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竞争力理论分析

城市竞争力理论分析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在于城市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有利环境条件的能力。亚太地区由于全球化过程相对不如北美和欧洲地区,城市竞争力研究范围往往局限于城市竞争力评价,对其竞争机制等的探讨不如前两个地区深入。城市竞争力综合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全面进步及对外影响。

国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研究起步比国内早,学者们从各个不同层面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如Begg、Boddy、Cheshire、Jensen-Butler等人对城市之间的竞争过程进行了研究;Arcy、Keogh、Rogerson、Gordon等人对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竞争后果进行了研究,包括地方生活质量、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接近电信网络、在协作网内获得外部经济性、市场需求和有效的组织结构等;而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对全球竞争、美国和欧洲的考察,研究了城市竞争的尺度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竞争力研究专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或城市的竞争力是通过国家或城市产业的竞争来实现和表达的。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实力、社会结构、价值观念、文化程度、科技创新、制度政策等各种各样影响城市竞争和发展的因素综合作用下,占有、使用各种城市资源从而创造社会财富造福人类的现实与潜在的能力,以及为其自身发展在城市及所在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并引领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在于城市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有利环境条件的能力。北卡罗来纳大学丹尼斯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大都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在欧洲,伴随着欧盟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1);此外法国的经济空间管理机构(DATAR,2000)(2)、Cheshire等也都针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专门研究(Cheshire,1990)。亚太地区由于全球化过程相对不如北美和欧洲地区,城市竞争力研究范围往往局限于城市竞争力评价,对其竞争机制等的探讨不如前两个地区深入。总体上来讲,目前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主要围绕新背景下城市竞争机制、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竞争力评价、城市竞争力提升战略4个方面展开。如美国的Kresl(1995)教授将决定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分成两大类,经济的部分和战略的部分,因此他归纳:城市竞争力=f(经济决定因子+战略决定因子),其中,经济决定因子包括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位、经济结构、城市适宜度,而战略决定因子则包括政府效率,城市战略,公共、私人部门合作和制度弹性等。战略决定因子的作用不是直接显露出来的,而是通过与当地大学、研究中心相关的部门的积累表现出来(3)。Leo、Erik(1999)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发动和组织各行为主体形成新的理念、制度,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的能力(4)

与国外相比,国内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才开始见诸报纸杂志。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我国正式加入WTO,与世界经济的日渐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获得了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城市的更大压力和挑战。郝寿义、成起宏(1999)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能力。城市竞争力综合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全面进步及对外影响。倪鹏飞(2002)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与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张士杰、王辛(2011)认为,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拥有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是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更快更好地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城市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是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具有五大特征:系统性、动态性、相对性、开放性与差异性。

1.系统性

城市竞争力是由各种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强弱取决于各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营造城市竞争力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始终把握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从而达到在整体上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的。

2.动态性

由于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因素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导致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这就决定了提高城市竞争力将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

3.相对性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强调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因为只有进行比较才能体现出竞争力的大小。另一方面,随着作用因素的不断改变,同一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竞争力水平也各不相同。

4.开放性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摄入能量和物质,通过转化过程输出能量和物质,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而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随着时间阶段的不同,作用因素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5.差异性

城市的竞争力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更强的引资能力、更好的人居环境、更多的发展创业机会、更优秀的人才聚集,都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竞争优势,因此培育城市竞争力可以从一定区域内城市的差别优势出发,权衡自身在区域的角色定位,把城市间的纯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合作关系,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1.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IUD)是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中国首家从事城市发展研究的跨学科国际化非营利组织。2002年该机构在国内领先开辟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和“中国城市竞争力解决方案”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以“IUD全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提出“城市价值链模型”,它的核心是指标体系,其实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运行模式。它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有5个层面: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

2.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倪鹏飞博士在1998年就开始研究城市竞争力,于2001年出版的专著《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首先提出城市竞争力的弓弦模型,即中国城市竞争力(箭)=F(硬竞争力、软竞争力),硬竞争力(弓)=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区位竞争力+设施竞争力+聚集力+环境竞争力,软竞争力(弦)=秩序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2002年倪鹏飞牵头并集合多家机构,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弓弦模型理论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3.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在2001年对中国10个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首次进行比较研究。各城市竞争力的排序依次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重庆、苏州、武汉、天津、西安、哈尔滨。该项研究从总量、质量、流量3个一级指标出发,下设14个二级指标和79个三级指标,通过定量分析10个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强弱,来体现每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4.其他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

郝寿义等人(1998)选择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等6个方面21个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北京等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5)

宁越敏教授和唐礼智博士在继承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波特国家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模型,认为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是构成城市竞争力模型的核心因素,同时城市竞争力受金融环境、政府作用、基础设施、国民素质、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城市环境质量等支撑,构建了39个具体的城市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6)

许康宁从城市竞争力的城市规模、城市素质、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等环境要素,经济实力、资本与市场、国际化程度、产业结构、创新与成本等经济要素,市场化程度和政府管理等体制要素出发,组建了69个具体指标的城市竞争力测度体系。

