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中国制造到全球生产

从中国制造到全球生产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中国制造到全球生产_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一、中国制造的现状与问题(一)中国制造的现状对于每个有过出国经历的中国人来说,在异国他乡看到来自本土的产品会有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因为“中国制造”已经遍及全世界。表现出当前“中国制造”的强劲发展势头。据初步统计,我国居“世界第一”的制造产品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产品。“中国制造”正在进行全面地对外开放的宏图中扩张外延和丰富内涵。

一、中国制造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国制造的现状

对于每个有过出国经历的中国人来说,在异国他乡看到来自本土的产品会有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很多人出国旅游买回一大堆纪念品和时髦的商品,然而回到家细看商标,都是“MADE IN CHINA”。因为“中国制造”已经遍及全世界。美国人萨拉曾写过一篇《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谈到自己家在2005年一年中有意尝试着不购买中国制造的产品,即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中竟然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她甚至无法为老公买到合适的墨镜,为儿子买到物美价廉的鞋子,为孩子买到满意的圣诞礼物,最终不得不放弃了抵制“中国制造”的想法。

的确,今天的中国不少商品的产量已经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如钢铁、水泥、数字程控交换机等。据初步统计,我国居“世界第一”的制造产品已多达上百种。“九五”期间,“中国制造”的各种轻工产品,从几万种发展到30多万种。彩电、洗衣机、纺织品、集装箱等传统产业,也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产品。由此造就了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工业基地,仅次于美、日、德。中国制造的消费品呈现出一片旺盛的势头。如图2—3所示即“中国制造”在2006年的全球份额。

从图2—3中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的众多产品在数量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表现出当前“中国制造”的强劲发展势头。

据《中国科技发展报告》的综合报告,自1990年起,中国吸收投资2300亿美元,占亚洲总额的45%,其中制造业是最重要的投资领域,“中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在区域结构上,“中国制造”形成了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世界级的制造中心。三大区域的人口总数占全国总人口的35.45%,国土面积不到全国的10%,却创造了57%的国内生产总值和66%的工业总产值;而在对外贸易方面更是占据全国85%以上的份额,外资的利用也接近全国利用外资的八成。《环球透视》预计,到2020年,美国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出中所占份额将从目前的25.5%降至22.2%。而中国所占比例届时将首次超出美国,从2006年的12.1%,升至22.4%。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170多个产品产量全球第一,有700多个产品出口份额全球第一。集装箱产量占全球90%,DVD播放机产量占全球80%,玩具生产占全球80%,礼品生产占70%,体育用品占65%,自行车占60%,微波炉占50%,彩电占30%,冰箱占30%,纺织品占50%,洗衣机占25%,空调占30%,照相机占50%,集成电路占80%,移动电话占45%,笔记本电脑占67%,钢铁、水泥、数字程控交换机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据初步统计,我国居“世界第一”的制造产品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产品。

alt

资源来源:根据各国统计年鉴和海关出口统计整理得来。

图2—3 “中国制造”的全球份额

制造业是指对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这些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对零部件进行装配的工业,制造业包括扣除采掘业、公用业(电、煤气、自来水)后的所有29个行业。自1980年起,我国制造业年均增长率就达到12.65%,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到2005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已达6.642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48%。我国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的约一半的就业人口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制造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中取代了大量初级产品,比重已占到80%以上,创造了3/4的外汇收入。

“中国制造”正在进行全面地对外开放的宏图中扩张外延和丰富内涵。全球500强公司中已有480家在我国投资了二千多个项目,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子通信设备、石油化工、汽车、机械设备等制造商把他们的生产网络扩展到中国。“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二)“中国制造”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过去10年中,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2%,工业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一些产品出口额已居世界首位,中国占世界贸易的份额不仅在迅速增长,而且中国在全球分工价值链上的位置也开始攀升。从欧美的发达国家到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到处都可以看到“MADE IN CHINA”。两位数的增长率,已经保持了多年。另外,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DI)最大的接受国,跨国公司已经把中国当成其全球产业链布局中重要的一环,把中国作为其最重要的加工基地之一。

