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

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普遍承认了国家调控的必要性,但对国家调控职能的形式、范围和程度却始终存在分歧。而由于全球化加深加快,资本主义目前又面临新的危机,即失去必要的国家调控能力的危险。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另一新的矛盾是对环境的破坏。这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所标榜的民主社会的一种极大的讽刺。

第四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抑或是呈现出负的经济增长率的一种经济现象。从本质上来讲,这完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新的资本主义阶段,在资本的社会化、经济的计划化、管理的科学化、生产的现代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因而,我们应当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有充分的估计。虽然资本主义在不断调整和变革,但其本质并未改变,尽管其生产的社会化已发展到国际化、全球化,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因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矛盾仍然存在,即使表现形式与过去不完全一样,但其对抗性质并未改变,所以并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历史命运。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及表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在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发展到高级形态。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一方面,个人的生产资料变成了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和产品却由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化程度,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资本属性,却像幽灵一样横在这些资料和工人之间,阻碍着生产的物的杠杆和人的杠杆的结合,不允许生产资料正常地发挥作用,不允许工人合乎人性地劳动和生活。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就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根源。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之后,资本主义社会走进了又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日益加深的今天,资本主义固有的三大矛盾:国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民主主义国家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又有了其全新的表现形式,虽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从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看,它虽然在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矛盾依然存在,而且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从本质上来讲,这三个矛盾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和国际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新的表现。

1.经济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普遍承认了国家调控的必要性,但对国家调控职能的形式、范围和程度却始终存在分歧。而由于全球化加深加快,资本主义目前又面临新的危机,即失去必要的国家调控能力的危险。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的变化更多地反映出了生产的国际化趋势,它主要不是由国家而是由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生产的国际化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要素受国家地域限制的前提,由此冲击到了传统的国家调控机制,资本的流动和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超越了传统国家政府的控制范围,因此政府越来越难以控制这些生产因素。而作为全球一体化主体的跨国公司尽管在其内部实现了高度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但从全球市场来看则处于无政府状态,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新的表现形式。金融领域的动荡和危机便是这种全球市场无序的集中体现,它是虚拟金融资本急剧膨胀并与实际经济脱节或失衡的结果。

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另一新的矛盾是对环境的破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危及全球的环境污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均耗费的资源比例远远超过了全球的人均水平。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以牺牲全球环境为代价的,它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平衡。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又一个新的矛盾形式。20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方面的控制明显加强,环境状况也在逐渐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变化实质上是以上述的产业转移,即将低效率、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为前提的。

2.社会关系

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社会关系的稳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长期繁荣的一个重要基础,但社会保障制度的膨胀转而又影响了资本主义的效率。由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私有化和削减社会福利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的一个普遍的措施,这一措施显然是以单方面牺牲劳动者的利益为基础的。在此形势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人及工会曾经获得的利益正日益受到侵犯。而在全球化发展加深加快的同时,这种社会保障体制以及稳定的社会关系又受到新的冲击,使之陷入新的危机之中。

首先,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破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劳资关系中的平衡,强化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权力,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全球化发展加快的形势下,一方面,资本的加速流动使得政府失去了对它的控制能力,“充分就业”这一过去以及现在经常被一些西方国家奉为政策目标的方式几乎是不可能了,难以克服的大规模结构性失业以及失业工人被边缘化正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政府也越来越容易以牺牲劳动者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全球竞争的需要,因为在国际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为了吸引国际资本,减少税收和降低社会成本成了各国的主要竞争手段,一度使资本主义国家稳定社会关系基础的福利制度陷入到新的危机之中。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不平等问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福利制度改革实际是以单方面牺牲劳动者利益为代价的,而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劳动者的弱势地位使得西方社会贫富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到20世纪末,虽然西方国家拥有投资资本的人数激增,但2%的人口控制了60%的社会财富,而占总人口25%的最贫穷人口的收入在30年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社会不平等加大的趋势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且也体现在其他社会领域。由于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差异,各种群体之间社会不平等的现象也在发展,其重要的体现就是现在的社会排斥现象,即某些群体被排斥在社会主流机制之外。这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所标榜的民主社会的一种极大的讽刺。

最后,在物质生产高度发达的同时,西方社会陷入新的道德危机,极端个人主义、消费主义蔓延,物欲横流、毒品泛滥、青少年犯罪、家庭破裂等是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福利制度的破坏也危及曾经得到加强的社会共同体意识,全球化发展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社会意识的分裂趋势。这些都成为危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稳定的新的矛盾。

