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视新闻生产的形式追求

电视新闻生产的形式追求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是否存在电视新闻美学这门边缘性的学科,这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电视新闻是形象化的报道,既要运用逻辑思维,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表现事实。这正是电视新闻的独特优势。不同的电视新闻生产理念会形成大不相同的电视新闻的基本面貌,因而会对电视新闻的形式风格具有较大的影响。比如,前些年兴起的民生新闻,它所秉持的新闻理念就和以前中国电视新闻生产更多地强调喉舌和导向

对是否存在电视新闻美学这门边缘性的学科,这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在“求真”和“求善”基础上的电视新闻能够在形式上切合美的规律,具有某种程度和意义上的审美效应,能形成一定的审美价值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因为真善美本身是无法截然分离的。“真”强调的是认知世界“合规律性”,“善”强调的是在认知世界的时候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相适应的“合目的性”,而“美”则是在达成“真”与“善”的过程中的形式手段和感知效应。电视新闻是形象化的报道,既要运用逻辑思维,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表现事实。离开了形象化的事实,电视新闻就不存在了。因而,电视新闻要在求真逐善的基础上尽量追美,只有通过富有特色的手段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形象美,外化新闻事实的哲理与情感,才能唤起人们的审美共鸣,从而使电视新闻的传播效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求什么美?

如果我们从审美的层次上来看的话,电视新闻的美大致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即新闻的真实情状所带来的认知满足、新闻事件或人物所引发的情感触动、新闻整体联系所造成的思想顿悟。它们既是一种不断升华的认知和审美感受,又是相互交织不能分割的整体。

1.电视新闻的真实情状所带来的认知满足

获取生活世界中的变动信息是电视观众收看电视新闻的主要目的。这其实是一种认知的需求。如果说在电子媒介出现之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主要通过时空有限的人际传播和印刷媒介以及对世界的直接感受的话,那么在广播电视出现之后的电子媒介时代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就主要依赖于电视了。正如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言,电视极大地延伸了人体视听器官的功能,使我们对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发生的事情都可能做到亲眼所见,这就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目睹事实发生的收视心理,造成一种认知上的满足感。即使是人们已经知道某个新闻事实,也还希望能在电视上看到对这个新闻事实的报道。如果在电视上没有亲眼看到想看到的新闻画面,观众就会产生失落感和不满足感。这正是电视新闻的独特优势。在早期的电视新闻工作者那里,对此就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电视新闻是形象化的报道,既要运用逻辑思维,又要运用艺术思维——形象思维去表现事实。离开了形象化的事实,电视新闻就不存在了;电视新闻有新闻属性,也有艺术属性——是一种视觉艺术;要让形象化的事实说话[1]。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飞天,当航天员翟志刚身体跨出飞船舱门的那个时刻,我们见证了中国飞天史上最壮观的一幕。这种观众以开放、超然的接受心态面对电视新闻所提供的新闻事实的具体情状时,就处在了对新闻事实传达的意义的努力理解阶段,为形成审美观照的情感共鸣提供了基础。

2.电视新闻事件或人物所引发的情感触动

观众在面对电视新闻生产通过还原、展示、挖掘出来的现象世界,它又通过声、形、色等诸多表现手段的丰富,因而对电视观众就能产生感染力,也就为观众深度涉入新闻内容提供了另一个复合着内容的形式方面的审美基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中央电视台开始了现场直播。通过电视新闻,广大观众对地震给灾区造成了严重破坏不但历历在目,如自己亲在现场所见,而且对地震造成的那种心理恐慌以及惨重的人员伤亡感到非常震撼。在人们用DV记录下来的医院往外抢运患者,峨眉山游客拍下的天旋地转般的感受的画面里,观众的心不自觉地和新闻事实联系在一起了。他们为灾区人民担心,为救灾人员的英勇感动,为从废墟里抢救出的每一个人喝彩,为全国人民对灾区的鼎力相助而欣慰。无论是悲伤之情、感动之意、动容之貌、怜悯之心,都表明观众在电视新闻中受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触动,引发了他们情感上的种种波澜,进入到了一种审美体验中。不单是在这种重大的新闻事件里观众会有这种明显的情感体验,就是在一般的电视新闻节目里,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这种种情感。当屏幕上出现节日时节浓浓过节气氛的新闻的时候,我们会产生幸福祥和之感;当屏幕上频现矿难,安全生产积重难返的时候,我们则在震惊悲伤之余还会产生愤怒与不解。总之,电视新闻虽然是对现实世界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真实的报道,但它经过了新闻记者的选择,又经过了摄像有选择地捕捉和编辑的整体构形,因而呈现到观众面前的时候实际上是已经饱含着创作者的理智和情感选择了。当它们传递给观众的时候,观众虽然可能产生不同的解读,但在多数时候会与创作者的立场和新闻事实本身发生共鸣,从而形成了审美体验。

