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发展模式选择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发展模式选择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按照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目标来定位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定会与上述逻辑中的很多方面产生冲突。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纺织服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外资投入是个引子,民营经济才是中坚力量。

第三节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发展模式选择

一、正确处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矛盾

显然,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要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的目标发展,那么按照世界制造业分中心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要求,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在品牌和营销方面有所突破,而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则需要在技术创新方面获得提升。事实上,这意味着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增长模式需要做出调整,需要从低生产率的粗放增长模式向高生产率的集约增长模式转变。换句话说,就是粗放增长模式下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影响逻辑都将可能发生变化,而这些影响逻辑集在未来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恰恰是最需要解决的认识和战略层面的矛盾,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创造就业、贸易扩张和促进竞争(主要指大量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出现)。显然,按照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目标来定位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定会与上述逻辑中的很多方面产生冲突。因此,如何协调这些冲突是准确定位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发展的基本前提。

1.劳动生产率提升与创造就业的矛盾

前面的分析清晰地表明,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的平均从业人数在2001~2004年之间依然保持了年均10.25%的增长率,而整个制造业的平均从业人数则是负增长,这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创造就业方面的显著作用。根据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市化水平较低但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呈现的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过渡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恰恰都是这一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这两大特征的一个基本含义就是,第二产业减员增效和农民工进城将共同释放出大量闲置劳动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经济增长的就业压力将迅速增长。特别对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言,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意味着企业的产出增长更多地由资本投入或技术进步贡献,劳动投入的贡献将逐渐降低。显然,即使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的绝对从业人数没有减少,其未来新的就业创造能力也会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降低,从业人数的增长率也将逐渐降低,甚至可能出现绝对下降的趋势。那么,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的未来发展定位是优先创造就业,还是优先提升劳动生产率?

事实上,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有无其他发展模式或产业可以替代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就业创造功能。因此,我们认为化解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寻求具有替代功能的产业或发展模式,这就需要跳出制造业本身,将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发展统筹考虑和协调推进,即逐步由第三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承担经济增长缓解或解决就业问题,这既符合工业化进程的产业发展特征,也符合拓展完全性劳动密集产业链条的要求。

2.产业结构升级与贸易扩张的矛盾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贸易扩张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竞争力就在于劳动力资源优势,但也正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优势导致了贸易扩张战略引导下的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按照最简单的市场经济逻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是中国最容易赚取外汇的产业,那么资本特别是没有受到任何政策引导的资本自然会选择不断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导致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扩张迅速但升级缓慢的结构特征。

事实上,这涉及一个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路径选择问题,即选择引入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引入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前者显然更注重当期的规模扩张,而后者更注重长期的结构升级。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显然更注重引入资本实现当期规模的快速扩张,但这种模式的弊端正在不断暴露出来,即中国的制造业始终无法实现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实质性跨越,这也恰恰限制了中国向美国或日本那样的制造业中心发展,只能停留在世界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层面。因此,我们认为在贸易扩张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应该在适当协调两个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立足于引入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路径。

3.技术进步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矛盾

我们选择的四个样本产业基本都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迅速的领域(数据)。但是,这四个产业的民营企业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数量众多、规模较小”,正是因为企业规模小,因此在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根本就无法支撑整个产业发展对技术进步的需求。

事实上,这里涉及的问题是如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问题,如何让民营经济树立“建百年老店”的经营思想的问题。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纺织服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外资投入是个引子,民营经济才是中坚力量。从2001~2004年纺织业分所有制的资金利润率来看,民营经济的经营绩效远远高于外资企业。但是,民营经济推动纺织服装制造业的发展更多来自于企业数量的增加,即产业总体规模的增长并不是来自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不是来自单个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不仅如此,从创立企业品牌和建百年老店的角度评价,多数民营经济似乎更注重如何利用当期劳动力成本优势实现短期财富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属于长期发展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问题。因此,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并购整合,尽快做大、做强一些民营企业,实现由注重短期财富增长到“建百年老店”的经营思想转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分中心的必要条件。

二、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1.基本模式

无论是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之所以无法成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无法成为产业的主导者,核心原因都集中于一点,就是缺乏对产业的垂直整合能力,而支撑这种整合能力的核心因素在于两点:一是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对产业上游环节的整合或对高端产品的控制;二是资本投入,主要体现在构建产业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下游环节的整合方面。因此,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共同的基本发展模式就是通过技术创新、资本投入等方式建立品牌优势、实现产业整合。

