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矛盾突出

环境矛盾突出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曲靖市统计局发布的《曲靖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2011年曲靖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实现程度为75.5%,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曲靖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据统计,2013年,曲靖市全社会从业人员共396.88万人,其中,在第一产业就
环境矛盾突出_曲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曲靖市统计局发布的《曲靖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2011)》,2011年曲靖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实现程度为75.5%,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指标单位GDP能耗为1.3045吨标准煤/万元,实现程度为43.4%;环境质量指数为88.64%,实现程度为88.6%。参见《曲靖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2011年)》,曲靖统计信息网,2012年。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曲靖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一、人口总量大,人口结构失衡

曲靖是一个人口大市,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曲靖认真贯彻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了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目前,人口总量大、人口结构失衡仍是影响和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

(一)人口总量大,人均水平低

据统计,2013年年末,曲靖市共有户籍总人口641.89万人,常住人口597.4万人。当年曲靖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总人口4868.6万人口的12.3%,居全省16个州(市)第二位;人口密度为207人/平方千米,比全省118.9人/平方千米的平均值多88.1人,居全省16个州(市)第三位。在全市9个县(市、区)中,宣威市户籍总人口达151.85万人,常住总人口达132.68万人,为曲靖各县(市、区)中人口最多的,也是云南省各县(市、区)中人口最多的(见表5-16)。

表5-16 2013年曲靖市及各县(市、区)人口数

资料来源:曲靖市统计局编:《曲靖统计年鉴(2014)》(内部资料),2014年。

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人口数量众多,不仅直接降低人均国民收入占有水平,而且会给资源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以GDP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指标为例,2013年,曲靖实现生产总值(GDP)1583.94亿元,占全省GDP总量11720.91亿元的13.5%,列全省16个州(市)第二位;但人均GDP为26599元,远低于昆明市52094元、玉溪市47215元、迪庆州32368元的人均水平,列全省16个州(市)第四位;与当年全国人均GDP41805元相比,曲靖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3.4%。同年,曲靖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24.53亿元,也列全省16个州(市)第二位,但按人均计算仅为2034.3元,远低于昆明市6851.3元、玉溪市4528.6元的人均水平,不及丽江市、迪庆州、西双版纳州、德宏州、红河州、普洱市、楚雄州、大理州,列全省16个州(市)第11位(见表5-17)。

表5-17 2013年云南省各州(市)人均GDP及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较

资料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云南省统计局等编:《云南领导干部工作手册(2014年)》,2014年。

(二)人口结构问题多样

1.性别比失衡,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

性别比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男女两性人口均衡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按照联合国公布的认定标准,在不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或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域为102~107,总人口性别比正常值域为103~107,在此范围之外的值域被视为异常。2013年,在全市641.89万户籍总人口中,有男性336.40万人、女性305.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10.11,按照国际标准衡量,全市人口性别结构明显失衡。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2013年,全市18岁以下人口为164.16万人,占总人口的25.57%;60岁及以上人口为77.74万人,占总人口的12.1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71%相比,近3年间全市老龄人口占比增长了1.4个百分点。按照联合国确定的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人口中的比重达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以上)即认定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曲靖2010年开始迈入人口老龄化的“门槛”,近几年已呈加速发展趋势。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代时,其人均GDP普遍接近或超过了10000美元,因此他们在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时已有相对充裕的物质积累。相比之下,曲靖2013年人均GDP才跨过4000美元,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由此带来全社会经济负担不断增加、社会保障资源供给面临巨大压力。

2.人口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与经济大市地位不符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曲靖人口受教育程度特别是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大幅提升,人口素质结构不断改善。但与全国、全省相比,全市人口文化程度仍有一定差距,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与加快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仍不适应。以2010年曲靖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数据为例,2010年,全市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6岁及以上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46.9%、29.5%,合计高达76.4%;另有9.8%的人口“未上过学”。学历层次较高的高中、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文化程度人口占6岁及以上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9.2%、4.6%,合计仅为13.8%。显然,曲靖人口文化程度(学历结构)仍以小学和初中为主,整体文化素质明显偏低。从具有较高学历的人才看,仍以“六普”数据为例,2010年曲靖总人口中平均每10万人拥有大学(含大专及以上学历)文化程度人口为4191人,比全省平均的5778人少1587人,比全国平均的8930人少4739人。换句话说,曲靖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数的72%,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47%。这一状况与曲靖作为云南省经济大市的地位明显不符。

3.劳动人口就业仍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曲靖劳动适龄人口就业呈现出总量不断增长、结构逐步调整优化的发展态势,但目前,全市就业人口仍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据统计,2013年,曲靖市全社会从业人员共396.88万人,其中,在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有218.6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55.1%;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有72.27万人,占18.21%;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有105.92万人,占26.69%。显然,曲靖劳动人口就业仍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与当年全国劳动人口就业结构相比,曲靖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的31.4%高23.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分别比全国低11.9个百分点和11.8个百分点。反映出曲靖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见表5-18)。

表5-18 2013年曲靖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全省、全国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云南省、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有关统计数据整理。

二、资源环境负荷重,生态保护压力大

曲靖是云南省工业化布局的重点地区,重化工业比重较大,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的依赖度较高,而由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曲靖生态环境整体较为脆弱,环境自身修复功能较差。因此,多年来全市一直面临着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难题。

