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建立开放型经济

论建立开放型经济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论建立开放型经济_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全面发展论建立开放型经济[1]一、开放型经济的内容及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开放型经济是相对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与国外经济隔绝的自然经济而言的。但是,建立开放型经济不仅是促进改革的重要因素,而是推动发展的有力杠杆。但是,相对经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少。

论建立开放型经济[1]

一、开放型经济的内容及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历史上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开放型经济是相对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与国外经济隔绝的自然经济而言的。其主要特征是国家之间的贸易、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

但就中国市场取向改革开始后提出的建立开放型经济来说,却是相对于此前由主、客观多重原因而形成的封闭半封闭型经济而言的。其基本含义就是不断发展和加强对外经济联系,积极参加国际经济的竞争和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根本改变改革前存在的封闭半封闭型经济。具体说来,其主要内容就是:发展进出口贸易,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和人才,对外投资以及输出技术和劳务,发展国际旅游,实行地区的全方位开放(包括经济特区、沿海、沿边和内地城市的对外开放)和产业的宽领域开放(包括工业和农业,以及金融、运输、商贸、旅游和文化教育等众多服务业)。其中,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人才,以及拓展开放地区,是三个最重要方面。

在知识经济已经开始到来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已经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在不同程度上建立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当然,对经济发达国家来说,依托它们在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以及业已存在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发展开放型经济不仅是它们推进经济的强有力的杠杆,而且成为它们掠夺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最重要手段。但即使是这样,建立开放型经济仍然是经济不发达国家无可避免的选择,而且只要趋利避害,仍然不失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建立开放型经济显得格外重要。

建立开放型经济,就其物质内涵来说,主要就是不断发展和加强对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和合作。就其体制内涵来说,就是要在对外经济联系方面,根本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具体说来,主要就是:在对外经济联系方面,必须取消行政指令计划,主要依靠经济和立法等间接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进行调控;必须建立由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组成的、独立的市场主体;企业组织形式必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内的价格机制合理的、统一的、平等有序竞争充分展开的市场体系;必须建立适合国际市场要求和中国具体情况的汇率机制和关税机制。这两方面的内涵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分割的。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手段。当然,后者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改革的长过程。但为了实现前一方面的目的,后者的改革又是必须进行的。而从总体上和长期看,改革又不可能只是局限于本身的对外经济联系领域,必然要求整个国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样,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不仅会要求和促进对外经济关系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会要求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

但是,建立开放型经济不仅是促进改革的重要因素,而是推动发展的有力杠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作为社会生产资源有效分配方式之一的社会分工,从来就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到了以企业内部分工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分工曾经成为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的主要手段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这些分工主要还是限于一个国家内部的社会分工或者一个企业内部分工。

到了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外向型经济开始有了发展以后,这种分工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有了空前未有的大发展的条件下,国际分工在这方面的作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水平大大超过以往时代的一个极重要因素。因为这种国际分工使得各国能够利用两种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和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这不仅意味着社会生产资源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而且会促进各国内部资源配置效益和企业内部要素运营效益的提高。

这个一般道理对中国也是适用的。但是,中国具体情况使得这一点更需要引起重视。

(1)中国改革前长期实行封闭半封闭型经济。这个历史因素为中国改革后建立开放型经济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2)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市场、资源和资金的需求方面必须主要立足于国内。就市场来说,以内需为主,并不断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是中国发展经济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但是,相对经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少。而且,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各种所有制之间的人均收入差别较大,致使在有限的消费总量中消费倾向并不高。这些就使得市场容量有限,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1997年买方市场形成以及与之相关的内需不足,突出地表明了这一点。因而需要在贯彻扩大内需为主方针的同时,积极地开拓国外市场。这是就产品市场说的,在要素市场方面(包括资金、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国外市场的依存状况。就资源来说,中国许多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名排世界后列。这样,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不少资源的供给处于超负荷的状态,有的资源供应已经显示出严重不足,在这方面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趋于加深。资金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稀缺的资源,对国外资金的需求更为紧迫。中国最近9年来在吸收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居世界第二位。2002年,在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实体经济不景气,以及由此导致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竟然上升到了第一位。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在吸引外资具有很大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对外资的需求是很大的。这样,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就可以利用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从而有利于扩大需求,增加供给,并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以及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进而提高社会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益和要素的运营效益,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3)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的。因而尽管中国当前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在一定程度上,并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实现同知识经济化的结合。因而可能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的发展战略。这是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重要战略。但在这方面,在自然资源和资金方面,特别是在技术、设备和人才方面需要利用国外的市场和资源。

