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能源工业对中国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能源工业对中国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能源工业对中国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2003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达53092.9亿元,约为1973年的33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3%;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世界排名迅速上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并正在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过渡。

第二节 能源工业对中国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2003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达53092.9亿元,约为1973年的33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3%;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世界排名迅速上升。据统计,我国共有包括家电、医药、电子等10个制造行业在内的共8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不断上升,2003年我国出口总额达4382.3亿美元,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达4034.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3%以上;200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继续增长,高达53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约70%是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并正在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过渡。[1]

能源工业和制造业均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两者之间具有紧密联系,那么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过渡对能源工业有什么影响,能源工业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部分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能源工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

工业是指以机器和机器体系为劳动手段,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就产业归属而言,能源工业和制造业均属于工业范畴;就工业内部行业分类来讲,能源工业和制造业又具有不同的内涵,属于不同的行业类别。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部门总称,可以按照不同标准划分为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和重型制造业、一般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等类型,国家统计局将制造业划分为29个行业;能源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提供燃料和动力的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行业,涉及资源开采、加工提炼、能源转换、能源储运等多个领域,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划分标准,能源工业分属采掘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

一个国家的产业具有多种门类,各产业之间虽然具有明显差别,但也绝非相互孤立,产业之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纽带发生联系,这种联系通常被称为产业关联。能源工业与制造业作为工业中的两个重要部门,也存在关联关系:一是制造业是重要的能源消费部门,分析二者的关联关系必须要分析制造业对能源消费及消费结构的影响;二是能源工业的发展需要制造业为其提供生产资料,能源工业建设会直接拉动制造业的经济增长(史丹,2001)。工业是对自然资源进行采掘、加工和再加工的部门,工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包括:生产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者,其中,从广义角度,能源属于生产工具,也就是说能源工业为自身和制造业等其他产业以能源形式提供生产工具。能源工业作为工业部门中的一个行业,本身也具备工业特点,自然资源也是其生产对象,而能源工业的生产对象更加具体为能源资源。另外,工业生产由于是人为改变物质形态的过程,所以可能会比其他产业的生产过程产生更多的废料,即在一定的科技条件下无法进行经济利用的物质(金碚,2005),这些废料对自然环境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结合上面分析,如果省略掉能源工业的内部关系,能源工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5-2加以概括。

图5-2 能源工业与制造业关系图

基于上面的分析,能源工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在能源产品市场中,制造业与能源工业之间具有需求关系。就能源产品的供需而言,制造业是需求方,能源工业是供给方,双方的供求关系不仅决定了能源产品的数量,而且也决定了能源产品的结构。能源产品的这种供需关系决定了制造业与能源工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制造业总量的发展、结构调整以及技术水平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能源产品总量和种类的需求,制造业发展会带动或抑制能源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源工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结构直接影响能够满足制造业发展的能源产品数量与结构,能源工业的发展会促进或制约制造业的发展。

其次,在制造业产品市场中,能源工业与制造业之间具有需求关系。就制造业产品而言,能源工业是需求方,制造业是供给方。能源工业的生产不仅需要劳动力和资金,而且也需要劳动工具,特别是能源工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这些机器设备都是由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生产的,因此,能源工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同时,制造业发展也必将提高能源工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能源工业生产效率。

再次,能源资源制约能源工业与制造业的发展。能源资源是能源工业的生产对象,能源资源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直接决定了能源工业的产品数量与种类,决定了能源工业的发展潜力,进而通过能源工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相互关系,间接地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尽管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能源资源的制约可以通过国际能源贸易,即“能源供需借位”得以解决或缓解,但是过高的能源对外依赖度产生的能源安全问题也使得世界各国更加关注自身的能源资源状况。另外,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能源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直接威胁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威胁到未来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最后,能源工业与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环境问题。经济发展在改善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环境带来巨大的伤害,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再是局部的问题,全球气候环境状况日趋恶化,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回避的问题。能源消耗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能源消耗的数量和结构直接决定了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情况,而制造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部门,因此,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制造业的能源需求状况,进而影响到能源工业的生产状况。

二、制造业中心形成过程中能源的需求状况

上面分析表明,就能源本身而言制造业是能源工业的主要需求者,制造业发展将直接影响能源的需求状况。我国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换的过程中,我国能源需求也将发生重要变化。

1.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要指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经济增长1%时能源消费增长的数量,主要反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能源消费强度是指能源消费总量与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比,即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费,主要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耗水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受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从长期角度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呈现倒U形变化,即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内部重化工工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均呈现上升趋势,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内部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呈现下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整体上呈现上升态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则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2003年能源弹性系数达1.42,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达1.77,而这两个指标2000年分别只有0.02和1.19,具体数据参见表5-10。简单来说,1985~2003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1年之前,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除1989年之外均低于1;而2002年、2003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高于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我国由改革开放初期以轻工业发展为主逐渐向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趋势相符合。从不同品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见表5-11)情况分析,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而石油消费弹性系数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能源需求结构变动正在向石油需求倾斜。

表5-10 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电子版,www.stats.gov.cn.

