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视新闻生产的发展动力

电视新闻生产的发展动力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奥运会精彩绝伦的开幕式给全世界的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开幕式成了北京奥运会的华彩乐章。可见,创新是电视新闻生产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发展的推动力量。从中国电视新闻生产的历史进程来看,每一次电视新闻生产获得突破性的发展,都和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一方针指导下,电视新闻生产从国内拓展到国际,由中央带动地方,成为电视节目的骨干。

北京奥运会精彩绝伦的开幕式给全世界的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开幕式成了北京奥运会的华彩乐章。为了达到这样的一个理想的结果,以张艺谋、张继刚为首的创意团队历经了在他们看来是“可怕”的创新之路。然而创新所带来的震撼效应充分说明了它的价值和力量。党的十六大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在新闻传播领域,创新也是一个永远都要说下去的话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2016年2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必须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生态、体制、机制等,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可见,创新是电视新闻生产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发展的推动力量。

一、求新是电视新闻生产的内在要求

电视新闻生产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极为密切和复杂的关系,他们之间彼此作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变迁给电视新闻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电视新闻生产必须要以恰当的方式去适应这种要求;反过来,电视新闻生产又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机制,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会各层面的变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新闻生产是一种社会性生产,它本身就具有内在的求新需求。另外,电视新闻生产又是一种竞争性生产,它要面对媒介市场上各种新闻传播方式对受众的激烈竞争,这也决定了电视新闻生产必然要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中国电视新闻生产的历史进程来看,每一次电视新闻生产获得突破性的发展,都和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电视新闻首先从内容上开始了新的探索,由此引发了电视新闻改革的新阶段。在全国第11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用新闻节目改革带动广播、电视各类节目的改革。在这一方针指导下,电视新闻生产从国内拓展到国际,由中央带动地方,成为电视节目的骨干。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新闻性节目,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发生的事件,快速地反映国内外形势,是公众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窗口。

1980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始通过国际通信卫星收录英国维斯新闻社和美、英合资的合众独立电视新闻的国际新闻,同年5月,又把《国际新闻》并入《新闻联播》,使《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由15分钟增加到30分钟,在内容上由单纯报道国内新闻扩展为全面报道国内和国际新闻。1981年7月1日,《新闻联播》打破原有国内新闻、口播新闻、国际新闻三大块的模式,按内容混合编排,缩短了单条新闻的长度,并增加了内容提要,从而丰富了电视新闻的内容。此后,电视新闻逐步走出“形象化政论”的圈子。1984年,《新闻联播》又增加了我国港澳台新闻及亚广联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新闻,使新闻的内容更加丰富。1984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办了《午间新闻》;1985年3月开办《晚间新闻》;1986年开办《早间新闻》。这些不同时段的新闻节目,扩大了新闻的覆盖面,增强了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在新闻报道的形式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80年7月,中央台创办了第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观察与思考》,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首次采用了节目主持人主持的形式。1986年,上海电视台开办了第一个新闻杂志栏目《新闻透视》,分为“纵与横”“当代人”“长焦距”“快节奏”“社会广角”等几个小的板块。1987年1月1日,广东电视台又开办了以新闻专访为特色的《早晨》栏目。这些栏目的开办,体现出新闻节目栏目化的基本特征,与新闻内容的改革互为表里,使电视新闻呈现多姿多彩的面貌,构成了电视新闻发展探索的主旋律。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传播内容的拓展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职能从单一向多样演进的第一步,也是电视新闻改革中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1]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成为国家明确的目标定位。这一发展方向对电视新闻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增加新闻的信息量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又要关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正确导向,要形成中国电视新闻传播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199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对新闻节目进行了大规模地改革。1993年3月1日,中央一套的新闻播出频率由4次增加到13次,实现了整点播出、重大新闻的现场直播和重要新闻的滚动播出,全天播出问题由65分钟增加到165分钟,这使得电视新闻在电视节目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加大,电视新闻栏目化开始逐步出现。1993年5月1日,中国第一个早间新闻栏目,也是最早的杂志型电视新闻栏目《东方时空》开播;1994年4月1日,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开播;1996年3月16日,中国第一个新闻性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开播;1996年5月17日,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新闻调查》开播。至此,持续到今天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核心构成全部亮相荧屏,给中央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东方时空》为例。这个栏目创办的起因在于中央要求新闻媒体要注意抓热点、让各行各业的人对这些热点问题发表意见,通过讨论来引导社会舆论的宣传指示。栏目创办的时候就明确了要创新的思路,最后选择了以四个板块组合而成一个长达40分钟的大型新闻性栏目。在形式上,该栏目突破了当时中国电视普遍存在的“图像加解说”的新闻播报方式,设立节目主持人拉近同观众的距离,增加亲切感,同时实行现场采访,引起观众共鸣,增强节目的吸引力。该栏目播出后,刚开始15秒广告只有2500元,半年后就提高到了12500元,第一年就实现了经费自给自足[2]。这说明,电视新闻生产只有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创新,才能在信息传播、舆论导向和产业价值三者之间实现和谐共赢。

