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学位价值的意义

研究学位价值的意义

时间:2022-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完成这项研究课题,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论,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进行大学制度价值研究应当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另一方面,大学制度价值理论还必须回到大学实践中去接受检验。事实表明,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大学制度价值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大学制度改革。毫无疑问,这种不足需要另外一种研究方法论来加以补充,即跨学科研究。
研究方法_大学制度价值论

应该说,大学制度价值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完成这项研究课题,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论,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论

何谓方法论?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要对其进行清晰界定还真不容易。美国学者赖特·米尔斯认为:“方法是人们用来理解或解释事物时所运用的程序。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研究;它提供关于人们在从事研究时会做些什么的理论。由于存在多种方法,方法论的性质必然是一般性的,于是,方法论通常不给研究人员提供具体的步骤。” [67]拉瑞·拉丹指出,方法论的中心任务是“为科学行为提供一种规范,就是要告诉我们,为了达到科学事业在认识上和实际上的目标,我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 [68]。我国学者俞可平认为:“所谓方法论就是一种‘研究途径’,即研究所遵循的‘通则’ (而非技术),有时也被称为‘理论’。如果作为理论还不成熟,只是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指导方向,也可以称之为‘概念框架’或‘分析框架’。” [69]王建华则认为:“所谓方法论,即是一种‘元方法’,亦即关于方法的‘哲学’或一种‘思维的原则’。” [70]不难看出,以上关于“方法论”的具体表述尽管存在一定差异,但都认为方法论与方法不同,方法论是方法的上位概念,其性质是一般性或通则性的,它不给出具体的研究程序和操作步骤。据此可知,方法论就是有关方法的哲学,或者是一种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认知理念或分析框架。那么,大学制度价值研究应遵循何种方法论呢?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在教育理论界,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之相互关系的讨论非常多。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整体而言,大多数论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而分歧主要在于理论与实践如何统一,即在双方统一的路径选择上学界存在不同意见。在高教界,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曾举办过“高等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中介”的学术研讨会,专门讨论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的问题。这种研讨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关系的认识。

辩证地看,理论首先来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概括、抽象和系统化。例如,潘懋元认为教育理论来源于三个方面的教育实践:一是前人的实践(高等教育史),二是他国的实践(比较高等教育),三是当前的与自己的实践。[71]而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实践,避免实践盲目运行。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终标准,也是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理论究竟是不是科学的?它能不能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其最终检验标准是实践。很显然,通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就是科学的理论,相反,则是伪理论。此外,建构理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理论而理论,而是为了改进实践,使其不断地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

进行大学制度价值研究应当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一方面,研究者必须走进大学制度现场,研究各类制度文本,反思制度主体的利益诉求,发掘他们行为背后的价值理念,从中归结和抽绎出不同利益主体之于大学制度价值诉求的共性和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形成大学制度价值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大学制度价值理论还必须回到大学实践中去接受检验。事实表明,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大学制度价值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大学制度改革。需要指出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并非一次就可以全部完成,其相互转化是一个循环反复、永无止境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二) 多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相统一

大学制度价值研究不是一项简单的、线性的研究任务,而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研究课题。显然,复杂的综合性研究课题远非单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所能彻底解决。事实上,大学制度价值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大致有哲学、管理学、伦理学、制度学、教育学等,所以,对大学制度价值进行探讨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其必要性正如伯顿·R·克拉克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 [72]。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一个单一的学科方法,就算它很好,但也好比一个孤立的独行侠,它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如果遇到了涉及很多方面的巨大复杂问题,它可能就会一筹莫展” [73]

在高等教育界,人们对多学科研究并不陌生。国外较早系统运用多学科方法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典范当属伯顿·R·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在我国,潘懋元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则是代表作。此后,运用多学科方法开展高等教育研究日益兴盛,相关成果也越来越丰富。有论者甚至从复杂性观点、范式观点和开放性观点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必然性。[74]

尽管如此,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也并非毫无纰漏,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因为我们无论从哪个学科审视高等教育,其视角都是单一的;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无非就是多个学科视角的简单相加而已。事实非常清楚,多学科的方法论并不能自动形成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图景。因为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缺乏一种内在的整合和融通机制。毫无疑问,这种不足需要另外一种研究方法论来加以补充,即跨学科研究。“相对于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特征更在于突破学科壁垒,化解学科界限。”进一步看,多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多学科研究只要各门学科并列各自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了,而跨学科则要求在更大程度上去注重和促进研究工作的协调,并以各研究具有某种一体化为前提。” [75]

