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时间:2022-05-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有着非常丰富的传统资源。在对传统资源保护进行研究的同时,如何将其上升为知识产权成果也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将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省的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知识产权产品是本课题研究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对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省传统资源的价值应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有着非常丰富的传统资源。比如,众多的少数民族人种、民俗、建筑、民间文学艺术、地方中草药配方、苗医、苗药等等都是传统资源的典型代表。在对传统资源保护进行研究的同时,如何将其上升为知识产权成果也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将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省的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知识产权产品是本课题研究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对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省传统资源的价值应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将建立起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省传统资源的体系,并提出将其升华为品牌向市场推出的可能性,这将会引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进行合作共同开发,使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知识成为商品进入市场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是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省重要的优势,也是最快地将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为什么要保护传统资源?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理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承认并合理补偿,以示公平

在这一大的框架下,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是从当前存在的体现对传统资源不当利用的被炒得很热的案例开始的。大概的状况就是:发达国家免费或者只付极低的代价使用了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资源,由此制成的产品或获得的技术能够通过现有知识产权体系得到保护,并因此获得了高昂的利润,而传统资源来源的国家却不能因此而获得相应的回报,自己对原有传统资源的使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传统资源已被外人开发使用。

(一)遗传资源、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不当使用情况分析

1.遗传资源的不当使用

“Basmati香米”案[1]、“孟山都事件”[2]、墨西哥农民历代相传的黄豆品种被美国POD-NERS公司于1999年取得美国专利并使墨西哥的黄豆出口美国受阻的案件[3],都是目前已被广泛认识的关于植物遗传资源的业界知名案例。在动物遗传资源上,特殊品种被拿去研究进而获得相关专利,但不向来源地人民承认并做经济赔偿的事例也不在少数。

在人类遗传资源方面,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特定偏远山区,由于交通、生活习俗等原因,某一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的遗传资源相对比较纯正,呈现出家族式或部落式的特点,从而使一些遗传基因得以受较少干扰而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或者由于近亲结婚、地缘因素而出现的群体基因变异等,都是遗传资源研究的宝贵财富。许多医疗国外机构以免费或低价治疗为诱饵,直接便捷的获取了丰富的特殊人体基因,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以及后续的研发留下了富足的潜能。在印度医药的研发成本比在美国国内减半,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临床试验成本显著降低,而且有更多可提供的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病人。外国一些著名医药企业,常以“赞助”、“送健康”、“偏远山乡健康爱心工程”等等类似的大而化之的慈善项目,通过小恩小惠收买朴实贫困乡村的民心,进而在未被察觉中或病人以为“雪中送炭”的满怀感激中,掠走了他们的基因资源,由此研发获得的成果,一般情况下当然不会有这些曾经“受助”的病人的份。也许这里不能简单认为是“不当使用”,而是伪善的境外机构及其代理人的直接“盗用”。

2.传统医药的不当使用

“姜黄”案[4]这类例子在中国是屡见不鲜。我国的传统医药,被邻近的韩国、日本及西方国家大肆开采,并获得许多专利,这些专利药品直接转化为了他们丰厚的利润;我国作为中药药材和药理的主要来源国,中药的出口额远远不及别的国家,甚至有外国研制的中药大量“出口”到中国的情况,也没有因为属于“中药资源”的来源国而得到相应的报偿。我国许多丰富的民族药、民间药(即草药)依然深藏山野,是当地人世代借以维护健康和族群延续的重要保障;现在许多医药研究机构(国内外),都有一些专门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民间秘方、带回研究机构后开发,民间医生及掌握该医药的群体并未得到任何形式的成果回报——也正因为类似的情况发生得多了,使掌握绝技的民间医生或族群更倾向于用“不信任的眼光看外界外来人”,使传统医药更主要地局限于“传统”的区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其价值没能被充分的发挥,不能给掌握该技艺的族群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

