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国独霸世界全球战略的演变

美国独霸世界全球战略的演变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美国独霸世界全球战略的演变1.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杜鲁门时期。上台之后,他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了美国的全球战略。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身亡,约翰逊继任总统。

一、美国独霸世界全球战略的演变

1.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

(1)杜鲁门时期(1945~1952年)。1945年4月上台的杜鲁门政府采纳了乔治·凯南等人的理论,要阻挡苏联的所谓共产主义对外扩张,很快修改了罗斯福时期的大国合作战略,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其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杜鲁门主义”为核心的“冷战”政策,以原子弹和美元为坚强后盾,打着“遏制共产主义扩张”、“保卫自由世界的安全”的旗号,同苏联实行全面对抗,对东欧进行颠覆,在中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继而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和军事上包围的政策。

第二,对西欧和日本,通过“马歇尔计划”、“占领地区救济基金”和“经济复兴基金”进行扶植与援助,通过分裂德国、建立“北约”和缔结《日美安全条约》,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对盟国进行控制。

第三,在亚非拉地区,通过签订《西半球防务条约》和“美洲国家组织”来巩固它在拉美“后院”的统治,打着所谓“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旗号,推行“第四点计划”,支持亲美独裁政权,推行新殖民主义

(2)艾森豪威尔时期(1953~1960年)。艾森豪威尔是在“体面地结束朝鲜战争”和对共产主义采取更“有效的”政策的允诺下上台的。上台之后,他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了美国的全球战略。

第一,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解放战略”,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使其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世界”的成员。1954年,国务卿杜勒斯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实质是一种核讹诈的战略,多次引起战争危机。1957年底,艾森豪威尔政府又提出了“和平取胜”的战略,幻想通过“和平演变”来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尽管在这个时期美苏之间曾出现短暂的“蜜月时期”,实现了艾森豪威尔和赫鲁晓夫的首脑会晤,但美国并未放弃对苏联的“冷战”政策。

第二,在亚非拉地区,美国加紧了全面扩张。针对印度支那的局势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支持法国对越南的侵略。针对中东的新形势,提出填补中东真空的“艾森豪威尔主义”,同苏联在中东展开争夺。

(3)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8年)。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由于苏联实力的增长,西欧和日本等新的经济中心的出现,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肯尼迪一上台就提出“一手拿剑,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通过运用和平与战争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具体如下:

第一,同苏联既对抗又勾结。一方面,美国同苏联继续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在推行“灵活反应战略”的同时,大规模扩充核力量,并针对苏联和中国提出了“两个半战争战略”。另一方面,又同苏联进行勾结,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途径,对苏东进行渗透,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向“自由世界”的和平演变。

第二,在亚非拉地区,施以“恩威并用”的政策。一方面,建立名为“和平队”的援外组织,用“援助”的手法来笼络亚非拉地区的国家和人民,阻止他们起来革命。另一方面,又从美国利益出发,以保卫自由、民主和反对共产主义为名,对古巴进行武装颠覆,在巴拿马、多米尼加进行军事干涉,在印度支那半岛于1961年10月发动了在南越的“特种战争”。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身亡,约翰逊继任总统。他留用了肯尼迪的外事班子,对外政策变化不大,其中心问题是越南战争问题。1964年8月,美国称美国军舰东京湾(北部湾)遭到北越袭击,国会通过“东京湾决议”,美国飞机对北越进行了“报复性”的轰炸。此后,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断扩大越战。1965年3月35000名海军陆战队在南越登陆,特种战争升级为有限战争。到1967年底,在越南侵略美军总数超过50万人。

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是美国推行全球扩张主义的鼎盛时期。尽管几届政府在具体的策略和做法上各有差异,但其全球战略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是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反对共产主义。对社会主义实行全面的“冷战”和遏制政策,对西欧和日本进行扶植、援助和控制,大举向亚非拉地区进行渗透和扩张,最后把全世界都置于美国的控制之下,达到独霸世界的目的。

2.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1)尼克松福特时期(1969~1976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第一,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把美国拖得筋疲力尽,引起了国内政治、经济局势的动荡不定,国内反战情绪与日俱增,反战示威此起彼伏。

第二,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严重下降。1948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54.6%,1970年下降为37.8%。1950年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49.6%,197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只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5.5%。

第三,美苏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在战略核武器和常规军备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到60年代末期,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数量方面取得了优势,并在反弹道系统方面走到了美国前面。

第四,由于经济霸权地位的丧失,美国在同西欧、日本的关系上也出现了问题,西欧、日本不甘充当“小伙计”,独立自主倾向不断发展。

第五,第三世界的崛起,动摇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根基。古巴革命的胜利,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多米尼加人民对美国军事干涉的反抗等一系列的事件在美国的“后院”燃起熊熊烈火。