可以看出,对大学制度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需要将多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统一起来。一方面,通过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透视大学制度价值,形成相关的结论和观点;另一方面,通过跨学科研究将各个学科视角聚焦形成的“认识图景”有机地整合和贯通起来,生成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大学制度价值理论。

(三) 理想类型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首创了“理想类型”社会科学方法论。该种方法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克服德国人文主义和历史学派间过于个体化和特殊化的研究倾向。他在《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 》一文中认为,理想类型是一种“思想图象”,带有乌托邦的色彩。“这种思想图象将历史活动的某些关系和事件联接到一个自身无矛盾的世界之上面,这个世界是由设想出来的各种联系组成的,这种构想在内容上包含着乌托邦的特征,这种乌托邦是通过在思想中强化实在中的某些因素而获得的。” [76]

“理想类型”作为一种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其他研究来说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和推广价值。“根据理想类型、根据实际情况来说明这种关系的特征,使它易于理解。这样做法的可能性对于启示和描述价值都是不可或缺的。理想类型的概念将训练研究中的归源判断:它不是‘假设’,但它将指出假设构成的方向。它不是现实的一种描述,但它将给描述提供明确的表达手段。” [77]毫无疑问,“理想类型”对于大学制度价值研究来说,其方法论意义也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因为,大学制度的价值是丰富而复杂的,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大学制度价值毫无遗漏地一网打尽。在此情况下,根据对大学制度价值的认识和判断,我们从中抽取出规制价值和自由价值的有机统一作为大学制度价值的“理想类型”。之所以如此,理由就是“理想类型”方法论的精髓在于分析一个变量同另一个变量的关联性,对其他因素忽略不计,而不在于分析社会中所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及研究的性质,本书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逻辑思辨研究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是任何一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事实上,我们不仅在寻找和确立研究课题时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具体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完善方面也需要运用它。从研究课题的寻找和确立看,本书主要对三类学术文献进行了梳理:一是大学制度的相关研究,二是制度价值的相关研究,三是大学制度价值的其他相关研究。通过对这些相关文献的收集、归类和分析,我们可以明晰已有相关研究的现状及不足,从而确立研究课题。从具体的研究过程看,阐释大学制度的价值属性,明确大学制度的价值内容,消解大学制度的价值矛盾,提出大学制度建设的若干健康法则,这些研究任务的完成都要求占有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做好资料的归类、整理和消化工作。唯其如此,大学制度价值研究才会建筑在坚实的文献学基础之上。从研究成果的完善看,在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时,一般来讲,完成其研究任务的标志是研究成果的发表或出版。但在此之前,一个必不可少的研究环节是对初步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完善,这同样需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大学制度价值研究的成果亦不例外。

(二) 历史研究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成熟和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演进的历史过程。正因为如此,透过事物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更客观地、理性地揭示事物运行的逻辑和规律。历史学家哈罗德·珀金(Harold J.Perkin)指出:“一个人如果不理解过去不同时代和地点存在过的不同的大学概念,他就不能真正理解现代大学。” [78]同样的,一个人如果对大学制度价值的历史演化一无所知的话,那么,他就难以真正归结大学制度价值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无法真正找到消解大学制度价值矛盾的“钥匙”。为此,我们对中西方大学制度价值矛盾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和探究,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大学制度价值的真谛,探寻和揭示大学制度建设的价值逻辑。

(三) 案例研究法

本质上,案例研究法是一种对具体情境下的个案进行详尽系统研究的研究方法。在尼斯贝特(Nisbet)等人看来,“案例研究是一种对一个特殊事件进行系统研究的研究方法” [79]。总体而言,大学制度价值研究主要是一种宏观层次的整体研究,所以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相对缺乏具象性。为此,我们设专章详尽讨论德国大学讲座制度、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价值矛盾及其消解,旨在从中寻找消解大学制度价值矛盾的共性诉求和实践启示。显然,这种案例研究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实践结合起来,增加本书的实践感和现实感。

(四) 逻辑思辨研究法

价值研究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领域,它往往同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有着密切的关联,故而很难直接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大学制度价值研究同样如此。面对大学制度价值领域纷繁复杂的诸种现象和问题,比如,大学制度的规制价值为何,大学制度的自由价值又为何,如何消解大学制度的价值矛盾,怎样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一方面需要把握事实,辨析概念,追溯源流,分清主次,确立分析框架;另一方面则需要借助抽象思维的逻辑力量,透过种种大学制度价值现象的表层,抓住事物的根本,从而解决问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们采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对大学制度价值进行探讨。

【注释】

[1]转引自〔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4.

