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分散的趋势和特点

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分散的趋势和特点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都有一些人认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快速地向中国转移。因此,要研究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和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系,必须在弄清以上几个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历史过程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转移分散的趋势特点。世界制造业中心包括产品制造、营销和研发三大内容,是世界制造中心、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的统一。世界制造业中心是制造业发展成熟阶段的表现形式,是世界工厂的升级。

第四节 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分散的趋势和特点

近几年,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制成品出口的大幅增长,关于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的评论像一股热风从媒体向工商界和经济理论界刮来,一时间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被炒作得沸沸扬扬。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加快转移的条件下,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大搞所谓“世界制造业基地”建设。国内外都有一些人认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快速地向中国转移。因此,要研究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和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系,必须在弄清以上几个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历史过程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转移分散的趋势特点。

一、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和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联系与区别

近几年,包括经济理论界在内的大多数人把这三个概念等同使用,较多地统称为“世界工厂”,概括表述世界制造大国的意思。其实,不论从历史还是理论逻辑上说,它们三者的含义都是不完全相同的,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为了深入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有必要明确区分三个概念的关系。

世界工厂是世界制造业集中地的最初形式。在制造业发展的初期阶段,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完全从制造业中分离、独立出来,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较低,产品制造与营销、研发是一个整体,营销和研发环节不发达,制造环节在制造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世界工厂作为世界制造业发展初期阶段的集中地,包含着尚未独立出来的营销和研发的初期形式。

世界制造业中心包括产品制造、营销和研发三大内容,是世界制造中心、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的统一。在此基础上,一般也形成了品牌中心。世界制造业中心是制造业发展成熟阶段的表现形式,是世界工厂的升级。这时候,营销过程和研发过程已经完全从制造过程中独立出来,并反过来对制造过程起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

世界制造业基地是制造中心与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分离的产物,相当于世界制造业的生产基地,一般受到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的支配。但是,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会伴随着营销和研发的发展,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转移会拉动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逐步转移,因此,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转移会导致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分散,新的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具有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和中心发展的趋势。

二、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和转移的历史过程

这个历史过程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尚处于生产集中地的阶段

这个集中地就是所谓的世界工厂。英国曾经是世界的工厂,也是历史上唯一的世界工厂。在1760~1860年的100年间,英国制造业高速增长,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由1.9%上升到19.9%,很多当时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产品,如铁和煤,英国的产量达到世界产量的50%以上。同时,英国的制成品出口迅速扩张,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达到20%~25%,很多当时的大宗制成品如纺织品等,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完全居于垄断地位。但是,当时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机器大工业的应用和生产装备水平的提高,产业发展基本上采取了扩大产量、降低价格、拓宽市场(国际市场)的初期形式。英国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上的巨大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大幅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特别是价格竞争力的迅速增强,但主要是通过制造环节支配和影响着世界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以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主导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局面并没有形成。因此严格地说,当时的英国仍主要是世界制造业的集中地,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还不明显,作用还不强。

2.第二个阶段是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形成的阶段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下半叶的100多年时间里,是美国制造业加快发展并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时期。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的1859年,美国制造业产值还不足20亿美元,在世界上居第4位;到了19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的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一位;1894年,美国制造业产值达到英国的2倍;1913年,美国的制成品产量相当于英、德、法、日四国的总和,占世界总量的1/3以上;1914年,美国工业产值达到240亿美元,为南北战争爆发前的12倍;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如钢铁、造船、汽车、机械等迅速壮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制成品出口贸易大幅增长,1971年,美国飞机出口占世界的77.5%,有机化学出口占44%,小轿车及零部件出口占32.3%;1980年,在世界制造业500强企业中,美国占了217家,多数企业都排名靠前。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制造业不仅生产能力持续扩大,而且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推动下,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快速增强,形成了一大批著名的世界品牌。美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制造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乃至品牌中心的地位相继确立,并且主要通过研发、营销和品牌的力量主导和影响着世界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名副其实地发挥着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作用。

