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界制造业中心建设的三种模式

世界制造业中心建设的三种模式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世界制造业中心建设的三种模式历史上,曾经有两种典型的制造中心建设模式,其一是传统的市场封闭条件下的大国模式;其二是新兴的开放条件下的依附发展模式。

第三节 世界制造业中心建设的三种模式

历史上,曾经有两种典型的制造中心建设模式,其一是传统的市场封闭条件下的大国模式;其二是新兴的开放条件下的依附发展模式。

就大国模式而言,其实现的条件是:①国家的独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是没有条件实施这种模式的。②强有力的政府。通常是专制或者独裁统治,或者军事政府下,这种模式的实施比较有效。③全国尤其是精英阶层对这种战略的高度认同以及对这种战略矢志不渝的追求。④这种战略的实施具有很强的进攻性,很多情况下,为了保持自己国家的独立和生存,许多国家都选择有限发展军事工业,或者军事化战略:一方面,对内保持这种战略的实施条件,另一方面,对外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稳定。

在以上背景下,这种模式建立制造中心的条件比较容易实现。第一,对当地市场的保护,主要通过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措施来进行。以邻为壑的重商主义政策是这种市场保护措施最重要的和突出的特点。第二,对当地市场机制的培育。由于当时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不大,因此,对当地市场机制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对工商业的大力支持上。第三,当地市场机制的运行。主要体现在国内各地经济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的统一以及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上。第四,后发优势的利用。由于技术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机器设备等硬件上,因此,机器设备的进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后发优势的具体实现。第五,对市场机制的引导。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逐步建立本国的技术创新体系。譬如,在教育、技术创新以及产品开发方面进行鼓励和投入,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育以及产业支持体系。

一种模式的优势也往往会变成该模式的致命缺陷,大国模式也是如此。譬如,市场保护会形成当地企业和产业依赖保护的不求进取的思想观念;当地市场培育中的许多做法,也会限制当地企业的进入数量以及市场竞争的程度。如,落后国家建立新产业的方式,在最初阶段主要通过政府支持的形式进行,并且,许多国家还采取了国有企业的形式。这不仅限制了进入企业的数量,而且,无形中约束了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程度。因此,大国模式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单纯的市场保护造成国内市场机制不能良性运行,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也很难平稳有效地转化为市场驱动型发展,结果整个制造业和工业化发展缓慢,并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以及许多社会主义大国的实践都证实了在这种模式运行中,内部市场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模式的运行会形成大国之间的冲突和紧张,从而大大限制落后国家后发优势实现的程度。历史上,没有一个落后国家的后发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实现,也没有任何一个先进国家愿意充分地、无保留地有偿分享自己的先进技术。这是一个残酷的竞争和斗争过程。因此,大国模式通常会导致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甚或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动荡不定。

如何避免这种模式发展的局限呢?有没有更好的发展模式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生产能力的国际转移,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拥有了一种新的选择,即:通过融入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网络之中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制造业的依附发展模式。

融入发达国家制造业产业发展循环之中,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以上五种条件的实现有了新的保证:第一,当地市场保护。由于在这种情形下,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主要关注的是当地的廉价劳动力,面向的是出口市场而不是当地市场,因此,开放当地市场的压力并不是很大。第二,当地市场机制的培育。这里主要表现为对外国投资所提供的各种优惠和支持上。譬如,建立出口加工区,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国内外企业的进入等。第三,后发优势的利用。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得到很好的实施。一方面,从发达国家所进行的生产能力的转移本身就带来了“一揽子”的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和跨国公司的合作也对当地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更多的压力。同时,由于参与到了跨国公司的生产网络之中,因此,可以比较早、比较快地接触到最新的技术,从而跟上国际技术发展,甚或技术革命的步伐。当然,引进技术的条件也比较宽松。第四,当地市场机制的作用。当地市场机制建设的程度和水平对这种模式下整个产业或制造业的发展影响并不是很大。这是依附发展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最大区别。因为所有的安排都是在跨国公司的生产网络中进行的,并不需要当地企业强烈的独立意识以及竞争能力。第五,对当地市场机制的引导不是通过当地政府而是跨国公司进行的。其他条件,譬如大国条件,在这种模式下,也可以完全突破。因为通过出口促进和进口保护措施,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完全突破当地市场规模的限制。实际上,小国或小的经济体在这种模式下,更有可能发展起来,大国相反则有可能成为一种劣势。因此,这个条件变得不重要。

