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中国就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当代中国就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劳动力供求矛盾主要是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两个方面。因此,中国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在近十年内将保持上升趋势。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就业问题产生的制度性因素,也是解决当前中国就业问题的制度性障碍。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初到现在先后经历了计划就业安置、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劳动力市场

第三节 当代中国就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当前,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一体化,中国就业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对于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来进行就业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分析中国当前就业的总体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解决中国当前就业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一、中国当前就业的总体形势

受国际形势的影响,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GDP增长率比上年下降,要在这样的经济发展前提下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中国政府把就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通过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措施促进就业,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实现“稳中求进”的就业形势,但仍存在一些矛盾,如结构性矛盾突出、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过大、行业和地区就业差异较大等方面。

(一)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有所缓解,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中国的劳动力供求矛盾主要是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两个方面。在供求总量方面,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增长的趋势稍微放慢。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始终维持在“保八”的水平,虽然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仍有缺口,但这种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需求,因此,中国劳动力供求总量增长的矛盾有所缓解。在供求结构方面,由于国内外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与升级,一些新型的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高的劳动者,甚至出现了“技工荒”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国存在大量相对剩余的劳动力,他们因为本身文化水平不高而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或者虽然文化知识水平较高但其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较低、职业适用性差。这种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对称,使得中国的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出现了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且这一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二)分流人员再就业基本完成,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日益凸显

随着中国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接近尾声,在其转轨改制过程中所分流出来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也基本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就业的压力。但是,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的自然增长和农村土地吸纳能力的降低,城乡每年有1000多万新成长劳动力将进入劳动大军。这些新增劳动力供给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城镇人口(其中主要是高校及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城市失业下岗人员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员。这使得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日益凸显,其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三)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行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多方面因素影响着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增加。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长一直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9.7%以上的水平,这种较高且较稳定的经济增长规模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增长点,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这种就业状况在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尤其表现在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沿海发达的新型工业区与内陆省份的传统工业区之间,这就导致了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行业地区差异和不平衡。

二、中国当前就业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就业,但中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和劳动力供求行业非对称等方面。

(一)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

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是劳动力市场上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国的劳动力在供求总量的关系上长期处于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状况。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土地对劳动力的吸收量减少,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需要转移就业;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大批工人下岗,需要重新择业和就业;高校扩招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每年都有大批高校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就业;此外,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所产生的新增劳动人口也要就业。因此,中国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在近十年内将保持上升趋势。“2010年约为10.67亿,2020年将增长到11.7亿人。”[27]与劳动力供给逐年上升相比,劳动力需求由于经济增长和政府政策促进方面的原因虽有所增加,但总量上仍不能与供给持平。“按近几年就业年平均增长率1.07%计算,2010年中国的就业人口可达8.02亿人。”[28]由此可见,中国的劳动力供求总量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的现象,这也是中国当前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之一。

(二)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劳动力供求在结构上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技术劳动力短缺和无一技之长的劳动力相对过剩。一方面,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一些新型产业和行业,需要大量高技能的劳动力,而这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在供给上相对短缺。另一方面,大量无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年龄偏大、城市下岗工人劳动素质偏低,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技能要求,实现就业出现困难。这两方面的情况在劳动力供求上最直观地表现为“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这种供求结构上的错位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劳动力供求的矛盾。

(三)劳动力供求行业非对称

中国的劳动力在供求行业关上表现为非对称的状况。由于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传统,中国的农村人口基数较大,目前约有5亿农村劳动力。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和技术化,农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与此同时,本该大量吸收劳动力的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由于体制障碍和自身发展的约束,对劳动力的就业吸收能力不强。这种劳动力供求的行业不对称使得劳动力在行业间的转移发生困难,也使得劳动力在行业就业上出现矛盾。

