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中国传统思想的视角

基于中国传统思想的视角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含蓄、内敛的来源老子《道德经》提倡节俭、内敛、含蓄、谦卑,反对铺张、张扬、炫耀。首先就含蓄和内敛在中国传统建筑方面的体现而言,儒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因而“礼”被贯彻到建筑等一切事物活动中。中国宫殿等传统建筑作为一种实体性的“象”,以各种造型形式和象征来表达人对天的敬仰和膜拜。

(一)含蓄、内敛的来源

老子《道德经》提倡节俭、内敛、含蓄、谦卑,反对铺张、张扬、炫耀。据老子《道德经》第67章记载:“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意思是说:我拥有三件宝贝,并一直持有、珍视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为人先。慈爱能使人勇武;节俭能使人宽广;不为人先能使人成为万物尊长。现在有人舍弃慈爱而提倡勇武,舍弃节俭而提倡奢华、铺张,舍弃内敛含蓄而提倡炫耀、张扬,就会死亡。同时,老子《道德经》还提倡谦卑。《道德经》第67章还记载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即汪洋的大海能成为百川众谷之王的原因是它善处卑下。因此,统治天下的圣人想要居于万民之上,必得以谦卑的言语来取得人民的信赖;想要人民站出来,那么圣人必得把自己退到后面去! 因此,圣人处在上面而人民不觉得有沉重的压力,站在前头领导而人民不觉得有妨害! 这样一来,天下人都乐意推拥他,而不会厌弃他;这是因为圣人不与人相争,因而天下人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老子还提倡光而不耀。当一个人取得了成功,不可得意忘形,而应该保持成功后的清醒与自觉,不自居其功,就如老子《道德经》第二章记载:“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如果居功自傲,过于炫耀,容易引起他人的妒忌,导致不必要的阻碍。因此,大智若愚不失为一种高明的人生策略。就如《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孔子去了周地,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说:“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容貌看起来却像愚钝的人。去掉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还有情态神色和过分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

再者,老子《道德经》还提倡去掉以自己为中心的单方面考虑。据老子《道德经》第22章记载:“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意思是说,不自我标榜,反而能够明察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够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够长期有所长进。这也如庄子在《庄子·山木》所讲的:“行贤而去自贤之心,安往而不爱哉!”此外,《庄子·知北游》说道:“天下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战国时期)对于美而言,庄子认为顺应自然界的变化的美,就是“大美”。这种“大美”的“不言”表明了它的不张扬、不跋扈、不喧嚣、不盛气凌人。庄子所颂扬的这种“大美”与老子所称颂的“见素抱朴”的自然的淳美是一致的。他们都一致提倡“美”应该是含蓄、内敛、平淡、和谐、清新、雅致,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这种美体现在中国古典艺术里面,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储光羲、韦应物的田园诗里,宋元时期的山水画中,明清时期的青花瓷里。这些艺术反映了在老庄哲学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家含蓄、朴素、对大自然之大美的追寻,寻找精神的净土和心灵的宁静。

(二)含蓄和内敛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形式和性格上的体现

辞海》中对含蓄的解释为含有深意,深藏于内而不露于外。例如,杜甫《课伐木》一诗曰:“雷雨蔚含蓄,墙宇资屡修”、韩愈《题炭谷湫祠堂》诗曰:“森沉固含蓄,本以储阴奸”和韩琦《观胡九龄员外画牛》诗句“采摭诸家百余状,毫端古意多含蓄”都表达了含蓄的含有深意,深藏于内而不露于外的含义。《辞海》进一步解释含蓄为(言话、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即在诗文方面不作正面说明,而用词意未尽,耐人寻味。常用来形容创作的技巧。表达的方式并不仅仅限于语言,文字、动作、表情和眼神都有意义,甚至于以“物”表意,就如朱熹与其弟子所著的《朱字语类》卷三八所言:“至于上大夫之前,则虽有所诤,必须有含蓄不尽底意思,不知侃侃之发露得尽也”、方宗诚《〈古文简要〉序》所言:“或含蓄而深婉,或沉郁而顿挫”和金秦略《拳秀峰》诗所称:“大都一拳许,含蓄华与嵩”等诗句的表达。

