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责任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区域责任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国内机构和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大多数脱胎于国家竞争力的内涵。研究者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区域创造财富的能力。“区域经济实力即区域竞争力”一说极易引起争议,因为在IMD和WEF的竞争力构成体系中,经济实力被列成是竞争力构成要素之一。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归纳起来有7个,这7大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区域竞争力的有机整体。

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设施、科技等基础性要素产生的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亦即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的产业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强弱的程度;区域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辐射与聚集能力的大小。

在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中,基础竞争力是其他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其他竞争力都无从谈起,任何产业没有基础设施就不可能形成,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也只有在区域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

经济区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有效配置资源,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其他同类区域)更多的财富、占领更大份额的国内外市场,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区域竞争力内涵应注意突出以下要点:1.竞争主体是具有相对独立发展能力的一国内的经济区域;2.区域竞争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式、国际化竞争,特定区域的竞争对手并不限于国内,还包括所有基于特定资源、要素或有利条件形成竞争关系的国外区域;3.区域竞争力的强弱直接表现为区域内产业(或企业)相对于其他区域内产业(或企业)创造财富、争夺国内外市场能力的强弱,其根本目标在于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与强化则主要得益于该区域对全球资源的吸引、整合和有效配置。

国内机构和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大多数脱胎于国家竞争力的内涵。从理论上理解,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不同行政管理层次的地域概念,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国家竞争力内涵的研究来确定区域竞争力的内涵,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现有研究资料分析,主要有5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财富创造论

研究者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区域创造财富的能力。他们认为,“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能力”;是指一个区域“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人文自然条件下,创造出比其他地区更多的有效经济财富增加值的能力”;“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各国的竞争比较,能创造增加值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等等。

财富创造论的思想,主要源自1994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WEF)合作研究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veness Report)中关于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即“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此类定义突出了区域经济的产出层面,其最大优势是用经济的产出来直接衡量区域竞争力的强弱。

2.资源配置论

研究者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区域的配置资源能力。他们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种比较优势,也可以说是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完全取决于城市的大小,有多少资金,有多少建筑、土地资源,重要的是城市能否具备把土地等主要资源集中到关键环节、关键领域中去的能力”;是“一个城市对外来资源(包括人口、资本、技术和资金)的吸引力的大小”;是“一个区域争夺大区域市场和资源的能力,或者一个区域在其所从属的大区域中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等等。这一类定义突出投入与过程层面,力求将概念立足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的本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如何通过选择衡量资源优化强度的指标来分析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是相对比较不容易的事情。

3.产品提供论

研究者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区域向大区域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能力。他们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生产适应大区域、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增加实际收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一个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生产要素,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类似的定义还有,认为“经济竞争力的实质就是比较生产力的竞争”,主要强调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

4.经济实力论

研究者用区域经济实力来定义区域竞争力。他们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在竞争某些相同资源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弱程度;是一个城市在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综合实力,往往可以用“城市竞争力”来描述和概括。“区域经济实力即区域竞争力”一说极易引起争议,因为在IMD和WEF的竞争力构成体系中,经济实力被列成是竞争力构成要素之一。国内经济实力表现为当期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着眼于现在;国际竞争力更侧重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着眼于未来。

5.综合论

研究者将以上讨论中的两种或多种提法结合起来,对区域竞争力进行界定,试图对区域竞争力作更全面的定义。

一个区域要想获得竞争优势,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找到一些对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归纳起来有7个,这7大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区域竞争力的有机整体。

1.产业竞争力

一个国家不同区域的竞争力的差异,其直接体现就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因为各种资源配置最终必须落实到各个产业部门,并形成强弱不同的产业整体竞争力,进而决定创造财富的大小,因此,区域内产业越具有吸引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越强,就表明该区域的产业竞争力越强,区域竞争力也越强。可见,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

一个区域产业的发展及发展规模既要受到其他产业的影响,又影响着其他产业。如果地区各产业、各生产部门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并形成合理的比例,则地区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将得到合理的配置,相应地为地区创造的财富就会越多,地区的经济实力就会越强,竞争力也会越强。地区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和对外关系形成地区特定的供给结构,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与其相适应,则地区要素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实现生产成本低廉,实现产品价格的上升,地区产业竞争力得以提升。同时,地区的产业结构只有适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能使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应变能力才能提高,才能向地区所需的方向调整,才能增加地区产业的吸引力,资源配置的能力才会越强,区域竞争力也才会越强。