但就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而言,从份额上来说,即使和美国与日本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如2004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在2003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是5.8%,在世界进口中所占份额是5.3%。美国工业产值占全球比重超过20%,日本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5%,中国在世界排名虽然也已跃居第四,但所占份额只有5%。曾经有“8亿件衬衫才抵一架波音飞机”的事实充分揭示了中国制造业深深的“痛”。

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制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可归纳如下:

1.中国制造业产出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中国不少制造业产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均制造业产品数量比较,就处于一个非常落后的地位。日本经济学家将人均700千克钢产量作为一个国家重化工业完成的标志,而2007年中国的人均钢产量才350千克。2007年,全球汽车生产能力为6500万辆。工业化国家汽车实际生产能力的增长将超过本身的需求,而中国的汽车生产远未满足12亿人口消费的需求,2007年中国的汽车产量是1400万辆。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年美国平均18人1辆轿车,德国21人1辆轿车,日本29人1辆轿车。2006年,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轿车产量仅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1.1%左右,而1亿人口的日本占30%。人均制造业产品的水平,不仅反映了一国制造业生产的规模,也反映了一国经济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低水平制造产品的相对过剩,替代不了高技术含量制造产品的绝对短缺。以芭比娃娃为例,美国市场上出售的芭比娃娃基本上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在美国的市场上一个芭比娃娃的价格是10美元,但到岸价格却只有2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公司是以2美元的价格向美国提供这个商品的。但这2美元并不是最终利润,因为其中的1美元是管理费和运输费,必须扣除,在剩下的1美元中,依旧有0.65美元是用于支付来料的费用,扣除后剩下的最后0.35美元才是中国企业的所得。这就是中国制造最吸引人之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风靡全球的耐克,70%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但在国际市场上卖价为160美元的一双鞋,中国企业只能赚到3~4美元。目前,全球60%的家电最终产品都来自中国,但这仅是一个生产数量的百分比而非技术、非利益含量的百分比。简单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组装国。缺少技术、品牌和渠道使中国制造尚处于国际生产价值链的最低端。

2.制造业比重偏高,产品结构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少

从产出结构的国际比较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偏高。1995~2005年,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为34%左右,而日本和韩国均低于25%。美国的这一比例自1995年以来也呈递减趋势,从1995年的18.92%降为2001年的15.16%。与其他下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第一产业比重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同时远高于巴西、哈萨克斯坦和埃及三国,在所有列举的国家中是最高的,这与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关。第三产业比重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而且,近两年,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还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40%,2006年为39.5%。

alt

图2—4 微笑曲线

目前,中国制造尚处于全球产业链末端。依照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进行分析(如图2—4)。微笑曲线的定义就是指微笑嘴形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地体现在两端,即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业附加值是最低的。微笑曲线理论虽然简单,却很务实地指出产业未来努力的策略方向。在附加价值的观念指导下,企业体只有不断地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在此,如果我们进一步引申为制造业内在价值导向分布,则底部代表的是劳动密集型导向,两侧为附加值较高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导向。施振荣曾说,在研发、制造和营销三大领域中,研发可以获得20%的利润,营销可得25%的利润,而制造业的利润只有8%~10%。

显然,如果按“微笑曲线”判断,整体上看,中国目前能够参与国际分工的部分大多限于相当于下颚处的附加价值最低的部分。从在制造业的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来说,中国制造仍未摆脱末端。中国仍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我们还没有掌握当今制造业主要的核心技术,更多的只是在全球生产链的最后一道环节上组装产品。在全球营销方面,大部分中国产品既没有掌握渠道,更没有自己的国际品牌。中国制造,是全球产业链中流血流汗最多的一环,但也是利润微薄的一环。

虽然我国不少工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但产品结构不合理,差别化不足、档次不高、附加值较低,不少高技术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仍需进口。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虽然最终产品的出口已超过2/3,但其中约50%是加工贸易,缺少自主品牌。2007年机械及运输设备仍保持为中国第一大类进口商品,占进口总额的52.21%。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口比重为29%,进口比重为31.27%,相差近2.27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钢产量超过4.89亿吨,比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高出4倍。但品种短缺,其中低档次的建筑钢材占很大比重,而大量优质钢材、特殊钢材仍然依靠进口。