3.电视新闻整体联系所造成的思想顿悟

电视新闻报道的新闻事实给观众心理以冲击并引发他们情感的波澜,这是电视新闻审美体验的重要层面,但到此这一过程并没有完结。通过电视新闻生产的不停运转,对同一新闻事件或者不同新闻事件的持续关注和报道中,电视新闻的整体联系让观众在情感体验中不断深化对现实的理解,从而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理性思考,获得思想上的顿悟,来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者观点立场,给社会的进步带来影响。这其实就是电视新闻传播的综合功能所指向的最终目标。苏联美学家鲍列夫认为审美教育“要把一个人的个性整个置身于自己的作用场”,而电视新闻的整体联系所构成的新闻辐射网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强大力量的作用场,因为“电视能将整个世界收入我们的眼底。它能使观众用整个人民、整个国家、整个人类的范畴来就行思维,使他潜心思考世界的命运。”[2]巴以冲突持续不断,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恐怖袭击连环发生,IS(伊斯兰国)在中东突然崛起,这些事实在让我们对这些具体的新闻事件产生情感反应的时候,也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人类究竟应该怎样才能找到和平共处的途径这样一些宏大的话题。而在屏幕上目睹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矿难,医院屡屡发生医患纠纷甚至冲突的时候,我们难道不会去追问去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这些问题出现吗?

二、如何求美?

1.新闻语态

电视新闻语态变化造成不同的审美感受,这其实是由新闻价值理念的改变所导致的结果。不同的电视新闻生产理念会形成大不相同的电视新闻的基本面貌,因而会对电视新闻的形式风格具有较大的影响。比如,前些年兴起的民生新闻,它所秉持的新闻理念就和以前中国电视新闻生产更多地强调喉舌和导向的理念有一定的差别,它更多地具有如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那样的理论立场。它放弃宏大叙事的企图,淡化新闻的政治性,以普通人为新闻焦点,不追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新闻语言的运用上生活化,平实又加有幽默调侃。在新闻叙事视点的选择上,民生新闻放弃了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事,普遍采用第二人称叙事,将“新闻报道对象怎么样了”变成“你看到的新闻报道对象怎么样了”,注重展示新闻生产的过程,并且极力使用悬念等故事化的叙事手段。从宏观的意义上来说,电视新闻生产求美的追求要受到电视新闻语态的制约。

2.形象纪实

写实直观性是电视新闻摄像的基本功能,通过画面再现客观事物。法国著名的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在外部世界的背景中分辨出湿漉漉的人行道上的倒影或孩子的手势,摄影机摆脱了陈旧的偏见,清除了我们感觉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的纯真的原貌,吸引我们的注意,从而激起我们的眷恋。”[3]电视新闻画面的现场直观性决定了它能真实地记录现场中的形象,体现了一种形象真实美。我们在拍摄时,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反映出现实世界直观可感的形象,并使这一形象为主题服务。如央视报道的黑心棉事件、毒大米事件等等。记者正是用偷拍和抓拍的形式直观地显现在我们的面前,才使我们震惊。“眼见为实”,这种直观的表达远比文学描述更令人可信。电视新闻画面有一看即知的功能,有一种现场直观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的电视新闻中,那喷射烈焰的火箭腾空而起的画面,不仅使人领略到了雄伟壮观的美,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一种爱国豪情。电视新闻《军民奋力扑灭大兴安岭特大火灾》中舍生忘死扑向火海的群体英雄形象画面,他们在现场答话和大火、浓烟熏黑的面庞、褴褛的衣衫、气喘吁吁的模样等特写画面,形成了强烈的视听撞击点,深深地震撼了观众的心灵。再如,1999年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3时许,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空中打击。空袭当日,世界各大电视台在发布空袭消息及各界反应的同时,均配以现场画面和现场声,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火光冲天、南联盟平民抢购食物、痛斥北约等画面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在同一时间融合在观众的视觉中,给人一种百闻不如一见的实实在在的感觉,赢得观众对新闻真实性的信任。除此之外,形象纪实还要求我们要能抓住新闻细节,形成感动人心的局部。如《南浦大桥在上海人民心中的丰碑》这条新闻,在大桥通车剪彩仪式上,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位盲人掩饰不住的内心激动,在大桥上靠用手摸(大桥的斜拉柱)、跨步量(大桥的宽度)行动的特写画面,非常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大桥通车的喜悦之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获得1994年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现场短消息《崽伢子,莫过来》,讲的是解放军、乡干部从洪水中营救两位老人的一组精彩感人的画面,画面的内涵十分丰富,危难中的老人希望得到救助,但看到营救他的人民子弟兵有危险时,却执意叫他们不要过来。营救老人的解放军、乡干部不顾危险,英勇地救出了老人这组抗洪抢险的画面,深刻地表现了军民之间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