针对上述情况,1969年1月上台的尼克松政府提出了一套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的演说中提出“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表示美国要从亚洲实行战略收缩。1970年2月,在向国会提出的长篇咨文中,把“新亚洲政策”推而广之,适用于全世界,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三原则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其内容涉及各个方面:

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1969年10月,两国宣布进行限制战略武器的会谈,到1972年5月,双方经123次会谈达成了协议。

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

实施美、中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尼克松正式访华,并发表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在第三世界实行局部收缩,确保战略重点。1973年1月27日,美国在巴黎正式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体面地结束了越南战争。在中东,则在继续支持以色列的同时,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推行比过去较为平衡的政策,阻止苏联的渗透和扩张。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了继续保住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政策。其实质就是: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国内外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通过牺牲盟友,延缓自身的衰落;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尼克松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从谋求力量优势转变为力量均势,从充当“世界警察”转变为“共同分担责任”。美国的对外政策比战后任何时期都要灵活、现实与内向,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具有深远的影响。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因1972年竞选期间的“水门事件”而辞职,福特继任总统。他的对外政策被称作“没有尼克松的尼克松政策”。

(2)卡特时期(1977~1980年)。卡特是以平民主义的新面孔而赢得大选的。在国内,美国尚未从越战后遗症和“水门事件”的冲击中恢复过来,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又使美国元气大伤;在国际上,苏联的势力在继续扩张,美、日、欧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经济摩擦日益尖锐,美国在第三世界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

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

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对美国国内政治及整个国际关系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饭店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此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冠之以“某某门”(gate)的名称。

因此,卡特上台后把加强美国的思想意识对世界的影响,改善美国的战略地位,恢复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作为对外战略的出发点,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三边主义”战略,把美、日、欧的三边合作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发展更为和谐的南北政治、经济关系,减少第三世界对美国的敌视,削弱苏联的影响。

第三,同苏联实行全面的、真正的缓和,提出要摒除“对共产主义的过度恐惧”,反对将“缓和”同苏联的国际行为联系起来。地区争夺上“以水灭火”,而不是“以火灭火”,使美处于战略守势。

第四,把美中关系作为美国“全球政治的一个中心环节”。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第五,重视人权外交,增进全球对人权问题的敏感,重振美国外交政策的道义内容。“世界秩序战略”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以美国为领导的公正的、多元化的“世界新秩序”,以继续维护美国岌岌可危的霸权地位。

然而,卡特的上述政策不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助长了苏联的扩张势头。1979年11月,伊朗人质危机发生后,卡特优柔寡断的政策被人指责为“软弱无能”。1979年12月,苏联出兵阿富汗,卡特政府深感形势严重,对苏政策又趋强硬。1980年1月23日,卡特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用武力保卫波斯湾阻止苏联南下的“卡特主义”,美国加强了对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组建了快速反应部队,同时还对苏联实行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但这些强硬的姿态在实际效果上并未扭转美国的颓势。

从本质上来看,卡特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基本上是尼克松、福特时期的延续,两者都以多元化的国际结构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都把协调国际间各种力量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外交手段。

3.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

(1)里根时期(1981~1988年)。里根在就职演说中就声明前届政府执行的缓和政策已经破产,他将奉行一项“坚定而有原则的外交政策”,提出了“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关系总战略。

中美“八一七”公报

1982年8月17日,美国与中国发表有关军售、台湾问题的公报。内容除重申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认知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美国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外,主要强调美国不打算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而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准,美国将逐步减少对台军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第一,重振美国经济,大规模扩充军备,增强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打出了“扩军抗苏,重振国威”的旗号,制定了16000亿美元的全面扩军计划,其基本目标就是要恢复对苏联的军事优势。

第二,对苏联实行进攻性强硬措施,扭转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局面。宣称“苏联在哪里干涉,就在哪里同它对抗”,将通过强硬行动迫使苏联实行克制。同时,美国也不放弃联系与对话,就限制核武器等问题与苏联进行谈判,但强调“会谈的速度、范围和级别将取决于苏联在国际上的表现”。

第三,努力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强调“以美国为中心”的战略同盟关系,力图通过强有力的对外政策,使盟国服从于反苏的总战略。

第四,不断加强美中关系,借重中国,抗衡苏联。出于战略的考虑,1982年里根政府与中国签署了《八一七公报》,声称:美国“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并减少了对中国在技术转让方面的限制。两国的经贸、技术关系发展很快,但在政治上的根本障碍并未消除。1984年4月,里根访问了中国。

1985年里根再次当选之后,进一步提出所谓“第二次革命”,其实质是企图凭借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用太空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用美国式的“民主”、“自由”征服世界,重新确立美国在全球独霸地位的扩张战略。为此,里根在第二任期又作了一些外交政策调整。