3.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不当使用

在国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资源,在商业上大量地滥用、歪曲或者篡改,而没有给创作群体或者相关国家任何的文化或者经济回报。有的外国机构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拍摄少数民族的服饰、歌舞等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并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并声称享有版权,而并未获得这些少数民族及其表演者的知情同意和给付相应的经济利益。甘肃陇东的皮影剪纸,临夏的木雕砖雕,回族的刺绣,藏族的服饰,苗族的银饰,布依蜡染等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作品大量流向海外。许多商业企业的“间谍”,以民俗旅游为借口,深入山野,通过交谈、录音录像等方式,获取了最宝贵的民俗资源,如前几年日本的祖孙二人以高价购买大量蜡染布面为借口,住进贵州安顺某蜡染农户家近一个星期,录制了布依蜡染的完整的制作过程;2005年两“游客”在贵州凯里乡下购买了用于染制衣饰的原料靛蓝,恰被调查得知此事的贵州省国安厅人员在车站拦截;贵州紫云县呵护了“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的中洞,2005年8月份专程到此旅行并停留长达两周的外籍摄影家,回国后半个月就在商业网站上展出了其拍摄的全部照片(清晰的洞中人物肖像画面及整个中洞的图景照)及相关文字资料解说,在笔者与其旅行社的导游的交流中了解到,摄影家拍摄之时并未表明自己的身份及征求照片中人物的同意,但在照片的相关位置却显著地标明了其享有“完全”的版权。

在国内,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被商业机构、团体无偿直接使用或改编后利用的事例也随处可见。某些服装制作企业将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图案运用到本企业的产品中;电台、电视台为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到民族地区拍摄民族歌舞、民族风俗等;有些地方建立民族村或者民族园,将某些地区或者某个民族的民居集中建造、表演民族歌舞、从事经营活动,却从未有过获取相关民族的同意、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后向相关群体支付报酬的想法。

这些在国内外侵犯享有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权利的群体、个人的事件,在侵害了少数民族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的同时,更是伤害了民族感情,甚至可能导致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毁灭性破坏。

(二)保护传统资源以解决不当使用造成的严重不公平现象

我国(或发展中国家)传统资源被无偿盗用的大量事实充分地揭露了目前知识产权界存在的严重问题:不承认并保护传统资源,就必然造成传统资源持有的个人、社区、民族和国家得不到公平合理的赔付,权利得不到保障,没有精神上的认可与尊重,更没有经济上的相应回报;在传统资源社区的精神与物质日益被边缘化的同时,世界的贫富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大——本来就处于经济弱势的传统资源持有人,所能掌握和控制的传统资源的范围日渐缩小(相应的收益也在减少),而却要为日益扩张的商标、专利、版权支付更多的费用;而发达国家呢,在出售的产品上可以更加便捷地贴上“商标、专利、版权”的标签(以及收取随之而增加的利润),在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共地”的传统资源领域免费捞取更多的资源,以其资金技术优势迅速实现原始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在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框架下以产品形式高价出售,从而带来了一个恶性循环或良性循环(取决于站在哪一边)。

传统资源一般由传统社区、个人或民族创造并世代传承,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又不断地加上了每一代人的创新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资源对传统社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是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结晶。仅从“收获应归于播种者”的公平理念来说,传统社区的人民为传统资源的产生、收集整理、创新、传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且传统资源本身就产生于漫长的劳动生活过程中,即使按照“附带物”的标准,传统资源的所有权也应属于创造和维系了它的个人、社区和民族,而不能因为它相对处于“共地”的特性便可“任人宰割”,自由获取(针对相对的“外人”)。目前国内外传统资源被发达国家大量免费掠取于商业性使用的严峻事实(表现之一就是“生物盗版”),从公平的角度讲,迫切需要对传统资源的保护,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出现。

二、激励传承创新,防止流失变异

在国内,大量的传统资源正在以较快的速度流失变异。许多珍贵神奇的传统医药后继无人,已经失传或者正面临失传;各式各样的民间艺人、精湛的技艺依然滞留深闺无人知晓,不被外界充分认可和欣赏,子女也因其技艺未受重视而不愿传承;气势磅礴而涵义深刻的各类传统仪式,也因近年来大力提倡的精简操办、“改变奢侈浪费的陋习”的口号,而逐渐采取了外界的“文明”做法,在很多方面财产的耗费和程序的烦琐有明显的减少,但其内涵的传统习俗的意义以及对人们精神的影响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再是神圣的和必然的,而是经济的和人为变更的);五彩斑斓的土制民族服饰,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土气、赶不上时代、不方便等等理由而摈弃,取而代之的是“汉化”的主流服饰,走进大大小小的乡村,已经看不到多少正宗的传统服饰,从他们的衣着辨不出民族,他们向往和追求的,是城里的西装牛仔裤、染色的卷发、收紧的连衣裙;民族语言和歌舞,曾经是他们生活中沟通和娱乐的最重要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的外出(就学、就业),使年轻一代日渐生疏而慢慢地被遗忘……

