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竞争力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区域竞争力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区域竞争力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一)区域空间格局与发展理论1.区域空间格局空间结构理论萌芽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并在战后的美国、瑞典、德国等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各国区域经济问题的逐步出现,区域经济理论开始注重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发展与区域政策问题,同时也研究区域经济趋同或趋异问题。

二、区域竞争力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区域空间格局与发展理论

1.区域空间格局

空间结构理论萌芽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并在战后的美国、瑞典、德国等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理论研究的目标及着眼点都不同于区位论,它不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而是研究各种客体在空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规模。

空间结构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后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很快,并出现了如过分集聚、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社会各界对调整各类区域范围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城镇体系结构,开发与促进欠发达地区以实现区域的平衡发展,最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与空间呼声极高。而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企业与服务业的空间结合,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的集聚效果或集聚优势。空间结构理论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集聚效应导致城市的膨胀,使经济水平高特别是区域基础设施发达的地区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此产生了谋求区域平衡发展的任务;二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负荷之间的不适应。

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以城镇居民点(市场)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②最佳的企业规模、居民点规模、城市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③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上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演变;④社会经济客体空间集中的合理程度;⑤空间相互作用,包括地区间的货物流、人流、财政流,各级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革新、信息、技术知识的扩展过程等。

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50~70年代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应该说这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随着各国区域经济问题的逐步出现,区域经济理论开始注重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发展与区域政策问题,同时也研究区域经济趋同或趋异问题。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有关研究成果,其中非常有影响的有大推进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与平衡增长理论等均衡增长理论等以及增长级理论、循环积累的因果关系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依附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倒U形理论等非均衡增长理论。

(二)新经济地理理论

1991年,克鲁格曼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对新经济地理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随后的一系列论著中对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主要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之上,通过无差异空间、无运输成本等严格假定,提出相应的区位理论、区域增长理论等。克鲁格曼认为,以往的主流经济学,正是由于缺乏分析“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工具,才导致空间问题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之外。现在,由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工具的发展,有望将空间问题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新经济地理理论是将运输成本纳入到了理论分析框架之中,因为运输成本的减少会引发集聚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等问题,把这些要素融入到企业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与发散性问题中,就会得出不同于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观点。

新经济地理理论主要研究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基本观点是,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性是“报酬递增”的结果。现实经济生活中“报酬递增”现象广泛存在,而且可以应用到多个领域。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把一家工厂孤立地建在大荒原上,无论工厂如何做大做强,最终也逃脱不了“规模报酬递减”的命运。但是,如果我们把工厂设立在大城市里,情况就大不相同,因为城市的规模越大,一般来说工业基础就越健全。这样,无论所建工厂在原料供给上有什么新要求,在生产工艺上有什么新标准,就都可以在城市这个空间范围内得到满足。伴随着工厂的扩张和城市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会越来越高,收益也随之提高,这样就实现了“报酬递增”。克鲁格曼认为,这才是把握住了现代国际贸易的核心。

克鲁格曼运用了一个简单的“核心—外围”模型,分析一个国家内部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在这个模型中,处于中心或核心的是制造业地区,外围是农业地区,区位因素取决于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的相互影响。假设工业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活动将趋向于空间集聚。在资源不可流动的假设下,生产总是聚集在最大的市场,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并取得递增报酬。但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地理集中的形成是某种力量积累的历史过程。中心—外围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可以预测一个经济体中经济地理模式的渐进化过程:初始状态时,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可能有某种优势,它对另一地区的特定厂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导致这些厂商生产区位的改变,一旦某个区位形成行业的地理集中,则该地区的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地区垄断竞争优势。

克鲁格曼还进一步详细论述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他肯定了早期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性思想,认为这是经济活动在地理位置上趋向集中。在此基础上,克鲁格曼又重新诠释了马歇尔的观点,认为产业地方化现象有三个原因:基本要素、中间投入品和技术的使用,它们都产生了来自于供应方面的外部经济性。第一,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在同一个地方,来自同一行业众多企业的积聚力量,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这个蓄水池的不断扩大,可以帮助企业克服种种不确定性,加上规模经济的作用,报酬递增的效应便出现了。第二,中间投入品效应。一种产业长期集聚在某地,可以吸引许多提供特定投入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并使之逐渐成为地区的生产中心;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这种生产中心规模越来越大,就会吸引更多有效率的供应商。第三,技术的“外溢”效应。假设有关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信息,在某地区内部比其他地区更容易流动和获得,那么相对于远离该地区的企业来说,集聚在该地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正的外部性效应。

