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跨区域发展理论

企业跨区域发展理论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节,笔者将进一步深入微观层面,从企业跨区域发展的角度讨论产业区域转移问题。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但也有很多是伴随着企业跨区域发展而来的外部扩张形式。在现实中,许多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图2-6描述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部门的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多种形式。

在这一节,笔者将进一步深入微观层面,从企业跨区域发展的角度讨论产业区域转移问题。企业跨区域发展和产业区域转移常常是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讲,前者主要是从微观意义上对单个企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空间扩张进行的研究;后者则更多地着眼于企业的宏观层面或者企业群体层面的空间过程。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说,前者着眼于企业组织结构和成长战略以及由此而来的企业一体化战略的展开;而后者则更多地重视从产业分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或者说区域经济整合的角度对企业空间移动的作用和影响的分析。

在本节中,笔者首先讨论企业一体化以及其和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的模式代表是泰勒模式。而后,又从管理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个企业一体化和跨区域发展的决策模式。接着讨论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动因、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企业不同部门跨区域发展的区位选择,进而从地理学的视角总结企业跨区域发展规律。最后,讨论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组织结构变迁。

一、企业一体化战略和跨区域发展

(一)企业成长的一体化战略

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常常和企业的一体化战略有关。企业一体化战略有三类:即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多元化(即混合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身资金积累,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子公司等。外部发展主要是采取合并或兼并的方式:合并,是指两个以上企业,采用协商一致的方式合二为一;兼并,则是指其中一方以优势力量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的过程。〔51〕

1.横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是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该类增长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

(1)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向与原有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3)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内外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由于该类成长与原有生产活动有关,比起其他类型增长更易实现,一般来说,企业早期的扩张多采取这种方式,且实现的方式以内部成长为主。但也有很多是伴随着企业跨区域发展而来的外部扩张形式。据对美国1895年至1972年的公司成长战略分析,1895年至20世纪初的公司成长主要以横向一体化为主。〔52〕中国国内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企业成长基本上是以内部成长的横向一体化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产权改革的推进和民营企业的兴起,外部扩张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逐渐多了起来。图2-5显示了横向一体化的几种形式。

alt

图2-5 企业横向一体化扩张的各种形式


2.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所处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的环节扩展。在现实中,许多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纵向一体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backward integration),是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如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汽车整车生产进行扩张;前向一体化(forward integration),是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电脑产业向电脑元器件产业扩张,也有同时向前后两个方向发展的。又如化学工业公司即可向石油冶炼、采油方向扩展,以实现后向一体化;也可向塑料制品、人造纤维等方向扩展,以实现其前向一体化。图2-6描述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部门的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多种形式。纵向一体化是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班诺克〔53〕认为,企业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在市场实现某种程度的寡头垄断地位后,便会更多地倾向于纵向一体化扩张,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占领其上游的供应部门和下游的市场领域,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开始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经营理念。在这种背景下,一旦企业在某一部门站稳脚跟之后,向其产业链的其他环节扩张,寻求最佳利益获取部门便成为其主要的成长战略。

alt

图2-6 企业纵向一体化扩张的各种形式


3.多元化

有时称多样化、多角化等。多元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元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元化,因此,这里的多元化是指不相关产品的多元化,或者说“混合一体化”(见图2-7)。多元化是和范围经济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概念。所谓范围经济,是指由于企业从事相关或非相关多元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利用了共同的设备、无形资产、开发机构、管理人才而带来的生产经营成本下降、风险分散、收益递增。因此,在实际中,多数企业多元化扩张的部门均多多少少与其原有市场营销和技术开发有联系。尤其是研究与开发,多来自现存生产活动的需求,但可用于其他无关部门的生产。在一些情况下,多元化是在同一个品牌的旗下实现的,比如杭州娃哈哈集团,在“娃哈哈”的品牌下进行食品、饮料、医药保健品童装生产的多元化经营。在国际上,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基本上是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如日本的东芝公司,其经营范围号称从铅笔到宇宙火箭,是一家著名的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跨国公司。

alt

图2-7 多元化经营(混合一体化)的举例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元化扩张战略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在美国,该战略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被快速增长的公司普遍采用。1949年,美国500家大公司中有30%以上为单一产品经营,到1969年,该比例降为6%。与此相反,介入不相关经济活动的大公司的比例从1949年的3%增加到1969年的20%。〔5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十分普遍。许多工业企业涉足房地产、商业、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等与原生产活动无关联的行业。多元化扩张主要是基于对共同的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如资本、品牌、人才、管理体系和生产能力,以及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意识。具有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可以减少某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此外,一些原生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也会促使公司寻求多元化发展机会,以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而当某一产品出现旺盛的市场需求时,会诱发新的企业介入此类生产活动,如近年来许多企业在“房地产热”中介入房地产市场,是一种典型的多元化扩张战略。