于涛方等人将城市竞争力看作是城市竞争资本和竞争过程的统一。竞争资本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资本,竞争过程是指城市的城市资本创造增加值的过程,城市竞争资本积累与竞争过程密切相关。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有城市管治、创新和学习、贸易环境、制度和政策(7)

其他如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也以研究论文、学位论文的形式,对城市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大量而有益的研究。同时,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杭州市委市政府及统计局、上海、广州、福州、青岛、北京等政府部门也开展了实证研究。

从以上分析可见,目前尚无一种统一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无论是借助于波特的国家竞争理论和竞争模型,还是IMD国家竞争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以及自创体系研究城市竞争力问题,很难说已有成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即便在国际上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也存在众多争论。

《201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新基准: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数据显示,综合竞争力十强分布是: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广州、北京、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其中港澳台地区占3席,东南沿海占5席,环渤海2席。其中中西部没有一个城市能够进入10强,进入20强的城市中仅有武汉和成都,西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是西安,仅列第36位。从我们的观察来看,特别行政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的竞争力水平一般高于其他的地域城市,就是说在中国城市的行政等级和综合竞争力是正相关的关系。就区域分布而言,我们从表5-1可以看出来,全国均值0.0878的水平下变异系数是1.1310,表明综合竞争力差异较大。港澳台地区、环渤海地区均值高于全国水平。西北地区相对较弱。其中中部地区变异系数0.51是所有区域中最小的,表明在中部地区城市发展差距是相对较小的。

表5-1 全国及各大区域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倪鹏飞:《201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新基准: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9页。

《201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新基准: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数据显示,从可持续竞争力贡献指数来看,排位依次是: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开放多元的文化城市、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8个分项竞争力指数显著性程度均较高,贡献度的相对差异较小。可持续竞争力分项比较,如果以理想城市的标准设为1,可以看到,大部分8个分项均值水平都在0.5以下,可以说理想城市的相对差距较大。其中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均值为0.2028,变异系数高达0.1253,表明中国城市的城乡统筹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城市间的内部差距较大,这是必须正视的问题(见表5-2)。我们可以从可持续竞争力的问题看8个方面的问题分析:从宜居城市建设来看:中国城市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表象、轻内在的特点。过去10年,“城市病”在大中城市开始集中爆发,表现在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疫病流行、食品安全等。在宜商城市中,招商引资策略上大部分城市是提供土地优惠,比如有竞争力的税收等方面,忽视了商务环境的建设。一旦企业入驻之后,这些优惠政策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这点上应该引起逐步的重视。地方法规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招商引资主要采用抓大放小,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相对大企业来说比较困难。在和谐城市建设方面,中国城市行政透明度不足,对群众和一些具体事件回应较少。政府的网站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对可持续竞争力指数也有影响。

表5-2 全国及各大区域可持续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倪鹏飞:《201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新基准: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1页。

根据表5-1及表5-2的数据,绘制2012年中国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与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分布图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看出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与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分布及变化路径: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在初期会随着综合经济竞争力的上升而迅速提升,但上升至一定阶段后,可持续竞争力的上升幅度会有所趋缓,甚至会出现下行趋势(见图5-1)。因此,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不在于现实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大小,而在于如何促进可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增强中国城市的发展后劲,这也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

图5-1 全国及各大区域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与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分布

为分析全国及各大区域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与可持续竞争力指数之间的关系,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主要结果如下。

1.相关性分析

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与可持续竞争力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95,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见表5-3)。

表5-3 相关性分析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回归方程数据拟合程度

模型汇总表,显示了模型的拟合情况,复相关系数R为0.995,决定系数R2为0.990,表明可持续竞争力指数99.0%可由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的变化来解释,说明该回归方程数据拟合的程度是比较好的(见表5-4)。

表5-4 模型汇总b

a.预测变量:常量,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b.因变量:可持续竞争力指数。

3.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表,给出回归模型拟合过程中的每一步的方差分析结果,回归平方和为0.231,残差平方和为0.002,回归平方和大于残差平方和,说明线性模型解释了总平方和中的绝大部分,拟合效果较好。回归模型的F检验,F=624.823,P=0.000<0.01,按α=0.05的水准,认为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5)。变量的分布呈正态分布(见图5-2)。

表5-5 方差分析

a.预测变量:常量,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

图5-2 变量的正态分布曲线

4.回归分析

系数表,回归系数B的t检验中,其t值分别为18.6133(P=0.000<0.01)、24.996(P=0.000<0.01),按α=0.05水准,认为可持续竞争力和综合经济竞争力有线性回归关系,回归系数均大于0(见表5-6)。

表5-6 回归分析

1.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与可持续竞争力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95,表明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两个指标之间高度相关,说明两者互为影响,但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不完全取决于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大小,而在于如何促进可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增强中国城市的发展后劲。这也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

2.从责任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更多地关注可持续竞争力,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观。在责任竞争力的要求下,实现综合经济竞争力平稳增长,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最近文化活动和环境宜人程度对于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并被作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来看待。

3.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力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责任竞争力的要素。建立责任竞争力涉及生产力、创新和声誉。重视国内外环境问题,强调可持续增长与责任之间的联系。经济增长新常态下,需要新的发展模式与之匹配,而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重新塑造未来市场,它将回报那些以正确的方式来管理责任的企业和经济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