是分散的小资本,现在是集中的大资本。自由竞争时代的生产力比较低,生产的规模、资本的规模都比较小,后来,重工业、化学工业发展了,企业有了规模经营的优势,生产可以集中了,所以发生了垄断的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经济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知道,在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物理、化学、电子等等都发展了,表现在生产技术上,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现在已经到了电子化、信息化的阶段。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上半期,以使用蒸汽机、实行机械化为特征,以机器劳动代替了手工劳动。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特征是电气化,以电为动力。而现在的特征是电子化、信息化,一个发达的机器体系可以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电子计算机还可以控制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因而出现了机器人、无人工厂、无人车间。当然,所谓无人是指直接的加工过程无人,后方管理还是要有人的。以后,劳动过程、人与机器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人的劳动能力也会发生变化,不是像过去那样直接加工劳动对象,而是变成在旁边监视、监督机器操作。通过这样的变化,与机械化生产的时候相比,生产的过程也不一样了。有的产品生产仍然是企业规模越大越节约,经济上越有利,比如说钢铁、化学工业和汽车制造业等等部门,规模经营优势还存在。但是同时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趋向,就是分散化、小型化的趋向,它要求一种原料能够有多种用途,一种机器能够有多种用途,生产出来的产品批量较小、品种较多。根据这样一种趋势,现在需要发展一种“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相对。规模经济是集中生产某一类产品,通过大规模生产赢利;现在由于技术发生变化,人们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要求发挥范围经济的优势,就是说一个大资本的经营范围很广,跨越很多部门,生产各种各样产品,但每一样产品的批量又不一定很大,不是大规模的生产,而是小规模的。当然,这种变化还没有完全完成。按照科学家的估计,比如《大趋势》的作者、《第三次浪潮》的作者的一些预言,将来真正完全实现电子计算机化了,就可以真正做到坐在家里办公,参加劳动。现在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一步,所以也很难体会。但据一些报纸报道,英国已经出现这种苗头,坐在家里,电子计算机终端一接就可以加工,可以操作了。如果这个变革完成了,生产将会发生更大的飞跃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家庭的组织形式都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包括社会的分工,甚至国际的分工都会不断地深化。一个生产过程将来可以分解为许多企业来搞,最后就发展成为一种服务性企业,它本身并不制造产品,只是提供某一种服务,对生产过程,对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提供一定的服务,以服务的形式参加生产,这样第三产业就会大量地发展起来。这样一种变化,会产生什么结果呢?会对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个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它使劳动生产率大量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积累就增加;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以后,市场会扩大,各个部门可以相互成为市场,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也会提供市场。所谓资本主义经济要发展,或者说商品经济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条件,一个要有资本积累,一个要有市场。我们在座的同志可能也会有体会,我们蚌埠市经济要发展,最重要的也是这两个条件,当然也还有其他条件,技术、人才、交通等等,但这两条是商品经济最重要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积累和市场扩大,就是例证。这是第一个变化。

第二个变化,垄断资本、垄断经营的企业在经济上采取了股份资本、股份公司的形式。所谓股份资本、股份公司,在我们国家争论得也很厉害。前一阶段有的同志讲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股份资本究竟是怎么产生起来的。一个股份资本,无非就是把社会上已经有的个别资本,或是还没有形成资本的居民货币收入,通过股票的形式集中起来,就是把个别资本变为股份资本。产生股份经营的必然性,一是由于生产的社会化,资本必须集中,才能扩大生产的规模,扩大经营的范围。二是股份公司的产生与信用制度的发展有关,而信用制度又是商品经济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为什么这样呢?你买一张股票是什么意思?买一张股票就表示股票持有人相信这个企业,把信用贷给企业。股份公司发展起来,发行股票有人买,就是因为人们相信这个企业,行情看好。如果我开一个股份公司,你们大家相信我吗?当然不相信。一个企业,本身经营要有一定的经验,要经过银行的担保,或者由银行负责任地对它进行信用评估,向社会宣布,这样大家才相信。一个赚钱的企业信用好,发行股票,大家就会来买,有时股票价格还会上涨。