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

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发挥“后发优势”的国际条件来看,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作为一个特殊的发展中大国,我们的许多政策措施可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这给我国更好地、多方面地发挥“后发优势”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

第五节 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制造业大国,我国很多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但是,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应推行什么模式?要具备什么条件?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基本模式和条件

前面的分析表明,封闭型的发展模式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都不能有效地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并提高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要使我国不断壮大的制造业基地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必须寻找第三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应当吸收前两种模式的优点,并消除它们存在的弊端。根据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特点和现有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一种可供选择的基本模式就是把对外开放与自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模式,可称之为开放型自立发展模式。

开放型自立发展模式要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条件,以培育、促进民族企业成长壮大为中心。从对外开放看,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是加快本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跨国公司的进入应当有利于促进而不是阻碍或压制当地企业的成长。从自立发展看,当地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是推动制造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制度环境,有效的国内竞争是促使国内企业和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升国际地位的根本性力量。

在实行开放型自立发展模式的条件下,要推动我国的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问题或关系。

1.市场保护

合理而有效的市场保护是发展中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制造业并确立和提升自身国际地位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发展中国家只能沦为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一个延伸、一个补充或一种扩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保护的范围不断缩小,力度大幅减弱。2001~2005年,我国关税总水平由14%降低到10%,其中工业品的关税水平由13%降低到9.3%,非关税措施基本取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研究采用适应WTO规则的新的市场保护方式和政策手段。例如,可以通过比较完善的政府采购体系来定向地提供不同产业的国内市场,变市场保护为定向的市场需求;可以通过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和国家标准等来构筑无形的市场保护网络。应当指出,那种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需要对当地市场进行保护的观点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没有对当地市场的适度保护,落后国家的本土企业就缺少发展壮大的空间和机会,民族工业就难以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2.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完善是决定我国制造业基地健康有序发展并逐步向世界制造业中心演进转变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作为一个体制转轨国家,我们的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我们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的步伐。一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是构建市场微观基础、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根本要求。二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培育和完善市场微观基础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这是市场机制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四是全面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这是关系到企业行为规范化和市场功能正常化的关键环节。

3.政府作用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政府不仅要在更多的市场失灵领域发挥作用,而且还要花更大的精力来推进改革开放、培育市场机制和促进企业发展。一是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和调控,减弱市场的自发作用,防止市场波动引起的经济波动。政府要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结构性调控,限制乃至禁止一些市场无力调节但不利于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的产业或企业(如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或企业)发展。二是处理好市场保护和市场竞争的关系。在一些继续实施保护政策或开放度较低的产业和领域,市场竞争弱化有可能使企业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和出现投机性倾向,政府要积极培育竞争机制,促进企业提高发展水平。三是加强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的作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加快提高本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政府必须加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实现由发挥比较优势向增强竞争优势的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产业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关键产业的发展,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发挥更大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要发展成为在世界上具有主导作用的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特别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巨大竞争压力。政府必须在进出口贸易、投资合作等方面对本国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并从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国际做法和经验,采取各种必要和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加快增强国际竞争力。

4.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是指落后国家在发展产业时,可以通过引进、学习等方式利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的技术、经验和管理方法,而不必再花费同样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重复开发和探索,由此可以使发展中国家获得很多因落后而带来的经济效益。自从Ger-schenkron(1962)提出“后发优势”的理论以来,这种理论已经扩展到很多领域和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越充分地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就越能够加快本国产业的发展。从发挥“后发优势”的国际条件来看,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但是,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我们在利用尤其是创造性地利用产业技术发展的“后发优势”上还做得很不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同时,我们在发挥市场机制、产业政策作用和利用跨国公司产业、技术转移方面,也有很多“后发优势”可以充分利用。作为一个特殊的发展中大国,我们的许多政策措施可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这给我国更好地、多方面地发挥“后发优势”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

我国的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产量看已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从这些最有可能率先成为世界中心或分中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看,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转变的基本条件有:一是具有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规模。但是,这个生产规模不只是产量全球第一或在世界上占有很高比重,还必须是主导产品占有居支配地位的比重。二是具有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研发和技术。这些研发和技术应当是本土化的和本国企业能够控制的,而不是转移、引进和受外国企业控制的。三是具有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营销和品牌。这些营销力量和品牌影响也应当是本国自主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受外国跨国公司支配的营销和从国外引进、移植的品牌。