总之,明显的趋向就是传统资源正在流失、变异,属于传统的原汁原味的东西,正在我们意识到或未意识到的原野里,快速地消逝。

(一)传统资源大量流失、变异的原因分析

1.传统资源持有者未能从传统资源的商业利用中得到合理的利益

随着人们对传统资源的社会与经济价值的不断了解,传统资源的商业利用越来越广。然而,这种商业利用往往没有征得传统资源持有者的同意,也未向其支付合理的使用费,对遗传资源的利用尤其表现明显。很多时候,即使这种利用经过了商业谈判,但由于传统资源持有者在法律知识、谈判技巧、资金技术等方面远远不能与作为使用方的大集团或跨国公司相提并论,使其在传统资源的商业交易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往往难以分享到合理的利益。

曾经远渡重洋进行传统文艺表演(如蜡染、刺绣、侗割、苗舞等)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大师”、“专家”(例如曾经到台湾作过现场蜡染表演贵州蜡染艺人伍文芬和杨开敏),返回家乡后并没有靠其技艺得以维生,而是纷纷外出打工,远离了传统资源原生态环境;许多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村庄,由于缺少经济活力的注入,人们更习惯于外出打工、多养殖家禽用于日常开支,而不会想到能依靠“原生态文化”获得维生的收入——但所有这些都没有能在商业化利用中取得巨大的成功,没有带来显著的利润,于是,也就慢慢地被遗忘了。

2.传统资源被贬损、歪曲地开发或使用

在某些情况下,传统文化表达如舞蹈和音乐的表演是在不适当的场合和背景下进行的。这种表演贬损了原表演者和他们的社区,使其被社区外界成员所嘲笑。有的是由于贫困或威胁所迫,社区成员自己堕落进行表演;有的是在电视或游客面前的付费表演。为迎合外界计划而失去文化背景并压缩表演,割断了与特定社区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表演艺术被歪曲、贬损和走入歧途。有的甚至使用某些民族非常忌讳的内容或者再现已经淘汰的陋习,造成对民族感情的伤害,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如果盲目地乱开发,必然破坏文化的原生态韵味,从而加剧了传统资源的消亡速度。贵州蜡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蜡染是贵州民间艺术奇葩,从深山走入市场已有20多年。经过20多年的市场洗礼,并没有多少人认为贵州蜡染得到长足的发展,相反,较之曾经的辉煌,很多人认为贵州蜡染甚至在退步。蜡染的名气带来了蜡染经济,由于要追寻旅游经济的快速循环需求,蜡染工艺开始简单,图案单一,做工粗糙,其独特的文化意识形态面临消失。2004年,有文化专家在对贵州蜡染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经过商品经济的冲击,蜡染的很多民俗符号已经出现变异,于是发出这样的叹息:“如果脱离了民间文化的滋润,蜡染只不过是蜡染,那将与艺术毫不相关”。“安顺蜡染开发的半开放状态,直接扼杀了蜡染的原生状态”。

3.受主流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文化自卑自闭

“现代文明”的强势入侵,自上而下地深入到了民间的各个领域;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传统资源的持有人,日渐深入地“发觉”了自己的“愚昧与落后”,从思想到言行上都自觉不自觉地趋向于“现代文明”,培养了各种“文明”的习惯和作风,使自己摆脱愚昧成为“文明人”,进而逐渐鄙弃沿袭千年的传统。

许多年轻人认为传统的东西是“过时”、“迷信”、烦琐不便的,拒绝继承传统和传统资源。他们趋同现代文明,不喜欢穿自己土制的布衣,说家乡的民族方言,表演家乡的歌舞,疾病时使用家乡的医药,从而自己堵住了传统延续的进路。初中以上的学生,大批涌向发达城市的打工族,已经很难看到他们传统的衣着打扮,他们都倾向于自己各方面都“像外边的”,已防到外地被人“瞧不起”,遭人欺负。乡镇中学里偶尔能看到的个别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学生,在他/她身上也看不到“物以稀为贵”的骄傲,更为可能的,是贫寒的家境不足以买得起同伴那样“不土气”的衣裳的无奈与苦闷;即使在专门的民族大学里,在非节庆日身着各类民族服饰的学生也不多,而且也是难得一见的“另类”,成人一般不会再“苗子”“侗仔”地背后私语,但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能在大学校园里经常穿着民族服装,需要“很大的勇气”、“极强的心理承受力”。