如果是一个亏本的企业发行股票,谁也不会去买。股票的发行不仅要以信用为基础,也要以利息为基础,人们拿钱买股票和存银行是要比较利息的。我国现在搞的股份公司,如上海搞的几家,虽然也有股票的买卖,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还有些变形,或者说是我们中国的特点吧。因为买股票是要冒险的,股息和银行利息不同,银行利息是固定的,100块钱存进去总会得6厘利息,一年可以收到7块2毛钱;可是买股票不一定,企业经营得好,一年可能超过7块2毛达到10块钱利息,经营不好可能就要赔本。可是我们现在因为商品经济不发达,没有这种心理的准备,居民买股票是要求稳的,股息一定要比银行利息高,心理上、思想上并没有“即使亏本我也干”这样一种承担风险的准备。所以反过来,我们的股票也总是保证他每年分得股息,不能给你太高,也不能给你太低。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最多只是一种债券,等于企业发些债券集资,给一定的利息。但是,要想真正发展商品经济,恐怕股份公司是需要的。股份公司不仅是一种财产的形式,而且也是一种企业经营的方式。股份公司,顾名思义等于这个企业本身也是可以买卖的,而且股票价格的变化是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的,等于把企业的经营公开化了。在资本主义社会,股份公司的经营情况,要向社会宣布,经营是公开的。股份公司内部,董事会代表所有权,经理部代表经营权,两者也都是公开的,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资本家最后可以支配总经理,经营得不好我就解雇你,换一个,但是只要总经理还在位置上,经营权就是属于他的。有人讲,我们国有企业搞不搞股份制都一样,我看还是不一样,不能说完全一样。股份制以后,国家资产、个人股票、集体股票、企业股票各有代表,董事会、总经理也是分开的,这和完全由国家集中统一经营管理还是不一样。如果我们搞的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最终会走到这一步,当然这个过程可能很长。总之,股份资本就是要把资本集中起来,资本集中起来就可以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就可以办一些规模巨大的企业,可以搞多样化的经营。资本大规模集中,跨部门经济、多样化经营发展起来,这就是战后第二个变化。

第三个重要的变化,是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加强。这方面对于我们搞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宏观调控方面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表现很多,一个是战后搞了许多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搞起来以后,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一些大的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大的科学研究,办一些教育事业等,是有一定作用和意义的。但同时人们也发现,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也有常常亏本、经营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这一类的问题。因为国有企业如电力或钢铁的价格比较便宜,货运便宜,客运便宜,电力便宜,这对私人资本有好处,可以降低他们的成本,可是国有企业就要亏本,再加上机构很臃肿,效率不大高,而且也有许多国家的各种行政系统要干预它,直属的局或者直接的部、有关的部,财政部啦,国家银行啦,也要来干预它。所以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也有不少的问题。有一段时期,由于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有化的发展,有一些理论就认为,资本主义完全可以通过国有化的道路走到社会主义,途径就是扩大国有化部门,开头是一些电力、飞机制造、军事工业部门国有,再进一步扩大到机器工业。现在看来,这条路不通。国有化是有限制的,国有化的部门也是有限度的,特别是那些制造业部门,那些经营多样化、小批量、多品种的部门,如果都搞国有是不行的,那些利润比较有保障,资金周转比较快的产业,资本家也不愿放,放了也没有什么好处。因此,原来已经国有化的一些企业现在又变为私有了,1970—1980年代后期,密特朗本来还要实行第二期、第三期国有化,扩大国有化的规模,现在搞搞不行,又推翻了,最近欧洲反而又出现了私有化浪潮。看起来,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如果都国有化了,资本家怎么会同意呢?当然不会同意。实践也证明,国有化以后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了官僚主义、效率不高和经营亏损。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的更重要的表现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在战后有很大发展。各个国家对经济的调节方式不太一样,但目的是一致的,从根本上讲还是要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从具体的经济目标看,是要使经济稳定增长,而稳定增长的环节最重要的是技术平衡,保持比例,一个是部门之间的比例,一个是客观上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比例。那么,要调节平衡、比例,主要是哪个方面呢?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它主要的问题常常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我们前面讲过,个别资本家企业要追求利润,总是要压低工人的消费,压低工人的工资,资本本质的这一内在倾向,就导致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对此,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采取的是由国家扩大需求的办法,用他们的话说是用“需求管理”来缓和矛盾,延缓经济危机的到来,或者减轻经济危机的程度。