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兰州的经济发展战略,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模糊发展思路到非均衡发展思路再到今天“再造兰州”战略的提出,实现了从非均衡发展战略到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大转变。这一转变,将使兰州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兰州的经济发展战略,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模糊发展思路到非均衡发展思路再到今天“再造兰州”战略的提出,实现了从非均衡发展战略到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大转变。有大转变,才有大发展,有大格局才有大思路。这一转变,将使兰州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兰州的经济发展大约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开始作相应的调整。邓小平的“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的思想,既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一项基本的、重大的政策,也是新时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思路,还是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理论基础,即非均衡发展战略。

顺应这一战略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兰州市实施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计划即“六五”计划(1981~1985年),就明确提出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改革的动力作用,带动区域内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向一些行业和地区倾斜,自觉不自觉地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首先从蔬菜管理体制入手改革。从1981年到1991年是兰州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农业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国营企业改革放权,焕发了被压抑的劳动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1984年的增速高达17%,但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大,增长率变化不平稳,到1991年达到2.2%的历史最低点低点。这就引起了政府及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开始探索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举办丝路节,尝试以节会经济带动经济发展。这就使得兰州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即90年代初期1992—2000年。举办了丝路节和兰交会后,由于引进了项目,增加了投资,1992年的工业增加值由上一年的-2%,一下提高到9.8%,强力拉动GDP从1991年的2.2%,猛增到1992年的10.3%,1993年的11.6%,到1994年达到最高点14.49%。但自从非均衡战略转移到商贸业后然后逐渐减速,1995年9.2%,1996年9.1%,1997年8.8%,1998年8.7%,一路下滑,1999年达到最低点8.2%,这一阶段非均衡的战略重点在商贸中心建设上,但由于忽视了工业的支撑作用,尽管商贸建设对调整兰州的经济结构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增长率变化呈现出下滑趋势。

第三个阶段:到21世纪初,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确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按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梯度推移的战略思路,并实施了一系列向西部区域倾斜的政策措施。兰州的经济发展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甘肃省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战略,按照这一思路,兰州非均衡战略又转回到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全力实施“393”国企攻坚战,国企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兰州工业“涅槃重生”。工业本身就是兰州经济发展的主体,这一时期这一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全市以推进工业化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集群建设为引擎,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骨干企业发展为支撑,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经过了短暂的调整期后,2002年GDP突破300亿元大关后,从2004开始连续4年都在以12%的速度增长。但是,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兰州经济下滑严重,兰州既非外向型经济,又没有外贸依存度,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尤其是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产业比例过重,原材料产品多、附加值低,产业链短。我们的决策者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既统筹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又统筹城乡两个发展大局;既解决土地制约瓶颈问题,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又不增加城市的建设容量产生新的城市问题社会问题。结合兰州的实际,审时度势,决策者创造性的提出了“再造兰州”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既统筹了城乡发展,又统筹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了从非均衡发展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转变,使得兰州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