2.企业竞争力

产业是企业集合而成的,产业竞争力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企业竞争力上来,缺乏企业竞争力,产业就失去了根底,因为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石。一方面,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有助于区域内产业竞争力整体的增强;另一方面,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如此,便可实现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互动性循环。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组织单元,只有具备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和规模优势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只有能够利用、把握市场机会,能够开发新的生产技术,能对变化的竞争环境作出迅速的反应,适应需求的变化,才能使地区经济充满活力,应变能力强,产业发展健全,实现地区经济的增长。

3.对外开放竞争力

对外开放竞争力是指区域在国际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它实际是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特殊组成部分,如企业国际竞争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就是指涉外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对外开放竞争力被单独列出,显示了区域对外开放活动的重要意义,它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更为广大的空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区域的对外开放活动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意义。开放竞争力首先表现为企业整体的国际化经营能力,然后表现为产业整体国际化经营能力。因此,一方面,开放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也有助于为区域内企业和产业的国际化经营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地区开放程度决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合理配置的程度。地区开放程度高,生产要素流动性高,企业能够有效地引进、输出、迅速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对外开放加强了地区与地区和国际之间的联系,通过吸收和引进知识、技术、技能、制度、文化和管理,企业可以进行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开放可以创造新资源,培养新优势,不仅可以扩大原有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而且可以发展高技术的创新产业,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4.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

经济综合实力既反映了一个地区过去经济发展的成果,又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潜力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产业、企业、对外开放多年的沉淀结果,而且是地区产业、企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新起点。经济综合实力越强,说明地区产业结构越合理,产业结构的应变能力也越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越强,对外开放的层次也越高,地区的竞争实力就越强。

5.基础设施竞争力

基础设施是地区经济、社会经济的基本承载。它是指地区可利用的各种设施及质量,包括交通、通信和能源等方面。地区基础设施的容量大小和负荷能力强弱决定该地区的产业规模,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先进为地区产业的高级化提供了基础,基础设施的具体类型和结构也决定着地区具体的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质量好和匹配合理,能够实现生产、运输、交易费用的节约,降低产品的相对单位成本,从而提高地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产业和企业规模。基础设施为地区开放提供了载体和条件,先进的基础设施,使地区与域外的交流、交往快速便捷,从而为全方位开放和交流创造了条件。先进的基础设施,能够吸引域外的居民,使高质量的人才向该地区集中,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增强地区的竞争实力。

6.科学技术竞争力

一个地区的科学、技术和知识资源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地区科技水平和科技综合实力是产业整体素质的技术基础。一个地区没有足够的科技力,特别是没有足够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地区的产业结构整体技术水平不会高,提高也不会够快。科技力影响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力越强,特别是在某一些代表全球科技发展方向的重要应用科技领域拥有优势,并且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则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就有了一定的可能性。科技力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一方面,新科技在产业中的应用,可以重新调整生产工序和环节,通过新的分工,提高生产专业化的水平,扩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企业进行不断的观念、技术、组织结构的创新,而创新需要知识的生产、占有、有效利用,这需要科学技术作为先导,引导企业进行创新,使企业竞争能力得到增强,进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7.劳动力(人力资本)竞争力

劳动力即人力资本,是创造价值的主体。劳动力的构成,特别是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构成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集聚的地方,具备了产业专业化和产业高级化的条件,可以成为高新技术创新产业的聚集区。劳动力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地进行创新,把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在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中,提高企业制造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使产品占有市场并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劳动力素质高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吸引外部的投资,资金、技术、管理及知识大量流入该区域,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地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劳动力的构成状况决定了基础设施的构成状况。一个地区专业化人力比例高、规模大,就需要与之配套的科研基础设施,从而对地区的基础设施提出更多的要求,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劳动力(人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四方面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主动关系,四者共同构成为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的依托。其中,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更体现近期的支撑性竞争力,而劳动力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更体现长期的支撑性竞争力;反过来,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又影响到经济综合实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劳动力(人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以上这几个因素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区域竞争力的模型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区域责任竞争力是指区域内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而形成的综合竞争能力。与以往单纯用经济指标衡量区域竞争力相比,区域责任竞争力具有更广泛的内涵,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区域责任竞争力突出区域内的政策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组织三个方面作用,并将这三方面作用综合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与以往单纯的经济竞争力相比,区域责任竞争力具有更广泛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将推动区域内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平衡协调发展。其中社会责任是将经济、环境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抓手,是提升区域责任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区域经济发展要守住三条“底线”,就是把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见图6-1)。