3.政治关系

在经济和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关系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首先,以民主国家为基础的传统政治关系受到侵蚀。全球化的加深、资本及劳动力的流动性导致社会构成的变化等,直接冲击了政府的职能和组织形式,对于一些传统属于政府的可控制和调节的事务,政府感到越来越难以控制。其次,全球化过程的加快,尤其是信息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一些传统民主制度的基础。例如,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了传统政党统治的基础,传统的社会共同体意识发生变化,加上媒体对现代社会生活影响力的增强,传统的政治意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出现了政治意识淡薄的趋势,选民失去了对政党和政治家的信任;另一方面,政治生活越来越受制于金钱和媒体。这些都体现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危机。

4.国际关系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中,世界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世界分工体系是资本主义生产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繁荣与世界不平等的经济秩序,尤其是与不平等的世界资源分配和贸易体系密切相关。在全球化发展加快的同时,不平等的经济秩序有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达国家有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生态危机的趋势。这些必然会危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并转而威胁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的生产“效率”,这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矛盾。同时,资本流通的加快和生产的国际化也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因此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时时在牵制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它们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显然是不协调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又一矛盾。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协调有加强的趋势,但他们对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呼声却一直采取漠视的态度。这种南北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最终势必会危及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的发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1.同期性与非同期性经济危机交错发生

资本主义国家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与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互相交错,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危机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趋向于同时爆发,具有比较明显的同期性。自184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后,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193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卷入,是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1957—1958年、1973—1975年、1980—1982年的危机是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其他各次危机则是非同期性的或部分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例如,美国爆发1948—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西欧各国和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过程中,并未同时发生危机,而当西欧各国爆发1951—1952年和1964—1966年的经济危机时,美国则由于先后发动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使危机分别推迟到1953—1954年和1969—1970年才爆发。

这两种类型的危机交织,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经济危机震荡的规模,并延长了其持续的时间,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在渡过周期性危机之后,结构性危机仍然存在,这也是使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回升和GDP上涨疲软乏力,危机各阶段的差别有所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性危机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经济领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1973—1974年首次出现、1978—1979年再次出现的原料危机,原料价格以超过工业制成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而上涨,在第一次上涨时,金属原料价格比1950年上涨84%,矿物原料上涨327%,农业原料上涨130%。第二次上涨时,原料平均出口价格比1974年又上涨了38.5%,而且这种上涨并不是由于原料供应的绝对短缺,因为当时世界原料储藏量的增加仍快于消费量的增加。1973—1974年出现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由每桶3.01美元上涨到11.65美元,上涨2.87倍,1979—1980年石油危机时,油价又从每桶12.7美元上涨到41美元,这种上涨也不是由于石油储量的绝对短缺,而是产业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需要。20世纪70年代后期,钢铁、煤炭、造船、汽车、纺织等传统工业出现危机,这些传统工业部门的产品被新兴工业产品所替代,劳动生产率下降,设备闲置、出口萎缩、利润降低,被迫解雇工人,大量削减生产。英国的钢产量减少45.7%,英、法两国钢产量的降幅甚至超过了1929—1933年危机时的降幅。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危机是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起的世界性通货膨胀,1974年的世界性通货膨胀率达到15.6%,直到1979年仍有55%发生危机的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10%。在1982—1983年第一次发生、1988—1990年第二次发生的金融机构倒闭浪潮,反映了在信用高度膨胀基础上银行信贷体系危机,当时货币市场资金紧张,利率居高不下,银行贷款相对存款的比率上升,许多金融机构受坏账、呆账拖累而倒闭。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实行浮动汇率后,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1985—1987年,美元分别发生两次激烈动荡,反映了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信用低落而引发的国际货币危机。1982年爆发的国际债务危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积欠的债务达5 290亿美元,为他们出口总值的151%,无力如期偿债,有40多个国家要求延期还债,1990年国际债务总额又上升到13 336亿美元。

上述种种结构性危机的出现和爆发,主要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多层次多方向出现了失调,其中有的是由于新的科技革命推动新兴产业部门的形成和发展并使传统工业急剧衰落而引起的产业结构失衡,有的是因“二战”以后沿袭下来的帝国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旧的垂直的国际分工体系,在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高潮中遭到冲击而引发的,有的反映了在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遏制周期性危机而造成的货币信用领域中的经济结构失调,有的则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在“二战”之后各国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国际市场空前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趋势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以上这些因素终于阻止不了经济危机向世界同期性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连续发生了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两次严重的世界同期性经济危机。由非同期性向同期性转变,这就是“二战”后经济危机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一转变,反映了经济危机严重程度的加深。在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中,未发生危机的国家还可以吸收那些陷于危机中的国家的过剩商品和过剩资本,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而在世界的同期性经济危机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陷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而且还互相转嫁危机,加剧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使得危机时间延长。

