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未来十年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总体趋势判断

未来十年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总体趋势判断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未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种趋势将不可逆转。同样针对中西部地区内部,产业转移也将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制约。因此,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环境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未来十年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总体趋势判断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中国相关产业发展政策,预计未来5~10年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总体趋势将会处于一个加速推进时期,但是不可能全部的产业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具有资源指向性的产业、劳动密集型和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以及部分钢铁、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将会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具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或生产环节将会进一步在东部地区集中。

(一)未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是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决定性条件。从世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看,国际产业转移的产生取决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各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并拉大了国家间(或地区间)的生产力发展差距。这一差距是决定和影响产业转移的根本因素或者一般因素,而其他的如比较成本、要素禀赋等,只是在这一一般因素的基础上影响某一具体产业转移的特定因素。只要世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只要国家间(或地区间)存在明显的生产力发展差距,那么国际(或地区)产业转移就必将发生。对于中国来讲,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其人力资源、土地成本、水电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发展开始向技术含量高、增加值高、环境污染低的产业转变,并引起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生转移,即升级型产业转移。未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种趋势将不可逆转。同样针对中西部地区内部,产业转移也将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制约。

2.区域要素禀赋差异

资源要素禀赋的区域差异将仍是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产业转移的核心决定因素。企业之所以决定要迁往其他地区,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寻求其他地区更为有利的生产经营条件,以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销售收入和利润率。有利条件包括便利的交通、低工资和土地成本、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良好的基础设施、政府优惠政策等,接近能源和原料供应地、实行市场导向战略也是企业迁移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从目前看,影响沿海产业升级型产业转移的基本要素条件开始显现。一是沿海企业生产成本的逐年上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招工难现象为数不少。一些企业必须转移到土地资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才有可能获得新的发展和实现升级。二是企业发展面临资源“瓶颈”。相对来讲,沿海区域性、水质性缺水比次发达地区更突出,电力紧张局面没有根本缓解,企业缺电停产和限供限产现象依然突出。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三是企业面临巨大的产业升级压力。沿海企业外向度很高,而其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却大多数处于价值链和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低。同时一些产业的小、散、低、技术模仿等特点迫使部分企业走转移换代升级的道路,为部分产业“腾笼换鸟”。

3.区域产业发展环境

产业发展环境仍将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解决好的重要内容。产业发展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生产配套设施以及职工生活设施等;软件环境则指当地财税、金融、政府服务、人文素质等。一个地区只有软、硬件环境都达到特定要求时,才会吸引产业迁入。近年来,虽然中西部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产业配套不完善、物流成本偏高、企业税负偏重等问题。特别是,对沿海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来说,由于原料和市场主要在海外,因此物流成本将是影响其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中西部地区远离出海口,如果迁移到中西部地区,势必增加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既包括运输里程增加所带来的运费增加,还包括公路收费项目和中间环节增加带来的成本。因此,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环境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任务之一。

4.政府政策措施

政府政策仍将是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各级政府不仅仍然控制着土地、资本、能源等主要经济资源的价格,而且还利用权力影响着这些生产要素的流向,并借此深刻影响着各地的经济发展,而对于产业转移来说,在本质上就是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与重组。因此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中,它必然要受到政府的深刻影响。目前,虽然东部有些地区存在着阻碍本地企业迁出或者鼓励本地企业在省内转移的政策和措施,但是随着中央对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包括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再加上中西部地区自身产业发展条件的不断改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部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仍将不可避免地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二)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判断

1.资源型(能源原材料型)产业将进一步向西部地区转移

根据上述分析,在西部开发的引导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目前中国具有资源指向性的产业,如电力、采掘业等,已经开始加速向西部地区转移。但西部地区仍是中国区域发展的“短板”,随着《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西部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开发热潮。近几年国家针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区或开发项目明显增加,如关中—天水经济区、甘肃循环经济试验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成渝经济区、西咸新区等(见表9-15),另外还批复了一些重大开发项目,如四川桐子林水电站、新加坡—四川创新科技园、新疆奎屯—独山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青藏联网工程(“电力天路”)、特高压输电工程、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喀什与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等。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可以判断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开发投资的加快,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能源、采掘等资源型产业将进一步向西部地区转移。

表9-15 近几年国务院批复的西部地区有关规划或意见

2.中部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速度将加快

随着沿海地区各种要素成本的攀升、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快以及环境污染压力的加大,一些传统的具有劳动密集性质和一定环境污染的生产加工制造环节将会向中部地区进一步迁移,预计在今后5~10年内,“东企中移”仍将处于一个加速推进的时期。首先,东部与中部地区具备产业转移的发展梯度。2008年,东部地区年人均生产总值已达到5331美元,其中深圳、宁波、苏州等均超过1万美元,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而中部地区只有2565美元,仍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这种巨大的发展梯度为“东企中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中部地区工业、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随着东部地区工业基础的积累,产业用地已经十分紧张,很多省份的工业用地指标远远跟不上需求,造成了土地成本的显著上升,有很多地区开始将用地转向海洋,围海造田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十分普遍,这也反映了东部地区用地的紧张。而中部地区产业用地相对充裕,土地要素成本较低。另外,中部地区人口也相对集中,剩余劳动力丰富,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这将对沿海企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最后,随着近年来的加快开发建设,中部地区铁路、公路、机场、航运、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迅速发展,投资软、硬环境明显改善,产业配套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在皖江城市带、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昌九景地区、中原城市群等,都具备了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在江西、安徽等邻近沿海地区,如赣州、鹰潭、上饶、马鞍山等地,随着连接沿海各大城市高速公路的开通,已日益成为沿海企业迁入的重要集聚地。因此,可以预计未来中部地区将主要承接来自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主要为具有劳动密集性质的生产环节以及具有一定环境污染的生产加工环节,包括钢铁、化工等传统重工业也将会进一步向中部地区转移。