图6-1 区域责任竞争力的概念框架

2011年12月16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召开的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大会上,由浦东新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联席会议办公室在《WTO经济导刊》支持下编制的《浦东新区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向社会发布。该报告从经济发展责任、区域管理责任、商业环境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责任、社会发展责任6大方面、55项指标,系统评价浦东新区提升区域责任竞争力的理念、措施、绩效和典型实践,也为其他地区评价区域责任竞争力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作为国家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浦东新区政府于2007年就发布了综改“一号文件”,把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作为提升区域责任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经过4年多的努力,浦东新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工作成效显著:建立了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自愿、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联合推进机制,实现规模化发展;发布首个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省级地方标准——《企业社会责任导则》,建立标准化达标评价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浦东新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联席会议制度”,联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营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氛围,区域示范效应显现,企业意识普遍增强。2010年浦东新区发布了首份区域责任竞争力报告,国内外影响力日益扩大(1),标志着浦东新区以区域责任竞争力评价为突破口,显示出浦东新区区域责任竞争力实践进入深化的阶段,对于科学评价区域发展,构建科学的区域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区域责任竞争力转变的是以往过度依靠经济指标的评价方式,突出当前全球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内涵,有利于引导整个区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重视推进“责任开发区”建设,企业责任、政府责任、农村责任、社区责任、公民责任“五位一体”的地区社会责任发展模式;义乌市从本地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入手,注重和谐劳动关系建设,通过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将劳资矛盾的化解前置。区域责任竞争力突出区域内的政策环境、社会责任和社会组织三个方面作用,并将这三方面作用综合形成区域竞争优势(2)

区域竞争力是能够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而区域责任竞争力与单纯的经济竞争力相比,具有更广泛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区域责任竞争力是指区域内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而形成的综合竞争能力。区域责任竞争力的提升将推动区域内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平衡协调发展(3)。从宏观角度,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广泛推行也有助于提升地区和国家的竞争力。Zadek等(2003)通过引入CSR集群(clusters)概念,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他们将CSR集群分为挑战回应型、市场创造型、合作型及法定型四类,认为CSR集群可刺激创新、投资和贸易,并能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从而提升地区和国家的竞争力。这种与国家竞争力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社会责任被Zadek称为第三代竞争性责任(3rd Generation Competitive Responsibility)。

国际著名智囊机构AccountAbility对国家的社会责任竞争力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并且通过一套有据可依的指数对全球众多国家的责任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这一机构认为,国家责任竞争力是未来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形态。一个国家的责任竞争力取决于3个方面,包括一个国家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公民社会支持监督和推动作用以及这三者的结合程度。这些因素及其有效结合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全球资源的利用和经营,从而决定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

近年,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对国家竞争力内涵的理解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与修正,主要强调国家竞争力不仅指一个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也不限于过去所强调的经济利益,没有一种因素可以单独构成一国的国家竞争力,它应该涵盖多种因素。可以认为,国家(区域)竞争力应该是国家(区域)范围内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而形成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CSR的推进,可以促使企业实现并超越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底线”的要求,甚至超出企业自身边界,将责任管理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供应和分销链中,强调供应链责任管理。这些必然有利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伦理的协调发展,增强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经济增长方式是对资源组合方式的概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用投入产出效率或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资源组合方式代替投入产出效率或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资源组合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国家(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当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方面,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却存在缺陷,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大力倡导和推进CSR,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国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消除国际社会的“中国威胁论”,树立“中国贡献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贸易格局和产业分工形成了一定冲击,由此而来的“中国威胁论”“资源掠夺论”不时甚嚣尘上。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在国际上树立我国良好的政治、经济形象,为我国的和平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外部基础。

企业是市场主体,伴随市场竞争产生;企业是社会成员,伴随社会进步发展。企业竞争力既来自产品竞争力,同时也来自社会影响力。产品竞争力提升依赖的是企业生产力、社会影响力的提升,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获得则是高效途径(4)。可以说,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来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是继资本价值规律、组织形式股份制规律、管理人员专业化规律、国际市场一体化规律之后出现的又一新的企业发展规律,即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规律。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规律作用于资本价值规律、管理价值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丰富并发展了当今企业发展规律体系,并呈现出一种新的当代社会经济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