企业的一体化发展战略,表现在空间上,常常和企业的跨区域(或者跨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即表现为企业的多部门、多区位发展。当企业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多部门、多区位的企业发展格局,对企业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发展成本、扩大利润空间起着重要作用。

(二)企业跨区域发展和一体化的关系模式

1.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泰勒模式)

企业一体化进程中的跨区域发展,国外学者,特别是企业地理学的研究者们进行过一些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泰勒模型(李小建,2000)〔55〕。学者泰勒(Taylor, 1975)在分析英国炼铁业公司时,提出了一种有代表意义的企业一体化和跨区域发展的关系模式。这种企业一体化模式的特点是将企业组织结构演化和企业区位的演化联系起来,他称为组织和区位演化的关系模式,其模型如图2-8所示。泰勒将企业的跨区域发展的空间分别用地方、区域、全国、多国四种标尺加以度量,并认为,企业在从地方向多国扩展中,有三个过程,要跨越三个门槛(图2-8中的T1、T2和T3)。每经历一次过程,便会引起一次组织结构的变化。他认为,在跨越空间的过程中,最先跨越的是企业活动空间(物质联系空间),然后是信息空间(信息联系空间),最后为决策空间。而在跨越这三个空间的过程中,企业一体化是必需的,这包括组织结构的一体化和制度结构的一体化。

alt

图2-8 企业发展中空间扩展轨迹


资料来源:Taylor. MJ. Organizational Growth, Spatial Integration and Location Decision-making, RegionalStudies, , 1975, 9: pp. 313-323.


企业跨区域发展的过程和企业成长的过程是高度相关的。企业最初的区位选择常常是和特定企业的成长风险屏蔽这个因素有较大的关系,这里当然包括屏蔽不确定因素的风险考虑。泰勒的研究表明,企业创立者的家乡以及已有的产业集聚区常常成为新生企业的诞生地,企业创立者的家乡相对企业创立者来说,有较为熟悉的企业成长环境,企业创立者自身的社会资本(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也大多沉淀于此,易于成为特定企业的起源地。工业集聚地则由于技术创新汇集,更有利于创造数量众多的企业家;此外,集聚地风险较低,有利于企业家在此度过成长初期;还有,集聚地通常具有较大的市场,也有利于企业快速增长。

企业建立后,企业的活动空间、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常常局限于本地,并形成适应在该地区生存和发展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结构。但是,企业的最初诞生地并不一定就是企业发展最合适的空间。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或者市场形势发生变化以后,原来企业赖以生存的空间,开始成为束缚企业的羁绊。这时,企业就必须选择跨越既有的空间,实行跨区域发展的战略。而企业在以活动空间带动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进行企业组织和制度结构的变形。这种企业组织和制度结构的变形是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门槛和障碍,也是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必需。如果企业不能够或不愿意进行必要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结构的变化以跨越特定的门槛,不仅其活动空间,而且其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的扩张也将停止。泰勒的这种组织结构和制度结构的变形实际上就是企业一体化的组织行为,是企业组织结构的一体化和制度结构的一体化。就这样,泰勒把企业组织和制度的一体化作为企业跨区域发展的门槛条件,由此确立了两者的关系。

2.企业一体化和跨区域发展的决策模式

从企业内部而言,企业在进行一体化时需要经过一整套的决策过程(见图2-9)。当企业发展面临市场瓶颈,即由广义的运输成本或其他市场壁垒导致的企业所在地市场和外部市场的潜力差不断扩大;要素瓶颈,即企业所在地面临部分要素短缺、生产成本较高以及环境瓶颈的制约时,企业将不得不进行跨区域的一体化发展以规避风险。一般来说,企业进行跨区域一体化发展时有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将企业的部分功能部门迁移到其他地区。这种迁移又分为总部的迁移、研发部门的迁移和生产部门的迁移这三种情况。第二种选择是新建企业(工厂、子公司等)。通过在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或者离市场较近的地区建立新的生产部门或企业,从而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第三种选择是兼并其他企业。兼并企业比较新建工厂而言,其扩张速度较快、实现形式较多,但对于兼并企业而言也面临着两个重要问题:收购或兼并价格的确定及对子公司的整合。能否很好地整合各功能机构和要素是决定合并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跨区域发展策略,如何进行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变形,是选择横向一体化还是纵向一体化,或者是混合一体化,就需要有恰当的决策模式与此相匹配。