表5-11 各种能源弹性系数变化

img77

资料来源:整理自史丹(2004)。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能源消费强度为1.46吨标准煤/万元GDP,比1980年的4.27吨标准煤/万元GDP下降了65.8%。各主要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与整体基本一致,均呈现下降趋势,农业能源消费强度由1980年的1.11吨标准煤/万元GDP下降到2000年的0.39吨标准煤/万元GDP,工业能源消费强度由1980年的6.28吨标准煤/万元GDP下降到2000年的2.30吨标准煤/万元GDP(见表5-12)。促使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转变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史丹,2004)。

表5-12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

img78

注:以2000年不变价格折算。

资料来源:整理自能源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2004)。

2.制造业能源的需求状况

根据消费对象,能源消费可以分为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生活消费是指直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消费;生产消费则是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主要以生产消费为主,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4.82亿吨标准煤,其中生产消费为13.12亿吨标准煤,占消费总量的88.5%,而生活消费仅占不足12%。

在生产消费中,工业能源消费所占比重最大,2002年工业能源消费量为10.22亿吨标准煤,占生产消费的77.9%,占全部能源消费的68.9%。工业能源消费比重大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两个方面:首先,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工业国内生产总值最高,2002年,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2.2%,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3%,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6%和33.2%;其次,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最高(见表5-12),2000年,工业能源消费强度为2.3吨标准煤/万元GDP,而农业和商业能源消费强度均为0.39吨标准煤/万元GDP。从长期角度分析,工业能源消费数量和能源消费比重均呈现波动态势(见表5-13),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波动主要源于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速度的关系;工业能源消费比重的波动主要源于工业能源消费数量与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之间的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工业能源消费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在所有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基本稳定。

表5-13 工业能源消费数量与比重变化情况

img7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电子版,www.stats.gov.cn.

在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煤是主要能源消费品,煤炭和焦炭约占70%,电力消费约占13%~15%,油品占10%~11%,天然气约占3%。从变化趋势分析,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相对较为稳定(见表5-14)。

工业各门类中,制造业能源消费最多,2002年制造业能源消费为7.95亿吨标准煤,占据工业消费的77.8%,占生产消费的60.6%,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3.7%。从变化趋势角度分析,制造业能源消费数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其变化规律与工业能源消费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1996年、1997年较高,随后三年逐年下降,2000年达到最低,2001年和2002年呈现上升趋势;制造业能源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比1995年下降6.1个百分点;制造业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也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要低于制造业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比重下降的速度,2002年仅比1995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2000年之后制造业消费占工业消费的比重基本稳定。

表5-14 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结构

img80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2002)电子版数据计算。

表5-15 制造业能源消费

img81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4)电子版数据计算。

在制造业各个行业中,建材、钢材、化工行业能源消费最多,2000年,建材、钢材、化工三个行业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分别为23.49%、14.46%、15.55%,三个行业的能源消费之和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53.49%(见表5-16)。从1990~2000年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建材、化工、钢材三个行业能源消费量整体上呈现上升态势,其变化趋势与工业能源消费数量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特别是1998~2000年期间,工业能源消费比重明显下降,而三个行业能源消费数量依然保持上升趋势,因此,建材、化工、钢材能源消费之和占工业消费总量的比重于1995~2000年始终不断上升。

表5-16 建材、钢材、化工三个行业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

资料来源:整理自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2004)。

在建材、化工、钢材三个行业能源消费结构中,与煤相关的产品始终占据主导地位,2000年,煤炭消费占钢材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71.01%;煤炭和焦炭消费占化工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63.41%;煤炭和焦炭消费占建材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90.83%。

在主要能源产品消费中,制造业在焦炭和原油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最高,2002年,制造业焦炭和原油消费分别占焦炭和原油全部消费的95.43%、83.89%;制造业焦炭和原油消费分别占焦炭和原油工业部门消费总量的98.35%、84.58%。制造业在煤炭消费中所占比重则较小,2002年,制造业煤炭消费占煤炭全部消费的35.87%,占工业煤炭全部消费的39.45%(见表5-17)。

表5-17 2002年主要能源产品消费中制造业的比重

img83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电子版数据计算。

3.制造业中心: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我国制造业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2003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达53092.9亿元,约为1973年的33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3%,其中,在整个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的78%,总产值约占全部的88%,销售收入约占全部的85%~86%,制造业占全部GDP的比重在34%左右;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世界排名迅速上升(见表5-18)。据统计,中国共有包括家电、医药、电子等10个制造行业在内的共8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充分利用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商品出口额不断上升,2003年出口总额达4382.3亿美元,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达4034.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3%以上,“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在世界出口大国中的排名相应从1978年的第32位升至2003年的第4位。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约有400家来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截至2003年年底,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5038亿美元,其中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继续增长,高达535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约70%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业基地。

表5-18 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世界排名变化

img8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电子版,www.stats.gov.cn.