(三)比较成本与优势理论

1.比较成本理论

在比较成本理论产生之前,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在国家贸易解释中居于主导地位,他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成本更低。各国按绝对有利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并开展国际贸易,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斯密的观点是建立在绝对生产成本差异的基础之上的,即一国应当有一种产品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而另一种产品的成本绝对地高于他国,这样才能够开展国际贸易。所以,他的理论不能解释为何一国两种产品的成本都绝对地高于或低于他国时,仍然会有国际贸易发生的现象。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根据劳动价值论,任何商品的价值都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李嘉图认为,虽然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都处于劣势地位,但只要两者的不利程度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劣势少一些,即具有相对优势。如果一国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然后用其产品进行国际交换,贸易双方都能从交换中获利。

2.要素禀赋理论

20世纪30年代俄林提出的理论把比较优势形成原因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李嘉图在创立比较成本理论的时候,是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即劳动效率的高低来说明比较优势的形成的。俄林则通过资源相对丰裕度决定比较优势的理论,使人们对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形成了较为具体的认识。资源禀赋是从生产函数相同的假设出发的。所谓生产函数相同,是指不同国家生产同样的商品时,需消耗同样的生产资源,即用实物形态来衡量的劳动生产率相同。俄林指出,影响商品成本高低的是生产资源相对丰裕度。也就是说,如果一国某种资源的供给相对比较充足,其价值就会相对比较低,因而生产时需大量使用资源的商品的成本就会比较低。

3.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由巴拉萨根据要素禀赋理论提出的阶梯比较优势论可以作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代表。他预期各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和比较优势会随着它们生产要素的状况而发生改变。与传统的发达与落后两极划分法不同的是,国际分工的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排列着多个阶段。更新发展阶梯的过程是连续两年中断的。

4.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是由波斯纳提出的,他把国家间的贸易与各国的技术禀赋联系起来,认为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后才逐渐消失,而创新由技术优势获取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促进其不断地改进技术、工艺、开发出新产品,创造新一轮的技术差距。这种技术差距表现为拥有新技术的国家能在一段时间垄断应用技术的新产品的出口。这个时间成为“仿效时间”,即新技术被国外仿效的时间。一种新产品出现到被外国消费者接受,也会有一段时间间隔,这叫“需求差距”。这两个差距之间的时间差异,决定着从技术优势中获得的利益。需求差距越短,反应差距越长,技术创新过程获得的贸易利用越大;反之,则相反。

(四)竞争优势理论

1.行业竞争优势理论

各国行业是行业竞争优势研究的对象,而研究者观察的对象是各个行业的产品(服务)和企业,所以,企业是行业竞争的实体,产品(服务)是行业竞争的最终比较物。在行业竞争优势研究中研究的客观资料就是相关国家特定行业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赢利率,这是行业竞争优势最终的实现指标,反映了行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因而是行业国际竞争优势最具显示性的检验标准。行业竞争优势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客观描述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而且要发现决定或影响各国特定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因素,即寻找行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以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各行业竞争优势的因果关系。

在分析各个特定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可以综合研究一国行业总体的国际竞争优势,一国行业总体的国际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各行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取决于一国产业结构是否体现其国际竞争优势,即一国行业总体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反映。

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将竞争优势理论由企业上升到国家,提出了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分析钻石模型,试图解释“为什么特定的国家会成为特定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母国基地”。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国内企业或行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又是由4组因素决定的,它们是要素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这4组因素的每一组都可单独发生作用,但又同时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这4组因素结合成一个体系,共同作用决定国家竞争优势。以上所讨论的4组因素即构成了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方面所特有的“钻石”(Diamond)结构,但仅仅这些因素还不足以完全描述一个国家的竞争环境,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对以上4个因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机遇在这里指的是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的随机事件,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制定有关的制度和政策来影响该行业国际竞争优势的4个基本因素。但是能否利用机遇、如何利用机遇以及政府的作用都主要是通过对这4个决定因素的影响来实现的。

波特认为:国家是支撑每个企业和特定产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基础。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体现在:“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模型即钻石模型中。这些因素分别是:生产因素、需求因素、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以及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状态因素。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要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以上4个基本因素以及机遇和政府两个辅助因素的整合作用。①生产因素。又分为初级因素和高级因素两类。初级因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高级因素则是指社会和个人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因素。一个国家若要取得竞争优势,高级因素远比初级因素重要。②需求因素。国内需求条件是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③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即与企业有关联的产业和供应商的竞争力。一个企业的经营要通过合作、适时生产和信息交流与众多的相关企业和行业保持联系,并从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力,如果这种接触是各方的主观愿望,那么产生的交互作用就是成功的。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④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状态因素。它们是指一国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各类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有其不同的规模、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竞争目标、管理模式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外部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