二、电视新闻生产求新的路径

有学者提出,中国电视新闻性节目大致经过了单一的简要式新闻、初级电视化新闻、真正电视化新闻、“第四代”电视新闻四个阶段。第一代电视新闻节目沿袭新闻记录电影风格,重摄影而轻声音;第二代电视新闻节目是文字新闻与画面的简单叠加,或称文字新闻的图解;第三代电视新闻节目才真正体现了电视特点,画面、声音(包括同期声、现场音响)、字幕、特技等多种符号综合运用。“第四代”电视新闻节目将是电视同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网络电视的新特征[3]。这实际上指出的是传播科技的发展与电视新闻生产理念和观念的变化给电视新闻生产带来的新的面貌。具体而言,电视新闻生产求新的路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求新

电视新闻生产是整个电视生产的一部分,它的面貌如何,必然受到整个电视发展理念的影响和制约。所谓电视理念,“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电视事业及其价值实现途径的坚定不移的根本性判断与看法”[4]。比如,对于中国电视的性质认定,就是这样一种理念。中国电视一贯被认为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就是一种对电视传媒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理念定位。在这样一种理念的笼罩下,电视传媒是与产业、市场、利润等词语绝缘的。因此,在电视新闻生产上,就必然将电视新闻视为一种“新闻宣传工具”,因而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语态、样态等也必然与此相适应,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极为僵化的电视新闻生产模式。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加速发展,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首先开始活跃起来,经济活动的活跃进而又引起思想文化领域日益多元开放,电视观众对充斥着教条化、会议化模样的电视新闻愈来愈不满意了。而在这个时候,西方传播学开始被引入到国内,人们开始意识到电视新闻不能仅仅是一种宣传工具,它首要的任务应该在以丰富的信息传递满足电视观众的信息需求。这个时候,那种新闻宣传理念就被新闻传播理念所代替了。这种理念的变化反映在电视新闻生产的变化上,就是自199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新闻生产量的大幅度增加,最典型的表现当属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一批深度新闻节目的涌现。这是因为“单纯的信息量和报道面扩增,只是满足了信息传播功能的环境认知层面,而评论、调查、监督的出现则满足了信息传播的社会守望层面。”[5]2002年以来,《南京零距离》拉开了民生新闻的热潮。这种潮流的出现与将电视视为社会公器,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公共领域的理念是密切相关的。它要求立足于新闻本身来行新闻生产,对新闻传播的形式设计也竭力与传统的新闻样态拉开距离。“媒体从新闻的一般原则出发考虑问题,开展报道活动,而不是从其他因素来做新闻,它是告知性的传播而不是说服性的传播。”[6]

