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构学派强调企业区位决策与整个国民经济条件的联系。
区域发展理论_基于循环经济的区

2.4.2 区域发展理论

(1)区域的界定。区域经济学中研究的“区域”,不是一个“纯自然地理区域”,一般也不是“行政区域”,而是具有某种经济特征和经济发展任务的“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地理区域是拥有某些生产要素,分布着农业、工业等产业,拥有城镇、道路等客体的、具有整体化(连成一片)的空间。区域的范围有多大,因研究的目的、任务而异。从中国众多学者的研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区域的范围:第一类是跨越国家的国际区域,如:欧洲经济同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协作区、亚太经济协作区等;第二类是地带级的区域,如东部、中部、西部等;第三类是一国之内跨越几个行政区的经济区域或一个流域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海峡西岸经济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带等;第四类是省、市、县范围内的,如长株潭城市群、郑汴洛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当然也包括一个省、市或县。区域的界定和划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自然、技术、经济、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而在本书,笔者认为对经济区域的界定和划分应在尽量保持各省市行政区完整性的基础上,不仅要考虑到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地域或地理特点、经济发展水平性和特点,技术发展状况、历史文化背景、人口特征和社会等,还要按照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比较优势和产业互补性原则(如交通联系条件、经济体制与发展政策条件、宏观经济环境等)划分经济区域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等,以便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比如: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科技实力最强、城镇最密集的地区,是中国中部地区极富个性的重要城市群。首先从地理特点来看,三市中心之间相距仅49km(长—株)、37km(潭—株)和51km(长—潭),近似等边三角形,随着“长株潭”城市一体化的加速,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半径的不断扩大,三个城市之间距离将越来越近,三个城市将基本连成一片。其次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虽然长沙是“长株潭”地区和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经济联系量(或称作空间交互作用量,是用来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它既能反映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这一指标来考察“长株潭”城市间的主要经济联系量。根据崔和瑞教授(2008)、朱有志教授(2008)等研究的公式,经济联系量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img10

式中的Pi、Pj和ViVj为某年i和j市的人口及GDP;Rij为两城市的最短距离;E为经济联系强度。

计算E,可反映“长株潭”三市的经济联系强度,2006年长沙和株洲、湘潭二市的联系强度分别为9.70、6.94。这些数据表明,“长株潭”三市的经济联系紧密,为“长株潭”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前提,同时也为“长株潭”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级奠定了基础。三个城市融合成“长株潭”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提高湖南城市竞争力、加速湖南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应是构筑中国中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级,调整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结构,实现中部崛起的客观需要。当然还可以根据情况扩大或缩小范围。

再次,在产业发展方面,“长株潭”城市群以园区为突破口,优势产业聚集发展成效明显,形成了以中联、三一和长丰、一汽福田等为核心的长沙重型机械、汽车制造集群,以株洲电力机车等为核心的城市轨道制造集群,以湘钢、衡管等为核心的精品钢材制造集群。中国第八大钢铁公司——华菱集团董事长李效伟认为:“随着一体化的推进,集团统一规划、统一资产、统一营销的经济运行成本也随之降低。”

还有,目前,“长株潭”三市之间、“长株潭”城市群与周边相邻城市全部实现了高速公路相连;“长株潭”新建城际高速公路进展顺利;“长株潭”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500千伏受端环网、220千伏双环网架覆盖三市;“长株潭”一体化金融电子网络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覆盖“长株潭”城乡的信息传输网络已建成;随着“长株潭”三市一批环保项目相继建成,给环境同治也打下了一定基础。

(2)区位理论。区位理论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农业、工业或服务业的单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即企业区位选择理论;或者是在一个区域体系内所有区位的分布以及区位结构随时间发生的变动,即区位结构理论。在经济空间系统中,区位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一定的经济系统中,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性、资源空间布局的非均匀性和分工与交易的地域性等特征,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市场约束、成本约束、资源约束、技术约束,从而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以多种方式同周边的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这种联系相当重要的部分取决于区位并带有相应的区位特征。这涉及重要的投入,如自然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服务和信息等,还涉及市场进入。区位决策是一个既艰难又复杂的决策,因为要考虑到众多的因素并且它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生效的。所以,它在很大程度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有关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方面。

区位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三个不同的流派,他们在区位分析上的观点存在着重大区别,新古典学派从完全信息、要素自由流动和企业的理性行为假定出发,认为企业总是要寻找利润最大、成本最小或收益最大的区位。这种演绎式的理论指出了企业在既定的条件下应该怎样行事。行为科学派以归纳的方式在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在区位决策方面实际上是怎样行事的。他们考虑到企业在合理规划的能力(信息搜寻和加工利用)以及可拥有的资源和流动性方面的差别,进而研究了企业的实际行为和所运用的决策原则。他们指出,企业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进行最优化的计算,而是运用简化了的经验原则(启迪法)。结构学派强调企业区位决策与整个国民经济条件的联系。他们借助于调节理论,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企业都有不同的区位选择趋向。

区位潜在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可拥有和获取的投入要素通常存在区域差别,如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中间产品以及知识和技术。二是在产出方面,进入重要的市场和采购商也存在区域差别,因为居民户、企业,也包括政府的委托订货者都集中在某些区域。还有那些既对投入也对产业都会产生影响的因素,这方面的因素大部分是基础结构,它作为公共产品大多数是由国家支配的。这些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些区域因素对企业是否具有特征意义,根本上取决于产品的特征以及企业的技术工艺特性,据此可以分为土地和资源集约、资本集约以及劳动和技能集约的生产过程和经济部门。如农业属于土地集约的部门;矿业、能源、旅游等属于资源集约部门等。另一方面一个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取决于区域化程度以及它的流动性程度。区域化程度涉及经济活动与设施资源在区位的集中,与之相反是分散。如果有关的基础网是给定的,那么信息、容易运输的货物、某些能源等,都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特别是较高的集中与非流动性或较少流动性的组合,对于区位具有高度重要性。所以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化发展模式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区位这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主要阐述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优化过程及规律,研究区域专业化、产业化产业与主导产业选择,以及区域基础产业对区域发展的制约和影响。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有产业结构的演变。在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而且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另外,从区域经济格局的角度考察,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个区域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各产业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区域经济发展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又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在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中,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区域在全国区域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对区域整体的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决定性意义。那么如何选择主导产业呢?日本学者筱原三代平在20世50年代中期为规划日本产业结构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个重要基准: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所谓收入弹性基准,是指选择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所谓生产率上升基准,是指选择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美国学者赫希曼还提出过“产业关联度基准”,即以产业关联度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选择对象。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再兴教授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四个标准:市场占有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专门化率与产业综合涉及效果。此外,国内还有学者提出了“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瓶颈效应基准”等。

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也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一方面区域的生态化发展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更加高度化和合理化;另一方面,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能促进区域发展向生态方向转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尤其是如何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更是区域向生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