首先,技术创新能力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地位至关重要。通常来讲,技术创新对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整体技术含量水平较低,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竞争力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我们的分析表明,即使在以纺织服装制造业为代表的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技术创新领先者往往是产业中的高端产品制造者,或者是处于产业上游环节的设计者,而正是这两点造就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差异,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涵。因此,对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技术创新能力本身就是确定产业地位的直接因素;对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技术创新则是建立品牌的基础手段,这对于消费品产业的意义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其次,资本投入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创建品牌和整合营销网络都具有积极意义。资本投入的作用直接表现为规模扩张,规模扩张可以增加产业在研发和广告两方面的投入,而这种投入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品牌优势的关键措施。另外,营销网络往往是消费品产业的命脉,因此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表现出分工细化的特征,即营销往往从生产环节逐步分离出来,独立运作,而且随着专业营销环节的规模化,营销环节在产业链中的谈判地位远远高于生产环节。

由此可见,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如果既不能通过技术创新向上游整合或控制高端领域,也不能建立自主品牌或控制营销网络,仅仅停留在生产加工环节,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实现有限利润,其产业地位就可能陷入被上、下游共同积压的尴尬境地。也就是说,只是基于劳动力成本低廉所建立的竞争力是非常脆弱的,长期来看也是不可持续的。

2.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对于以纺织服装制造业为代表的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产业地位并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模式选择,只能是“扩大规模建立规模经济优势,整合供应链增加增值服务,控制营销网络,创建品牌优势,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具体而言,其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推进上述发展模式:

第一,通过新建与收购不断扩大规模。随着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环节的迅速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进一步扩张的实力,而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规模的路径不外乎两个:一是在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区域新建生产企业,如中国幅员辽阔的区域本身就为这类产业提供了一定的梯度转移空间;二是收购兼并,这种收购兼首先是国内产业提高集中度的整合,然后才是通过适当的跨国并购向国际大型企业的迈进。

第二,提供增值服务,与主要客户增强伙伴关系。除服装制造环节外,要逐步建立更加完整的产品供应链服务,包括产品设计及灵活的物流服务,扩大与最大客户的伙伴关系。以香港联泰制衣公司建立的“Designto-Store”营运模式为例,其非常注重与供货商合作,为客户提供整个供应链的全套服务,具体包括:①为客户提供更多设计及开发服务。②与布料供货商合作研究及开发各种新面料,为客户提供更多布料选择。③为客户提供更大范围的物流服务。④采用先进科技手段满足客户对物流、存货管理及材料采购的要求,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节省营运成本的目的。

第三,加大品牌建设和维护力度。技术创新是品牌建设的基础,但品牌建设和维护还需要良好的产品质量、与企业规模匹配的广告投入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对于品牌的建设与维护,企业必须树立起长期经营的理念,在持续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最终确立品牌在产业中的地位可能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所以建立品牌建设的企业文化就显得至关重要。

第四,与销售商合作或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由于产业分工的细化,专业销售商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制造环节对下游销售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销售商可以获取远远高于制造商的谈判地位和产业利润。因此,制造商企业必须与销售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或者通过合资或合作方式来共同建立销售网络,从而提高自己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力或影响力,以提升自身的产业地位和利润水平。

3.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对于以电子元器件为代表的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产业地位和实现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唯一选择。由于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具有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特征,而导致其带有显著劳动密集特征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因此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可以迅速摆脱产业分工的低端地位,恢复其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型产业的本来面目,让劳动力成本成为锦上添花的优势。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第一,坚持以市场换技术的原则,放弃以劳动力或市场换资本的原则。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间财富的迅速积累,以及金融体系的有限进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短缺要素——资本,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小。因此,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基于劳动力成本因素进行国际产业转移,或者跨国公司基于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进行国际产业转移时,我们一定要避免以劳动力换资本的做法,而应该认识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除了劳动力资源优势之外,跨国公司以接近消费终端市场的垂直整合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所以应当建立以市场换技术的产业发展原则,尽快实现从产业低端向产业高端的跨越。

第二,规模扩张是加大研发投入的基本前提。以电子元器件为例,由于产品分类非常复杂,因此多数企业的产品结构都较为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大量民营企业的进入和劳动力成本低廉在短期内创造的高毛利,在一定程度上却阻碍了企业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但归根结底都是规模有限所导致的。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国电子元器件企业法拉电子和安彩高科,其在某一产品上的生产规模足够大,但同样生产类似产品的美国AVX公司和美国康宁公司的产品结构则复杂得多。因此,法拉电子的主营业务净收入仅仅是美国AVX公司的2.11%,安彩高科的主营业务净收入则是美国康宁公司的5.33%。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于规模差异可能导致的研发投入差异。

第三,制度创新是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恢复技术密集型特征的催化剂。所谓制度创新是指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加强相关应用技术的研究,并促进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以美国为例,资本市场为技术创新迅速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持,技术创新者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巨大收益,而这种巨大收益有效地引导了相关研究和产业化进程的良性循环。另外,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维护技术创新收益的重要制度,这也是推进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降低对劳动力优势依赖程度的制度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