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城市旅游竞争力考量模型举例

国内城市旅游竞争力考量模型举例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于2006年在国内首次启动了“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项目。这可说是目前所见最复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考量体系。这项活动于2006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首届旅游竞争力年会”上,以《2006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报告》的形式正式向社会发布。
国内城市旅游竞争力考量模型举例_都市旅游研究前沿热点·专题与案例

5.3.2 国内城市旅游竞争力考量模型举例

在明白了多种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后,我们希望看到一些可供借鉴的完整体系。在此,我们具体看看国内学者所构建的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

朱应皋、万绪才在“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一文中,给出了一个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模型。他们认为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将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概括为旅游生产要素状况、国内旅游需求、机遇以及政府六个方面。同时根据影响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以及其内在关系,并结合有关专家的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将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基本层次概括为具体模型,如图5-4所示。

img13

图5-4 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7]

从这个模型中可见A、B、C、D四个层次的指标系统,其思路的出发点可从其第二层次(B)中见到。作者认为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由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B1)、社会经济条件(B2)、其他条件(B3)和国际旅游业绩(B4)四方面因素构成。这显然与上述诸位学者的思路不同。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于2006年在国内首次启动了“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项目。该项目的主持者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休闲旅游产业委员会。这样的活动,可以看作是在学者个人(包括研究小组)对国内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的一个综合和提升。它可以更为科学和全面的评价手段或方法来构建体系并考量计算,其结果也具有指导国内城市旅游管理与发展实践的意义。从该项活动组织者发给各地旅游局的调查表中,我们可看到组织者构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请见表5-2所示。

表5-2 “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调查表

img14

续 表

img15

续 表

img16

续 表

img17

续 表

img18

续 表

img19

从这份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构建一个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因素分别是:环境友好力、资源产品吸引力、市场影响力、管理竞争力等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130多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项目组将通过数据统计、问卷调查、专家评估等形式,综合运用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技术手段,科学描述全国200多个地级城市和500多个县级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得分形式(满分为100分)对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从而为各级政府准确把握本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全国的位置提供客观的参考坐标。这可说是目前所见最复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考量体系。而参与这项活动的涉及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旅游组织,既有民间的协会也有官方的机构。这项活动于2006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首届旅游竞争力年会”上,以《2006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报告》的形式正式向社会发布。我国首批位居全国旅游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苏州、大连、青岛、无锡、宁波。从中可看到东部沿海三大都市圈的旅游竞争实力居全国突出地位。环渤海的旅游强市有北京、大连、青岛;长三角的旅游强市有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宁波;珠三角的旅游强市有广州、深圳。在西部地区,成都是旅游强市。

【注释】

[1]张明清、刘超:“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与竞争态势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4期,第116页。

[2]黎洁、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其阶段性演进”,《社会科学家》1999年5期,第19—22页。

[3]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高等教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4页。

[4]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旅游学刊》2003年第3期。

[5]郭舒:“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商业研究》2004年第9期。

[6]甘巧林:“旅游大省旅游业发展实力比较——兼析广东旅游业的发展实力”,《旅游学刊》2003年第2期。

[7]朱应皋、万绪才:“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人文地理》2005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