3.第三个阶段是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分散的阶段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分散包含着两种含义、两个过程:一是日本等国家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或分中心的兴起和美国在加强其研发、营销中心作用的过程中制造中心地位的下降;二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分散和后者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从日本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或分中心的过程看,日本的制造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打下了较好基础。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恢复,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制造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生产率大幅度提高,钢铁、造船、汽车、机械等重化工业迅速崛起,制成品出口不断扩张。1965~1971年,日本钢铁产量增长占全球产量增长的54%,造船占54%,汽车占46%,民用机械的比重更高;到80年代中期,日本制造业占世界总量上升到接近10%;1985年,日本电视录像机、录音机出口占全球比重达80.7%,彩电出口占49.5%,摩托车出口占82%,客车出口占30.8%,机器人出口占50%以上;1980年,日本在世界制造业500强企业中的数量达到66家,仅次于美国。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逐步发展为新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一些重大行业的研发和营销水平快速提高,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分中心乃至中心。而美国在很多制造行业的生产中心地位则持续下降。如1990年日本轿车产量占全球的近30%,达到美国同期产量的1.6倍。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等西欧国家制造业的发展,也对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分散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看,这种趋势大体上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和重建,欧洲和日本重新进入国际市场。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企业开始向外转移生产能力,将部分制造活动转移到生产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同时继续控制这些产品的研发活动和国际营销。这个时期制造业生产环节的国际转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将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转移到国外并从事“离岸制造”活动;另一种是企业采取“外部筹供”模式将制造或生产活动全部分包给外国企业。它们在母国保存了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活动,而将劳动密集型、高度柔性化的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标志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分享型生产或合同制造的兴起,并主要集中在中间产品或零部件的加工贸易上。在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推动下,制造活动的国际转移不断扩大,对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分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亚洲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出口导向的加工制造业,既带动了本地经济的迅速增长,也形成了一些世界制造业基地。

三、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分散的新趋势、新特点

1.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分散的主要形式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制造业转移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根据Yeats(1998)估计,90年代中期,全球零部件贸易已经达到8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制造业贸易的30%。根据联合国数据库所做的分析,1981~2000年间,世界零部件出口增长比制成品出口增长年平均高出2个百分点,其中1981~1990年两者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6%和12.1%,1990~2000年分别为7.2%和9.6%。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比例持续上升,在日本的出口总额中,出口给海外制造业子公司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从1994年的20%上升到1999年的29%;美国跨国公司的出口中,同样比例从1989年的57%增至1999年的68%;即使是生产能力转移速度最慢、幅度最小的欧盟,1999年零部件出口在其内部贸易中的额度也达到了2631.5亿美元。同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之间的出口比例从1983年的53%上升到1999年的66%。而这些比例的上升,几乎全部是由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增长带来的。

2001~2004年,美国的产业转移增加很快,转移的目的国家和地区是墨西哥、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根据康奈尔大学的一项调查,2004年1~3月,美国有255家企业转移出了美国,其中,69家转移到了墨西哥,58家转移到了中国,31家转移到了印度,39家转移到了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35家转移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而在2001年,只有25家企业转移到中国,30家转移到墨西哥,1家转移到印度(Bronfenbrenner和Luce,2005)。

发达国家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除了其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外,还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运输、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和跨境生产网络的建立。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海洋运输单位成本降低了约70%。国际运输越来越依赖于空运,特快专递服务迅速增长。低成本的长途电话、传真的发展以及因特网的出现,都使得跨国公司可以密切协调不同地区的生产。这些变化还极大地降低了发现和评估潜在供应商的成本。技术进步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加强了全球生产网络的管理。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使得日常交易的处理实现了自动化,极大地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强了不同工厂之间生产的协调。二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减少了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出现了积极引进外国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的趋势和热潮,大大地推动了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转移和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9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实施的诸多法规和政策改革中,95%以上是促进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的。

但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转移的分布是很不平衡的,主要集中在东亚、拉美以及与美国或欧盟建立了区域性贸易安排的10多个国家。2000年5个零部件出口最大的国家占了整个发展中国家零部件出口的78%,另外5个最大出口国占了约14%。同时,这10个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的比例为63%、制成品出口总额的75%(WB,2003)。而很多与主要工业化国家缺乏市场联系、基础设施或劳动力素质较差、政府管理或体制不健全以及政策抑制私人投资的国家则极少参与到全球生产网络之中。

2.制造中心与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乃至品牌中心的分离成为普遍现象,并带动了产业转移重点的转变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制造业的转移,使制造业中制造、营销和研发的过程日益分离开来,跨国公司通过两种主要方式发展制造业:一是掌握研发、品牌和营销,通过控制产品设计和关键技术,授权国外生产厂商按订货要求生产产品,自己在全球建立销售网络。二是掌握总成技术、品牌和营销,通过在全球范围建立零部件的加工生产网络,自己进行产品的总装,并在全球销售。跨国公司经营制造业的新方式使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加快,同时,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和金属制品等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如电子、化学、运输工具以及机械等中间产品转变。这些产业是全球零部件和中间品贸易中的最重要部分,它们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从1986年的27%上升到1997年的43%(Schive和Chyn,2001)。由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掌握着制造业产业的研发、品牌、总成技术和营销,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虽然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多数停留于加工制造环节,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制造业基地。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中,跨国公司还通过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利用摩尔定律的作用,牵着发展中国家的鼻子走,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形成了对它们的技术依赖。