对于电视新闻生产理念的变化,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将其总结为“三品”,即“宣传品、作品、产品”。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电视主导性的内容是宣传品;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核心内容是作品;世纪之交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产品。宣传品的时代,只要导向正确就是好的内容;作品时代,电视内容的从业者都以追求自己的作品为主旨,希望在体现个性原创、创造性方面能够有所突破;世纪之交,电视内容进入了一个产品时代,但前两者并没有消失,“三品”的要求几乎是同时作用于我们,而以产品作为第一评价标准,这就使得我们今天的电视内容的生产陷入空前的困境之中[7]。这一判断,是对中国电视生产理念变迁的简明扼要的表述。即使是作为国家台的央视,在电视新闻生产中也不得不依赖收视率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即使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新闻栏目《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也照样要在末位淘汰制面前低下自己高昂的头颅。而在电视新闻生产中,“受众本位理念”“娱乐理念”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2000年《东方时空》改版时公开打出了“观众是《东方时空》的上帝”这样的广告语,而民生新闻也以刺激人感官情感的“黄色新闻”手法加以操作,急速向“没有最软、只有更软”的深渊滑动。这些理念都极大地影响了电视新闻生产的内容选择与叙述方式。因此,理念创新处于电视新闻生产求新的最高层面。它一旦形成,将不仅仅对某个或某一类型的电视新闻生产产生作用,而是会改变整个电视新闻生产的基本面貌。

2.观念求新

相对于理念来说,观念是低一层次的概念。如果理念具有全局性,稳定性、系统性的特征的话,那么观念则是针对某个局部所提出的具体解决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念创新是在电视新闻生产整体中抽象出来的,而观念创新则是从业者在生产中提出来的切合生产实践需求的新观点,新思路。观念上的创新对电视新闻生产的影响更直接,更迅速。有学者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经历的五种观念,即“电视纪实观念、电视栏目化观念、电视谈话节目观念、电视直播观念、电视游戏娱乐观念”[8]。这些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生产。比如,纪实观念就使中国电视新闻生产越来越显著地融合了纪实手法的诸多元素。纪实观念大张旗鼓地进入中国电视,是由于纪录片《望长城》的成功。这种纪实观念是对中国电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主题先行式的音配画节目生产模式的一种校正和颠覆。它推崇客观纪实,推崇长镜头对现场的还原,尊重观众接受电视传播的心理需求,因而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电视生产的语态。这种观念对于电视新闻生产中的深度节目类型的影响尤其深刻。我们甚至可以将《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视为新闻性纪录片栏目也是可以的。电视谈话节目观念也对中国电视新闻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实话实说》的出现,我们开创了一种信息传播的新方式,理解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交融对于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具有的重要意义。在形式上,嘉宾、现场观众、甚至场外观众之间的结构安排和互动模式被成功地运用到诸多新闻性节目的生产中。而电视直播观念更是直接指向电视传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之所在。中央电视台通过1997年的几次大规模现场直播,显著地提升了中央电视台的声誉,提升了中国国家电视台的形象与地位。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现场直播变得越来越常态化,电视新闻在时间性的追求上正在努力向广播和网络靠拢,使得电视新闻在即时形声一体化追求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也许是电视面对各种新老媒体挑战时可以依赖的竞争法宝之一。

另外,诸如节目精品化、栏目个性化、频道专业化、电视品牌化等观念的提出,都给电视新闻生产求新带来了新的思想资源。以品牌观来说。品牌意识以前在电视新闻生产中并不是没有,其实努力追求成为优秀节目、优秀栏目就是一种品牌意识的表现。但电视新闻生产总体上却没有能自觉从品牌的视角出发来审视自己的生产与传播。在当前电视新闻生产竞争格局中,由于频道与节目的量极为庞大,因此品牌就成为了提高和扩大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效能的重要途径,是电视新闻节目在市场取胜的法宝,是电视新闻节目经营的基础和根本。电视新闻节目要提高收视率和竞争力,就必须引进品牌观念,树立品牌观念,塑造品牌,确立品牌。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节目要有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牌栏目、优秀标识等范畴,要求电视新闻节目在质量、形式、服务、信誉、观众占有率等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这就首先要正确定位品牌,根据自身的特点,自身的优势,建立品牌的受众认同感;其次要注重形象包装,设计好片头,选择好开始曲,挑选好主持人,在观众面前展示出节目的鲜明形象,以形引人,以形感人;再者要确保节目质量,使节目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贴近观众;最后要重视节目营销,加强节目的自我宣传,完善节目反馈机制。观念求新,要求电视新闻生产者对电视生产的潮流与趋向要保持足够的敏感,能及时吸纳新的观念于自己的生产实践中,努力追求与时代的同步性。

