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产制造成本

生产制造成本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2.3 生产制造成本生产制造成本由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组成。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由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构成。包括管理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

3.2.3 生产制造成本

生产制造成本由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组成。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由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构成。

3.2.3.1 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配件)、包装物、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1)外购原材料成本估算。估算公式如下:

原材料成本=全年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

其中,全年产量可根据测定的设计生产能力和投产期各年的生产负荷加以确定;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是依据原材料消耗定额和单价确定的。

工业项目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在评估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耗用量较大的、主要的原材料为估算对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经验数据估算原材料成本。

(2)外购燃料动力成本估算。估算公式为:

燃料动力成本=全年产量×单位产品燃料的动力成本

公式中有关数据的确定方法同上。

(3)外购半成品成本估算。估算公式为:

半成品成本=全年需求量×单位半成品成本

其中,全年需求量可根据测定的设计生产能力、投产期各年的生产负荷及预定的半成品需求比例加以确定。

3.2.3.2 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直接人工估算由工资估算和福利费估算两部分构成。

(1)工资估算。

工资的估算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按项目定员数和人均月工资额计算的月工资总额。其计算公式为:

月工资成本=项目定员数×人均月工资额

二是按照不同的工资级别对职工进行划分,分别估算同一级别职工的工资,然后再加以汇总。一般可分为五个级别,即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一般工人等。若有国外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要单独列出。

(2)福利费估算。

职工福利费是企业准备用于企业职工福利方面而提取的资金。我国企业中规定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来源,包括从费用中提取和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两方面。从费用中提取职工福利费,提取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扣除按规定标准发放的住房补贴)的14%。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疗经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以及按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不包括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

3.2.3.3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单位(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维护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环境保护费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但不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1)管理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包括生产单位(分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具体估算方法同上述直接人工工资估算方法。

(2)职工福利费。包括管理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具体估算方法同上述直接人工工资估算方法。

(3)设备折旧费。折旧是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

影响设备折旧数额大小的因素有四个:一是计提折旧基数,计提折旧基数是设备的原始价值或设备的账面净值;二是设备折旧年限,折旧年限长短关系到设备折旧率的高低,它是影响企业计提折旧额的关键因素;三是折旧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四是设备净残值,是指预计设备清理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值,并扣除预计清理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用的固定资产,包括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等,一般应计提折旧,但是房屋和建筑物,不管是否使用,都要计提折旧。因此,需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具体包括: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和在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

我国现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

①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亦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即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估计的净残值率和折旧年限计算折旧。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是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额、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利息计算求得。预计净残值率是预计的企业固定资产净残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根据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3%~5%确定。特别情况残值率会低于3%或高于5%,由企业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在项目评估中,由于折旧年限是根据项目的固定资产经济寿命期决定的,因此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较大,净残值率一般可选择10%。

关于折旧年限,国家有关部门在考虑到现代生产技术发展快的情况下,为能适应资产更新和资本回收的需要,对各类固定资产折旧的最短年限做出规定:一是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是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是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若采用综合折旧,项目的生产期即为折旧年限。在项目评估中,对轻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的折旧年限,一般可确定为8~15年;有些项目的折旧年限可确定为20年;对港口、铁路、矿山等项目的折旧年限可超过30年。

②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年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对于下列专用设备一般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交通运输企业和其他企业专用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专用设备等。对于交通运输企业和其他企业专用车队,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费;对于大型专用设备,可根据工作小时计算折旧费。

③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费用法,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提取折旧较多,在后期提得较少,使固定资产价值在使用年限内尽早得到补偿的折旧计算方法。加速折旧的方法很多,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年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例如: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00万元,预计使用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100×40%=40(万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100-40)×40%=24(万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100-40-24)×40%=14.4(万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第四年、第五年的折旧额=(21.6-5)/2=8.3(万元)

④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的尚可使用年限,分母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折旧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例如: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3-7所示。

表3-7 固定资产折旧表

img25

在项目评估中,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费。

(4)修理费估算,修理费也包括在制造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之中。在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时,可以单独计算修理费。修理费包括大修理费用和中小修理费用。在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修理费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费用中,其当年发生额较大时,可计入递延资产在以后年度摊销,摊销年限不能超过5年。但在项目评估时无法确定修理费具体发生的时间和金额,一般是按照折旧费的一定比例计算的。该比率可参照同类行业的经验数据加以确定。

(5)摊销费估算,摊销费是指无形资产、开办费和长期待摊费用在一定期限内分期摊销的费用。无形资产、开办费和长期待摊费用每期摊销额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予以摊销。

(6)利息支出估算,利息支出是指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即在生产期所发生的建设投资借款利息和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之和。建设投资借款在生产期发生的利息计算公式为:

每年支付利息=年初本金累计额×年利率

为简化计算,还款当年按年末偿还,全年计息。

流动资金借款利息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累计金额×年利率

3.2.3.4 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在一定期间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和关系不密切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1)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顾问费、交际应酬费、税金、土地使用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排污费、技术转让费、研究与开发费以及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等。

(2)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的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相关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等。

(3)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委托代销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