企业一体化的决策模式在时间序列上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表现为决策选择、决策评估、决策批准和决策执行的循环,在遇到外部或内部环境发生改变需要重新进行区位抉择时,或者决策执行中发生没有预见到的情况必须改变决策时,这个过程将被重复。

alt

图2-9 企业扩张的区位决策模式


资料来源:参考Smith, 1981〔56〕由笔者修改制作。


二、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动因

探究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动因,实际上就是从微观的角度讨论产业转移的动因。企业跨区域发展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内部交易、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及规模经济和竞争激励、集聚效应这六项。当然,我们还可以找出一些因素使得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动因菜单表显得更长。但上述六项一般来说已经可以涵盖绝大部分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动因了。

(一)实现交易内部化

科斯(R. H . Coase)1937年在《论企业的性质》中指出:“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57〕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常常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和跨区域发展,实现交易内部化。许多企业的早期扩张大多是企图实现对供应和市场的控制。〔58〕这种实现内部交易的动机既具有经济意义又具有战略意义。一旦企业作为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企业便获得了扩张的动力,这种扩张的过程跨越区域的边界就产生了跨区域发展企业。如果区域的边界是国界,便产生了跨国企业。而企业创造其内部市场的过程,便是所谓的内部化过程。实现内部交易的战略意义表现为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给和需求的确定性。

(二)所有权优势的发挥

一些拥有某种经营资源的企业,倾向于维护自己对该经营资源的所有权,这些经营资源表现为技术、品牌、专利、对差别化市场的垄断、特有的原材料获取渠道,以及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秘诀等等。一般来说,由于市场不完全,许多经营资源的价值很难在市场交易中充分实现。为此,企业往往需要通过自身的扩张,包括跨区域发展和跨国发展来保证自己的所有权优势能够获取充分的利益回报,或者说加强自己对经营资源的垄断地位。

(三)区位优势的把握

企业为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包括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区位优势和由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形成的区位优势,而采取的跨区域发展的策略。比如,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土地价格相对较低的地区设立生产据点,而在人力资本相对充裕,以及信息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中心大城市设立研究开发机构、销售中心机构,甚至企业总部等。

(四)规模经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规模效益

企业的经营成本有两种:固定(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不变成本,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可变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原材料、燃料、零部件等费用,但该成本变化并不随产量而等比例增减。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optimum size)。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最佳规模。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为规模经济。表2-2列出汽车工业不同部件的规模经济。由该表可知,汽车制造公司需要年产200万辆才能从规模经济中获取最大效益,汽车的研究和开发(R & D)获取效益和最低规模甚至达到500万辆。获取规模经济,是企业进行跨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因。

表2-2 汽车产业不同部件或产出工序的生产效益最低规模

alt

资料来源:Rhys R. Small Car Firm: will They Survive? Long Range Planning, 1989, 22: pp. 22-29.

(五)竞争激励

企业之间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实现长期生存这一基本目标,企业必须发展。从积极的方面看,发展企业、增强实力和市场地位,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行业的支配地位;从防御的角度看,发展是使企业不被竞争对手所击败,而生存下去的有效手段。这种发展竞争,表现在空间上就是跨区域发展,或者说是空间扩张。在一些场合,某些企业为了取得首先行动的优势,可能采取新的扩张行动,向新的区域寻求发展的机会,而其他企业为了取得竞争均势,“围魏救赵”,交换威胁,可能随之向不同区域、不同市场扩张。此外,也有采取“跟进”战略的,某一企业向某地区扩张,常常会引起它的竞争对手向同一地区进行扩张,以维护自己的市场规模,不至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于他人之后。