3.高端制造业仍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将加快。“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东部地区应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最新《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征求意见稿)》也指出:“东部沿海经济区是中国主要的产业转出地区之一,在工业转型升级中具有先行示范地位,要积极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可以肯定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势在必行,研发、设计等知识型产业和电子、信息、生物、航空等高端制造业将成为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大都市区产业发展的首选。

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将促使高端制造业进一步集中。东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会促进知识型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生产环节在东部地区的集聚水平不断提高,总部经济水平将得到不断提升,产业或产品的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在东部地区的集群将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会进一步提高其产业软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居住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吸引高素质人才在东部地区的集中,人才优势的加强又会进一步促进知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东部地区的集聚。因此,可以预计东部地区将会继续成为知识型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集中地。

(执笔人:刘红光王云平)

参考文献:

1.陈栋生:《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2.付保宗:《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3.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6期。

4.刘力、张健:《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国际贸易探索》2008年第10期。

5.罗云毅、周汉麒:《工业重心东移与“十二五”期间的区域产业转移和承接》,《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6.魏后凯、白玫:《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7.刘友金、袁祖凤、易秋平:《共生理论视角下集群式产业转移进化博弈分析》,《系统工程》2012年第2期。

附  录

(一)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的衡量方法

假设一个区域的总产出为X,最终消费为Y,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A,则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可写为:

X=(I-A)-1Y

(1)如果有两个区域1和区域2,这两个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表如附表1所示。

附表1 两区域间投入产出

其中,Aij表示j区域生产对i区域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Yij表示j区域对i区域产品的最终需求,则根据附表1可得出如下公式:

其中,Xij表示j区域的最终需求引起的i区域总产出,且X1=X11+X12,X2= X21+X22。假设存在两个时间t和t+1,则区域1和区域2总产出的变化可表示为:

其中,ΔXij表示j区域最终需求变化引起的i区域总产出变化,根据产业转移的广义含义,可以认为ΔXij(i≠j)为t和t+1期间j区域向i区域的产业转移量。且这部分产业转移是由于最终使用Yij引起的,可称之为最终使用驱动型产业转移。

(二)行业划分说明

一般而言,按照要素密集度可以将产业分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一般以人均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作为考察指标),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一般以R&D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作为考察指标)。根据前人的分析,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指标相对应,而技术密集度和非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指标是对应,技术要素则可能和劳动结合,也可能和资本结合,成为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或者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由于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产品的制造过程可以分为很多环节,有劳动密集型环节,也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环节,因此严格将一个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很难。本报告根据2005年和2010年的相关数据,取两个年份的平均值,将工业(制造业)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受统计数据行业划分的限制,有些行业,如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既包含劳动密集型,也包含技术密集型产业,笔者只能根据比重将其统一归为一类行业。具体行业划分见附表2。

附表2 行业类型划分

注:*包括医药行业。

(三)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本报告中2005年、2007年、2010年分省分行业总产值数据来自各年份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采用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编制的数据,2010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则是笔者在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根据2007年和2010年分省分行业出口、消费、投资、总产出等数据推算而得。根据上述的方法和数据来源,得出2007~2010年中国分行业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结果如附表3所示。

附表3 2007~2010年分行业跨区域产业转移定量结果  单位:亿元

img92

附表4 2007~2010年分行业跨区域产业转移定量结果对比  单位:%

img93

注:正数表示净迁出,负数表示净迁入。

【注释】

[1]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下文如无特别说明,区域划分方法相同。

[2]陈栋生:《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3]陈栋生:《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4]付保宗:《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5]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6期。

[6]刘力、张健:《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国际贸易探索》2008年第10期。

[7]2008年,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做出了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战略决定,即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8]罗云毅、周汉麒:《工业重心东移与“十二五”期间的区域产业转移和承接》,《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9]魏后凯等:《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10]刘友金、袁祖凤、易秋平:《共生理论视角下集群式产业转移进化博弈分析》,《系统工程》2012年第2期。

[11]李建军:《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兼论产业耦合转移背景下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理论学刊》2012年第3期。

[12]徐冰:《北上,富士康引领产业转移?》,《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7月1日。

[13]李建军:《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兼论产业耦合转移背景下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理论学刊》2012年第3期。

[14]张继焦:《中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5]杨玲丽:《“组团式”外迁:社会资本约束下的产业转移模式——上海外高桥(启东)产业园的案例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第7期。

[16]赵贺:《发达国家高污染产业转移及中国的对策》,《中州学刊》2001年第5期。

[17]陈耀、陈钰:《中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10期。

[18]魏后凯、白玫:《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19]商务部《关于实施“万商西进工程”的通知》(商资发[2006]530号)。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国际和东部开放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商务部决定实施“万商西进工程”。其主要任务是: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具有区位优势的城市创造条件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以东部、中西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具备条件的中西部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加强东、中、西部互利合作,促进东部地区“腾笼换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中西部地区“筑巢引凤”,承接国际和东部开放型产业梯度转移;加强东、中、西投资促进合作,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在促进产业转移进程中的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