同时,内敛的“敛”的意思是收拢、聚集和约束,即敛足、敛迹。《辞海》对内敛的解释为:①(性格、思想感情等)深沉,不外露;②(艺术风格)含蓄,耐人寻味。老子《道德经》第十章说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手?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神与身体和一,可以不相分离吧? 内敛精气以至柔顺,可以像婴儿一样吧?”所以在老子看来,婴儿的特点就是能够内敛精气,这是神情内敛的另一种表达。每一个婴儿都是内敛的人,自我实现的人也是内敛的人,他们经历了绚烂以后,重新回到像婴儿一样安详而自由的境界。每一个正常人一定程度上都具有一些内敛的特点。用一种描述性的语言来说话,也符合东方人的心理特点。体现在绘画艺术上,就是水墨画简单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体现在建筑艺术上,就是私家园林“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体现在音乐艺术上,就是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同时道家主张无为自化,得意妄言,所以也使文艺形成了虚实相生的审美追求

首先就含蓄和内敛在中国传统建筑方面的体现而言,儒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因而“礼”被贯彻到建筑等一切事物活动中。中国宫殿等传统建筑作为一种实体性的“象”,以各种造型形式和象征来表达人对天的敬仰和膜拜。这就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表面循规蹈矩,却体现了一种内敛性。相比儒家的稳重,道家要自由得多。中国古典园林在有限的空间中融汇了天、地、山、水、石和植物等自然景色的缩影,建筑范式不拘一格,通路也曲折往复,在礼制建筑中常用的直线在这里被曲线所代替。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创造和欣赏中,最高层次的美学并不是一山、一石的存在和雕琢,而是对境界的追求,园林中的山、水、路在有限的空间中“移步换景”,留给人们永远丰富的想象。园林中的花窗和洞门形成一个个小巧的封闭图形,是“空”的理念的表现,是一种诱人的体验。一望无际的山、水、路也是“空”,经其引导,观者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所谓“虚其心”(老子语),人融入于天地、自然之中。

含蓄性在明式家具上也具有很明显的表现。例如,明式家具的结构形式和特点既是宋元家具的历史延续,也是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结果,特别是深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园林以及宋明时期的文化艺术的影响。明式家具在形象思维上与西方古典家具不同,强调家具在意境上的渲染作用,善于用写意的手法提取其他器物和建筑上的精华部分而加以简洁和浓缩,表现一种含蓄深刻的美。值得注意的是,含蓄在明式家具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家具构架的辅件和线形构架留下的空白部位,它们虽然不像明式家具的整体艺术形式那样令人关注,但笔者认为这些次要部位同样值得玩味。明式家具体现含蓄性的符号是封闭图形,或接近封闭而成“内敛”式的图形。这种封闭可能是一种简单抽象的符号,也可能是由抽象符号构成的连续图案。空之处理,明式家具的结构直接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采用截面很细小的硬木材进行榫接,很少采用块材,这与西方古代家具相比,显得很轻巧。由横竖线材来制作家具就会留下大片的空间,这不是无意义的抽象存在,而是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空”之处理,表明当时人们对空间及其使用有非常成熟的认识。