但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以上三个方面都还不具备条件,特别是后两个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看,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国际性品牌和营销能力,大多数主导产品仍处于贴牌生产阶段,国际营销受到国外代理商的控制。典型的例证是纺织服装行业。从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看,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产业发展层次和技术水平低,很多产品生产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环节,没有核心技术和工艺,只是简单的加工组装,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典型的例证是电子元器件行业。

现代产业发展的过程看,技术和品牌能力的发展比生产规模的扩大更加重要,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目前逐步形成的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转变,还有很长并且更艰难的路要走。

三、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在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中的作用

(1)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改变要素投入格局和资源配置模式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我国制造业结构的变动正处于重加工工业加快发展的阶段,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制造业的扩张能够伴随着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上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可以使我国在形成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不断地为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创造条件。

(2)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是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现代国际市场上,资源、劳动乃至资本等非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都具有供过于求、贸易状况恶化的趋势,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则呈现供不应求、贸易条件优化的趋势。只有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支撑的制造业,才能适应和利用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大格局、大趋势,既在世界制造业发展中保持不断上升的地位,又对世界制造业发展形成日益增强的影响,从而向世界制造业中心演进。

(3)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制造业能耗物耗的降低,有利于减轻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是制造业部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的,其中既有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的原因,也有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而不论是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行业比重过高,还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比重过大,都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水平低、比重低有直接关系。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较高,能耗物耗比重较低。因此,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提高其比重,可以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层次,带动制造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减轻世界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压力。

四、装备制造业发展在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转移的历史进程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制造业集中地,主要以纺织业、采矿业、冶炼业为支柱产业,而以纺织技术、冶炼技术为基础的纺织机械、冶炼设备的发展,则是英国纺织、冶炼工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美国在形成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主导产业主要是钢铁、造船、化工、汽车、电力设备和机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日本在发展为世界制造业分中心时,支柱产业主要为半导体、电子信息、家电、汽车等产业,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产品性能和成本优势,而这与日本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机床工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日本的数控机床工业走了一条与美国数控机床工业完全不同的技术轨道,即不是追求精确性和重复使用性,而是追求制造灵活和劳动成本的节约(莫厄里,2003)。这种技术特征不仅符合日本劳动力稀缺的资源禀赋特征,而且符合日本柔性生产方式的要求,从而使日本制造业企业能够通过差异化和低成本占领国际市场。

从英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看,装备制造业对各国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英国,新兴装备产品的出现与纺织、金属制品的出现基本上是同一个过程,装备产品创新直接推动了产品创新。而在美国,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装备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了制造业产品创新,而且与新的管理方式相结合,促进了过程技术的创新。日本在赶超美国的过程中,装备制造业发展对制造过程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促进了日本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可见,各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方向充分体现了本国制造业发展的特性和要求。

在推动我国制造业基地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过程中,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其结构升级具有重大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加快产业技术更新改造,全面提高产业装备技术水平。二是有利于降低技术装备进口依存度,大幅度降低企业技术改造的成本。三是有利于通过更高水平的技术装备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带动规模经济的发展。四是有利于通过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

五、自主知识产权在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从国际经验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对于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加快发展特别是国际地位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可以带动传统制造业的结构升级,扩展或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第二,技术后进国家通过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可以大大推动本国制造业的发展。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是通过技术引进和对这些技术的消化吸收,逐步形成和提高了制造业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韩国的汽车制造业也是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主研发能力。第三,建立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开发的自主研发创新体系对于提高本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具有重大意义。日本制造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相对于美国的优势逐渐减弱,表明一个国家要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加强基础技术的研发工作,拉长和完善技术开发链条,不断攻克和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第四,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大力培育和发展国际知名品牌十分重要。美国在发展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就培育出了一大批著名国际品牌。日本在家电、汽车等行业也形成了很多知名国际品牌。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特别是在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中,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虽然增长很快,但“三资”企业在出口中占了80%左右,加工贸易占了90%左右,核心技术基本上为外资企业所控制,使用的品牌也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品牌。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我国不少技术密集型行业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提高发展水平、推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面临严重挑战,不少国内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知识产权问题的制约和影响。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首先,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不利于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从国外引进相对先进的技术,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但是如果缺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就会陷入“技术落后—技术引进—技术再落后—技术再引进”的恶性循环。特别是我国的技术引进在许多情况下是同引进外资同时进行的,一旦外资企业在战略上发生变化,那么对国内的民族企业发展就十分不利。

