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发展理论与发达国家区域发展实践

区域发展理论与发达国家区域发展实践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差异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任何一个幅员较大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国家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差异。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区域经济发展较难同时同步进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问题,并且战略对产业形态的影响效果也在实践中不断凸显,具有挖掘和研究的价值。

区域差异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任何一个幅员较大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国家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差异。大国地域辽阔、人口较多,国内各地区位、地理、资源条件和历史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区域经济发展较难同时同步进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问题,并且战略对产业形态的影响效果也在实践中不断凸显,具有挖掘和研究的价值。

9.1.1 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研究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发展理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主要区域发展战略理论有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倒U形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等。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首次提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是不平衡发展论的依据之一。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现今被广泛地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加以应用,是指由于某些主导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在核心区或大城市的集聚,导致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和相关的外部经济,从而通过自身增长迅速的增长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扩散作用,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增长极理论被引入中国后所产生的实践意义主要在于:促成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从以公平为中心的均衡发展向以效率为中心的非均衡发展的重大转变。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后来的环渤海三角洲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凸显出来的三个主要增长极。不过,三大增长极在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导致了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情况日益突出。

9.1.2 区域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性

区域发展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必然伴随着技术、资本、人才、管理的转移。一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相应地在以上方面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继而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地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主要在几个方面:①产业转移伴随劳动力及人力资本输出,大量具有创新意识的技术、管理人才随着产业转移输入到产业承接地区;同时外来企业的进入及其本地化的发展战略,增加对产业承接地的劳动力吸纳及教育和培训投资,使得本地区劳动力能够掌握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②产业转移伴随着新技术在产业承接地的应用,并在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产生溢出效应。溢出效应推动产业承接地的产业从低端到高端、从低附加值高附加值升级换代,优化产业承接地产业结构。③产业转移带来观念的更新和市场竞争,激发产业承接地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转移会引致产业承接地的观念更新,开放和包容的环境与心态更利于技术创新,并形成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本地企业的创新意识,促使其加大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积极优化生产技术。④产业转移到承接地后,其本地化战略会促使企业与承接地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技术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技术合作的平台,形成区域间的知识传播与示范效应,这对当地配套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区域发展战略引导产业承接,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来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的“再平衡”,这对于统筹全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9.1.3 各国区域发展战略实践

一国为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联系,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经济往往从沿海地区开始发展,逐步实现工业化并建立现代城市,形成国内的先进地区;其他地区则成为农业区和资源提供区。这种不平衡会维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才可能通过逐步开发落后地区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这是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发达大国是由不发达逐渐变化而来的,其区域发展经历了由很不平衡到逐步走向相对平衡的阶段。

在深入探究中国当前的区域发展战略之前,本节先概述世界其他国家使用过的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效果,主要以美国、德国为例;继而梳理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初的一些区域发展战略及其效果,以展示国内国外在一定时间跨度内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和成绩。

(一)美国的“西进运动”和西部开发

美国独立时只有大西洋沿岸东部十三州,此后几十年时间内,随着“西进运动”的迅速兴起和广泛开展,不仅从印第安人手中夺过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地带,而且把疆界从密西西比河向西推进了1 500英里,直抵太平洋沿岸。从1783年到1860年美国的领土扩大了两倍半,由原来的83万平方英里增加到了300万平方英里。“西进运动”确立了现今美国的版图,也奠定了当代美国的基础。美国“西进运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造血式”开发理念。西部地区的开发不仅仅需要发达地区的“输血”,更加重要的是要形成符合欠发达地区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美国政府很少直接投资于生产性项目,而是致力于投资改善落后地区环境、引导和刺激民间投资、提高落后地区劳动力素质等,且非常重视落后地区教育培训事业发展及教育资金投入。②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的效率。美国政府认识到市场对于区域经济要素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因而退出市场,而将其区域政策重点转向解决由于市场机制缺陷或失灵导致的系列问题。③注重政策和法律的导向作用。在区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美国政府都建立了健全的区域开发法律制度和管理机构,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振兴提供了法律保障。

美国的“西进运动”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和政府推动领土扩张的背景下,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业为先导、以农牧业为主要产业指向、以增长中心带动区域开发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美国近代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都离不开西部的开发。

(二)两德统一与德国经济一体化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签署了《统一条约》,标志着分裂40多年的德国政治层面统一的完成。两德的统一使两个经济结构和经济实力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合二为一,东德地区的计划经济体制与西德地区的市场经济体系格格不入,东西两边存在着巨大的经济鸿沟,要把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政策、货币制度、社会保障等移植到另一个国家(地区),无疑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成为研究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案例。

德国政府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推动东部德国的区域经济发展:①扩大对东部地区的资金援助。联邦政府采取了“团结公约”形式的纵向财政平衡和州际横向财政平衡政策,该公约于1995年正式生效,平均每年以560亿马克的规模向原民主德国地区转移用于住房、基础设施、环境改善、市场强化等方面的款项,并附带400亿马克用于清偿原民主德国的债务。②完善东部地区的投资促进政策。联邦政府采取了现金补贴、税收减免、优惠贷款、担保等多种投资促进措施。资助的对象主要是那些从事制造业以及相关服务业的企业(梅兆荣,2003)。③加大对东部地区科技的扶持力度。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科技竞争力。自1991年以来联邦德国研发经费总量逐年增加,东部地区科研经费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贾生华,1995)。④强化东部地区社会环境软实力。联邦政府对原民主德国地区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人力资源开发、职业培训等社会环境软实力方面大量资助,对730多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了完善与发展,对东德地区的120座文物古迹制订了保护计划,对19个样板城镇建设方案进行了资助(杨琳和张晨,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