(4)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标志着开放型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是:中国已由有限范围、领域、地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市场,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市场;由被动地接受国际贸易规则,转变为主动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转变为可以多双边机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这些变化必然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机遇,开辟新的途径。这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使中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和合作,融入世界经济,更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有效地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当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从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市场体系和促进微观基础改革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中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发展。需要着重提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改变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的局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既有利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又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当然,无论是在发展方面,还是在改革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既是巨大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但从总体上说,是机遇大于挑战。

(5)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已由改革初期侧重“引进来”发展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阶段。这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另一个重要标志。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在人才、技术、设备、外汇和管理等方面为实现“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而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在这方面提供了许多方便,并拓展了“走出去”的空间。这同时意味着外向型经济在促进中国发展方面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建立开放型经济,既可以促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又可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而为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创造更强的物质基础,因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也正是从这里可以清楚看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2]的方针,是一个完全正确的方针,是一个关系中国改革和发展全局的极重要方针。

当然,伴随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世界经济、金融风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随之增大。这样,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就作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摆在国人的面前。为此,必须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的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维护国际收支良好态势和有效运用世界贸易组织原则方面,加强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我们在下面分别从对外贸易的改革和发展、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以及对外开放地区的拓展这三个最重要方面,论述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二、对外贸易的改革和发展

(一)外贸体制改革

发展对外贸易是建立外向型经济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在中国改革开始时,面临的却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以行政指令为核心的外贸体制,根本不适应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这样,改革这种体制,不仅是建立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前提。

这种外贸体制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国营外贸总公司垄断经营,国家统负盈亏。包括:①外贸计划管理体制,是外贸体制的核心,包括外贸收购、调拨、出口、进口、外汇收支以及其他各项计划。出口计划的编制实行外贸行政系统和专业公司系统双轨制;进口计划以国家计委为主,外贸部门参与编制。②外贸财务管理体制,是外贸体制赖以维持和运转的基本支柱,由外贸部统一核算并由财政部统收统支、统负盈亏,外贸公司以及生产供货单位和使用进口物资的单位对进出口均不负责。③外贸经营管理体制。对外,实行国家外贸公司统一经营,其他任何机构都无权经营进出口业务。对内,实行出口收购制和进口拨交制。④外贸价格体制。出口商品货源按国内计划价格收购,进口商品的内销按国际调拨价供应用户;而出口商品的外销和进口商品的购进,则按国际市场价格作价。⑤外贸行政管理体制。国家通过保护关税制度、货运监管和查禁走私制度、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等,对外贸进行调控管理和监督。⑥贸易外汇管理制度。国家对进出口贸易的外汇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外贸公司的出口收汇一律结缴国家;所有与进出口有关的外汇业务由国家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各地方、各部门和各企业进口所需外汇,根据国家计委进口用汇计划统一拨付。

这种高度集中的外贸体制是由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中派生出来,并与之相适应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体制在实现国家经济独立和发展外贸等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也有重大缺陷。这种以国家垄断经营和统负盈亏为主要特征的外贸体制,压制乃至扼杀了国有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在发展外贸方面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外贸的发展。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取向改革的展开和中国已经的新形势。这种外贸体制同经济改革与外贸发展的形势越来越不适应,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与市场取向改革和世界贸易组织原则相适应的外贸体制。其主要特征是:变国家的垄断经营和统负盈亏为国家宏观调控下由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各种所有制企业组成的、独立自主和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包括:

(1)在外贸方面,取消政府指令计划,实行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国家对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收汇和进口用汇等实行指导性计划,政府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引导外贸企业完成指导性计划指标。为确保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国家采取国际贸易的通行做法对其进行宏观调节。为鼓励出口和避免出口风险,政府要建立并完善有关税收和融资制度。比如,实行退税政策,设立进出口银行,建立出口商品基金和风险基金等。

(2)要实行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授予有条件的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外贸经营权。按照国际通行的外贸经营准则,外贸经营权要实现从审批制向依法登记制过渡。这样,就外贸经营主体而言,就可以在全国形成由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参与经营的格局。

(3)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造国有外贸企业,积极推行股份制,推动企业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多元化的路子。

(4)要建立健全进出口商品管理体系。在出口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出口商品配额分配机制,实行优胜劣汰。配额要向出口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倾斜。要合理安排出口配额与许可证管理。按照抓大放小、抓重放轻的原则,减少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品种范围,为出口企业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还要建立和完善出口配额招标工作,扩大招标商品品种,根据出口商品属性,决定投标企业的投标资格。在进口方面,要按照世贸组织原则和已做出的承诺,逐步减少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和降低关税。还要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的需要,推行某些优惠政策。比如,对外商投资项目设备,在规定的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制度等。

(5)改革外汇管理体制。①由计划配置外汇资源的方式,转变为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方式。1994年取消了实行40多年的外汇上缴制度和15年的外汇留成制度,取消了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实行银行结售汇制。②从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过渡为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1994年以前,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所有用汇都必须经过行政部门审批。1994年取消了经常项目对外付汇的大部分汇兑限制,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1996年又顺利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③从外汇调剂市场发展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1994年以前,各地均设有外汇调剂中心。1994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使外汇资金在全国范围内流通。④人民币汇率由官方定价和市场调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88年,外汇调剂中心公开市场业务开办以后,形成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1994年1月1日起,成功地实现了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⑤与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相适应,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到2002年下半年,中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对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资本项目下的43个交易项目,中国完全可兑换和基本可兑换(经登记或核准)的有12项,占28%;有限制的16项,占37%;暂时禁止的有15项,占35%。⑥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体系。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外汇管理由过去直接审批管理企业的外汇收支活动,逐步转变为通过金融机构对外汇收支活动实施监督管理。⑦建立新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2001年起,由过去每年公布一次国际收支平衡表改为按半年公布。⑧改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和经营机制。储备经营管理遵从“安全、流动和增值”的原则,在保证国家外汇储备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实现一定的储备经营收益。⑨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1997年,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项外汇管理法规进行了全面清理和修订,初步形成了由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三个层次构成的法规体系。目前,为适应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新形势,再次对外汇管理法规进行清理,并以此为契机,努力建设一个科学、系统、简便、透明且符合世贸组织及其他相关国际组织要求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

此外,外汇监管的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和完善。外汇管理改革的推进和政策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汇管理手段的改进。1999年,正式启用海关、银行、外汇局之间的进口保管单联网核查系统,有效防止了骗汇等违法活动;2001年8月1日,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收汇子系统和出口收汇核报系统正式启动,简化了企业核销手续;2002年4月1日,“境内居民个人购汇管理信息系统”试运行,并于8月1日正式在全国推广,放开了办理个人售汇业务的银行限制。