(六)集聚效应的获取

集聚效应亦可称为集聚经济,又称为产业集聚效应,或者称为马歇尔效应,即由于大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所形成的外部性,包括劳动市场的共享、中间产品的规模经济以及知识外溢等。当某一地区形成产业集聚的趋势之后,就会产生累积效应,驱使其他地区的相关企业向该地区集聚,以获取集聚效应,不至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除以上六方面的原因之外,企业跨区域发展还与企业管理者个人偏好行为有关。企业跨区域发展可为管理者带来成就感,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阐明上述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动因之后,还必须强调,企业跨区域发展也是企业扩张、企业发展的常规途径之一,或者说是企业发展和企业扩张的空间表现形式。因此,那些用来说明企业扩张的动因,基本上也可以用来解释企业跨区域发展。比如说,企业扩张的基本动机是为了扩大公司规模而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包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从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金融机构等)获取资本,从人力资源市场获取人才等等。在中国,以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为契机,带来的企业跨区域发展也是一种常见的企业行为。

三、企业跨区域发展的轨迹

企业扩张和跨区域发展的初始条件是有一个较好的原始区位,然后进行跨区域发展。跨区域发展的空间轨迹一般是由近及远,呈梯形发展状态。

(一)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原始区位

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成长迅速,并向外部地区进行跨区域发展,成长为大企业的是少数。这些迅速发展的企业,原始区位起着一定作用。优越的区位条件,为本地区的企业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企业在这些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后,便向外部扩展,进行跨区域发展。在国际上,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就提供了这样的例证。美国的汽车工业始于美国汽车城底特律,之后向周围地区扩展,进一步又向国外扩张。在中国,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民营企业的跨区域发展特别引人注目,这和浙江优越的区位条件有相当的关系。浙江地处中国的东南沿海,紧靠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且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直走在前列。这种优越的区位条件,为浙江民营企业的成长、进一步向外扩张和跨区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随着企业成长和跨区域发展的进行,可能最终导致企业的重心离开原来的始发地。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帝国烟草(Imperial Tobacco)公司在进行了一系列空间扩张活动之后,其在传统生产活动集中地布里斯托尔的生产活动却逐步下降。〔59〕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许多民营企业开始将自己的发展重心脱离原始的发祥地而向长三角的中心地区(如杭州、嘉兴、上海等地)进行转移。这样做的一个结果就是造成当地的经济增长面临一个相对复杂的局面。2003年以来的连续几年,温州的经济增长率都滞后于长三角和浙江其他地区。企业跨区域发展之后,可能会导致其原所在地区的经营和生产活动的萎缩,当然这并不一定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停滞。但是,当本地企业跨区域发展演变成多数企业的行为(产业转移),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又相对缓慢,这时就会出现比较复杂的局面。

(二)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空间轨迹

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空间轨迹,和企业成长方式有关。可以将企业成长方式分为内部成长型和外部成长型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是指在企业原有发展基础上的扩张,具有从无到有的成长特征;后者是指企业通过兼并的方式进行的扩张。但是从企业成长和跨区域发展的空间轨迹上看,两者基本上都呈现出由近及远的跨区域发展轨迹。其原因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从供给因素看,距离的远近和跨区域发展的成本是成正比的,企业由近及远的跨区域发展是和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过程一致的。当企业刚开始进行跨区域发展时,其获取信息的能力相对有限,需要新建工厂时,建在较近距离内,能够以较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获取原有工厂(企业)的支持,如由原工厂负责新建工厂的原材料购买、负责新建工厂的技术保障等。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支付企业跨区域发展成本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包括信息获取能力、技术进步、管理组织能力的增强,使得企业由近及远地开始向更远处发展。从需求因素看,企业的市场扩张基本上是呈现由近及远、由内向外的规律,这也是企业由近及远地进行跨区域发展的原因。

从企业跨区域发展的过程看,内部成长型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常具规划特征,就近布局、由近及远的特点很明显。而以外部成长型企业方式进行跨区域发展时,由于被兼并的工厂(企业)原已存在,规划便比较困难。但是,即便如此,多数事实表明,外部成长型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也具有由近及远的特征,即企业在采取兼并或者合并的方式来进行跨区域发展时,也具有从其中心区位向外不断扩张的特点。如英国塑料工业许多企业在进行跨区域发展时,常常是伴随着对市场的控制程度,逐渐由近及远进行的。在区域市场连续外扩的过程中,外部成长型企业一般也采取获取既有市场中已存在的企业的扩张方式。〔60〕英国主要饮料公司在从区域公司向全国性公司发展中,其兼并活动的地理范围扩张基本上遵循着由近及远的轨迹。〔61〕