3.制造业技术开发水平相对落后,关键在于缺少核心技术

目前,中国制造的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仍依靠国外。一方面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不能有效地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创新不足,尚未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据有关部门对中国514家机械制造企业2009种正在生产的主导产品调查统计,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0.5年,平均开发周期为18个月,而美国一些机械企业早在1990年就已经做到了“三个3”,即产品的生命周期为3年,产品的试制周期为3个月,产品的设计周期为3个星期。中国制造的融合水平太低,高新技术与现有技术、机械制造技术与其他领域技术、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的融合和发展都很慢,从而导致制造业产品更新周期长,市场反应速度慢,新兴产业群体发育迟缓。与此同时,作为研究开发主体的大型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科研开发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如美国和英国科研经费的84%和97%集中于万人以上的大公司,国外大公司的科研开发经费一般都占到销售额的4%~10%,西门子公司一家研究经费就占德国电气机械行业的一半左右。而目前中国机械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仅占销售额的1%左右。科研开发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严重障碍。根据中国台湾企业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制造业永远是“任人宰割”的对象,因为缺乏核心技术、缺乏优势品牌,订单会不断飞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要么降价,要么“饿肚子”,企业没有选择。或许有一天,连非洲也会成为世界工厂,单靠成本优势企业无法长久发展。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华企业每年申报的专利数量中,80%来自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将成为跨国集团在中国市场上的重型武器,这意味着80%的国内市场有可能被它们鲸吞。核心技术是中国企业当前发展的最大瓶颈。萨缪尔森曾指出,市场经济最终的两个主宰是消费者和技术。技术好比木桶的底,其他因素构成木桶的帮,没有桶底,桶帮再高也没用。中国企业最缺少的就是核心技术,而这正是跨国公司手中的王牌,也正是中国企业最大的软肋。因为技术研发水平的落后,中国企业将面临着更加艰难的处境。

4.中国制造的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

目前,中国生产的机械制造产品中,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足5%。一方面,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长期依赖进口;另一方面,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产品严重积压、生产能力大量过剩。据原机械工业部对9省市639家重点企业的调查,1995年生产主导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的仅占17.8%,居国际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的占26.9%;居国际20世纪70年代初水平的占48.7%,还有7%的产品属于20世纪60年代水平。当前,中国生产金属切削机床2500多种,其中数控机床品种仅占2.8%,而日本1987年就已达到30%,德国1990年就达到了54%。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运用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则更大。

(2)中国制造的生产效率。

当前,中国机械行业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约为2200美元,而美国、英国分别高达97300美元和45330美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海洋石油三大集团,2006年销售收入45064亿元,总人数203.8万人,人均年销售收入只有22.1万元;而美国埃克森·莫比尔石油公司同年销售收入3399.38亿美元(合人民币25563.34亿元),总人数仅为8.8万人,人均年销售收入达290.4万美元(合人民币2183.8万元)。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相关数据计算,199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比重为3.5%,5年后的1998年提高到5.1%,到2003年则提高到6.9%。但与美、欧、亚的一些主要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美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一直在缓慢上升,从1993年的21.2%上升到2003年的23.3%。同时,我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虽然从1995年的267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63美元(增幅为73%),但与发达国家2003年人均5710美元相比,仍然相差5247美元,仅为其平均水平的8.11%。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到2003年中国也还低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人均665美元)以及西亚和欧洲的发展中地区(人均615美元),仅高于南亚和东亚、北非的发展中国家。

(3)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2006年利润名列世界500强之首的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为75133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部2392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同年利润总额1087.95亿元人民币(合130854亿美元)的57.42%。世界排名前2位的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利润额合计为166.63亿美元,超过了中国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总和。据说,一件在珠三角加工的国际名牌衬衫Hugo Boss,在美国纽约最繁华的第五大道的零售价是120美元,其中各级经销商和品牌拥有者赚了108美元(占90%),而以贴牌生产为主、接受订单生产的中国制造商只赚取了12美元(占10%)。而多数时候,中国的制造商们还在打价格战,只以9.6美元(8%)的报价争抢订单,导致了中国制造商最终利润率跌落到1%~2%。不仅服装业如此,我国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大多都是贴牌生产,赚取加工费。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在这一过程中,利润是逐级递减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制造的经济效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化生产是解决中国目前制造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一词首先出现于莱维特1985年发表的《市场全球化》一书中。全球化是指一个进程,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在《韦氏字典》中,“全球化”被定义为一个“在全球空间与实践领域中”促进各种活动、孕育各种动机的演绎过程,而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全球化这个词的词根“球”(globe)出现的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遍及世界各地了。全球化包括两层含义,即经济意义的全球化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全球化。