其次,就含蓄在中国书画上的体现而言,国画的“求意”也与含蓄在建筑中的体现一样,以“内敛性”和“空”来完成。在绘画中主要体现“不求形似,只求神韵”的含蓄美。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就作画方面,苏东坡的诗句说明如果以形似作为衡量一幅画好坏的标准,那这种见识就跟小孩的见解没有区别。同时,南齐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提到“六法”之首。“气韵”即“神韵”,“神韵”是其他五法为其服务的重要境界。“气韵”的内涵大于“神似”但又包含“神似”的意思。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进一步说:“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张彦远的诗句说明“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些诗句总体说明作画时不应过于直白和写实,而应抓住对象的整体精神。对物象的认识从外在表面上升到精神层次,这便是中国古典含蓄精神的内在表现。同时,由于书画是一种平面视觉艺术,因此在表现“空”上要直观得多,但中国书画同样蕴含深“意”。国画在构图上往往是寥寥数笔,以虚实、有无来渲染意境。留下大片的空白,它既可以是云,也可以是水和天空等,作为情绪舒展的空间。例如,在山水画盛行的宋代,离形得似的含蓄画作之美成为当时绘画界的主流。“离形”并非真正地背离“形”,而是对“形”进行感悟、提炼和升华。要达到“离形”的画家就必须对万物和自然界有感悟。此时,画作已成为画家思想感情的抒发工具,神与形之中就突出了人们的内在心灵。此时,画也成为心画,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本自心源,想成形迹”。例如,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中“仙人的形可谓是与真人相去甚远,而在濡墨挥毫中,仙人的气韵顿生”的含蓄、朴素而又寥寥几笔的生动写意。又如,南宋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天地浑熔一气,明暗高低远近,在虚实之间,山水生韵”的含蓄、淋漓水墨的画风。石涛所提的“不似之似也”则把“离形得似”解释得更清楚。“不似”和“似”是相对的,而妙就妙在“不似之似似之”,最后还是要“似”,也就是“离形”的结果在于“得似”,得其神似的含蓄之美。

再次,就含蓄在诗词上的体现而言,中国古代许多诗人和诗论家都非常重视含蓄之境。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道:“文之英蕤,有隐有秀。隐者也,文外之重旨也”“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刘勰的诗句说明他强调区分“隐”和“秀”的两种境界,同时,还注重“情在词外”和“文外重旨”的含蓄之美。这种美,光芒内敛,具有幽邃之境。其实,中国诗词的含蓄之美主要体现在诗歌内容的含蓄深隐,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体现在诗歌表现手法的曲折隐晦。其中,诗歌内容上的含蓄深隐是指诗意始终没有正面说出,读者只能揣摩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轮廓和意境。因此,每一位读者对这些诗歌都有自己的意境。例如,唐朝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其中“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体现了洞庭湖的浩瀚气象,而“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含蓄表达了想做官无人引荐的苦衷,和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而深感惭愧的心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诗句婉转地表达了希望张九龄垂青援引的意图。其实,这首诗的背景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又如,唐代朱庆徐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水部看后又作了一首诗《酬朱庆徐》:“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执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两首诗是一问一答,皆是比体的形式。其中,朱庆徐在《近试上张水部》中把自己比作刚嫁入人家的新媳妇。诗句表面是写新妇去拜见婆家人时唯恐自己的妆容不佳,引起婆家人的不快而向夫婿询问的一个场景;而实际上作者期盼着诗的第一读者(张水部)能赏识自己的才华,诗中的新妇就是代指作者自己,而夫婿就是张水部,作者在即将参加科举时希望引起当朝权贵的赏识(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全诗最后一句揭示的主旨实际上就是问“我应试的文章合不合你和朝廷的意啊?”张水部则借越女新装和一曲菱歌作喻,暗示朱庆徐的诗作别出心裁,具有民歌朴实清新,不是城中诸作可以匹敌的,暗示他应试肯定成功。双方的问答都在比体中含蓄道出。