(一)资源总量丰富,实际供求矛盾突出

曲靖自然资源特别是工业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如土地、水、森林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高,实际供求矛盾较为突出。

1.土地资源有限,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曲靖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地带的乌蒙山脉,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间有高原盆地,高山、中山、低山、河槽和湖盆多种地貌并存。现有国土总面积2.89万平方千米,总量不少,但其中80%多为山地和丘陵,实际可利用土地特别是耕地面积有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对各类建设用地需求与日俱增,土地资源特别是建设用地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以产业项目建设用地为例,根据“十一五”以来的发展情况统计,全市平均每年需要占用土地4万~5万亩,而用地计划指标一般只能满足20%左右的需求。

2.水资源丰富,实际开发利用率不高

曲靖市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山高谷深,断裂、河曲发育,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0多条,以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黄泥河、以礼河、块择河、小江等为主要干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尽管市域内河流众多,但源短流急、干湿季节分明、水资源分布不均,实际开发利用难度大,加之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并存。据有关统计,2012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33.87亿立方米,仅占全省总量的6.1%;有效水资源量仅为64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12%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森林面积较大,但覆盖率偏低

曲靖山区、丘陵面积广大,森林面积较大。但多数地区由于喀斯特地貌发育显著,土质浅薄,水源涵养少,或受制于气候冷凉、降水不足,林木成活率不高,森林生态建设项目周期长、困难大,森林资源基础仍较薄弱。据统计,2013年,云南省森林面积共1817.73万公顷,总量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其中曲靖有森林面积185.3万公顷,占全省的10.2%;但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4.64%,曲靖仅为43%,比全省平均低11.64个百分点。

(二)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压力大

1.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

曲靖是云南省资源富集地区之一,依靠丰富的资源条件,逐步形成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资源型”经济结构,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产业比重大,制造业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作为全市产业体系主体的重化工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导致全市经济发展存在产业链较短、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同时面临着很大的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压力。以2010年能耗数据为例,曲靖市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等指标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见下页表5-19)。

2.生态环境脆弱,保护治理任务繁重

曲靖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很多地方植被条件差,历史上一些不合理的开发影响久远,现实资源型重化工业发展污染物排放问题突出,导致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大,保护和治理任务十分繁重。主要体现在,一是石漠化治理任务艰巨。据有关统计,2012年全市重度石漠化地区面积达40余万公顷,潜在石漠化地区面积达30万公顷,石漠化治理面积达70.8万公顷,治理难度大。二是陡坡地生态治理任务繁重。全市25度以上陡坡地生态治理面积有130余万亩,16~24度陡坡地生态治理面积有90余万亩。三是矿区生态恢复难度较大。市域内煤炭、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开采矿区较多、面积较大,不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部分加工企业排放问题突出,生态恢复治理难度很大。参见王桂仙:《曲靖市2013年林业产值成绩显著》,曲靖统计信息网,2014年7月4日。

表5-19 2010年曲靖市主要能耗指标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资料来源:云南省统计局:《2010年云南省及各州(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2011年12月6日。

注:指标绝对数按2010年现价计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的统计范围是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3.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石漠化”现象加剧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治理,曲靖市水土流失、石漠化发展趋势总体上表现为面积逐步减少、程度减轻,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局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失程度、石漠化仍有加重的趋势。据有关统计,至2013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2823.76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4.37%,其中轻度流失为7417.29平方千米,占57.84%;中度4303.39平方千米,占33.56%;强度流失为889.02平方千米,占6.93%;极强度192.77平方千米,占1.5%;剧烈流失为21.29平方千米,占0.17%。另据相关统计,曲靖市石漠化面积4445平方千米,占15.4%,其中轻度石漠化为2290平方千米、中度石漠化为1653平方千米、强度石漠化为379平方千米、极强度石漠化为124平方千米。严重的水土流失、石漠化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及水利工程建设都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并容易引发系列环境问题。参见曲靖市社科联编:《2013年云南社科专家曲靖行调研活动背景材料》,2013年7月。

4.部分地区工业污染问题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曲靖是云南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涉重企业集中分布在会泽者海工业园区、陆良西桥工业园区、罗平常家湾工业园区及麒麟区西城工业片区等4个工业园区。其中,会泽县者海片区、陆良西桥工业园区被列入国家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罗平县被列为云南省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根据2012年全市污染源普查数据,曲靖市共有涉重企业95个,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水中重金属产生量居全省第三位,排放量居第四位;废气污染物中重金属产生量和排放量均居全省第一位;重金属危废产生量居全省第五位。2012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仅次于昆明,居全省第二位;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省第一位,占全省的27.34%。

同时,曲靖也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薄膜等化学制品,致使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面临面源污染扩大的问题。据统计,2012年,全市农业源排放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4917.91吨,其中畜禽养殖排放量14507.00吨,占总量的97.25%;氨氮排放量2193.32吨,其中畜禽养殖排放量1009.56吨,占总量的46.03%;总氮排放量10782.37吨,其中畜禽养殖排放量3657.45吨,占总量的33.92%;总磷排放量948.13吨,其中畜禽养殖排放量383.21吨,占总量的40.42%。参见曲靖市<a href=环保局:《曲靖市环境统计综合年报(2012年)》,2013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