通常我们所说的全球化就是指经济的全球化。即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超越传统民族、国家、国界和社会制度差异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最优配置,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的全球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便宜的资源,资源配置不再受国界的限制,充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生产企业不会只使用本国的生产资源,它会因为中国的工资水平低就用中国的劳动力,因为美国的资本便宜就用美国的资本。

(二)实现从中国制造向全球化生产转变的原因所在

1.全球化生产有利于吸收投资、利用世界资源优势

发展全球化生产有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产业率。学者们普遍认为,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服务的交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与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加。全球化生产具有高度的流动性、高度的集约化、高度的垄断性、高度的渗透性和高度的依赖性。

全球化生产有利于我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全球化驱动力。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新一轮生产要素重组和国际产业转移出现新趋势,全球范围内企业跨国经营再掀新的高潮,全球化生产可使中国制造扩大国际业务,使贸易和投资更快增长,经济和技术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2.全球化生产有利于中国实现跨国投资和经营,从而有利于产业升级

全球化生产可更多地利用世界新技术、新工艺。依靠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运输技术,抓住一切可能的商业机会,把资本、技术、企业文化和管理迅速结合起来,以获得高额利润。从对外直接投资看,对外投资既可以为东道国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其经济发展,又能够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减少贸易摩擦,是一种互利共赢的策略。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及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进程,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期。2006年末,我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对外投资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已从建点、开办“窗口”等简单方式,发展到投资建厂、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方式。充分利用全球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更快实现我国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从而更快实现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

3.全球化生产有利于发挥本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提升技术开发水平

在全球生产体系中,一个产品在多个国家生产,改写了国产的概念。零部件的国际贸易增速度高于制成品,它占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的13.2%增至90年代的18.5%。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占世界比重从1982年的4%上升到2000年的21%。全球生产体系给积极参与的国家的工业化带来了发展机遇。全球生产体系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对世界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良策。加入全球生产体系更利于中国尽快实现产业技术升级,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量提升,利用全球先进的研发机构和人员为中国制造提升研究水平。联合国的研究表明,中国是制成品出口竞争最具活力的国家,高技术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的程度居世界首位。加入全球生产体系,使中国获得了先进技术,同时,更利于中国发展自主品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使我国自己的技术力量和品牌借助于全球化生产的大好时机更快地发展和成长。例如中国家电产业从参与全球装配起步,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大国,技术进步已经使中国家电标准被列入国际标准。

4.全球化生产有利于减少关税,实现产业本土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进入全球生产体系,需要两种资源。一种是可流动的资源,即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另一种是不可移动资源,最重要的是投资环境,它实际上是一种制度资源,但不是每个国家都齐备的。中国成功地进入这个体系,最重要的是改革开放恰好适应了世界经济网络化的需要。既然一个产品在多国生产,就要多次过境。为了减少关税带来的成本,全球生产体系就实现了在目的国中的贸易自由化,从而增强了本土企业的适应性,实现本土化生产。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应变能力,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入全球生产体系,出口、进口和制造业产值增长是同步的,而且有利于保持增长的稳定。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再局限于临时的交易,而是发展稳定的合作关系,长期供货关系可以减轻世界需求波动的不利影响。这可以解释中国经济为什么在世界经济衰退时仍保持高速增长。在错综复杂的全球生产体系中,参与者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例如中国与东盟加强了互信,在较短时间内达成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共识,是因为双方都是全球生产体系的积极参与者,从而实现双方受益的双赢局面。