2.经济危机爆发周期缩短

19世纪70年代初,马克思在修订《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卷时曾说过:“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持续时间是十年或十一年,但绝不应该把这个数字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相反,根据我们以上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规律,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数字是可变的,而且周期的时间将逐渐缩短。”(3)

马克思关于危机周期将逐渐缩短的论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否仍然有效,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由战后只发生过三次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来看,从1957—1958年的危机起,到1980—1982年的危机爆发止,23年间发生三次危机,每一次的周期略长于11年,而从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7年,37年间共发生六次危机,每一次的周期略长于7年。两相比较,战后的经济危机周期似乎是延长了,但如果把非同期的经济危机也计算在内,以美国为代表,从1948年到1980年,32年发生7次危机,每一次的周期约为5年零4个月,显然又比战前大大缩短了。还要看到,1973—1975年的危机以后,只相隔4年多就爆发了1980—1982年的危机,这是周期缩短的最好证明。

危机爆发周期缩短的首要原因,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普遍加强了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或将要爆发时,各国政府就在财政上和货币金融上实行膨胀政策,如增加预算开支、大搞公共工程、增加货币发行量等,同时还用减免税收、降低贴现率、放宽房屋抵押贷款条件等措施去刺激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这些措施人为地激发起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暂时缓和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危机不能充分展开。这些措施,从短期来看,有时固然能够延缓危机的到来或减轻危机的严重程度,但从长期来看,却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加剧了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为下一轮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的快速进步,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各国政府为了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会采取加速折旧等措施以刺激私人投资,这也促进了固定资本更新周期的缩短。

危机爆发周期缩短,表明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在国家的多方干预下,战后虽然没有发生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但多次危机合起来,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打击仍然是严重的。

3.经济危机周期结构发生变化

从一次经济危机到另一次经济危机为一个经济周期,经济危机是经济周期的起点和终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整个经济危机周期分为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这是周期运动的传统形式。当时整个周期是在国家不干预或干预较少的情况下自行运转的。

“二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由于资产阶级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采取一系列的反周期措施,包括在危机和萧条阶段的膨胀性政策以及在复苏和高涨阶段的紧缩性政策,使周期结构发生了变化。危机的来势没有过去那样凶猛,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界限不清,混淆在一起,不易划分,从表现形式看,整个周期是由危机、“回升”和高涨三个阶段组成的,而不像过去那样由四个阶段组成。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混淆不清,不仅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如此,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期爆发的经济危机大体上也如此。

在1980—1982年的危机中,由于政府加强采取反危机措施,竟出现了下降—回升—再下降的W形或下降与回升互相交错的锯齿形周期形态。这种周期形态变化的新现象,是由周期运动受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严重干扰所造成的,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经济周期的形态变化,并不是否定过去四个阶段的划分,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仍然是周期变化的基础和前提,资本主义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周期的形态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经济周期缩短,危机频繁,但在各次危机中,工业生产下降幅度都没有战前那样大。1973—1975年的危机,是战后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它使美国的工业生产产值下降15.3%,英国下降11.2%,法国下降16.3%,而战前比较严重的1920—1921年的危机,却使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产值分别下降了32%、55%和24%。至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各国工业生产产值下降的幅度就更大了。当时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56.6%,英国下降32.3%,法国下降35.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危机冲击力较小的原因,总的来说,是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反危机措施阻止了危机的展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固定资本投资幅度下降不大。以前危机爆发时,企业一般都中止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甚至暂停固定资本的更新。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实行减免税收,加速折旧,以及其他各种优惠政策来鼓励投资,再加上科技革命不断开展,要求固定资本加速更新。所有这些,即使是在危机期间,也使固定资本投资的下降幅度不大,从而缓和了危机的恶化。