中国外汇体制改革已取得积极成效。①已经并将有力地防止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②为保证经济体制(特别是外贸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③为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各类涉外经济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④人民币长期保持了稳中趋升的走势。2002年9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换8.2771元人民币,与1994年汇率并轨时相比,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累计升值5.1%,考虑到中美两国通货膨胀差异,人民币兑美元实际升值40%多。⑤连续多年保持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逐年增长,截至2003年3月外汇储备达3160亿美元,储备规模居世界第二位。[3]但是,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着新的任务。主要是要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进一步转换职能、提高效率,鼓励扩大出口、引进外资和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的全程监管体系,切实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6)建立和加强进出口商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职能,健全与完善外贸协调服务体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外贸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①改革以前,中国进出口贸易由少数几家国家专业外贸公司垄断经营。改革以后,形成了由各级各类专业外贸公司、科研院所、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共同经营,国有、私营、中外合资、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相互竞争的经营体制。截至2001年底,全国有外经贸经营权的企业4.2万多家,其中外贸公司1.4万家,生产企业2.2万家,其他科研院所、边贸公司、商业企业和私营生产企业0.6万家。另外,还有18万家外商投资企业,[4]这些企业自成立之日起就享有进出口经营权。②初步建立了国有外贸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营机制。③外贸宏观管理方式逐渐走上了以经济、法律手段调控为主的轨道。④已初步建立起外汇管理体制框架,形成了以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现了人民币经营项目下可兑换和资本项目下部分可兑换。⑤涉外法规日益健全,外贸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⑥外贸中介服务体系开始形成。

(二)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外贸体制改革是推动中国外贸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外贸发展战略。中国在外贸发展历程中,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外贸发展的需要,先后实施了进口替代、出口替代的外贸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陆续提出了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大经贸以及科技兴贸四大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一国通过发展本国制成品的生产,满足国内市场,以替代原来需要从国外进口这些产品的战略。改革前中国就实行过进口替代战略。这种战略对于中国建立独立的经济,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其缺陷也是很明显,不能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保护了国内落后的企业和产品,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鉴于进口替代的弊端,改革后中国沿海地区逐渐由进口替代向以出口替代为主、进出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过渡。沿海地区经济技术水平较高、国际竞争力较强,逐步形成了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所谓出口替代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以此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发展。

1991年,针对出口商品质量不高、竞争力较弱和国际市场狭窄的情况,中国提出了以质取胜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出口商品、吸收外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对外援助的质量,增强外经贸发展的后劲,提高外经贸的国际竞争力。市场多元化战略主要是纵深发展欧洲、日本、北美等传统市场,恢复和发展东南亚市场,大力开拓非洲、拉美、中东、东欧和独联体等新型市场,拓展中国外经贸发展的国际回旋空间,增强外经贸的抗风险能力。

1994年,适应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需要,又提出并实施大经贸战略,进一步改变少数国有专业外经贸公司垄断外经贸业务的局面,实现外经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多种外经贸业务的相互融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外经贸的发展。

1998年,为贯彻科技兴国战略和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际经贸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又提出了科技兴贸战略,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商品转化,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扩大中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增强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上述外贸体制改革和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外贸规模、速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三)对外贸易发展成就

(1)改革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1978年中国进出口额仅为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上升到6208亿美元,提高到世界第5位。据外国专家测算,2002年,中国经济的增量相当于全球经济总增量的17.5%,对世界贸易的贡献率达到29%,仅次于美国。[5]从规模上说,中国已跨入贸易大国的行列。在这期间,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长到2864亿美元,连续9年居世界第2位。

(2)改革以后,中国创造了多种外贸方式。除原有的易货贸易以及现汇交易方式以外,还采用了寄售、代销、包销、代理、租赁、拍卖、招标、投标、期货、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等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是: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外商投资进口物品、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在各种新型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的发展十分突出。1990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38.2%。目前,已占“半壁江山”,超过了一般贸易的发展规模。

(3)改革以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实现了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一个根本转变,从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90年代以来,又在积极推动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二个根本转变,从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向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机电产品连续8年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2001年,机电产品出口118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6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7.5%。2002年,高新技术出口达到678.65亿美元,占出口比重上升到20.8%。[6]

