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也是运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以城市指标为考量单位,从城市之间的竞争过程、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和城市竞争产生的后果等方面对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领域。所以旅游竞争力应归属产业竞争力研究范畴。
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_都市旅游研究前沿热点·专题与案例

5.1.3 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运用竞争力宏观层次研究的国家(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方法,可以对区域或城市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所以,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也是运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以城市指标为考量单位,从城市之间的竞争过程、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和城市竞争产生的后果等方面对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领域。这虽然是城市研究的新兴热点之一,但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研究领域内,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曼(Krugman,1996)认为城市之间并不存在竞争,他认为城市仅仅是企业竞争的所在地。

钱皮(Ciampi,1996)认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竞争力的损失。不同国家竞争力和效率的提高应当互相整合和补充。

贝格(Begg,1999)则认为竞争力在本质上指的是保持住市场占有份额。

利弗和特罗克(Lever &Turok,1999)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能够提供满足区域、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同时又能够增加市民的实际收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研究城市竞争力中,丹尼斯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C=F(U,N,T,F)公式。C代表大都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U指支撑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商业活动的当地城市环境;N指影响大都市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因素;T是指对国际贸易条约的依附程度;F是指当地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此项研究在分析我国大都市旅游竞争力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城市旅游业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企业,它是以消费和愉悦为导向的城市产业,由旅游吸引物、基础设施、交通设施、接待设施等竞争要素构成。

与城市竞争力相关的国际旅游竞争力概念是将全国旅游地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各项服务的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即将全国旅游地的国际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开拓、占据国际旅游市场并获取利润的能力。以此类推,城市或区域旅游竞争力则是将城市或区域旅游地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企业看做一个整体,考察其业绩及开拓、占据旅游市场并获取利润的能力。所以旅游竞争力应归属产业竞争力研究范畴。尽管该项研究也是当前的新兴热点之一,但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关于城市旅游的研究最早可见到1964年斯坦费尔德(Stansfield)的对城市旅游业重要性的论述(A Note on the Urban-nourban Imbalance in American Recreational Research[J].Tourism Review,1964)。

绍和威廉姆斯(Shaw &Williams,1984)从表意、组织(时间序列)和感知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吸引力的三个层次。

沃波(K.Wober)等在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旅游需求、过夜旅游增长率、游客季节分布及旅游地承载力等五项指标对当时欧洲39个首都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勾画出1975年以来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图。

豪蒂斯瑞(D.Hauteserre)认为,某一目的地的旅游竞争力可定义为该目的地保持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的能力,或提高市场地位的能力和增加市场份额,在某种意义上,是指目的地延长生命周期和推迟走向衰退的能力。

布哈利斯(Buhalis)则认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还应当包括当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保证该目的地获得长期优势并使各利益相关者公平地获得回报的能力。

哈桑提出了一个关于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的战略模型。哈默尔与普拉哈拉德通过动态分析方法,提出了增强丹麦旅游业持续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吉尔伯特提出一种目的地定位的差异化战略模型,认为目的地应当通过差异化定位来获得独特的旅游产品优势。阿默德与克罗恩观察到美国的国际旅游竞争力自1982年以来出现下降的趋势,对政府应当采取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20世纪末21世纪初,知识、技术、人才成为决定城市旅游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库得纳(C.Coeldner)提出旅游产品竞争的信息指向概念,孚敦斯与斯彻特尔(D.Fodness,W.Schertler)认为旅游目的地可以通过信息结构、信息可达性、信息质量以及传播速度等体现竞争力。