总需求管理的办法有好几种,一个是通过税收、财政政策,一个是通过货币政策,一个是通过收入政策,还有一个是所谓的计划调节,总起来是这四个方面。所谓财政、税收调节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税收,一方面是国家的支出。如果税收不变,收入不变,国家财政支出增加,这就叫财政赤字或通货膨胀,就可以扩大需求。因为税收不变,民间这一部分消费(包括资本家和工人积累)不动,政府支出增加以后,政府需求扩大,就可以弥补需求的不足。在资本主义国家,如果资源有潜力,这时候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是可以使生产和就业有所增加的。相反,如果社会需求膨胀,国家就采取压制需求的办法,采取紧缩的政策。当然,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这种手段也是有限度的,会遇到很多矛盾。就税收来讲,减税容易增税难,减少税收大家会拥护,工人、居民、资本家企业都会拥护,但要增加税收就遇到矛盾,就容易遭到反对,就难了。支出则相反,增支容易减支难,增加一点支出大家都高兴,财政要压缩开支就很难。我看我们这里也有这个情况。所以调节是很难的,但总能起一定的作用。第二是采取货币政策。所谓货币政策,它的步骤可能是这样的:国家通过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事实上等于控制需求来影响利率,如果货币供应量多了,利息就要下降;货币银根紧了,利息就要提高,通过控制货币来影响利息率,通过利息率来影响投资。因为利息率高了,其他条件一样,利润就会减少;利息率低了,其他条件一样,利润就会增加,资本家的投资兴趣就增长。但是这样做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是在不断波动的,一年里面究竟需要多少货币供应量才好,这个目标的确定有许多联系的因素、不确定的因素,资本主义国家的各部门如财政部、中央银行及其他方面的行政机构的看法也往往不一致,他们彼此之间也有矛盾。第三点就是通过收入调控政策。所谓收入调控,主要指调节利润和工资,一般用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往往要求增加工资,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工人增加工资,利润就要减少。物价涨了,工资成本高,资本家也要把增加的工资转嫁出去,加到价格上去,这又会形成工资和物价的轮番上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不是散沙一盘,他们是通过工会组织成一个力量,同资本家谈判的。资方与自由竞争时期也不一样,它本身是大公司,可以影响价格,可以定价。工人团结成一个力量以后,资本家有时也不得不答应他们的要求,然后资本家再把增加的工资转嫁出去,通过成本推动,形成通货膨胀。1978年,尼克松曾采取冻结工资、冻结物价的措施来调节,但事实证明这样做暂时可以起作用,经常采用不行。因为资本家不肯减少利润,工人也不肯减少工资;工人要增加工资,资本家就要抬高物价。所以,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使货币总需求得到控制,这个调节才有一定的效力。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一是要达到所谓公平的分配,资本家得到应得的利润,工人得到应得的工资。二是要通过公平分配影响积累和消费,资本家有利润,才能有积累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工人的工资有相应的提高,才能有劳动的积极性。通过收入和分配的调节,既能够达到符合公平的原则,又能达到符合有效益的原则。第四个办法就是通过计划调节。计划调节的情况,资本主义各国不一样,相比之下,日本、法国搞的时间比较长,像法国已经搞了好几个五年计划、七年计划。他们的做法也是制定一定的目标,同时通过一定的措施,一定的国家经济政策,指导、引导各个企业,使他们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大体上能够符合计划的要求。我们过去讲,资本主义国家搞计划经济根本是不可能的,根据斯大林的理论,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它是私有制,计划调节只有公有制才能实行。这个说法现在看来是需要分析的。斯大林讲的计划,实际上就是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由国家的计划委员会制定各种目标,分配各种物资给企业。这样来组织生产,这样一种行政命令式的计划经济,当然只有公有制条件下才能实行。但是如果说,指令性计划不过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形式,不是全部的甚至不是首要的计划形式,计划还有另外的形式,比如指导性计划,就是国家定出总体的长期发展规划,对于大的比例、大的经济结构有一个总体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的大体规划;同时这个计划能够通过采取经济措施,通过调节市场,引导企业去实行,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应该说,今天资本主义国家在某种程度也是可以执行计划的,也是可以达到计划目标的。因为国家是有一定的国有经济实力的,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去调节生产。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虽然要以资本家的利益作原则,但是当国家计划与企业的发展、利益基本相符,或者虽然有矛盾,但从长远来看可行的情况下,大公司还是可以按照符合国家计划的方向去发展的。法国也好,日本也好,它们的计划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当然矛盾也会有一些,如果国家政策、措施与私人集团、垄断集团发生一些大的利益冲突,计划就会中断;此外,国家本身也有许多集团,在制定计划上、发展方向上也是矛盾重重。