三、中国当前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计划经济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计划经济制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到现在,已经历时半个世纪之久。在这期间,不管它在国民经济中是处于主导地位还是与市场经济并存,作为一种“社会资本”[29],它始终是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也包括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作为计划经济产物的教育制度、户籍制度、企业国有制度,均对中国劳动力的培养和分配影响至深。比如,只重视基础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带来了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问题;导致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户籍制度成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国有企业实行的全民所有制产生了高就业、低工资的“大锅饭”现象,随后对其改革又带来了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的再就业问题。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就业问题产生的制度性因素,也是解决当前中国就业问题的制度性障碍。

(二)传统劳动就业观念的影响

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初到现在先后经历了计划就业安置、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劳动力市场转轨、完全市场就业三个阶段。其中,传统劳动就业制度(即计划就业安置制度)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沿用到70年代末,对中国就业观念的影响深远。传统劳动就业制度是以“统包统配”和“固定工制度”为主要特征的,这种制度下的劳动就业是由政府直接控制,且一次就业终身就业,无竞争之压力,无失业之虞。

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普遍看好正规部门的正规就业,希望能有一份“吃皇粮”的稳定工作,不愿意接受非正规就业或自主创业,这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在较为满意的就业后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不能及时更新观念和知识技术,这也是诱发结构性失业的因素之一。

(三)劳动力供需方面的影响

1.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影响

就业的核心问题是劳动力供给要与其相对的生产资料供给相匹配,这样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应。反之,如果劳动力供给超过了生产资料的规模,则会成为社会问题,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与生产资料的不匹配导致了中国一些就业问题的产生。首先,从劳动力供给的数量方面来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劳动力最丰富的国家,“2010年中国的劳动力总量将达8.3亿人。”[30]根据陈庆修的测算,“中国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1.83%的国际资源来为占世界26%的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31]可见,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在数量上是大大超过了与之相对的资源规模,存在大量的相对过剩。其次,从劳动力供给的质量上来讲。中国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虽然很大,但是就其劳动力质量来说,又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劳动年龄人口中,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7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7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7.92%,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却占26.18%。大量需要从农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比重不足1%,高中以上的仅占7.18%,小学以下的却占50%以上,1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6.18年。从这足以看出中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比较低的。此外,在劳动年龄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也较低,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更为稀少,以至于出现了“技工荒”。由此可见,中国劳动力供给数量之大带来了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劳动力质量之低引发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假象。

2.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影响

劳动力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是与劳动力供给相对应的,其需求总量、素质、结构要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发展的影响,且显性地表现为经济增长对就业需求的拉动效应。目前,中国的劳动力需求对就业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劳动力需求总量看,虽然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但劳动力客观需求总量还是相对较大的。据预测,2008~2010年中国的非农就业需求在856万~1530万人。另根据《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08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达到77480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490万人。可见,中国的劳动力需求在总量较大的基础上有所上升,这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大给就业带来的压力。从对劳动力需求素质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在素质要求上不断提高。低学历、低素质的劳动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对高学历、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高技能、高职称的技术性人才更是如此)。

从劳动力需求结构看,存在行业、地区间的差别。其一,随着科技进步,不同行业的需求有所不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这造成农村劳动力富余和城市企业工人下岗;第三产业作为对劳动力需求较大的产业,却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国家政策的倾向性等,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受到一定的制约。其二,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地区间不平衡。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东北老工业区以及一些条件比较艰苦、劳动强度要求比较大、工资报酬比较低的地区面临劳动力缺乏。而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浙江温州一带),以出口加工型为主的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见,中国的劳动力需求由于其自身对数量、素质和结构的不同要求,影响了劳动力的就业状况。

(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影响着人们的就业。正如马克思所说:“单独的个人随着他们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32]

所以,中国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和加入WTO后,劳动力就业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状况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是以技术进步为基本前提的,而技术进步对于就业的影响又存在双重效应。一方面,技术进步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致在一定范围内导致“机器对工人的排挤”,从而减少就业需求,形成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会引起收入的增加,使得有效需求扩大,从而由此带动就业数量的增加。因此,处于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能忽视其对中国就业的深刻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