由于许多传统医药知识无法通过现代医疗标准来解释,导致对其价值缺乏真正的理解。例如,传统的医治者能够提供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的奇效草药混合物,但往往不能用现代医学的相关术语和医疗原理来描述其产生疗效的原因,但其药方却是基于其前辈医治者长期的“临床”试验结果。然而,这种药物往往被认为是劣等的而被拒绝接受。各类大而化之的宣传也颇让民间医生难堪:“有病进正规医院,看正规医生”、“不要病急乱投医”,以及西医西药“科学、有效”,土医土药“迷信、凑巧”,甚至诋毁传统医学为“下等”的,行医者是“骗子”、“巫术医生”等。在这种宏大的尊崇西医药主流话语语境下,民间医生的价值慢慢地被打上折扣(更多的山里人有机会走出了山外,自然的受到这种话语的熏陶;大到与主流声音的偏颇,小到对个人的责难,都让民间医生感到外界的咄咄逼人的强势逻辑与自身力量的微弱,在自尊受挫中节节退缩)。民间医药文化的日趋边缘化,而致的民间医生的社会地位、认同感逐渐下降,是影响民间医药传承的重要因素。

4.年轻一代长时间地远离了传统资源的原生态环境

很多青年出外就学、就业是造成传统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远离了原处环境,没有了学习与使用传统资源的条件与切实需要,从而日渐生疏甚至完全遗忘,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学到手。

队伍迅速庞大的打工族完全脱离了民间医药的救治,彻底成了西医药的消费者与追随者,其中似乎还夹杂着能够接受科学治疗、健康更有保证的愉悦;从服饰到语言习俗,都要尽快地融入所在地(一般情况都是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的环境中,同化为周围人群的一部分,才能更好地生存。一群群被送入学校“学文化”的质朴孩子,在长期的软硬兼施的灌输历程中,自然地脱离了传统资源的氛围,从思想观念上与行动上都接受的“科学、文明”的概念与习惯,甚至还自觉不自觉的成为他们的辩护者。这些外出的学生、成群的打工族,他们不是传统资源的消费者(极大地减少了传统资源的被需求量),也不是传统资源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减少了主体的数量),从而使传统资源影响的范围日益减缩。

5.传统资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降低

市场经济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更广的选择,当市场经济这股潮流涌向乡村的时候,传统资源的地位经历了这么一个历程:由原来的“唯一”之选,演变成后来的“传统——现代”知识的二元对立、逐渐退居次位、成为现代多元选择中很不起眼的一元。

比如传统服饰,与市场上可以随处购买的大众服饰相比,除了前述的文化“自卑”与“自闭”外,制作更费时费力,购买耗费成本高、穿着不便、洗涤麻烦、保存仔细等等,也是人们选择大众服饰的原因,人们因市场上购买的现代服饰更经济、省事而逐渐放弃对传统服饰的选择。布依蜡染,曾经是布依人的日常服饰用料,因为有了更多且自认为更好的选择,蜡染服饰便退居次位而仅在老人去世时才派得上用场了,需求量也由多多益善变成“一套足以、两套搓搓有余、更多则保存麻烦”。当蜡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降低时,人们自然就不去太重视和投入精力,因此原生态蜡染范围正在迅速地萎缩。女儿家的民族嫁衣,曾经是其一生中最盛大的才艺展示,也是族人评价其智慧的主要标准,由于现在更多的嫁衣采用了外来服饰,而使手工技巧作为姑娘的基本技能的时代一去不返,年轻的女子不再待在母亲、婆婆的身旁,学习讨教挑花、刺绣、蜡染。

再比如传统医药,曾经是边远山区人们自然疾病或不幸伤残时的唯一选择,随着现代医疗手段的长驱直入,其不科学、不合理、迷信等“系列弊病”被很充分地“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因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遗弃,转而诉求更科学安全可靠的西医西药。许多边远山区的人们都认为现在需要吃药的情形越来越多了(疾病种类增多、发病更频繁、人体抵抗力更弱、人对药物的依赖性更强等原因),而传统医药被需求的程度却大幅度减小了。