“制造业基地”成就了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增长,支撑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制造业基地”并非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依然较低,主要表现为: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较小,2002年中国国内工业增加值为5600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1995年制造业增加值的1/3左右;制造业产值为1.27万亿美元,仅占全球GDP的3.7%;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见表5-19)。据有关专家最新统计,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07%、德国的5.56%;制造业结构仍然偏轻,表现为装备制造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到30%,远低于美国的41.9%、日本的43.6%、德国的46.4%;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附于国外企业,增加值率偏低,2001年制造业增加值率为34.6%,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具体数据见表5-20。

表5-19 按照汇率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国际比较

img85

资料来源:转引自郭克莎(2002)。

表5-20 各国制造业增加值率比较

img86

资料来源:整理自黄群慧(2004)。

与此同时,“制造业基地”面临能源使用效率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双重压力。表5-21显示,2000年我国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和设备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在环境污染方面,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是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部门,具体数据见表5-22。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与制造业强国仍有较大的差距,能源与环境压力迫使我国必须改变制造业粗放发展的模式,努力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变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4.制造业中心形成过程中能源需求量的变化

从概念上讲,制造业中心是制造业基地的升级,包括产品的制造、营销和研发三个方面的内容。制造业中心必然伴随着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世界现有制造业中心的情况也基本上印证了这个结论。从这个角度讲,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变将降低制造业能源的需求数量。然而,能源利用效率只是能源需求数量的决定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能源使用主体数量也是决定能源需求数量的重要因素。就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历程而言,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曾经或正在担任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角色,然而,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不同,各国成为制造业中心的模式并不相同,例如,英国和美国采取了“内生型模式”,德国和日本采取了“政府主导赶超模式”。进入新世纪后,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内外部环境,我国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变的过程呈现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制造业中心形成过程中必然伴随能源需求总量持续增长,而且这种增长趋势将持续较长时期。

表5-21 2000年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和设备效率国际比较的差距

资料来源:转引自徐锭明(2004)。

表5-22 全国近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资料来源:《2002年国家环境状况公报》,www.lnepb.gov.cn.

第一,制造业基地是我国制造业中心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制造业中心的重要内容,能源需求数量仍将不断增加。就概念而言,制造业中心不仅包括研发、营销和品牌,而且也包括制造,制造业基地高度发展是制造业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基地高度发展必然带来能源消费持续上升,世界已有的制造业中心发展轨迹基本也印证了这点。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其能源消耗占全球年消耗量的40%,工业是美国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占全部能源消费比重的30%以上,而且工业能源需求数量不断增长,美国能源部在其年度报告中预测,到2025年美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增加到139.1千万亿Btu,[2]其中工业能源需求将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2025年将达到44.4千万亿Btu,占全部消费的32%。就我国而言,制造业基地的高度发展对我国制造业中心的形成更加重要:首先,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据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估计,2000年我国约有1.4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45%,劳动力就业压力决定了制造业基地在我国制造业中心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其次,我国疆域广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2003年上海人均生产总值为46718元/人,而20个省份人均生产总值低于10000元/人,其中贵州人均生产总值只有3603元/人,与上海相差10倍以上,这种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决定我国各地区制造业发展必然存在一定的层次,制造业基地模式亦然是许多地区的选择;此外,制造业中心的形成必须依托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中心形成的环境与世界现有制造业中心的形成环境不同,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是在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并非领先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制造业中心的形成过程与现有制造业中心不同,我国制造业中心很大程度上是依托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在国际分工日渐细化的过程中逐渐寻找突破口,进入相关行业的价值链高端,这种模式离不开制造业基地的高度发展。综上所述,在制造业中心的形成过程中,制造业基地在较长时期依然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能源消费仍将持续增长。

第二,制造业中心的形成伴随我国重工业化的过程。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结构升级,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重工业化阶段。2003年,规模以上重工业的增速为18.6%,而轻工业增长速度为14.6%,重工业比轻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达到64.3%;2004年上半年重工业增速比轻工业则高出4.1个百分点,分别为19.7%和15.6%,重工业化的趋势在不断增强。现阶段的重工业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时期不同,是以加工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时期(郭克莎,2004)。这个时期的重工业化具有重制造业化与高加工度化统一的特点,对原材料工业和基础工业的拉动作用较大。据统计,2003年我国钢产量达2.22亿吨,同比增长21.9%;钢材产量2.41亿吨,增长25.3%;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9.1%;氧化铝增长11.2%;烧碱增长7.7%;水泥增长18.9%。重工业化表现在能源需求方面则是对能源依赖加大,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能源需求同比增长13.2%,电力需求同比增长16.5%,均为近年来最高。