(4)中国外贸总量迅速增长,方式多样和结构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其主要表现有:一是提高了外贸依存度。197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额之比)仅为9.8%,2002年这一指标高达50%。[7]二是促进了国内产业调整,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综合国力。三是增加了税收,扩大了就业。2001年,进出口税收占全国收入总额的16%,目前,从事各项外经贸业务并与此直接相关的从业职工有7000多万人。四是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至2002年8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144亿美元。[8]

(四)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的措施

上述有关外贸的各项改革和发展战略并没有得到完全有效实施,而且这些改革和发展战略本身还需要依据情况的变化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加以完善。当前外贸方面还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又正需要进一步发挥外贸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发展对外贸易方面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因此,外贸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任务仍很艰巨,还需进一步做出艰苦的努力。

(1)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①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逐步实现外经贸经营权的自动登记,推动经营多元化,努力形成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的对外贸易新格局。②进一步完善外经贸法律法规,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做法,建立一套符合国际通行的外经贸法制体系,依据公开、统一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重解决重审批、轻服务等问题,建立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以及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国际收支预警机制和产业救济及保护机制。③大力推进中介组织改革,强化行业自律机制,拓展中介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信息、服务、协调、应诉等方面的作用。

(2)进一步完善有关税收、融资制度。当前中国促进出口的各项税收和金融政策,总体上是符合世贸组织规定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要继续保持现行政策的稳定性,同时要结合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应享受权利,加快制定新的税收和融资政策。要完善和实施符合国际惯例的出口退税制度,对出口生产企业全面实行“免、抵、退”的政策,对出口规模大、信誉好的重点出口企业优先办理出口退税。要完善出口贷款管理办法,扩大出口信贷规模和范围,积极发展买方信贷,建立健全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和企业出口融资担保机制,形成完善的出口信用体系。

(3)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扩大商品服务和技术出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实践表明: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很好效果,巩固了传统市场,开拓了新兴市场。但在世界市场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必须长期坚持这项战略,以进一步增强抗风险能力,并确保外贸的稳定增长。要进一步巩固美、日、欧等主要传统市场,继续开拓亚洲市场,大力开拓独联体、中东、拉美、非洲等富有潜力、前景广阔的市场。还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关问题,积极发展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的贸易关系,推进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促进多边经贸关系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商品贸易,提高服务贸易在出口中的比重,进一步发展技术贸易,带动技术装备及成套设备出口。

同时要坚持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这是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对外贸易效益的有效手段。要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此,要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全面落实鼓励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力争软件和集成电路出口有较大突破。还要继续抓好机电产品出口,为此,要积极鼓励机电出口企业通过质量体系、环保及产品安全认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扩大名牌机电产品、大型成套设备和通信电子等产品出口。切实抓好重要资源性商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继续推进出口商品结构从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以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转变。

(4)优化进口结构。要在扩大出口贸易的同时,适当增加进口,特别要鼓励经济发展急需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短缺原材料进口,使进口更好地为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服务。还要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加紧建立产业安全保障体系,加快修订和完善质量、卫生、防疫、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标准,健全和完善进口管理体制,并充分运用世贸组织规则、例外条款和过渡期安排,采取技术法规、标准、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做法,有效地调控进口。

三、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

(一)吸引外资

吸引外资是建立开放型经济的一个最重要内容。

1.改革以来,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

(1)吸引外资总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吸引外资方式的新变化。

1979~198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71.43亿美元,2001年增长到496.72亿美元,1979~2001年总计达到5684.07亿美元。

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二:一是各种贷款,包括外国政府和金融组织提供的中长期、中低利率贷款,带援助性的无息贷款、商业贷款,以及开发基金等。这些贷款主要用于扩大进口,引进技术,特别是用于能源、交通、农业水利、城建环保和社会事业。二是直接投资,即通过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补偿贸易等方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另外,还通过证券市场吸收外资。

改革初期,借贷方式是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1979~1983年,实际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119亿美元,占81.5%,外商投资不到27亿美元,只占18.5%。1992年,外商投资首次超过对外借款,自此以后,外商投资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2000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593.5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07.15亿美元,对外借款100亿美元,其他方式(包括对外发行股票和国际租赁等)86.41亿美元;三者分别占总额的68.6%、16.8%和14.6%。[9]