(2)个人消费需求下降幅度较小。以前在危机期间,由于失业工人大量增加,劳动人民的收入减少,使消费品的生产过剩更加严重,转而又加剧了生产资料的生产过剩,推动经济危机进一步发展。但战后由于消费信贷的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改进,以及工人组织程度提高,抵抗资本家降低工资的力量增强,使消费的下降遇到了阻力,从而减轻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3)以通货紧缩、银根紧缩、银行挤兑和大批企业倒闭为主要形式的货币信用危机有所改善。货币信用危机是战前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大大加剧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战后由于金融资本力量增强,政府采取膨胀性的货币金融政策,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控制和管理,增强了货币信用体系抵抗经济危机冲击的能力,从而减轻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

(4)由物价暴跌转为物价上涨。战前爆发的经济危机是通货紧缩,物价暴跌,造成严重的紧张局势。战后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货币金融上和财政上实行膨胀政策,在危机期间,物价不仅不下跌,反而大幅度上涨,尽管留下后患,却暂时缓和了危机的冲击力量。

由于以上各种原因,战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不能充分展开,生产下降幅度不大,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反危机措施就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使危机的冲击力减弱,另一方面又为危机发生的周期缩短埋下了隐患。

4.经济危机伴随着金融体系崩溃

自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资本跨国和跨行业流动的管制之后,如美国颁布了撤销禁止金融机构同时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以来,金融投机活动日趋活跃,以致泛滥成灾,导致了金融危机和金融体系的崩溃。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1998年东南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以及2001年以来的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2007年下半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都直接导致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

20世纪90年代末,金融投资过剩引起生产过剩,如美国计算机产业的生产能力增长40%,远远超出预期的需求增长,全球汽车产量超过销售量的26%,全球电信业基础设施投资过多,以致光纤网络的实际利用率仅为2.5%,生产过剩导致资本利润率下降、企业合并和大企业倒闭等问题发生,一些幸存的企业越来越依赖于证券市场的融资,并用期货这种新的金融手段进行投机,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想方设法地去掩盖企业的实际亏损,最终使证券市场崩溃,仅美国华尔街股市投资者就损失4.6万亿美元。这样,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过剩危机不但没有消除,还因金融泡沫的冲击变得更加严重。

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经受住2000年那次金融危机的打击,并从2001年底就开始比较强劲地复苏,是因为它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后,其国内金融机构大力创新,进行资产证券化,即银行通过把贷款卖给另外的金融机构以甩掉债务包袱,这些金融机构就通过发行和销售这些金融证券,从而能够迅速补充流动性,这样一来银行不仅减轻了财务负担,而且还减小了经营的风险。在美国,银行的这种“资产证券化”在20世纪70年代还只涉及10%的贷款,现在已涉及60%的贷款,这种做法使美国的金融体系在受到冲击时由部分机构倒闭发展成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正如由美国2007年发生的次贷危机引发的有史以来世界范围最为严重的“金融海啸”,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双刃剑”作用,使得这次危机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球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与此同时,执行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行业法规会很自然地对整个金融体系发生作用。

5.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上涨

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危机的是通货紧缩,物价暴跌。当时的一般情况是危机阶段,物价暴跌;萧条阶段,物价在低水平上徘徊;复苏阶段,物价回升;高涨阶段,物价迅速上涨;经济危机再爆发时,物价又大幅度下降。如此循环反复,起伏波动。支配这种起伏波动的是市场供求关系和货币供应量的周期变化,而这是在国家干预较少的条件下自发运行的。“二战”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危机期间物价不但不跌落,反而持续上涨。以美国为例,从“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共爆发了7次经济危机,仅前两次危机期间物价有轻微下降,其余的危机期间物价一律上涨。在1948—1949年的危机中消费物价下降了3.1%,1953—1954年的危机中消费物价下降了0.75%,从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开始,以后在各次经济危机中,消费物价都在上涨,而且上涨幅度有增大的趋势。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中物价上涨了4.2%,1960—1961年的经济危机中上涨了4.7%,1969—1970年的经济危机中上涨了6.18%,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中上涨了14.5%,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中分别是1980年上涨了13.5%,1981年上涨了10.7%。

在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推行赤字财政和扩大信用的政策。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它们就增加政府开支,降低贴现率和存款准备率,结果使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酿成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改变了货币供应量的周期波动,使之不是大量收缩,而是继续增长,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推动物价上涨的力量。

(2)私人垄断的大大加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跨部门的垄断组织——康采恩进一步兴起,主要经济部门逐渐被垄断公司集团所控制。这些大垄断公司在制定商品价格时,实行所谓“领价制”,即由最大的“领头公司”按照产品的生产费和根据“目标利润”所确定的利润量来制定产品的价格,其他公司也按这种价格出售商品。因此,垄断价格对整个物价的影响大为加强。大垄断公司在经济危机爆发时,用降低开工率的办法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不但不降低商品价格,反而提高价格以弥补损失。