第三,制造业中心的形成伴随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制造业中心的形成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将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9101元,超过了1000美元,其中部分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我国居民消费进入新的阶段,汽车、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据有关专家预测,“十五”期间我国轿车年需求将保持20%~25%的速度增长,其中私车的年需求增速将为33%;另据专家分析,当恩格尔系数在0.4时,居民的住房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达到15%~20%。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低于0.4,而住房消费比重仅为10%,明显低于国际水平。2003年,我国能源生活消费的比重为12%,较1985年下降了5.4个百分点,这主要归因于优质高效能源的消费增加,而从国际比较看,我国人均用能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见图5-3)。因此,在制造业中心的形成过程中,我国生活能源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

鉴于上述原因,在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升级的过程中,我国能源需求依然将保持较快的增长。目前,关于能源需求的预测有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持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中的预测。该课题将能源需求设定为三种情景:A情景、B情景和C情景,其中“A情景”是指不采取特别的政策措施的情景,也可称之为基准情景;“B情景”是对相关政策采取适当调整;“C情景”是指做较大的政策调整的情景,为强化政策情景。如果单纯考虑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变对能源需求的影响,A情景较为合适。在A情景中,2020年工业部门终端能源消耗量为131600万吨标准煤,占全部终端消费的53%,2000~2020年年均增长3.50%;以采掘业、钢材、建材、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电力等行业构成的高耗能部门的终端能源消费2020年将达到109000万吨标准煤,占整个工业消费的82.8%,2000~2020年年均增长3.41%;2020年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为328000万吨标准煤,2000~2020年年均增长4.75%。

img89

图5-3 1999年人均能源消费量国际比较

5.制造业中心形成过程中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

人类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世纪前,木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居首位,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到19世纪下半叶,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能源转换,即煤炭替代木材,1920年,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上升为62%,世界进入了“煤炭时代”;20世纪70年代,电力代替了蒸汽机,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石油较煤炭更加清洁、便于运输,开始大量使用,出现了第二次能源转换,即石油替代煤炭,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居首位,1979年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达54%,而天然气和煤炭各占18%,世界进入了“石油时代”;1973年、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和日渐突出的环境问题给人类能源消费带来了重要影响,石油消费明显下降,天然气、水电、核电比重有所上升,2001年世界石油消费比重为39%,[3]比1980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2001年天然气消费的比重为24%,比1980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以上;2001年水电与核电消费的比重为12%,较1980年上升了9个百分点。

就整体而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二次转换还未完成,尽管煤炭消费比重不断下降,石油消费比重明显上升,但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消费品,2002年,煤炭消费比重依然高达65.59%,远高于世界平均的25.5%;石油消费比重仅为23.97%,明显低于世界平均的37.45%。与此同时,世界范围的能源结构的第三次调整也在我国得以初步显现,主要表现为天然气和水电核电消费比重缓慢上升,2002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为2.62%,较1995年上升了0.82个百分点;我国水电核电消费比重为7.82%,较1995年上升了1.71个百分点。因此,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将兼具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特点。

制造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将对我国能源消费产生重要影响,制造业中心的形成过程中将直接影响我国能源的需求结构。

第一,从国际经验分析,石油、天然气在制造业中心确立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以日本为例,1955~1975年的20年之间,日本经济实现高速增长,日本对能源的总需求增长了5.7倍,其中对石油的需求增长23.8倍,对天然气的需求增长46倍,到1975年,日本一次能源结构中石油的比重超过70%,煤的比重由1955年的44%降到16.4%。目前,世界现有制造业中心的能源消费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具体数据参见表5-5),2002年,美国、日本、韩国石油消费比重分别为39%、47.62%和51%,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为26.2%、13.68%和11.5%。横向的比较数据也基本印证了石油的重要作用,2002年的数据显示,高收入国家油气消费的比重为64%,中等收入国家油气消费的比重为52%,低收入国家油气消费的比重为40%。当然,石油消费比重由资源状况、相对价格等多种因素决定,但国际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制造业中心形成过程中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第二,我国制造业中心形成的特点决定了油气消费仍将快速增长。首先,能源消费总量的上升和环境压力迫使能源结构调整,正如前面分析,我国制造业中心的形成是以制造业基地快速发展为基础的。因此,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但与此同时,以煤为主要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有预测表明,2020年以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居世界第一,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另外,国际公约也对我国能源消费产生重要制约,这些因素决定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必须增加油气消费比重。其次,重化工化进程加快将加大石油消费,制造业是石油消费的主要部门,2002年制造业石油消费占我国石油消费的83%以上,在制造业各部门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石油消费最高,2002年两个行业石油消费占制造业消费的比重约为96.2%,这两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石油需求数量的增加。此外,制造业中心形成过程中的消费结构升级将加大石油消费数量,据有关预测,2020年我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将达到7200万辆,由此带来的石油产品消费将大幅度增加。