最后,就含蓄、内敛在中国人的性格和行为举止上的体现而言,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凡事都讲究内敛、含蓄,同时也是因为古代的封建思想,中国人认为含蓄淡雅是美的代表,这也是传统思想传下来的,自古以来我国古人也都推崇含蓄,从而突出中国的儒家思想。“含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处世原则和显著的性格特征。含蓄的思想首先起源于老庄哲学思想,老庄哲学在言与意的关系上主张守意,认为物有精粗,言只能道其粗者,意才能致其精者,真正的大巧在胸次存焉而不可言传。中国人内敛含蓄,喜怒不形于色,觉得“深藏不露”是一种本事。中国人说话讲究三思而行,在说话前,要学会察言观色,注意对方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抓住“言外之意”,从而筛选出正确的信息,在照顾对方情绪的情况下进行委婉表述。中国自先秦以来就开始凡事不敢明确表达,总是喻褒贬于物象,曲折隐晦。这就导致说话时“含沙射影”,吵架时“指桑骂槐”。例如,黎鸣在《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大官场社会中,到处是陷阱和迷宫,出于生存的本能,人们必然会以某种适应的态度去求得一条尽可能让自己更轻松的路。这条路在传统的中国,即是使自己尽可能封闭一些、消极一些、保守一些……纵然是面对自己的亲人、朋友也习惯于关闭心扉……诚惶诚恐,唯恐权力的鞭子抽到身上。”尽管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许多西方较为明朗开放的思想特征和行为方式,但是因为他们颇少的自我外露,对环境较为敏感,语言委婉曲折,行动谨小慎微,所以这种含蓄、内敛还是深深地刻在中国人的内心。这种强调心理安全感的行为导致中国人热爱“深藏不露”,五千多年的历史警示中国人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倘若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观点毫无避讳地告诉别人,就好像完全把自己暴露给敌人。这就很难预防敌人从暗处伤害和利用自己,因此,就有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谚语。大部分中国人都是和气对待别人,特别害怕得罪别人,说话委婉,很少直截了当、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当遭遇不好的事时,也都是“敢怒不敢言”,藏在心里不说,最多也就是抱怨,暗地讽刺一番发泄愤怒。这种现象容易导致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实际上在暗地里是勾心斗角。对于别人的请求也总是含含糊糊地答应,过于谨慎,生怕因为没做成而失去别人的信任。

中国人在为人处世上都避讳“直露,浅白”,重视隐约、朦胧,崇尚含蓄、内敛,鄙视张扬、炫耀。《论语子曰》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其中“慎于言”体现说话一定要谨慎。同时,《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此句的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这句话进一步说明说话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却不知所以然,岂不误了大事。《论语·为政》和《论语·述而》说道:“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这几句诗句中,满腹经纶、声名显赫的孔子想要表达的是做人态度要谦和、低调,过分的张扬、炫耀会使他人感到压迫和反感。谦和低调和与人为善不但容易保护自己,使自己容易融入群体,使自己与他人和睦相处,而且也可以使自己暗自韬光养晦、存储力量、悄然潜行,在不露痕迹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即便你认为自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博古通今,也要懂得藏拙。含蓄内敛、谦和低调的人总是不愿意炫耀自己,因为他们不喜欢显示自己比别人强大、厉害的方面。这种不喜欢显耀的行为其实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尤其是对不如自己的人的一种理解。同时,含蓄内敛、谦和低调的人坚信:这种不愿炫耀的行为是给他人让一条路,也是给自己留一条路。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不合时宜地过分张扬、卖弄,那么不管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打击和攻讦。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中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他说道:“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有道德懂修养的君子,其思想行为应该像青天白日一样,没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阴暗行为;而他的才华和能力应该像珠玉一样深藏,从不轻易地向世人炫耀。同时,老子《道德经》的第41章中所提到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表面上看起来是让人装愚笨装糊涂,其实是暗示大家要隐藏自己的聪明,不做挨打的出头鸟。炫耀自己的人,从来都是优点打折,而缺点却暴露无遗,就像孔雀在开屏的时候,在炫耀自己绚烂羽毛的时候,往往也露出了最丑陋的屁股。在现实中,许多人正是因为急于表现才智,才导致四处碰壁、举止维艰。

(三)含蓄和内敛促进非炫耀性消费的产生

在中国,艺术形式(比如诗歌、书画)以及性格和行为上所体现的含蓄、内敛的特点都促进了奢侈品非炫耀性消费的兴起。例如,郭美美的炫富事件导致大众纷纷谴责郭美美的炫耀,也挖空心思地寻找郭美美的财富来源的公正性。同时,网民以及《人民日报》也在纷纷批评某些富豪炫耀豪车、炫耀美女、炫耀其他奢侈品的行为。这些都证明中国人普遍喜欢含蓄、低调的消费行为,这就促进奢侈品的非炫耀性消费的崛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