3.内容求新

对电视新闻生产来说,内容永远是最重要的。谁拥有新颖、优质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首先获得观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从内容层面求新就要求首先在新闻选题上有所创新。

电视新闻生产的选题创新要以新闻价值为标准,集中反映当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重大事件、重要问题,做到要闻不漏,突出特色。我们随机抽取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15年12月7日至13日一周时间内的新闻选题来看看其选题的取向。

其中一、二、四、七的报道都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刚发生的新闻。星期三、五、六的报道则是对新近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的深入调查,与星期二的报道一起同属于舆论监督性质。我们可以看出,其选题与当前发生的对老百姓生活将产生影响的重要新闻密切相关,并突出了《焦点访谈》栏目一直以来作为主要诉求的舆论监督特色。

电视新闻生产的选题创新需要注意贴近性,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选取新闻生产的题材,增强受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援引相关调查研究的成果指出,电视新闻是中国老百姓接受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渠道,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电视新闻生产理应提供老百姓需要的新闻信息,尽力为他们的需求服务,为他们的利益发声。同时,电视新闻生产要树立人民群众是电视新闻主体的观念,关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事件和涌现出的新闻人物,以他们作为电视新闻的主角,让我们的电视真正成为普通老百姓的历史舞台,因为创造历史的正是这些普通的人们。

电视新闻生产的选题创新还要注意导向意识。导向意识是电视新闻发挥社会功能的内在要求。这种导向意识不但有政治导向,也包括思想导向、道德导向等多层面的要求。因此,电视新闻的选题要站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站在国家与社会的多元价值和利益诉求的结合点来进行,做好议程设置,以使整个社会思想倾向凝聚在国家发展的主轴上,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服务。

4.形态求新

节目形态是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之后呈现出来的一种样态。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变化是电视新闻生产求新意愿的直接反映和具体表征。形态的不同呈现是由于构成节目的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这些元素有视觉元素、听觉元素、时间元素、空间元素、情感元素、故事元素、技术元素等等。大略而言,这种结合方式大约有三种:新元素、旧组合;旧元素、新组合;新元素、新组合。特定的内容和这些元素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电视新闻丰富的节目形态。对于电视新闻生产在形态上求新的策略,大致有这样几种方式。

1)移植与模仿

这种方式就是直接将成熟的节目形态进行挪用并进行某种程度的本土化改造。由于节目形态创新越来越具有风险性,因此直接移植被证明具有市场接受度的节目形态是最简便有效的方式。比如红极一时的《超级女声》的版本就来自美国的电视节目《美国偶像》。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新闻会客厅》等节目形态与美国的谈话节目,如《奥普拉·温弗瑞谈话节目》也有着相当程度的亲缘关系。另外,对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的模仿借鉴也是形成新的节目形态的一种方式。比如,“说新闻”的播报方式与传统说书人就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2)嫁接与融合

比如,日本朝日电视台的新闻杂志节目《超级新闻》的新闻调查板块在叙事手法上大量融入了虚构节目的叙事方法,同时又把游戏和实验的元素融入其中,使该节目摆脱了严肃节目的客观性,而把新闻节目转变为娱乐动作电视。又比如,《今日说法》就融合了纪录片、现场报道、演播室谈话等多种节目类型。东方卫视的《新闻夜谭》则将娱乐节目的形式元素与新闻内容的传递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以幽默搞笑为主要风格的节目。

3)孵化与演变

新的电视节目形态往往都或多或少地遗传有一些传统或特别电视节目形态的基因,许多新的电视节目形态是由传统或特别电视节目形态孵化出来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所有电视节目都是派生出来的”。如《面对面》本来是《新闻调查》栏目中的一种节目样式,作为《新闻调查》的一部分,每天和观众见面。随着这种节目样式的逐步发展固化和观众对其风格的逐渐认可,只需加入片头、片花、片尾等包装元素,该节目就从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电视品牌栏目。孵化还表现在某一种电视节目形态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演变为新的电视节目形态上。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开播的一档互动节目《我的今日之最》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也继续播出,并添加了街头采访、背景资料、第二现场等元素,演变成一个以较高的观众互动参与度为主要特色的新闻节目形态。这种方式是比较稳妥的一种方法。