(2)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急剧增长及其结构的新变化。

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方面,一是总规模的增长。截至2002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42万家,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28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80亿美元。[10]从1992~1997年,中国连续6年成为除美国之外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1998年落后于英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以及美国吸引外资大幅下挫的情况下,[11]2002年中国吸引国外直接投资仍然高达5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12]跃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引进的单个外资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突出表现是:目前,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势头强劲,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平均单项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从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不等。

在投资结构方面,也已经并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一是投资产业结构。在200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第一产业占1.92%,第二产业占72.51%,第三产业占25.57%。但伴随中国开放领域的扩大,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二是投资地区结构。在200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中国东部占87.15%,中部占8.75%,西部占4.10%。但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比重会进一步上升,东部会进一步下降。三是投资主体结构。在200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中外合资企业占34.7%,中外合作企业占12.9%,外资企业占50.3%,外资股份制占0.01%,合作开发占0.01%,其他占0.0003%。但随着中国开放的进展,外资企业和股份制的比重会进一步上升,其余的比重会继续下降。

2.改革以来,吸引外资从多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1)外商直接投资大大增强了中国的投资力度。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1%。

(2)外商投资企业加快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步伐。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经验,推动相关工业的技术进步,尤其是推动了电子、通信、家电、汽车、化工、医药等行业的技术进步。据有关专家调查,2000年从事机电产品生产的外商投资企业,设有研究开发机构的比例已高达45.1%以上。20多年来,中外合资、合作带动了12万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技术改造。

(3)外商投资企业已变为进出口的主力军。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2001年已达50%,其中出口比重超过了55%,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23%。2002年,外资企业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高达83.2%。

(4)外商投资企业税收大幅增加。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不仅绝对数量在大幅增长,从1990年的52.1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316亿元,而且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也不断攀升,从1990年的2.22%猛升到2000年的18.27%,2001年又进一步上升到22.64%。

(5)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培养了大批管理技术人才。截至2002年,中国直接从事对外经贸业务的职工达到7000多万人。其中,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直接就业人员超过230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口10%以上。据有关专家调查,外商投资企业中雇用的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主要来自中国国内,其中当地招聘的占40%左右,雇用的企业职工也主要来自中国国内,其中从当地招聘的职工占50%以上。一批批具有先进经营思想的经理队伍由此逐步壮大。

(6)外商投资企业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据测算,1980~1999年20年间,中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利用外资的直接和间接贡献。1989~2001年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3%上升到27.8%。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4.6%。[13]

当然,吸引外资也带来诸多矛盾。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存在问题,用虚亏实盈等手段侵犯中方权益,并逃避税收,向中方输送淘汰技术,造成环境污染,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偏离中国政策方向,以及同中国企业争夺人才等。与其积极作用相比较,这虽然是处于第二位的,但也需认真解决。

尽管中国吸引外资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并存在不少问题。但是,积极有效地吸引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当前正是需要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特别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并抓住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确定利用外资的重点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以提高吸引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促进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主要是:

(1)要把利用外资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紧密结合起来。要鼓励跨国公司通过并购等方式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合作,选择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有计划地向外商转让部分股权或资产,改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引导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和企业。积极探索外资参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部分不良资产处置和重组的新途径,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同时,注重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2)要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兴办研究开发机构,把吸引外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当前,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面向全球的生产基地、技术开发基地、配套基地和地区性总部,已成为吸收外资的战略性步骤。鼓励跨国公司投资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企业集团,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石化、化工、建材等基础产业,提升机械、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促进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吸收外资的比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放宽对投资总额及外方以技术、管理入股的比例限制,鼓励跨国公司兴办研究开发机构。积极引导外资研发机构与国内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参与国内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联合开发,推进技术进步。

