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制造业中心转移带来的战略机遇期

制造业中心转移带来的战略机遇期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需要注意的是第三次制造业中心转移和前两次转移的不同。

一、制造业中心转移带来的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的说法由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5·31”讲话中首先使用;十六大提出未来20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也指出要“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10]。这一战略机遇期主要由第三次制造业中心转移带来。

1.有关世界工厂的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比重的增加,自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提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起,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讨论在国内外日益热烈。如何积极而又理智地应对国际制造业区域结构的变化,需要我们认真回顾和研究世界制造业中心崛起、演变、替代、升级的历史,对现代制造业和整个产业在我国进行一个科学定位

世界工厂、制造业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是世界制造业发展层次不同的空间布局,其结构和功能都不可同日而语。回顾历史,只有19世纪中叶的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后来的美国、日本则是制造业中心或基地,或说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

19世纪上半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机器大工业的普遍建立,英国就以其发达的纺织业、采掘业、炼铁业、机器制造业和海运业确立了它的“世界工厂”地位,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世界各国也不同程度上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1860年前后,它的制成品产量为全球的2/5,生产了全世界53%的铁和50%的煤,并输出了美国和欧洲大陆各国工业革命所需的技术装备。可以看到,处在农业向工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中,英国的产业优势是全方位的,既有纺织、冶炼和机器制造的制造业,也有采掘业等其他非制造业工业和海运业等建立在先进工业基础上的服务业。

19世纪下半叶完成工业革命并凭铁路、电话等又一次电气化革命而崛起的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19世纪80年代美国制成品首次排名世界第一,此后一直保持了这一地位,并在1929年达到了全球制造业43.3%的最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长,成为全球经济霸主,并确立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兼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增长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但其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从未达到英国和美国曾经的绝对控制地位。日本作为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主要表现在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领域取得领先于美国的局部优势,而不是在整体上取而代之,如1990年日本轿车产量995万辆(同年美国605万辆),占全球产量的近30%。

2.第三次制造业中心转移的成因与特点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世界制造业面临深刻的战略重组,第三次转移即将在19、20世纪两次转移之后的21世纪形成。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在努力争取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地位的同时,从降低生产成本和争取更大市场考虑,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和科技制造业,以及部分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加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启动工业化的进程,这两者结合的结果,便形成了制造业生产基地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的重要趋向。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次制造业中心转移和前两次转移的不同。在前两次转移发生的工业化早期,世界经济规模不大,制造业的内部结构也比较简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际分工也越来越细,这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所有产业或大部分产业几乎不可能再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份额。所以,这次转移不会再产生英美式包揽全部种类的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业中心,只会诞生若干个部分制造业品种的生产基地。

实际上,自德国、日本崛起之后,现代世界制造业已经进入多中心时代。交通运输的高度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世界进入时空结合更紧密的新时代。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普遍提高,引起工业品采购、研发和制造、销售形式的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寻找最低成本的生产点,使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可能成为某类产品的制造中心,世界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和均衡化。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是化掉世界工厂、化掉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过程,其结果是用全球制造取代美国制造、日本制造或中国制造。

3.第三次制造业中心转移对中国的意义

国际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也具备了承接制造业中心转移的初步条件。中国要抓住这一机遇,在这一波经济增长中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实现迟到的起飞。

中国具有其他发展中国家难以具备的条件:①中国已经是第四位制造业大国,制造业规模在发展中国家中居首,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以组装加工为重点的制造业优势正在逐步形成。②中国还是贸易大国,居世界贸易第三位,并在近几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③中国拥有13亿人口,且处在经济快速成长期,在众多产品和服务上具备世界上最大的需求增长潜力,具有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广阔国内市场。④中国地域广大,限制了发达地区地价过快攀升;源源不断、近于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使中国可以持续地保持人力资源总体上的低成本优势,且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大得多,每年有上百万名理工大学毕业生;传统的高储蓄倾向促进了中国资金紧缺状况的缓解,近年来资金成本也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⑤工业基础设施如电力、交通、通讯等较雄厚,已建立起包括部分高新技术在内的多门类工业体系,工业配套能力较强,等等。与农业和服务业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开放度和竞争力总体上高一些,有希望在某些领域成为世界性的制造基地。

重要的是,中国需要认清第三次转移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低起点,不要不切实际地将自己定位于要做下一个“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业中心”。这种目标实现对中国的不可能,除了上面已经分析的时代变迁外,中国自身的技术劣势也是重要因素。作为不同时代的中心,英国、美国和日本都拥有当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拳头产品——纺织品、汽车和半导体,也借力于恰逢其时的革命性创新机会,如英国执世界之牛耳是利用了蒸汽机为动力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机械化,美国成为全球老大是利用了电力为动力的第二次革命——电气化,日本的崛起也是利用了微电子技术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信息化。对于科技实力远远达不到英美地位、对比日德也非常落后的中国,制造中心或科技中心都是很长一段时期内不可企及之事。其他的明显差距还有:我国制造业的产值在世界上仅居第四位;产业的集中度过低,企业规模太小,不足以和发达国家相抗衡;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数寥寥,等等。

中国可以做也应该做的,是集中力量在自己的优势产业类别上突破,力争在21世纪最初20年(美国从1860年的第四位到1880年的第一位,就是用了20年的时间),成为部分制造业品种的世界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