基于上面的分析,在我国制造业中心形成过程中,能源结构将进一步调整,石油、天然气消费数量将明显增加,油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

三、我国制造业中心形成过程中的能源工业发展趋势

在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变过程中,我国能源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将发生变化,概括起来说,能源需求总量将持续增加,在能源需求结构中,油气比重将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将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本部分将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1.制造业中心形成过程中能源工业发展的国际模式

从工业革命至今,世界制造业发展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多个具备世界制造业中心特征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制造业中心地位的形成过程中,能源工业发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1)日本能源工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日本是典型的资源十分缺乏的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日本不断探索途径以解决国内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1945~1955年的“恢复期”;1956~1973年的“高速增长期”;1973年以后的“稳定期”。在这三个阶段,日本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能源工业发展战略,以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面对国内工业急剧下滑、消费物资极度短缺的局面,日本政府确立了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的制造业发展思路,日本制造业进入了“恢复期”。在随后的十年间,日本轻工业迅速发展,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1955年,日本轻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达55.4%,经济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在这个时期,国际局势依然动荡,缺乏利用外部资源的条件,因此,日本政府确立了以国内资源为基础发展能源工业的战略,结合本国能源资源状况,大力发展煤炭行业,煤炭在其能源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1955年,日本一次能源的自给率达80%,在一次能源供给中煤炭占49.2%。

在经济实力恢复后,日本制造业开始谋求更高的发展,1956年,日本政府颁布的《经济白皮书》正式宣布:“现在已不再是‘战后’,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局面,在恢复中求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后的发展要靠实现现代化。”1956~1973年,日本制造业高速发展,制造业内部的重化工业比重迅速上升,技术水平显著提高。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前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1970年,日本重化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达62.3%,高出同时期联邦德国56.5%的水平,出口中重化工产品的比重达72.4%;1965~1973年,日本从国外共引进15000多项技术,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12.4%,科研经费大约增长了3倍,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在日本制造业高速发展的时期,世界能源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中东开发出多处优质油田,低价格石油大量进入国际能源市场,国际局势日趋稳定,石油运输成本大幅下降,出现了所谓的“1美元石油时代”。这种条件下,日本抓住国际环境变化的时机,积极调整能源政策,压缩了国产煤的生产,充分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提高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1955~1970年,日本原油的进口量几乎增加了24倍,石油消费迅速增长。整个60年代日本的石油消费增长率则达到20.4%,远高于同期发达国家7.5%的增长速度。能源政策的调整使得日本能源供应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石油成为主要的能源供应品,能源供给主要来源于国外,1973年,日本能源供给结构中,石油所占的比重达77.6%,进口石油在能源供给结构中的比重达77.4%,能源对外依存度达89.9%。从整个制造业“高速增长期”来看,虽然日本能源工业的调整主要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但优质、廉价的石油确实是日本制造业起飞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世界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1973年和1978年),这两次石油危机严重冲击了过度依赖于外部石油的日本制造业,日本制造业增长速度放慢。7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制造业进入了“稳定增长期”,“能源节约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成为这一时期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与之相适应,日本能源战略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能源结构向注重新型能源的多样化方向转变,大力发展核能,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政策向内外兼顾的方向转变,在国内,健全石油储备体系,全面实施节能政策,努力提高能源自给率,注重环境保护,在国外,以政治、外交和经济手段拓展能源供应空间,实现进口渠道多元化,积极构建多重中东资源外交,以“援助开发”开辟新能源供应地,“3E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日本能源政策兼顾内外的特点,积极推进能源工业自由化改革,1996年日本废除了《特定石油制品进口暂定措施法》,2002年废除了《石油业法》,解除了对石油行业的限制。

(2)韩国能源工业与制造业关系。与日本的情况类似,韩国资源相当匮乏,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韩国不断调整能源工业战略以满足发展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韩国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恢复经济,经历1953~1960年的快速增长,韩国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真正走上工业化道路,制造业高速发展,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韩国已经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概括起来说,韩国制造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60年代的“轻工业发展期”;70年代的“重化工业化时期”;80年代后的“技术提高期”。