5.手法求新

这里的手法,指的是电视新闻生产中所具体运用的技巧方法。这是电视新闻生产在微观层面的求新。毕竟,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理念、观念上的创新,甚至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取得形态上的创新。而手法上的创新却是时刻都可以进行的。

1)叙述视点的创新

新闻首先是一种叙述,是对新闻事实的讲述。电视新闻也是一种叙述,是利用电视技术来完成的叙述。叙述是对事实和观点的讲述,叙述角度的选择就是视角。叙述学理论认为,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类。不同视角的选择常常可以决定一条新闻节目的质量,选择不同的视角,取决于新闻观念的区别,也取决于记者的素质与修养。最朴素的理解,视角就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把这个角度表达出来的方式。新闻叙述的视角,就是新闻报道展开的角度和叙述的结构形态,就是你从哪个角度切入新闻事实,然后如何报道它。经济报道、农村题材,历来是电视报道的重点和难点,它往往给人以数字堆砌、材料铺陈的沉闷乏味之感。但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秋收之后话粮改》,却通过一个个朴实真切的小故事,使观众简洁明了地了解到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全片举重若轻,以新的视角将报道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使观众觉得入脑入心、入情入理。

2)稿件写法的创新

要改变过去程式化的写作模式,因稿而异、因事而异、稿件的写作要和新闻内容及其性质相契合,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如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栏目曾报道了山东济宁一家生了五胞胎的新闻。新闻的开头这样写到:济宁市有个梁山县,梁山县有个拳铺镇,拳铺镇有个拳西村,拳西村里面生活着五个小福娃。配合着镜头画面,这则新闻的开头就给人一种别开生面之感。中央电视台2001年春节期间的《新闻30分》播发了这样一则消息:北京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把火狐、小熊、大耳羊同圈共养,以期在动物驯化饲养方面进行一些尝试性探索。新闻稿件采用拟人的写法,亲切、生动、幽默,以动物吃水果这一情节为切入点,辅助画面,画龙点睛,活画出小熊的蛮横霸道,大耳羊的软弱无助,火狐的高贵不群。

3)摄制手法的创新

要突破画面单一和声音单一,尽可能改变播音员唱独角戏的状态,鼓励记者多搞现场报道。重视同期声的拾取和使用,增强电视新闻的实证性和现场感。以新闻本身的重点为摄制的重点,避免那种面面俱到或者是毫无信息量的空镜头画面反复出现。特别是在会议报道中,更需要以新闻价值为基准,重点突出,信息鲜明,突破会议新闻“人头展览”程式。在画面的摄取上,要尽量注意单个画面的信息含量,注意画面对新闻事实和人物的深入挖掘。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周末小栏目《世界》,曾播过一篇名为《重逢》的报道,就是创新式地运用镜头语言对整个事件由表及里进行剥笋式剖析,挖掘事件深层内涵,进行立体展现,使画面语言释放出强烈的冲击力,给人很深的印象。

思考题

1.电视新闻真实性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2.如何理解电视新闻生产中的客观性的含义?

3.电视新闻失真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请结合当下电视新闻生产的具体现实进行讨论。

4.你认为应该怎样平衡记者的责任和道德?

5.为什么说求新是电视新闻生产的内在要求?

[1] 陆晔:《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2] 杨伟光:《深化中国电视改革的标志性栏目——为〈东方时空〉创办10周年而作》,载《电视改革文集》,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6页。

[3] 罗以澄、夏倩芳:《中国电视新闻性节目:现状、问题与趋势》。

[4] 欧阳宏生等著:《电视批评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5] 欧阳宏生等著:《电视批评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页。

[6] 陈龙:《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要件》,《中国电视》2004年第2期。

[7] 胡智锋、顾亚奇:《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1期。

[8] 胡智锋:《中国电视观念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