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

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波特的模型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对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六个要素的剖析,得出了对产业竞争力的整体评价,从而最终完成了对国家竞争力的最后判断。由于IMD理论仍是以国家竞争力作为研究的重点,因此,直接用于城市竞争力的模型是不妥的。
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_走向现代化的南京

第三节 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

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理论模型包括:

一、“钻石模型”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是由4个基本决定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以及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两个辅助要素(机会、政府)组成的。他认为:一国经济发展及其国家竞争力必须以微观经济为基础,同时运用政治环境和宏观经济条件来共同评价。因此,一国的某一产业之所以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是由其具备的这4个基本决定要素决定的。这4个要素所形成的钻石体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产业或产业环节能否成功。当然,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机会”和“政府”这两个因素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波特的模型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对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六个要素的剖析,得出了对产业竞争力的整体评价,从而最终完成了对国家竞争力的最后判断。

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家竞争力模型

IMD的模型以国家竞争力为直接研究对象,认为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即国家内企业创造增加值的能力,而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及其大小又体现在国家环境对于企业营运的有利或不利影响程度,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以持续发展作为取向。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国际化程度、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8个要素对国家竞争力进行评价。这8个方面又取决于4个大环境要素,分别是本地化与全球化、吸引力与扩张力、资产与过程、冒险与和谐。由于IMD理论仍是以国家竞争力作为研究的重点,因此,直接用于城市竞争力的模型是不妥的。但是该模型关于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持续发展却可以为我们发展城市竞争力模型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弓弦模型

弓弦模型是由我国学者倪鹏飞教授提出的。他在提出了城市竞争力与城市价值收益正相关的假设之后,将城市竞争力归结为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他认为制约产业增加值的约束条件分为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其中硬竞争力包括劳动力、资本力、设施力和环境力;软竞争力主要包括文化力、制度力和管理力等。城市竞争力的框架由此被确立为:城市竞争力=硬竞争力+软竞争力。在这一框架中,硬要素被比作弓,软要素被比作弦,城市产业被则比作箭。弓、弦、箭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城市竞争力。弓弦质量越好,搭配越恰当,所形成的力越大,产业箭射得越远,获得价值越大,任何部分有问题都影响城市价值的获取。由于产业的主要内容被纳入到软硬分力中,产业形式上成为弓弦力量的传导。

四、其他

Douglas Webster的城市竞争模型将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划分为4个方面,分别是经济结构、区域性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经济结构是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焦点,区域性禀赋显示出不可转移的地区性特征,人力资源的价值则越来越依赖于所处的环境,而制度环境则涉及企业的文化、管理框架、政策导向和网络行为倾向等。他认为在评价城市竞争力时应区分两类不同的要素“活动”要素(包括经济结构)和“地点”要素(包括区域性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地点”要素决定“活动”要素发挥作用的空间和方式。Linnamaa的城市竞争模型认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是由基础设施、企业、人力资源、生活环境的质量、制度和政策网络、网络中的成员构成的。人们应该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并且有意识地发展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理论模型都为我们的城市竞争力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

城市竞争力只有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分析,定量地表现和比较竞争力内容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得到阐释。目前,国内各地学者各抒己见,从不同实际运作需要出发,构建了城市竞争力的种种指标体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如下:

——中国社科院倪鹏飞将城市竞争力分为硬竞争力系统与软竞争力系统,其中:

硬竞争力系统=劳动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结构竞争力

软竞争力系统=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

——郝寿义等人通过对相关资料分析之后,在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六个方面选取了21个原始指标或生成统计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主要指标体系。之后,考虑到原先指标数量较少,反映信息能力的相关指标和对影响城市竞争优势,特别是城市非价格竞争优势起重要作用的软因素的缺席,又创建了含有73个指标的新体系。

——宁越敏、唐礼智等人认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于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同时城市竞争力也深受政府作用、基础设施、金融环境、国民素质、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城市环境质量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39个具体指标。

——东南大学的徐康宁教授提出,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主体性、综合性、潜能性、可用性,环境要素(城市规模、城市素质、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经济要素(经济实力、资本与市场、国际化程度、产业结构、创新与成本)和体制要素(市场化程度和政府管理)是城市竞争力不可忽视的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徐康宁教授创立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1组二级指标共69个具体指标的测度体系。

——上海社科院在其研究成果《城市综合竞争力——2001年上海经济发展蓝皮书》中,就有关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的指标体系的设置从集聚和扩散功能的比较上着手,将城市综合竞争力划分为总量、质量、流量3个一级指标,下设14个二级指标与78个三级指标,并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西安等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数据比较。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提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的五个层面: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

——周宏山、吴诣民等人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发展的角度,建立了35个指标、13个子因素的指标体系。

综观国内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各家指标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入手研究,将城市竞争力作为企业或是产业竞争力的环境要素,这与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初期将企业、产业、国家作为竞争主体的思想是相吻合的;二是自创指标体系,从宏观角度全面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及发展;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从分析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或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家竞争力模型着手,借用模型研究各地城市竞争力的实际状况。总体而言,城市竞争力研究在国内尚属起步,起点较低,各研究学者与组织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并没有形成一套集权威性与统一性一体的测度指标体系,同时,不论是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还是研究方法,其成熟度仍有待完善。而诸多指标体系均侧重于经济指标的选取,且权重较大。相对而言,部分软指标如文化因素、创新意识等,虽有所涉及,但多数犹如蜻蜓点水,指标选择的代表性、深入性有待提高。此外,指标体系的创建也应注意指标发展的动态性,要关注城市的发展潜力与增长后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