[2]〔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8.

[3]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任宝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3.

[4]杨建邺.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辞典[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987.

[5]〔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

[6]张俊忠.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

[7]吴康宁.政府部门超强控制:制约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一个要害性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5):6-11.

[8]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0 (3):21-23.

[9]史宁中.“教授治学”,大学走向卓越的必然—东北师范大学内部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EB/OL].http://www.jyb.cn/cm/jycm/beijing/zgjyb/4b/t20070202_63913.htm l.

[10]周远清.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5.

[11]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5-26.

[12]〔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 [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13]〔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14]〔美〕Clark Kerr.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4.

[15]〔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134.

[16]王洪才.论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构特征[J].复旦教育论坛,2006 (4) :32-38.

[17]张俊忠.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4.

[18]别敦荣.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4 (3) :1-3.

[19]周光礼.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J].大学(学术版),2012 (1) :50-51.

[20]张德祥.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 (8) :1-4.

[21]王洪才.论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构特征[J].复旦教育论坛,2006 (4):32-38.

[22]张祖英,许积年.对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讨[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 (4) :72-80.

[23]潘懋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1 (1) :29-30.

[24]张俊忠.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2-58.

[25]胡赤弟.大学制度的性质、结构及其形态多样化[J].复旦教育论坛,2005 (3) :56-63.

[26]邬大光.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J].现代大学教育,2001 (1) :30-31.

[27]张应强.制度创新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J].科技导报,2001 (11) :3-6.

[28]杨运鑫,薛天祥.大学制度的分层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4 (2) :31-35.

[29]潘懋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1 (1) :29-30.

[30]张智,宗明华.大学制度与大学理念[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 :4-8.

[31]高桂娟.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时机和紧迫性[J].教育与现代化,2003 (2) :13-17.

[32]潘敏.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外动因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 (4):105-108.

[33]王建华.大学制度改革动因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 :1-7.

[34]别敦荣.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4 (3) :1-3.

[35]谷贤林.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当下困境[J].学术界,2010 (5) :109-112.

[36]张斌贤.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 (11) :32-39.

[37]张俊忠.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7-107、141-248.

[38]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2-110.

[39]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83.

[40]张应强,高桂娟.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 (6) :28-33.

[41]高桂娟.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210.

[42]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49.

[43]胡赤弟.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44]李祖超.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5 (4) :26-30.

[45]邹吉忠.自由与秩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1-254.

[46]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9-190.

[47]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9.

[48]辛鸣.制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21.

[49]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50]杨俊一,等.制度哲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1.

[51]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26-302.

[52]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9-148.

[53]张志勇.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1-2.

[54]吴国娟.大学制度伦理反思[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154.

[55]别敦荣,吴国娟.论大学制度的公正性[J].教育研究,2006 (7):17-23.

[56]陈彬.大学制度正义:旨趣、机制与行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 (5):37-42.

[57]李静蓉.论中国高等教育法律的秩序价值[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167-168.

[58]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241.

[59]米俊魁.大学章程价值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50.

[60]吉标.规范与自由[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12.

[61]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9.

[62]王丽琴.秩序校园[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8.

[63]王家军.学校管理伦理论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2.

[64]〔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7.

[65]别敦荣,唐世纲.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 (1):9-12.

[66]Bernard Cohen.Puritanism and the Rise of Modern Science:The Merton Thesis [C].New Brunsw 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0:9.

[67]〔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62.

[68]拉瑞·拉丹.进步及其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9-60.

[69]俞可平.权利政治和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

[70]王建华.社会科学方法论与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 (11):55-60.

[7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0.

[72]〔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

[73]吴彤.多维贯通:系统分析与哲学思维方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

[74]吴玫.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方法论问题[D].厦门:厦门大学,2005:17-27.

[75]吴玫.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方法论问题[D].厦门:厦门大学,2005:46.

[76]〔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39.

[77]〔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39-40.

[78]〔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9.

[79]J.Nisbet & J.Watt.Case Study[M].UK:University of Aberdeen,197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