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政府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确立了出口导向型工业发展战略,同时,基于国内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将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加大了轻纺产品的出口。整个60年代,韩国制造业发展以轻工业为主,轻工业比重在60%以上。在轻工业发展的带动下,韩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1961~1971年出口年平均增长36%以上,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7%。伴随制造业的发展,韩国能源消费大幅增加,加之国际石油市场环境良好,韩国开始建设炼油厂,培育石化工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进行能源结构调整。1966年,韩国政府将能源政策由以煤炭为中心转变为以石油为中心,1968年石油超过煤炭成为主要能源消费品,1973年韩国对石油的依存度达53.8%,远超过1962年9.8%的水平。韩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和能源工业的发展为制造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韩国制造业的发展重心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1973年,韩国发布了《重化工业宣言》,将机械、造船、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作为制造业的发展重点,韩国进入“重化工业化时期”。在重化工业化政策的推动下,韩国重化工业发展迅速,1980年重化工业的比重达53.6%,超过了轻工业;重化工产品出口大幅增加,1980年出口份额达到41.7%,比1972年的21.3%几乎上升一倍;韩国的经济实力也得到显著提升,1970~1980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8.6%。重化工业发展必然伴随能源需求的大幅增加,韩国能源供给依然主要依赖国外石油,1977年,韩国在进口原油方面花费19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5.2%。然而,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韩国不得不调整能源战略,韩国开始更加重视国内能源节约和管理,1973年成立了“能源消费节约促进委员会”,开展大规模的能源节约运动;1977年成立了动力资源部,加强了能源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后,韩国制造业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即“技术提高期”,在继续加快重化工业发展,提高重化工业出口竞争力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精密化工、精密机械、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高技术产业。尽管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80年代后韩国经济出现过波动,但整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发展,1980~1990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9.0%;1992~2001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国内生产总值依然年均增长5.5%。在制造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韩国更加重视能源工业发展,能源发展战略也更加清晰和完备,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推行降低对石油依赖程度的计划,逐渐实现能源消费多元化。2002年,韩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比重为49.1%,较1980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而液化天然气、核能、烟煤的比重大幅上升(参见表5-23)。

其次,内外并举的能源政策越明显。尽管韩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2000年达97.4%,比1980年上升了近24个百分点,但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韩国更加注重挖掘自身的潜力。在国内,继续推进能源节约计划,通过价格和税收政策促进能源节约;加快能源储备机制建设,建立石油储备体系;提高能源供应效率,建立提高效率的制度基础;积极开发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建立环境友好的能源体系,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在国外,韩国积极拓展能源工业发展空间,参与海外油田和矿产资源的开发;积极主张建立亚洲石油共同市场,谋求共同应对中东产油国的方案;积极推进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倡导在石油储备、能源运输、政策磋商等方面的合作。

表5-23 韩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img90

资料来源:Energy Policies of Korea,www.mocie.go.kr.

最后,能源工业市场化步伐加快。1995年9月,韩国政府拟订了石油产业自由化计划,随后又修订了《石油事业法》,放宽了石油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逐步实现价格自由化,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建立了国有公司私有化计划,对能源工业各行业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造。

综上所述,尽管日本、韩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具体方式不同,但在工业化过程中,两国能源工业的发展均经历了三方面的转变:能源结构由以煤炭为主向以石油为主再向多元化方向转变;能源政策由以国内为主向以国外为主再向内外并举转变;能源工业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国内需求、国内资源状况和国际环境是决定能源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世界能源供求趋势及对我国能源工业的影响

伴随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世界能源消费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据英国BP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已达97.41吨油当量,是1973年的57.3亿吨油当量的1.7倍,30年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8%。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煤炭、天然气仍然占主导地位,分别占世界能源消费的37.45%、26.47%和23.94%。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国将更加重视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能源,世界能源格局将会发生许多新变化,这些变化也将对我国制造业中心形成过程的能源工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概括起来说,世界未来能源供需将呈现如下趋势:

第一,世界能源需求数量保持较快增长,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增长迅速。2004年4月,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了《国际能源展望2004》,对2025年前世界能源供需变化进行了分析预测。据EIA预测显示,2001~2025年世界能源消费将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2025年世界能源消费量将达到622.9千万亿Btu,比2001年增长54%,其中,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增长迅速,年均增长2.7%,远远超过发达国家1.2%的增长水平(参见表5-24)。在发展中国家,亚洲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增长最快,2001~2025年年均增长3.0%,这主要归因于其快速发展的经济。2025年,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数量虽然仍略低于发达国家,但两者已经非常接近。

表5-24 EIA关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预测

img91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04,www.eia.goe.gov.