第一,制定了“星球大战计划”。1985年1月,美国公布了“总统战略防御计划”。即利用美国空间技术优势,建立一个以近地外层空间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太空综合性战略防御体系,表明美国决心打破“恐怖均衡”,同苏联进行经济、军事和科技诸方面的综合较量。

第二,推行“里根主义”。1986年3月,里根发表《自由、地区安全和全球和平》的外交咨文,其核心是综合运用军事、外交、经济和宣传等手段,支持共产党国家的“自由战士”,把苏联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推回到苏联本土去,削弱苏联的政治和军事利益。

第三,实行实力遏制和谈判并重的灵活政策。美国希望通过谈判捞取好处以减轻军备竞赛带来的经济压力,趁苏联稳定国内之机阻止苏联核力量的增长。从1985年开始到里根第二任期结束,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先后在日内瓦、雷克雅未克、华盛顿、莫斯科和纽约举行了5次正式会晤,美、苏关系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严峻对抗走向了缓和,进入了对话的新时期。

(2)老布什时期(1989~1992年)。在老布什任内,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和海湾战争的胜利,外交成就非凡。

第一,针对苏联和东欧,老布什政府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重振国威”之后,美国在经济、政治体制和科学技术方面已对苏联占有很大优势。1989年5月12日,老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发表题为“苏联的变化”的演讲,围绕对苏关系第一次提出了“超越遏制”的新观念。

“超越遏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不放弃对苏联军事遏制的同时,抓住苏联“改革”的时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使东欧脱离苏联的影响,促使苏联削减军事力量,同美国合作解决全球范围的地区冲突,最终使苏联国内政治“多元化”,实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和私有化。同美国战后以来的遏制战略相比,超越遏制战略突出了“和平演变”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第二,更加重视西西关系,力图巩固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领导地位。1991年,国务卿贝克提出了“新大西洋主义”,其内容主要是加强业已存在的各种体制,把北约、欧共体和欧安会这三大机制作为建立欧洲新格局的基础,在重塑欧洲格局的过程中保持和加强美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第三,对中国推行既维持美中关系基本框架,又诱使中国进行“和平变革”二者相结合的基本政策方针。前者意在重视中国在地区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上的重大作用、潜在的市场吸引力以及保持对中国施加影响的种种渠道的畅通,维系美国的现实国家利益。后者意在以“人权”为突破口,对中国软硬兼施,以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有利于西方的“和平变革”。

第四,更加重视第三世界的动荡及其对美国的影响,并切实加强对付第三世界威胁的能力。海湾战争期间,老布什提出要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世界新秩序”,标志着美国企图利用战胜伊拉克的余威,把军事上的胜利转变为政治上的主动,务求把对第三世界的经济技术等援助同受援国的体制改革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所谓“全球民主化进程”。

海湾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这场战争对“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展示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革命。

4.“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全球战略

(1)克林顿时期(1993~2000年)。以主张“变革”入主白宫的克林顿顶住了国内“新孤立主义”的压力,在新形势下,仍然坚持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总目标,在外交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出台了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参与扩展安全战略报告》,报告的核心思想就是: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阻止和遏制对美国及其盟国的一系列威胁,实现全球称霸,使21世纪成为“美国世纪”。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克林顿主义”正式出台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代名词。

“克林顿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扩展民主论”,突出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外交中推行美国式的民主、人权,实际上是流行于西方的“民主和平论”的翻版,即所谓的“民主国家相互不打仗”。而“人权高于主权”、“人道干涉无国界”则是“扩展民主”论的衍生物,实质上就是确立“美国霸权下的和平”。为此,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积极的对外干预活动。

“克林顿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这在美国战后外交史上还是首次,是同以往政府最大的不同点。重点放在促使更多国家认可并接受现有的和不断出现的国际规则上,以确保美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在为美国产品开拓海外市场之时,尽可能避免出现直接的双边冲突,而是强调发挥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组织的作用。

在地区政策方面,欧洲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地区,美国的对欧政策强调合作,推动北约成为建立新的欧洲安全体系的主要工具,加紧北约东扩的步伐。对俄罗斯的政策,在鼓励其加紧完成转轨的同时,加大控制和防范的力度。对亚太奉行灵活的实力政策,一方面,致力于巩固其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以实现其有效威慑潜在敌对国并确保美主导地位的目标。另一方面,采取灵活的政策,积极利用亚太经合组织推动该地区的“经济自由化”,促进该地区的“民主化”。在中东保持同以色列“特殊关系”和对伊拉克强硬政策的同时,努力协调同埃及、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伙伴的立场,在阿以之间求得某种平衡,以实现美在中东的战略意图。在拉美,1994年12月9日,在克林顿倡议下举行了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揭开了美拉关系新时期合作的帷幕。