(3)各种阻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下降的其他手段的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保护措施、关税壁垒、金融管制等也是引起物价在经济危机期间上涨的重要因素。

阅读并思考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4)

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虽然没有用专门章节来阐述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但是,通读《资本论》可以发现,《资本论》的整个主线都是在论证这一理论。《资本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为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从劳动价值理论入手,找出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然后从剩余价值理论中找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并通过对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分析展开这一矛盾,在此基础上推论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理。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痼疾,它会不断加深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从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但是,马克思的分析并没有就此结束,按照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逻辑,上述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分析的思路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即先撇开经济危机的现象形态一步一步深入其本质层面,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状态。接着,马克思又沿着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复原到表象形态,如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货币与信用危机的分析以及对虚拟资本及虚拟要素的分析。这样就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是两个层面的,一种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状态的理论分析,一种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象状态的理论分析。这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特征,不理解这一逻辑,就无法全面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如果我们用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完整理论体系来解读当下的危机,不难发现,就其表象形态来看,这场危机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就深层次看,这场危机的性质仍然是经济危机,或者说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经济危机,这也恰好反映了当代经济的新特点。在当代社会,虚拟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实体经济通过虚拟经济表现出来。虚拟经济的运行主要以两大载体为支撑,一是虚拟资本市场载体,一是网络技术或网络经济载体。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实体经济的基本要素如资本、劳动、土地等,一方面通过证券、期权、房地产信贷等虚拟资本市场运行,另一方面又通过网络技术方式运行。

这次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的基础上,通过复杂的信用创造过程,创造出大量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而引发的。因此,它又表现为金融危机,这是这次经济危机的特征。而这种形式的经济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论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后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还会发生变化,如以网络经济危机形式表现出来的经济危机也会出现。因为在现代社会,网络经济不仅主宰着人们的生活,而且也主宰着社会的生产、交换、消费与分配。因此,经济危机通过网络经济危机表现出来就有了一定可能性。我们对经济危机的认识,也应该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不言而喻,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不是被看做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做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我们不能把它们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治理当下的经济危机,就不能“脚痛医脚,头痛医头”,而应该从现象与本质两个层面来治理。

思考题:

你如何理解经济危机?

本章关键术语

自由竞争(free competition) 垄断(monopoly) 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

金融寡头(oligarch) 资本输出(export of capital) 财政政策(financial policy)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 收入政策(income policy)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 经济周期(economic cycle)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生产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垄断?

2.垄断组织主要有哪些形式?

3.垄断利润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4.简述垄断与自由竞争的关系。

5.资本输出有什么意义?

6.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是什么?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是什么?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有哪些形式?

9.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干预和调节的客观必然性有哪些?

11.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国民经济的手段。

12.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模式。

13.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冲击力较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本章自我检测

美国次贷危机(5)

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或次债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是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次贷即次级(subprime)按揭贷款(mortgage loan),“次”的意思是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在房价不断走高时,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即使贷款人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殖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没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之所以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利息。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较高,贷款不会产生问题;但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缩水,按揭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账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和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赢利预警。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2007年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2007年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赢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的“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2007年8月8日,美国第五大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2007年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遭受重挫。

2007年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

与次贷危机相关的知识

一、杠杆

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即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美元,30倍杠杆就是900亿美元。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美元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赢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美元的赢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美元。

二、CDS合同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银行一般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于是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美元,连续10年,总共5亿美元,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美元,这里面拿出5亿美元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美元。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宗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美元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美元,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美元。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

机构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机构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美元,总共200亿美元。B想,我的400亿美元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美元,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美元,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美元;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美元减去220亿美元,还有180亿美元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美元。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被反复地炒,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炒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

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哪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赢利,而他们的赢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把钱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机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地支付,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哪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哪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美元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美元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 000亿美元。加上300亿美元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 300亿美元。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 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美元,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美元,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美元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美元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美元的CDS之后要赔出1 000亿美元,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美元。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一个接一个倒闭。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次贷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思考题:

1.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次贷危机有哪些特点?

3.次贷危机有哪些影响?

【注释】

(1)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1.

(2)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5.

(4)马艳.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N].文汇报,2009-08-03.

(5)http://baike.baidu.com/view/1256938.htm?fr=a1a0_1_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