四、企业不同部门跨区域发展的区位选择

不同企业的跨区域发展的区位选择是不同的。同一企业的不同部门,由于其功能不同,对跨区域发展的区位选择也是不同的。

(一)企业总部的区位选择

企业总部是整个企业的头脑和核心,其职能包括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总部的内部职能,是指总部作为整个企业的神经中枢,负责整个企业的运营,包括制定整个企业发展战略,控制、协调各分支机构等。总部的外部职能,是指总部作为企业对外的代表,主要包括代表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高层次协商、谈判,与政府部门交涉,与金融市场接触。

企业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包括:①便利的交通运输。包括与子公司内其他分布、子公司之间,与其他主要市场之间,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以便主要决策者与相关人员之间有良好接触,掌握公司运营脉搏,及时发现问题。②快速、及时的信息获取。具有充裕的信息容量的区位对总部决策制定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信息包括市场变化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相关国家主要政治决策信息等。③便于与关键部门的相关人员随时接触。这些相关人员包括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主要人员、其他大公司首脑、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市场)的决策人员,以及法律、贸易、海关以及其他一些中介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通过当面交谈、交流,不仅可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建立人际联系和社会网络,可行游说之便。

(二)企业的研究与开发部门(R & D)的区位选择

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R & D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技术发展日益迅速、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技术进步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更显著。在给定制度的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技术水平高低和技术进步速度的竞争。

企业的研究与开发(R & D)部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包括:①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金融以及多种市场中介组织,以降低获取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的成本以及获取科技支持的成本。②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的需求。③接近新产品的需求市场,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三)企业生产(制造)部门的区位选择

相比企业总部和研究开发(R & D)部门而言,企业的生产(制造)部门区位选择显得更为多样化。一般说来,企业生产部门的区位选择有三种指向:①有利于降低生产部门的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部门倾向于接近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裕的地区,这样能降低劳动力的使用成本。②有利于降低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供给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一些使用高运输成本原材料的生产部门倾向于选择接近原材料产地的地区布点;为了降低中间产品的获取成本,许多企业的生产部门向产业集聚区转移。③有利于降低制成品的市场运输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在靠近市场的地区建立生产制造部门,是许多企业的区位选择。随着企业一体化的展开,同一企业,根据产品的要素使用结构和市场结构以及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不同,会在不同的地区选择部署不同的生产(制造)部门。

企业不同部门的不同的区位选择使得企业跨区域发展常常呈现出多地域布局的局面,即同一企业向不同地区进行跨区域发展。

五、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地理学规律

企业跨区域发展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也遵循社会经济现象地理扩散的一般规律。企业跨区域发展是一种组织行为,这种空间扩张受制于组织的决策行为、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内外部网络。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使这一过程呈现某些规律,但有时又使其偏离这些规律。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地理学规律主要表现在:

(一)空间序列扩张规律

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具有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属性,由此引起地理学家的关注。在哈格斯特朗1952年的经典研究之后〔62〕,地理学家的研究涉及疾病、组织、建筑风格、技术创新等的扩散。在源泉地和扩散地的关系上,最为常见的是空间序列扩张或者称为接触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即地理扩散过程在空间上是按照由近及远的序列进行的。〔63〕根据这一观点,源于任一原点的地理扩散具有距离衰减效应。这一规律也适用于企业的空间扩张和跨区域发展,也就是说,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常常带有由近及远空间序列的特征。在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由接触而起的企业空间扩张现象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并进而建立起生产机构。这种扩张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企业中比较普遍。以美国第二大家庭装修公司洛氏公司(Lowe's Company)为例。该公司年销售收入101亿美元(1998年),在美国26个州拥有460家商店,销售各种家庭装修用品。在公司空间扩张中,由近及远的特色十分突出。1921年,该公司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北威尔克斯保罗(North Wilkesboro)建立后,逐渐北扩;到20世纪40年代末,已扩延至华盛顿特区、西弗吉尼亚州;20世纪60年代初又西扩肯塔基州,北扩宾夕法尼亚州;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东扩至大西洋海岸;20世纪70年代初南扩至墨西哥湾;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又西进阿肯色州和路易斯安那州;20世纪80年代又继续西扩,抵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美国关于兼并空间(merger field)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如公司总部在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的公司兼并空间随着年代变化而不断外扩,但是,其兼并仍以公司总部周围地区为主,这种兼并的距离衰减行为也发生在国际尺度上。多数公司采取较为保守的空间战略,兼并对象常选择在地理邻近区域、文化环境相似地区。如美国制造业公司在加拿大靠近美国边境地区拥有许多分公司(工厂),在加美边境的美国分公司(工厂)中总部在纽约、底特律和芝加哥的比例远高于总部在洛杉矶的比例。〔64〕在东亚,日本和亚洲NIES企业的扩张空间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从整体上看,基本上遵循着由近及远的规律。在中国国内,长三角内部各省(市)之间的企业空间扩张和跨区域发展活动就比区域外部更为活跃。如浙江民营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和浙江周边的安徽和江西地区。