总之,在国家调节经济以后,应该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状况是发生了变化的,当生产过剩、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时候,国家采取措施来扩大总需求,就可以延缓危机的爆发,或者大大减轻危机的阵痛。当然,国家扩大需求需要有代价,这个代价就是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如果通货膨胀比较温和,比如说每年4%、5%的上涨幅度,而且这个国家的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包括劳动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没有达到充分就业,那就还可以刺激资本家加强投资,增加工人,使生产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通货膨胀一旦走上这一步,就会逐步扩大,赤字财政就会增加,银行信贷也会膨胀。如果需求的膨胀、物价的上涨还没有引起充分的就业,这时候就会出现一方面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甚至达到两位数字,另一方面经济也没有刺激起来的滞胀现象。在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就碰到过这种情况。在美国,后来里根采取了一些措施,既减税,又减少国家支出,而且采取高利率吸引外国资本,收到了一些成效。国家减税以后,外国资本进来,供给就增加了,通货膨胀也稍微有点收缩。所以,资本主义国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在需求管理上有时采取紧的财政政策,有时采取松的财政政策,有时双紧,有时双松。货币政策也是这样,有时松,有时紧,有时又紧又松,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他们这种情况,对我们的经济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但是不能照搬,因为我们现在的基本情况同他们不一样,我们是总需求大大大于总供给,是通货膨胀严重,他们那一套刺激需求的政策就不能硬搬过来。我们主要是要紧缩通货,要想办法在宏观总需求上控制住,最主要的还是控制积累。

以上讲的是战后现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几个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腐朽、垂死的阶段这个讲法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次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也在调整,通过资本的股份化、国家化、国际化,资本主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发展的要求。虽然这种适应中还有矛盾,矛盾也会进一步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够因此说他们的调整一无用处。应该讲,调整以后,矛盾是缓和了,说资本主义腐朽、垂死,垄断以后矛盾越来越尖锐,这不是实事求是的。世界上的矛盾哪会总是越来越尖锐?总有缓和的时候。比如战争时候矛盾是会尖锐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出了个苏联,矛盾尖锐了一阵子,后来战争的烂摊子收拾好了,经济有所发展了,有一段矛盾就缓和了,就平稳了。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又碰到了经济大危机,这个大危机是由当时的各种原因造成的,那时资本主义刚刚建立了大公司,刚刚走上垄断,他们自己也没有经验,不知道怎样处理那么大的生产力发展同消费的各种矛盾,还不知道利用国家这个工具,因此大家都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政策准备,仿佛是一夜之间交易所倒闭,银行倒闭,生产减少三分之一,全世界供应大幅度下降,几千万工人失业,一下子适应不了。但是逐步地它也就适应了,采取了通过国家来调节的对策。应该讲,战后这一段,正是由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私人资本的经营多样化,才会使第三次产业革命后经济发展这么快。当矛盾缓和了一阵以后,它又会逐步尖锐,这也是肯定的。但是如果说资本主义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垄断阶段就是腐朽的、垂死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好像有点说不通。所谓前夜,至少是三四点钟、四五点钟,天快要亮的时候,而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好像还没有到这个阶段。看来,列宁是把帝国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历史阶段来写的,他一方面讲资本垄断形成,促进了生产社会化,形成了大企业,同时又讲帝国主义处于腐朽、垂死阶段,做出这个结论的主要根据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个事实。总之,对于垄断问题还是要全面地看,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应该有两层作用,既有某些时候、某些部门阻碍经济发展的一面,也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面,而且从长期看,推动的一面还是主要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地调整,调整以后就可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到了矛盾重新尖锐起来的时候,它又可以采取新的办法,又有新的措施。