对华政策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冷战”后的中美关系虽然存在众多的共同利益,但却缺乏一个雄厚的战略合作基础,两国通过努力共建战略信任至关重要。1997年10~11月,江泽民主席访美取得成功,1998年6月,克林顿访问中国,双方同意建立中美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争取把一种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带入21世纪。

(2)小布什时期(2001~2008年)。小布什是进入21世纪的第一任美国总统,他受新保守主义影响,一改克林顿时期的新自由主义理念,转而奉行进攻性现实主义。就职之初,将实力放在美国对外战略的首要位置,主张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扩大的自由贸易和巩固的盟国关系为基础,保持美国的霸权地位。对外战略不再是立足于改变别国,而是战胜别国,表现出更强的进攻性、冒险性和独断专行的倾向。表现在:撕毁防止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不顾他国反对大肆推进建立国家导弹防御计划(NMD)和战区导弹防御计划(TMD)、阻碍朝鲜半岛和平进程等,这些做法处处体现美国利益至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不满。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小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以崇尚武力和单边主义为特征的新保守主义色彩更加明显。

谋求新的“帝国霸权”是小布什政府对外战略的根本目标。“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一直有鼓吹确立美国“绝对霸权地位”和“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声音。“9·11”事件加快了美国实施“新帝国战略”的步伐。美国民众对安全的期望和强烈的民族情绪与“新帝国论”产生共鸣,建立一个主宰世界的“美利坚帝国”成为美国社会和美国政府的目标。

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是小布什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在“反恐”的旗号下,美国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以反恐战争为契机建立了美国主导下的地区平衡和新秩序。在2002年1月的首次《国情咨文》中,小布什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三国列为所谓的“邪恶轴心”,是恐怖主义的主要源头。2006年3月,小布什政府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出:极端伊斯兰主义是恐怖主义的思想根源,反恐战争是一场民主对专制的意识形态战争。

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是小布什政府对外战略的主要手段。小布什政府中的新保守派占据了决策核心的位置,他们认为美国实力超强,抛弃相互依存的理论,推行我行我素的政策,强调美国绝对至上。2002年6月,布什在西点军校讲话时提出了“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根据这一战略,美国将保持军事上的超强优势,以阻止任何敌人对美国的挑战,并在“恐怖分子构成的威胁尚未变成行动之前”便对之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防患于未然。这直接挑战现行国际法和国际秩序,带有明显的“新帝国主义”色彩。

在地区政策方面,美欧关系麻烦不断,美国仍然将北约作为维护和平和美国利益的基础,推进北约东扩。但“9·11”事件后,传统的美欧联盟关系的基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法、德等欧洲国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已不再无条件地听从美国的指挥或同美国保持一致,而是更多地从本国或本地区的处境和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对俄罗斯,美国继续坚持既防范又合作的政策,在反恐、防止核扩散、打击跨国犯罪和毒品走私以及能源领域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在亚太,美国以美日关系为重点,利用日本牵制中国,加大了对中国遏制的力度,美中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和发展。

(3)奥巴马时期(2009年至今)。基于对小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反感和失望,无论是在美国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奥巴马就任后的外交政策调整都成为关注的焦点。

奥巴马执政之初,正值金融危机依然严峻之际,为此,奥巴马政府大大提升了经济安全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改变了小布什政府“反恐优先”的做法,积极寻求阿富汗问题和伊拉克问题的解决之道,相继推出“伊拉克新战略”和“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

同时,奥巴马摒弃了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突出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在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关系、气候变化和关塔那摩监狱等热点问题上都表现出与前任总统截然不同的立场,以此重塑美国的国际形象。奥巴马认为,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以及“先发制人”的做法使美国在国际上丧失了人心,使得美国难以承担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美国必须更多地运用软实力来改变自己的形象,重新恢复其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新任的国务卿希拉里也提出要运用“巧实力”,即在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所有政策工具中,选择正确的工具或组合来实现美国的外交利益。2009年4月22日,希拉里在美众议院听证会上进一步将奥巴马政府对外政策概括为“伙伴关系、实用主义和原则性”。2009年10月,奥巴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殊荣,事实上,奥巴马还没有来得及解决任何重大国际冲突,他的获奖在于他提出了一套自由主义的外交构想,顺应了当今国际社会一些重要理念的变化。

“奥巴马主义”尚在形成当中,其内容和特征尚未充分显现。但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奥巴马政府极力否定小布什政府的一系列对外举措,但美国对外政策的实质和根本目标不会改变。因此,尽管奥巴马对发展中国家和应对全球性问题做出了种种承诺,但在国内政治压力面前,却一再采取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保护主义的措施,在气候变化、能源和反恐等议题上仍然坚守美国至上的利益和立场。奥巴马不会放弃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只是要改变美国领导世界的方法,在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继续巩固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