(二)市场序列扩张规律

企业空间扩张和跨区域发展的另一种规律是按市场(规模)序列扩张〔65〕,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的市场(城市、区域规模)序列的地理区域进行的。这种扩张过程并不一定,且多数情况下完全不是按地理邻近性,而是按市场(或城市、区域)的规模和重要等级跳跃式扩散的。比如,不少企业等级扩张常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大城市),接着进入次大市场,以此类推。并不考虑这些市场的距离是否邻近。实际上,市场序列扩张是企业对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世界著名销售商LVM公司进入日本各地的先后顺序,便具有市场序列扩散特点,依次从东京,到大阪、名古屋、京都,再到规模较小的城市。而多数跨国公司在进入长三角区域时,特别是一些第三产业企业,基本上是按照市场规模序列进行扩散的,先是上海,然后是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然后再是次一级城市,如绍兴、扬州等。

(三)中国环境下的企业跨区域发展和空间扩张特征

比较一般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跨区域发展,中国环境下的企业跨区域发展和空间扩张往往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所谓中国环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人际关系的因素,这就使得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影响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第二,转型经济的环境影响,即中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转轨)过程中,由传统计划经济决定的路径依赖,在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的跨区域发展行为;第三,独特的地理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比较欧美和日本,中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均衡,文化和历史传统以及地理条件的多样性是一个鲜明的特征因素。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中国企业的跨区域发展,既表现出企业空间扩张的一般共性,也表现出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表现在:①主要以人际关系网络为特征的社会网络对企业跨区域发展具有导引作用;②地理因素、文化历史传统因素对企业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在长三角地区,由于文化历史传统和地理因素类似性,使得这些地区的企业在进行空间扩张时更愿意首先在区域内部实现;③政府的指导,受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和计划经济的路径依赖的影响,政府的作用依旧是企业跨区域发展和空间扩张所不可忽视的因素,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以及由地方领导人的迁任所形成的不同地域之间的产官关系网络,对企业跨区域发展和空间扩张往往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六、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组织结构变迁

企业的空间扩张,即跨区域发展的过程是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化相匹配的。从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化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Ⅰ:企业组织形式相对单纯,产品结构相对简单,组织功能相对单一,常常是仅拥有一个工厂,经营管理层面也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等决策等级划分,基本上是经营者(或所有者)直接管理。中国的乡镇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企业多为此类组织结构。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也大多为这种企业组织结构。

阶段Ⅱ: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企业开始有了一体化发展的动机,并开始跨区域发展的进程,规模扩大和空间扩张带来了组织结构的变化。不同区域的生产部门和其他功能部门的建立,需要中央控制和协调。由此,分离出总部和一系列的职能部门,其功能是进行企业总体发展的企划,并协调其他组织单元的活动和进行一体化的管理。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工。

阶段Ⅲ: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生产活动走向多元化,企业组织结构演化也在继续,形成多事业部(分部)(division)结构。与按功能组织的企业结构不同,该类企业以不同的事业部(分部)为结构的基本框架,每一个事业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与此相应,企业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管理等级: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企业日常运作管理。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各事业部(分部)自成生产和销售系统,这种类型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许多跨国公司和全球性公司便具有此种结构,其不同分部位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大洲,成为地区总部。

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组织结构逐步复杂化是和生产功能逐步多样化、地理范围逐步扩张相适应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