但是,这种道路的实施也为落后国家建立世界性制造中心的努力提出了许多新的限制和约束。

首先,能够参与到这个进程中去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常有限。

其次,在这种模式下成为制造业基地相对比较容易,但是从制造基地向制造中心转移则非常困难。因为这种模式中的技术创新以及产品的国际营销活动为跨国公司所控制,这是一种跨国公司主宰的国际分工格局,要跨越这个阶段比较难。从国家的层面讲,意味着整个发展战略的转型,譬如,中断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和融合,并鼓励国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是很艰难的一种选择。从企业层面来看,这意味着对现有分工安排的一种挑战,会受到跨国公司的抵制和打压。另外,由于市场开放以及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措施,实际上,对当地企业的成长则是一种间接或者隐含的歧视。当地的许多优势都不会转化成当地企业的独特优势。因此,这样成长起来的企业都缺乏明显的国家或地方特色;同时,数量非常有限。因为,在这种条件下,除了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爱尔兰等少数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之外,当地产业发展很难出现产业聚集现象,也很难出现整个制造业或经济崛起的情况。

再次,在这种依附安排下,依靠跨国公司市场营销和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的进一步转移,逐步发展成为制造中心的前景也非常暗淡。从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角度来看,这个阶段的分解和国际化过程还比较慢,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转移更是凤毛麟角。尤其重要的是,即便有这种转移,但是由于制造能力的分布和研究开发活动的分布不会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或一个企业的范围之内重叠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这样的困境,即:①在这种转移来临之前,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了制造活动进一步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但是,这个时候当地的高层次价值增值以及营销活动的能力却没有培养起来,或者跨国公司的高层次价值增长活动没有转移过来,从而形成整个经济以及整个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断层或中断”现象,引起整个经济发展的巨大波动。另外,从这个模式中,真正走出来的企业又非常有限。②依靠跨国公司的制造能力转移以及研究开发活动转移所建立起来的相应的制造和研发能力比较零散,也很不匹配,因此,很难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也很难形成整体性的国家竞争优势,更谈不上建立世界制造业中心或分中心了。③这样发展起来的经济体跟随性很强。绝大部分的技术和产品都是通过引进形成的,创造性的东西较少。而在现有的技术和产品路径下,很难超越发达国家,也很难真正为人类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和营销文化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

这种道路主要为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实践。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有些企业已经成功地从OEM—ODM—OBM的发展模式中脱颖而出,譬如,我国台湾地区电子产业中ACER等。但是,作为一个产业,或者作为整个制造业,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完全达到世界制造中心的先例,虽然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在向这个方向迈进。

总之,在这种模式下,要成长为世界制造中心非常困难。

而要打破这种依附关系,并形成世界制造业中心,按照我们的分析框架,至少要在以下三方面取得突破:①保持当地政府和政策的独立性,以促使当地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促使当地积极企业参与进国际经济的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又迫使这些企业从事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并逐步走上自立发展的道路。②有限度的融合——保留自我发展的一些政策空间和市场空间,从而能够保证整个经济,在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之前,迫使国内企业发展出新的立足点。③国内市场的竞争。这种模式下,国内市场的竞争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要大力鞭策和鼓励当地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其二是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的竞争。这里需要对跨国公司进行必要的限制,并对当地企业以必要的支持。要大力支持当地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合资后的独立发展与提高,逐渐独立起来,并限制对跨国公司的无限依赖。其三是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也需要大力鞭策和鼓励,并在适当时候,鼓励国内企业的规模进入以及与跨国公司的竞争。在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基础上,鼓励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并参与国际化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