以上两点讲的是在新形势下利用外资的重点要求,以下三点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措施。

(3)要从法律、政策和市场三方面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这是当前中国扩大利用外资的重要条件。要根据市场取向改革的要求和世贸组织规则,进一步完善国内有关法律法规,形成规范、公开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为外商投资经营提供完备的法律环境。要彻底取消对外资企业出口比例、外汇平衡、采购国产设备等限制条件,加大对外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统一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税率,消除各种歧视性政策和差别待遇,为外资企业创造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还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项目审批制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要有步骤地推进金融、电信、贸易和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开放。以服务领域开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要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对外承诺,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逐步扩大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国外现代的理念、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市场运作方式。在金融保险领域,有步骤地取消对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在服务对象和地域等方面的限制,适时推进外资参与与国内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各类保险公司引入外资;在商业领域,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增加外商投资商业零售企业的数量,允许生产型的外商投资企业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包括专业的批发、零售和维修服务体系;稳步扩大交通运输、电信、旅游、建筑、会计、法律、咨询等行业的对外开放,试行吸收外资发展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

(5)要积极试行通过收购、兼并和证券投资等形式利用国外中长期投资。适应跨国公司投资的新趋势,并借鉴国际上吸收外资的通行做法,不断开拓利用外资的新形式。利用跨国并购等新方式,吸引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并购国内大型企业。逐步扩大证券投资的领域,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推动国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继续扩大外商以BOT、项目融资、基础设施经营权转让等方式投资,并试行采用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外资。改变财政和金融机构转贷国外贷款的单一做法,选择有条件的企业直接对外融资。还要鼓励中小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合资、合作,发展配套产业,进入国际配套采购网络。

(二)对外投资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一个主要途径。因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适应国外市场需要的人才;有利于利用外国包括信息在内的各种资源;有利于扩大出口。

改革以来,中国在实行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要内容的“走出去”战略已经初见成效,推动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一是“走出去”的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02年6月底,中国共设立境外企业6758家,协议投资总额132亿美元,中方投资额89亿美元;对外工程总承包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972亿美元;在外劳务人员47.5万。目前,有39家企业进入世界最大的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11家企业进入全球国际设计企业200强。二是“走出去”的领域不断拓宽。中国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油气、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合作开发项目200多个;在境外承包的工程,已涉及交通等各个行业;派出去的劳务人员,从最初的普工、技工发展到高科技与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三是“走出去”的层次不断提升。对外投资已由早期的建点开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跨国购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区、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战略合作关系等多种形式;对外工程承包的经营方式,从初期的土建分包逐步向总承包、项目管理承包、交钥匙工程、BOT等方式发展。[14]

当前,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主要标志的对外开放新时期的重大举措。改革20多年来,中国先是以“引进来”为主,取得很大的成绩。这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不先“引进来”,产品、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外汇不足,想“走出去”也出不去。但在现阶段,必须而且可能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因为,①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进一步利用“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的一个最重要手段,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②改革20多年来,中国已经在外贸和外汇总量、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为对外投资创造了一定的条件。③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世贸组织其他成员也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提供贸易投资便利,这将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提供有利条件。

为了实现“走出去”,当前需要采取以下重要措施:①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控股参股、收购兼并、技术转让等各种形式“走出去”,实行跨国经营。鼓励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开展各种经济技术合作,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带动技术、设备、商品和劳务出口。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设计咨询、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着重发展能带动成套设备、技术和服务出口的总承包项目、大型工程项目和“交钥匙”工程。②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风浪中,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要有力地开展国际竞争,实现“走出去”,必须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为此,一要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在企业内部形成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管理体制。二要以资本为纽带,积极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加强技术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着力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三要鼓励优势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建立海外销售网络、生产体系和融资渠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经营。

四、拓展开放地区

就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实行对外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是从兴办经济特区开始的,而且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总是以拓展开放地区为重要契机的。因而,它在建立中国开放型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

