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区域分工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从区域之间产生成本的绝对差异解释区域分工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区域之间应该怎样开展分工才能够对双方都有利。要素禀赋论补充了绝对和相对优势理论,从区域的要素禀赋角度分析了区域分工的产生机理,不仅是近代区域分工理论的权威,而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三节 区域分工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从区域之间产生成本的绝对差异解释区域分工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区域之间应该怎样开展分工才能够对双方都有利。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该理论,斯密指出“分工产生普遍的富裕,而分工的程度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进步,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分工对于参与各方都是有利的。国家之间通过贸易而产生的分工是由生产的绝对成本决定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每个区域都有适用于生产某些特定商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或者称之为优势。区域的有利生产条件包括了自然的有利条件和获得性有利条件。后者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所形成的有利条件,如资本、技术、高质量的劳动力等,因此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区域生产,其成本就会有差异。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每个区域都应该选择生产绝对成本最低的商品,然后彼此通过贸易进行交换,这就形成了地域分工。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依据“优中选优、劣中选劣”的思想,比较区域之间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提出各区域要利用生产成本的相对有利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开展区际贸易。大卫·李嘉图认为区域分工的基础并不仅限于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只要存在成本上的相对差别,就会使各地区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从而使区域分工成为可能。

比较优势理论弥补了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对于区域分工的重要意义在于:区域分工并不要求各区域具有绝对成本优势,而是对区域相对成本的利用。一个地区即使在每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仍可选择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进行生产,并从贸易中获利。该理论解释了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三、要素禀赋论

1919年,赫克歇尔提出了要素禀赋的有关论点,指出比较成本出现差异有两个前提条件,即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不同商品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组合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更加全面地提出了要素禀赋论。根据要素禀赋论,区域要素禀赋差异所导致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形成了区域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因此,各区域将生产和出口那些用当地大量拥有、价格便宜且在生产总成本中占比例大的要素的商品,进口那些用当地缺少、价格高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要素禀赋论补充了绝对和相对优势理论,从区域的要素禀赋角度分析了区域分工的产生机理,不仅是近代区域分工理论的权威,而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动态比较费用论

根据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和李斯特扶持幼小产业学说的合理内核,日本经济学界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该理论认为,产品的比较成本优势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政府保护等措施加以扶植。动态比较费用论的核心在于对于目前并非是优势产业,但发展潜力大、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产业,政府应该采取政策给与保护和扶持,使之成长为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业。该理论是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的起点,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落后地区改变原有产业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