3.国际制造业转移中出现了加快研发环节以及相关服务业转移的新动向

20世纪后期,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也加入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面对这种新的竞争和挑战,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战略动向,就是进一步将研发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且趋势在不断加强。但核心研发仍然留在跨国公司的总部,其地区总部或分部从事的主要是当地化的研发。跨国公司研发环节的转移加快了其技术的转移,同时也加强了对其投资企业的技术控制。研发环节的转移还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转移。近年来,一些高科技跨国公司开始将它们的高收入、高附加值职业转移到海外,其中包括集成电路设计、样本制作、测试、咨询、医学诊断、统计分析、汽车和航空设计、计算和设计,以及制药和纳米技术研究等。这些工作中有很多是与制造业研发环节的转移相联系的。

发达国家研发活动的国际转移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根据Ronstadt(1977)与Reddy和Sigurdson(1994)对跨国公司海外R&D活动的划分,以及Reddy(2000)的研究,R&D的国际化大体经历了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进入国外市场是当时推动R&D活动国际化的主要力量。对产品以及转让技术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适应当地的市场需求是跨国公司在国外进行R&D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且这些活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第二次浪潮发生在70年代。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国外建立R&D机构。跨国公司为了增加在国外市场的份额在重要的海外市场建立R&D机构。另外,这一时期东道国政府通过国产化率、出口比例以及工厂区位选择等产业政策迫使跨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也是跨国公司在国外建立研发机构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次浪潮发生在80年代。高水平的R&D活动,如RTU(Regional Technology Unit)、GTU(Global Technology Unit)和CTU(Corporate Technology Unit)等类型的研发活动开始在海外国家进行。这种类型的海外研发机构及其活动是跨国公司整个长期战略的一部分,通常通过组织之间的合作来进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跨国公司R&D活动才上升到国际化的层次。这个时期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点,就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融入到跨国公司的R&D全球化过程之中。第四次浪潮发生在90年代,目前仍在进行之中。这一时期跨国公司R&D活动国际化的推动力量是不断增加的对高素质科学家的需求以及不断提高的研发成本,结果是越来越多的非OECD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一步被融入其中。

就吸引跨国公司的研究和开发活动而言,亚洲国家和地区也走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前面。根据瑞典Lund大学研究政策研究所的资料,到1999年3月底为止,跨国公司设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各种R&D机构共有286个。而到2004年为止,跨国公司在中国已建立了各种不同的研发机构600多家(沈琦,2005)。

四、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制造业基地的模式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首先要形成世界制造业的基地。至今为止,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基地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传统的市场封闭条件下的大国发展模式;二是新兴的开放条件下的依附发展模式。

1.市场封闭条件下的大国发展模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由于国际、国内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计划经济国家和拉美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过市场封闭型的大国制造业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发展制造业的战略和政策取向突出地表现在对国内市场的维护和对市场机制的运用上。一是通过高关税和管制性的非关税措施,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对国内市场进行强有力的保护。二是通过倾斜性的政策措施,支持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建设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并实行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适度培育市场机制。三是集中各种资源和力量,努力建设本国的科技创新体系,独立自主地提高制造业的技术装备和发展水平。

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国内市场保护常常导致企业和产业形成依赖保护的惯性,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市场发育不足、政府过度干预以及对国有企业的行政性扶持,往往限制当地企业的进入数量以及市场竞争的程度,影响产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以及许多计划经济大国的实践都表明,市场机制不发达,企业缺乏活力、压力和动力,是这种模式下制造业发展速度特别是发展质量落后于其他国家的根本性原因。同时,闭关锁国的发展模式严重地限制了落后国家的制造业在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管理创新等方面发挥后发优势的空间和程度。

2.对外开放条件下的依附发展模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生产能力的国际转移,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步兴起和形成了一种开放型的制造业依附发展模式,即通过融入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网络的方式来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制造业。

适应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过程和融入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使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获得了新的机遇,形成了新的条件和特点。一是当地市场保护的压力减轻。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主要关注的是当地的廉价劳动力,面向的主要是出口市场而不是当地市场,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所面临的冲击压力明显减小。二是市场机制的培育加快。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各种投资建设条件和优惠政策支持,如建立出口加工区、开放一些产业和区域,等等,都带动了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其中,跨国公司对当地市场的导向及市场机制的完善,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出口导向的产业增长方式和出口促进政策的推动,当地市场规模对制造业发展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被突破了。三是后发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生产能力转移带来了“一揽子”的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核心要素,也带来了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升级的动向和需求。另一方面,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对当地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更多的压力和动力。由于参与到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网络之中可以较早、较快地接触到最新的技术,跟上国际技术发展的步伐,引进技术的条件也比较宽松。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国际地位的提高也受到很多制约,最主要的就是受到发达国家制造业产业转移进程和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发展走势的制约。从在这种道路上取得了很大成功的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看,虽然有少数企业已经从OEM-ODMOBM的发展过程中脱颖而出,但不论是整个制造业还是其中各个产业的发展,都还没有实现由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世界制造业中心或分中心的跨越式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