战后五六十年代到19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发展很快的时期,1970年代以后经济发生滞胀,1974—1975年碰到了经济危机,滞胀以后他们就想办法,像里根、撒切尔夫人通过什么供给学派经济学、货币学派经济学来医治一些病根,最近到1980年代,经济发展又比较好。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无产阶级革命者当然希望世界革命早一点到来,但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空想。现在还没有出现革命的形势,经济还在发展,群众的生活还在提高。工人继续提高生活的要求是有,但要根本推翻这个制度,他没有这个愿望。他们认为现在生活蛮好,又没打仗,又没死人,生活还在改善,要求革命干什么?这样想法也是很自然的。反过来说,经济危机、战争爆发对群众又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还是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这是最重要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了,秩序比较安定,对我们又有什么不好呢?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观念我们要有所变化。过去我们有些经济学家老是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要到来了。1929年、1933年那样的大危机马上也要来了,结果都是放空炮,并没有出现。即使是1974年、1975年的经济危机也要比1929年、1933年危机的激烈程度差得多。前一阶段,股票市场暴跌,又有人预言会触发一场大危机,现在看来也不是这个情况。有人分析说,股价暴跌是因为前几年的情况太好了,股价猛涨。任何事情都是波浪式起伏的,一段时间猛涨,必然有一个时期暴跌,事情本身就具有这种规律性。如果把货币形式这种虚拟资本,即证券价格抬得太高了,和实际价值差得太远,暴跌以后反而可以使它比较符合实际水平。所以要做实事求是的分析。这是第三个大问题。

第四个问题,简单讲一讲重新认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发展中国家是二次大战以后,从本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解放出来取得民族独立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水平正在发展当中,还不太发达,所以叫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性质,有社会主义的,也有资本主义的。过去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本来都是殖民地附属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是此路不通的,只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携起手来,结成统一战线,走社会主义道路。现在这种观点没有被历史所证明,或者说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二次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情况不会相同,有成功的,有不那么成功的,从经济发展水平讲,现在看来有四类情况:第一类叫新兴工业国,包括亚洲的“四小龙”、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这一些,大概十几个国家。第二类叫工业、农业国,工业有很大发展,但农业还占很大比重。这些国家发展比较稳定,资本主义有相当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大资本,比如印度,这一类国家比较多,有二三十个。第三类经济比较困难,还是属于传统的农业国。还有一类是石油国,如中东的一些国家。上述几类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有好有差,但总的讲都有很大发展。在五六十年代,他们和发达国家的距离已经有所缩短,但到七、八十年代,一些重要指标的差距又有所扩大。虽然从发展速度看发展中国家还是要比发达国家高一些,但人均国民收入的差距很大。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譬如过去基础比较差,人口比较多,还有旧的经济体制方面传统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因素、旧的国际分工等等。

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为什么有的好些,有的差些,也有各方面的具体原因,如具体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有差别,自然资源不同,人口有多寡等。如果撇开这些条件不谈,单从经济发展的战略策略来讲,大概有四个因素要处理好:第一个因素,就是怎么样对外贸易,吸引外资,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各国采取的态度大体有两种,一是根本拒绝,不接受外资、外援,也不展开贸易,完全搞封闭型经济;一是采取接收。二者比较,没有哪个搞封闭的国家经济发展得好。比如缅甸,开始有一段时间,是很“左”的,他们自己说我也是社会主义,也是搞完全没收企业变为国有企业,对外搞封闭这一套,结果那一段时期经济很不好。后来对外开放,近几年的情况就有了变化。我国也有这个体会。这是一个方面,开放不开放不一样。第二,即使是开放,对待外资、外贸、外援也有一个正确不正确的问题。有些国家利用外资比较有计划,比较符合本国能接受的能力,效果就比较好,有些国家比较盲目,比如巴西,反而搞得外债很重,还债就比较困难。