中国拓展开放地区经历了下列过程:一是1979年开始创办经济特区。改革伊始,1979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主要是在对外经济活动方面授予两省较多的自主权,并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1980年5月,国务院决定把特区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决定成立海南省,并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使中国特区增至5个。开办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它不仅使特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建立起开放型经济,率先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很好地发挥了技术、管理、知识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作用,带动了全国对外开放,促进了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是1984年开始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初,邓小平做了关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的讲话,充分肯定了特区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大大促进了特区的发展。在总结对外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同年5月,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3个沿海港口城市。在这些沿海开放城市,有条件的地方经国家批准建立了实行经济特区某些政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到1992年底,在上述城市中已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5个,通过某些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兴办新兴工业,对于加速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使重要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沿海开放城市与内地的横向经济联系,又促进了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合理交流,带动了内地经济发展。

1985年以后又进一步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海城市大大加快了中国对外开放步伐。1985年2月,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1988年初又把沿海经济开放区扩大到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河北、广西等沿海其他地区的许多市、县。沿海经济开放区凭借便利的交通、广泛的对外联系、良好的工农业基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力量,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加工工业,在扩大出口创汇方面做出了巨大成就。

1990年4月,党中央做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策。这是中国对外开放方面具有战略意义的又一重大举措。上海浦东新区虽不叫经济特区,但实际上是按经济特区的设想而建设的,甚至实行比经济特区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个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雏形在黄浦江东岸初步形成,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标志,对带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1992年以后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发表后,全国对外开放步伐大大加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形成了沿周边国家的东北、西北、西南三大开放地带,一种以边贸为先导,以内地为依托,以高层次经济技术合作为重点,以开拓周边国家市场为目标的沿边开放新态势已经形成。以满洲里、黑河、绥芬河、珲春四个沿边开放城市为龙头,以俄罗斯、独联体其他国家、蒙古、东欧诸国为对象,由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构成的东北开放地带正在形成一个大开放区。以独联体诸国、东欧诸国、巴基斯坦、西亚诸国为对象,以新疆为主体的西北开放带,在54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开通了十几个通商口岸。以印度、尼泊尔、缅甸、老挝、越南、孟加拉国为对象,以云南、广西为主体的西南开放地带,在云南、广西的边境线上设立了众多的对外开放口岸。目前,中国沿周边国家对外开放地带已设立了几十个国家重点口岸和数百个地方口岸。在这些地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十分活跃,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1992年8月,党中央又决定,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五个沿江城市,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四个边境、沿海地区省会城市,以及开放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银川11个内陆地区省会城市。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上述沿江及内陆城市均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拓展开放地区,不仅是促进这些地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强有力因素,而且成为带动全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契机。2001年,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人口为10148万人,国内生产总值22287.6亿元,二者分别占全国的7.9%和23.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962.6元,为全国的2.9倍。[15]

2001年12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地区,需要依据新的形势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以继续发挥其在促进中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注释】

[1]本文写于2003年。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8页。

[3]《经济日报》2002年10月28日第9版,2003年3月19日第4版。

[4]《中国经济年鉴》(2002),第741页。

[5]《经济日报》2003年3月26日第2版。

[6]《经济日报》2002年11月7日第1版。

[7]《中国经济年鉴》(2002),第613、664页;《经济日报》2003年3月1日第4版、3月5日第6~7版。

[8]《经济日报》2002年10月18日第13版。

[9]《中国经济年鉴》(2002),第629页。

[10]《经济日报》2003年3月26日第2版。

[11]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735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51%(《经济日报》2002年9月18日第6版)。2002年又要大约下降一半,美国仅为140亿美元。

[12]《经济日报》2003年3月1日第4版。

[13]《经济日报》2001年8月26日第7版,2002年1月23日第1版、9月20日第1版、10月17日第3版,2003年3月26日第14版;新华网,2002年11月13日15:49。

[14]《经济日报》2002年10月18日第13版。

[15]《中国经济年鉴》(2002),第51、93、36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