第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2025年之前,由于其他类型能源的开发成本依然较高,石油、煤炭、天然气仍然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根据EIA的预测,2025年,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比重最高,为38%;天然气超过煤炭占第二位,所占比重为25%;煤炭所占比重为22.5%,具体数据参见表5-25。就增长速度而言,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2001~2025年年均增长2.2%;石油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年均增速达1.9%;煤炭增速相对较慢,年均增速为1.6%。尽管不同机构关于各种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预测略有不同,但基本趋势基本相同,例如,国际能源组织(IEA)预测,2000~2020年世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7%、2.7%和1.4%。基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情况,EIA预测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显著增加,2001~2025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长1.9%,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最快,年均增长2.7%,而亚洲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速则达到2.9%,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表5-25 EIA关于世界各类能源消费的预测

img92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04,www.eia.goe.gov.

第三,世界能源资源分布依然较为集中,能源贸易发展迅速。就目前而言,世界能源资源分布十分集中,据BP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年底,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565.8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占63.3%;《国际能源展望2004》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1月,世界天然气储量为6076万亿立方英尺,中东和前苏联地区所占比重最高,其中,俄罗斯占27.6%,伊朗、卡塔尔两国占30.5%;EIA的2003年数据显示,世界煤炭已探明储量为1.08万亿吨,[4]其中,美国占25%,前苏联地区占23%,中国占12%。从目前变化趋势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能源资源分布状况将不会有太大变化。鉴于世界能源资源分布和能源消费变化的特点,未来世界能源贸易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EIA预测显示,2025年世界石油贸易量将达到8.94亿桶/天,比2001年增长59%;2025年发达国家超过30%的天然气消费依靠外部供给;2025年世界煤炭贸易将达9.18亿吨,是2002年的1.4倍。

第四,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更加重视环境因素,可再生能源开发步伐加快。鉴于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各国能源发展更加重视环境因素,欧盟在报告中明确强调发展新能源和实现《京都议定书》的温室气体控制目标;俄罗斯加入《京都议定书》条约,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日本、韩国积极发展核能。出于能源安全和环保的考虑,可再生能源也成为世界各国开发的重点,美国联邦政府将在2004~2008年投入12亿美元发展氢能;欧盟计划到2010年,生物质燃料占总燃料的比例达到5.75%,太阳能光伏发电达到2000兆瓦;EIA预测,2001~2025年,世界可再生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和石油一样,将达到1.9%。

第五,国际间能源竞争更加激烈,国际能源格局有望进行新的调整。伴随世界能源需求和能源贸易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国之间的能源竞争更加激烈,2003年年底美国宣布禁止俄罗斯、法国、德国和加拿大直接参与伊拉克重建;欧盟不顾美国压力,加大与伊朗的能源合作;俄罗斯与美国在里海油气管道方面矛盾尖锐;2004年,日本顶住美国的压力,与伊朗签署了20亿美元的油田开发协议;随着俄罗斯油气资源开采重点和出口重点的转移,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对俄罗斯能源展开激烈竞争。世界能源的激烈竞争,特别是俄罗斯石油工业的崛起,使得世界能源格局有望进行调整。近年来,俄罗斯能源工业发展迅速,2001~2003年石油出口年均增长9.2%,在这种条件下,俄罗斯的能源外交十分活跃,积极谋取世界能源格局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调整,例如,俄罗斯正在酝酿组建里海地区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形成“第二个欧佩克”。

第六,跨国公司仍然主导世界能源产业。在世界各国能源竞争合作中,跨国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跨国公司不仅为发达国家赚取了大量利润,而且也为发达国家抢占世界能源资源立下汗马功劳。目前,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菲纳埃尔夫、雪佛龙德士古等跨国公司控制世界石油生产值的30%,贸易量和直接投资额占世界的2/3以上,拥有世界市场80%以上的世界石油石化先进技术,其中,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四家就控制着世界石油市场销售额的32%,炼油能力的19%。[5]表5-26显示了2003年西方国家主要石油公司排名情况。

在我国制造业中心的形成过程中,世界能源供需状况变化对我国能源工业的影响“喜忧参半”,一方面,世界能源环境既不同于较为宽松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不同于竞争相对简单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能源资源分布依然集中,世界各国更加重视能源问题,世界范围的能源竞争更加激烈,参与竞争的国家数量更多,竞争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欧美跨国公司仍然控制着世界能源贸易,这些对我国利用国际能源,特别是国际石油带来了很大困难;另一方面,未来一段时期,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增长放缓,迫于环境压力和能源安全,各国更加重视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世界能源格局有望进行新的调整,这些均为我国能源工业“走出国门”带来了机遇。

表5-26 2003年世界石油公司50强中主要西方国家公司综合排名

资料来源:整理自廖钦(2005)。

3.我国能源资源状况与能源工业发展

能源工业具有很强的资源依赖性,一国能源生产总量和产品结构很大程度上受该国能源资源状况的制约。就资源的状况而言,我国能源资源具有明显的“总量尚可、人均不足、品质较差、结构不均”的特点。能源资源的特点直接影响到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