其次,自主研发能力弱,不利于我国制造业形成独立完整的价值链,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许多加工区和产业集群区,但主要集中在价值含量比较低的加工环节,而在价值含量高的生产技术环节上,基本上都处于弱势。即使是发展比较成熟、竞争力比较强的家电等行业,情况也是这样。尤其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中,产业链更是集中在加工环节,价值链更加不完整。同时,自主研发能力弱,使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再次,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使我国制造业企业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去购买国外技术,并面临国外企业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的诉讼。使用国外的专利需要付出很高的专利使用费用,降低了国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另外,国外企业尤其是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跨国公司,为了同国内企业进行竞争,防止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不断利用知识产权对我国的企业提起诉讼。例如2002年,6C联盟(时代华纳日立、IBM、松下三菱东芝)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对我国DVD生产厂商提出上诉,最终使我国的生产厂商每生产一台DVD就要付4.5美元的专利许可费,赔付总额估计为230亿元人民币[10]

最后,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使我国制造业企业只能以价格竞争作为手段,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而较低的利润率又使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从事研发,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困境。

六、我国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中的能源问题

从能源需求看,在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需求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目前关于能源需求的预测很多,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未来的能源需求有A、B、C三种情景。其中“A情景”是指不采取特别政策措施的情景,也可称之为基准情景;“B情景”是对相关政策采取适当调整;“C情景”是指做较大的政策调整,为强化政策情景。在“A情景”中,2020年工业部门终端能源消耗量为13.2亿吨标准煤,占全部终端消费的53%,2000~2020年年均增长3.5%;以采掘业、钢材、建材、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电力等行业构成的高耗能部门的终端能源消费2020年将达到10.9亿吨标准煤,占整个工业消费的82.8%,2000~2020年年均增长3.41%;2020年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为32.8亿吨标准煤,2000~2020年年均增长4.75%。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石油、天然气在世界制造业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保持继续上升的趋势,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将带来油气消费的快速增长。

从能源资源看,我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将对制造业大发展形成严重制约。我国能源资源较为丰富,到2000年年底,能源资源总量达4.05万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总量的3.9%。但是,人均能源资源数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开采储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5%和57%;能源资源探明比率低,截至2000年,我国能源探明率为20.3%,其中原煤、原油、天然气的探明率分别为19.9%、16%和5.4%,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资源的品质也较差。同时,能源资源结构极不均衡,包括资源种类结构和资源分布结构不平衡。《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1》的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年底,我国能源探明总储量中,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能分别占87.4%、2.8%、0.3%和9.5%。据BP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占世界比重为12.6%,而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占世界比重分别仅为1.4%和1.2%。

从能源供给看,未来我国能源工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面临国内资源状况的挑战。我国能源资源结构极不合理,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缺乏,与未来需求发展趋势存在明显反差。人均能源不足、资源品质差、资源分布不均等也影响能源工业发展。二是面临国际能源环境的挑战。现在的国际能源环境相对于20世纪后期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各国更加重视能源问题,发达国家争夺世界能源资源的斗争更加激烈,争夺方式日趋多样化,发展中国家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也纷纷加入世界能源争夺的行列。未来世界能源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依然突出,世界能源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三是面临石油安全的挑战。近年来,伴随石油消费数量迅速上升,我国石油进口数量快速增长,石油对外依赖度明显提高,由1995年的7.6%增加到2003年的34.5%。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石油消费将大幅度增长,未来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继续增高。据有关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将超过60%。过高的石油对外依赖度使得我国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影响加剧。四是面临环境问题的挑战。受制造业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影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酸雨范围增加呈加快上升趋势,环境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明显降低了人民生活质量。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面对的环境压力将更大。据EIA预测,2001~2025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以年均3.3%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居世界之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