就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情况看,研究的焦点最初是旅游资源的区域禀赋和品质。因为人们常常趋向于资源禀赋丰度高、名大质佳的旅游景点,或者说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受旅游资源的品质影响较大。1970年代以来是世界旅游业大发展阶段。旅游竞争力的研究,首先,从研究内容来看从单一走向综合、多样化,研究者开始关注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社会文化价值差异、旅游地环境容量限制、旅游管理与政策等对旅游地竞争力的影响,同时有些学者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不同竞争地之间的客源市场、讨论旅游市场经济行为和利润最大化等。其次,研究的地域范围从单一景点走向区域整体,跨地区旅游竞争成为研究的热点。再次,开始系统应用行为理论解释旅游者消费行为。埃克尔斯和怀特指出,一些相对优势因素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因素包括:气候、区位、自然资源、当地人的旅游意识和本土文化。此外,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土地利用情况、环境承载力、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资源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布哈利斯认为,里奇与克劳奇提出的综合模型可以用于对目的地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里奇与克劳奇提出,目的地的繁荣不仅取决于旅游竞争力,还应当考虑所有其他部门经济的竞争力。该模型包括了许多影响旅游竞争力的内外环境因素。里奇与克劳奇认为,对于不同的目的地各因素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目的地的市场区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它们的特点。布哈利斯指出,里奇与克劳奇模型的贡献在于对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因子考虑得非常周全,同时还对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对目的地吸引力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1980年代末产业组织理论一个重大的进展就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彻底动摇了流行近200多年的比较优势理论。应用竞争优势理论,人们开始研究旅游企业的竞争战略和竞争力。John.Tribe将旅游企业外部环境概括为C=PEST,C表示竞争环境,表现为竞争机会和进入威胁;P表示政治环境;E代表经济环境;S表示社会文化环境;T代表技术环境等。其中经济环境是问题的关键,旅游业通过旅游者预期、税收、利率、政府购买等实现旅游需求支出和供给成本的动态平衡。

目前国际旅游者的流动趋势仍是以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流动和洲内流动为主,发展中国家发展国际旅游业的难度加大。发展国际旅游业的成本优势及重要性日益减少,停留在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上也是危险和短视的,易形成“旅游资源比较优势陷阱”。当今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置于激烈的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之中,其发展过程具有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对抗性、反作用力等鲜明特征,旅游目的地应时刻关注国际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必须在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和动态博弈中求发展,这是一国发展国际旅游业的根本前提,应将国际旅游竞争力作为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从资源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这将是我国国际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而国际旅游竞争力理论将是指导我国发展和提升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基础理论和新的研究方法。

在此背景下,皮尔斯认为以下三种方法可用于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它们是案例比较研究、因子比较研究、定量与图形分析。在沙捞越的研究中,他使用了因子比较研究法,考虑了总体状况、市场、空中进入性、旅游吸引物、住宿设施、价格和旅游驱动模式等因素。麦克拉伦规划探求公司等在对英国哥伦比亚大牧场进行竞争研究时,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加拿大的阿尔伯特省、美国的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及科罗拉多州作为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分析。

国外城市旅游竞争研究多将城市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从旅游营销和游客感知的角度进行剖析,如皮尔斯(Pearce)对巴黎的研究。另外,皮尔斯1997年在马来西亚的沙捞越(Sarawak)做旅游规划时,将马来西亚的沙巴(Snbah)、槟榔屿(Penang)、凌家卫岛(Langkawi)、塔曼尼加拉(Taman Negara)国家公园以及印尼的巴厘岛(Bali)、苏门答腊岛北部的傅郝洛克和多巴湖、邻近新加坡的巴潭岛和泰国的普吉岛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得出沙捞越当时所具有的竞争优势。这为旅游规划和营销提供了依据。

欧洲城市对比研究院曾选择了比利时安特卫曾、丹麦哥本哈根、苏格兰爱丁堡、意大利热那亚、英国格拉斯哥、德国汉堡、法国里昂以及荷兰鹿特丹进行了案例研究,分别对每个城市的总体状况、城市政策、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特别之处、旅游产品、住宿设施、未来城市旅游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和评述,并对每个城市给出了一个研究评价的结论。韦萨尔等用地图描绘法研究了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旅游竞争力状况。科扎克与明顿分析了土耳其在不同季节的竞争力以及在不同的属性上所处的竞争地位。

目前关于旅游竞争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以下问题: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研究,结合案例对城市(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位次(Rank)或状态及对提高城市(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策略进行研究,城市(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方法的探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