(1)资源总量与能源工业。从总量上来看,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较为丰富,截至2000年年底,能源资源总量达4.05万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总量的3.9%。特别是煤炭资源相当丰富,据BP公司统计,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2.6%,位居世界第三位。在资源总量相对丰富的条件下,就总量而言,我国能源工业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国内能源消费,2004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为160300万吨标准煤和167800万吨标准煤。

在总量丰富的同时,我国能源资源总量状况并不容乐观,存在一些制约能源工业发展的问题。首先,人均能源资源数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开采储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5%和57%,未来快速增长的能源生活消费将使人均资源低的问题充分显现。其次,能源资源探明比率低,截至2000年,我国能源探明率为20.3%,明显低于32%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原煤、原油、天然气的探明率分别为19.9%、16%和5.4%,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最后,资源品质较差,在探明储量的能源资源中,资源品质较差,其中以煤炭资源最为明显,据统计,截至2000年年底,在探明储量中,煤炭精查储量不足15%,在煤炭精查储量中,生产矿井和在建井占有的储量占68%,尚未利用可供建井的储量仅占32%,可供建设重点煤矿的储量大致为300亿~400亿吨。

(2)资源结构与能源工业。从结构上看,我国能源资源结构极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包括两个层面:资源种类结构和资源分布结构。就整体而言,两个层面的不均衡都对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首先,我国能源资源种类结构不均衡,能源资源结构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2001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年底,我国能源探明总储量中,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能分别占87.4%、2.8%、0.3%和9.5%。据BP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占世界比重为12.6%,而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占世界比重分别仅为1.4%和1.2%(见表5-27)。这种能源资源结构造成我国能源工业生产的不均衡,煤炭比重高,石油、天然气比重低,2003年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中,煤炭比重高达74.2%,而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分别仅为15.15%和2.9%。

表5-27 2004年年底我国主要能源探明储量

img94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5,www.bp.com.

其次,我国能源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我国主要能源消耗产品——煤炭的分布极不均衡,资源储量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格局。以太行山—秦岭作为界线,以西的八省区煤炭资源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3.6%,以南的西南和华东、中南广大地区仅占6.4%。各大区煤炭资源的分布和消费区的分布不协调,工业发达、人口众多的煤炭消费数量高的东南部地区能源储量却很低,这种分布状况对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和交通运输带来了较大压力。

4.我国能源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综合上面的分析,在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换过程中,我国能源工业肩负着重要责任,制造业中心的形成需要能源工业提供动力保证,世界现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历史已经充分说明了能源工业在其制造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的具体情况,未来我国能源工业发展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首先,我国能源工业发展面临国内资源状况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中心形成的特有规律决定我国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加,石油、天然气消费比重将不断上升。就我国能源资源状况而言,尽管能源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能源资源结构极不合理,未来最为需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为缺乏,这种能源资源结构与我国能源未来的需求发展趋势存在一定反差,国内能源资源无法完全满足我国未来能源需求。此外,人均能源不足、资源品质差、资源分布不均等资源问题也对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我国面临国际能源环境的挑战。现在的国际能源环境相对于20世纪后期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各国更加重视能源问题,发达国家争夺世界能源资源的斗争更加激烈,争夺方式日趋多样化,发展中国家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也纷纷加入世界能源争夺的行列,国际斗争日趋多元化。未来世界能源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依然突出,世界能源环境将更加复杂、更加多变。因此,未来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将面临更多的国际竞争。

再次,我国面临石油安全问题的挑战。近年来,伴随石油消费数量的迅速上升,我国石油进口数量快速增长(见图5-4),石油对外依赖度明显提高,由1995年的7.6%增加到2003年的34.5%。在制造业中心形成过程中,我国石油消费将大幅度增长,而我国石油资源相对不足,因此,未来石油对外依赖度将继续增高,据有关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将超过60%。过高的石油对外依赖度使得我国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影响加剧,根据有关专家初步测算,当石油进口量达到30%左右时,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石油价格每上涨1%,我国的经济增长就要下降0.007个百分点(史丹,2004)。

最后,能源工业面临环境问题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状况日趋恶化,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酸雨的大范围肆虐均给我国造成极大损失,环境污染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面对环境压力将更大,据EIA预测,2001~2025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以年均3.3%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居世界之首。除此之外,尽管我国尚未正式加入国际环境协议,但发达国家利用环境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施加的压力,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环境问题的日趋重视均对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带来了明显影响。

img95

图5-4 近年来中国石油进出口情况

上述挑战表明,未来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将发生深刻变化,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我国能源工业必须走一条与过去不同的新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