外债如果每年超过外贸的三分之一或20%,外债的承受能力就不行了,最后变成借新债还旧债都不够,这都是有经验、数量统计的。第二个因素,就是经济的发展是依靠科技的进步,依靠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的发展,还是像过去那样搞简单的再生产,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第三个因素,就是怎样完善产业结构,怎样既根据国家原来的基础、自然条件,又依靠科技的进步来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使产品更新换代。比如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产业结构的进步次序安排得就比较好。大家知道,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一般都是由进口替代发展到出口导向,如泰国本来就是依赖进口的,引进一些外国的技术以后,逐步就不靠进口了,开始搞出口了。一位美国教授介绍,台湾起飞的开头几年,政府对于资本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即使质量不太好也会收购,全力支持民族资本的发展。在出口上,他们从小的搞起,过去主要搞雨伞、胶鞋等劳动密集型的、工本比较低的产品,看起来这些东西都是很普通的,但很普通的东西结合起来就能够起一定的作用。我们宁波的水磨年糕也是很有名的,在香港市场上也非常畅销,而一个搞外贸的同志说,水磨年糕这个东西产值太低了,没有什么油水,不知是什么道理?是不是由于我们是官办的外贸机构,小的看不起,大的又办不来。其实大米到香港去加工或者出口还是很有销路的,抓住几样产品慢慢搞,就可以逐步得到发展,逐步升级换代,产业结构、战略就改变了。香港也是这样,1950年代它是个转口贸易的城市,到1960年代发展一些轻纺产品,有几样东西如玩具、钟表,出口销路已经非常大了,现在也提出要搞高技术产品,升级换代。所以说要尊重传统,尊重基础,没有哪个国家是一步登天的。发展中国家,顾名思义,本来就比较落后,技术也好,劳动力素质也好,都不是那么高,优势主要是靠劳动力成本低、工资比较低。因此开头搞劳动密集型产品,搞传统的产品,发展就比较好,产品结构安排就比较合理。最后一点,政府作用的发挥也很重要。这些搞得好的国家,有的是政府比较民主,能够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也有一些是高度集权的,但是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和经济上的分散并行,经济上放得比较松,让私人经济有所发展。国家通过集中的政策规划一定的产业结构,重点扶植某些产业,采取鼓励某些产业发展的政策,限制某些不愿发展的产业。但是长远看起来,即使是本来高度集权的国家,在它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也必然要求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相适应,往往要转为民主的政治制度,如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等。从韩国、台湾的情况看,它们的转变还是比较好的,比较顺利。前一段韩国选举总统,没选以前,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天天要出动警察,但是他们有一个好处,尽管政治上动乱,不安全,但是经济上没有受什么影响。选举结果出来以后,反对党也只能不了了之。因为他还是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的,说他舞弊,查无实据,也奈何他不得。看来卢泰愚姿态也很高,政局就逐步稳定下来了。从李承晚到全斗焕,我们报纸天天骂,骂他们是独裁政权,不民主,现在看来,他们从本来的独裁、不民主转向民主政治,转轨转得比较好,比较快。这些说明了一个问题,要发展商品经济,一定要有政治民主相适应,即使开头使用一些比较集中的方法,最后也要向民主的方向过渡。这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策略比较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积极贯彻党的十三大的路线,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地发展商品经济,因此,不仅要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重新认识,也要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进行重新认识。理论是相通的,你说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左”的东西,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就没有“左”的?我不相信。事实上,对社会主义认识是“左”的,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也是从“左”的方面看的。既是从“左”的方面看,就有“左”的片面性,总是认为人家不行,垂死呀,经济不能发展呀,危机要越来越严重呀,工人越来越贫困呀,其实这只是一方面情况,我们的看法是片面性的。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请大家忘掉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而是说对于今天的形势要重新认识,要实事求是、全面地、历史地来看待,这样有利于我们的开放政策的贯彻,有利于我们借鉴应该借鉴的东西,来更好地建设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完了,谢谢大家。

在蚌埠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上的讲演,1988年6月

根据录音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