当传统资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降低时,人们就花费更少的精力在它上面(传承、使用、创新);传统资源大量地流失了,也没有太多的人去在乎。

(二)传统资源的重要性

传统资源的大量流失变异,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主要是因为,传统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不重要的没有多少现实意义的东西,发生了“流失变异”又何妨呢?一物生一物,还可能在原有不重要的资源的地盘上产生更有价值的东西,或者转化为更有价值保护的事物。传统资源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资源是人类创造的源泉

传统资源记录了历代祖先的智慧,是他们长年实践与反思、据新的情况需求不断创新而经历了历史的考验传承下来的,每一代人在其中,都注入了自己的理解,融入了自己的心血。每一项新的发明创造,都是建立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的,个人离不开历史,新的创造来自于旧有事物的新发现、逻辑序列的重新组合,或者借助前人的方法或基础做出前人尚未做出之事。遗传资源、传统医药是开发新药物的主要资源,有目的地改良动、植物的性状与品质,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开发高效无毒的生物农药;传统文学艺术表达还是各种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文学艺术如音乐、舞蹈、手工艺制品等方面的创作源泉。

2.传统资源是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资源

由于不同的国家、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土壤、植被及民风民俗,没有现代常见的全球化“推行”某种特定动植物、习惯做法等,保留了各地更多的特色。来自于传统的东西,相对地封闭,没有多的交流,也没有今天的大一统,留下了更多绚目的多样化(文化的和生物的)。在传统存留成分比较厚重的地方,我们能找到更繁多的动植物品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更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多样的文化表现。传统,保持了这种多样性;传统资源,是这种多样性的记录和展现,是保持多样性的重要资源。世界上许多农作物的多样性都是由农民根据古老的耕作方法、品种选择和土地利用习惯而保持的,并为当地带来了其他利益,如食物多样性、增加收入、稳定产量、保护环境、减小虫害、疾病和风险,增加劳动力的有效利用等,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5]

3.传统资源是人类精神需求的重要领域

当历史不知不觉走进了后现代的时候,更多的人们为“现代文明”而深感恐慌,精神失落、坐立不安、诚惶诚恐,过度的商品化和现实的功利主义,使人们在快速运转的现代生活中找不到心灵的皈依,再度回归传统,回归历史,试图找回已遗失太久的与自然更亲近的力量,尤为突出的是传统文学艺术表达,来自于古老的、原汁原味的东西。除了给予我们一份难得的新鲜感,更是对心灵的强烈撞击和灵魂的深层感悟。总之,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不仅在物质上需要传统资源给予更多的创造与维系,在精神上更需要传统资源的滋养。对人类如此重要的传统资源,有正处于流失变异的境况,理所当然要保护好传统资源,防止流失和变异,激励传统资源的传承和创新。

三、保护传统资源是我们的强国战略

美日等知识产权大国,在商标、专利(一般认为在医药专利方面运用得最成功)、著作权等方面享有十足的优势,这些权利充分运用到经济上,对国内经济的增长率起到了巨大的贡献,鲜明地体现了知识产权对国内的效益作用,“产业发展”目标被发达国家发挥得淋漓尽致。以美国为例,美国软件产业很发达,然而根据早期专利法,软件不受专利保护。为保护这一产业,美国最初采用版权保护,以期利用版权的自然产生和相关国际公约加强保护;随后又逐步通过司法判例影响专利审查基准,突破专利法原则,最终将软件纳入专利保护范围[6]。法国为促进葡萄酒产业而推动地理标志,美国为强化本土基因工程研究而加强基因保护等,使知识产权制度成为保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

在我国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短短二十几年里,虽然在国内“尊重和激励创造”起到一定的作用(不可估测),但更明显的还体现在为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打工”——在合法的外衣下支付了大笔“许可使用费”和侵权赔偿金,而我们却没有从国外捞到类似的多少补偿。

在传统资源上,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传统资源的储量,存留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来自远古的神秘踪迹。保护传统资源,是我国国富民强的重要战略举措。随着传统资源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充分地保护好,必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