5.全球化生产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加强协作,同时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实现全球化生产后的中国企业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摆脱大而全的想法,集中精力于核心能力。使企业能够不再受市场直接交易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利于企业直接的资源更加自由和灵活地流动。真正实现了生产一体化,即企业能力的一体化,加强企业能力的互补性。企业不再单打独斗,而要讲究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尤其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加直接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从提升产品质量入手,从企业的生命线开始。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促进新产业集群的形成。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企业集中于一种或数种产业,得益于由竞争者、买方和供方组成的网络协作关系。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业,但传统产业也不例外。而先进的技术必然促进产业集群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形成。产业集群超越了直接市场交易,改变了市场交易系统。按照一般的认识,市场交易是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买卖关系,它不是发生在企业生产内部,而是发生在生产之后,即企业把生产出的产品出卖给购买方。新的企业系统把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纳入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实现了原来的封闭企业系统向开放性企业系统的演变。例如,在传统交易方式中,技术转让往往采取技术买卖(典型的是专利转让)或资本货物贸易。在新的企业系统中,技术转让体现为以合作开发为核心的技术共享。它没有改变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即契约原则。企业之间的合作同样要严格履行合同。但是,它不必通过市场直接进行交易。传统意义上的直接市场交易对象是产品,而开放的企业系统的主要交易对象是企业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融资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同时,在全球生产体系中,跨企业的生产组织者的作用增强。由于以直接市场交易为依托,企业之间的关系演变为企业之间在生产、技术发明、市场销售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协作或合作,出现了跨企业的生产组织者,因此更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发展国际经营的过程中,与国外先进企业实现在生产、技术发明、市场销售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协作或合作。同时,企业还加强了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这超出了直接的市场交易,企业内部活动对外开放,采取了合资、合作研究、技术交流、合作生产、合作开发市场和外包生产等一系列在传统市场之外的经济活动。

针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特点,在企业实施全球化生产的国际经营战略时,更应该注重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吸引、留住并用好人才,管理上不宜太“硬”。中国企业应该努力改变自己的管理风格,吸引高端人才,从而获得研发能力。太多的绩效考核、人才评估、上班打卡,只会使企业管理的方式过于强硬,不利于企业发展,尤其是国际化经营。因此,不要给员工设立太多的框框,尽量提供宽松的环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才能提升企业的管理绩效。

6.全球化生产有利于中国发展具有自主品牌和渠道的民族企业

时下,中国的确缺少世界知名的品牌。经过20多年的努力,虽然我国已经拥有了海尔、联想、长虹等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同时一些传统的“老字号”也开始走出国门,如北京同仁堂等中国传统中药企业。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还很薄弱,与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还很不相称。我国企业主要还是采取低价竞争和低成本规模扩张的模式,企业从品牌所获利润甚少。虽然我国制造的玩具占全球产量的80%,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体育用品占全球产量的30%,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50%,有近20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然而,我国各类进出口企业中拥有自有商标的不到20%,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不到10%,自主品牌发展滞后。相比较而言,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重达60%,而在我国却不足20%。过去对价格竞争、规模制造的过分依赖,使中国企业必须重新寻找开拓国际市场的最佳选择。树立“全球化生产”的品牌就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战略,它不仅能促进中国企业经济的发展,也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力的提高。中国的民族企业需要积极发挥后发优势,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自己的技术起点,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中国发展自主品牌是中国产业实现提升的必由之路。研发核心技术,自创品牌,自建渠道,积极开拓全球市场,把战火烧到对手的后院,这才是从根本上逐步扭转颓势的唯一有效的方式。而全球化生产正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这种难得的机遇。

同时,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还要大力开拓营销渠道、进入海外市场、打造国际品牌。中国制造业进军海外市场的意义在于,海外市场能提供更大的空间,参与海外竞争能提高企业的竞争机能,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促使中国企业早日从“中国制造”升级为“全球化生产”。此前,日本、韩国很多企业在开辟海外市场方面已获成功,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和全球开放背景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我国制造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更多从有利于参与国际全球化和国际视角的角度出发,从战略高度并且重新从整体上考虑我国制造业的全球定位发展问题。从重要的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业、汽车造船等我国还具有相对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着手,培养我们的世界级制造业的产业龙头。当前,从“中国制造”向“全球化生产”的转变也是大势所趋,但要成功实现这一转型,中国企业必然要在打造品牌方面下工夫。积极、主动地收集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尝试着去了解消费者,了解他们购买或不购买企业产品与服务的理由,这是品牌与市场战略的根本,因为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信息时代里,只有知信者才能生存。过去对价格竞争、规模制造的过分依赖,必须重新寻找开拓国际市场的最佳选择。树立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就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战略,它不仅能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也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力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