3.画面构图

电视新闻生产求美的基础基本上是探讨形式之美,其中构图是重要的形式之一。摄像师手中的镜头就是他手中的画笔,它如何以和拍摄内容相适应的最好构图造型方式来表现新闻内容,是电视新闻生产求美的重要一环。我们以往往往过于强调“抢新闻”,强调快和及时,而对构图造型等美学上的要求完全置之不顾,这是不对的。因为那种突发事件的新闻在电视新闻生产中毕竟不是主体,大多数新闻都是能有时间做到照顾画面构图等形式要求的。重视画面构图对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有一定的益处,因此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在拍摄新闻的过程中很好地把握画面布局均匀平衡美、构图整体的完整美,线及形的变化美,虚与实的对照美等,以此拍出美的画面,达到美的效果,给观众美的享受。

4.色彩光效

色彩是重要的造型元素。色彩影响色调,色调使画面表现出庄重、活泼、晦暗、热烈、愉快等艺术效果。首先,色调和谐画面才美。所谓和谐指相邻色彩之间的多样统一。如新闻报道中拍摄的炼钢厂,工人的白色石棉装在钢厂炉火的辉映下白里泛红,飞溅的钢花犹如瀑布甩落的万点繁星。由于色调和谐,画面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其次,色彩单纯比复杂要美。色彩单纯易于确立画面的基调,反之显得凌乱琐碎。当然,电视新闻画面的色彩处理是受到相当多因素制约的,不具有可以自由调配色彩的可能性,只能在拍摄实践中努力争取画面色彩与新闻内容的和谐统一。电视新闻中的用光也是可以造成一定的审美意蕴的。因为光效往往具有一定的情感倾向性。明亮的柔和的光效能带给人心理上舒适感,放松感,而阴郁灰暗的光效则会给人一种压抑感,神秘感。电视新闻使用什么样的光效,除了现场提供给我们的基础之外,还和生产者对光效的主观理解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5.叙事节奏

形成节奏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时间因素,即运动过程;一个是运动过程的强弱交替变化。电视新闻的节奏主要体现在剪辑上,主要是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形成节奏:一是指内部节奏,即镜头所摄物体、事件、情节、人物情绪发展的强度和速度,这种强度和速度变化,能使人在收视时感到紧张或松弛、激动或平静。二是指外在节奏,即摄像机的运动,技巧运动所形成的快慢、长短、强弱等变化。节奏变化能吸引观众注意力,引导视线的运动。节奏也能感染观众情绪,刺激联想并实现对心境和情绪的调节。不同的节奏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节奏紧促使人感到紧张、跳跃,节奏悠缓使人感到宁静悠闲。因此,节奏是从情绪上感染观众的手段。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等栏目中,对节奏的掌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如果不然,这种长时段的新闻栏目是很难被观众完整收视的。

6.意境营造

所谓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特有概念,强调的是艺术作品中主观和客观相互结合交融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整体氛围,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持久的魅力。那么,对于电视新闻生产来说,这种意境的营造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电视新闻生产中讲求意境美,内容上就要注意显示出一定的神韵和灵气,含蓄而有力度,讲究主题的适度点化,侧重情感因素的流露,并通过构图、光效、音响、节奏、解说等多种手段使之得到还原、强化和升华,让观众去想象、去领悟其中的文化内蕴。电视新闻生产中要形成意境,生产者还要考虑将报道中流露出的情感倾向和新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境状态和谐统一起来。否则不但形不成深沉的意境,反而会破坏电视新闻的信息传达,使电视新闻生产丧失掉最基本的功能。

1998年4月11日,北京风沙弥漫,黄尘蔽日。当天,一家电视台播发了一篇报道《金雾罩京城》,把气象学上称为“沙尘暴”天气硬说成是“金雾罩京城”。肆虐的风沙,而这篇报道却用“沉浸在金色的寂静的海洋之中”“异乎寻常的金雾奇观”等文字来抒发对严重干扰人们正常生活的“沙尘暴”的情感,这种情感与新闻中的事实是无论如何都融不到一起的,这样一来也就无法做到“化情思于景物”,谈何创造出美的意境来呢? 而同样是报道“沙尘暴”,获得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专题《追沙溯源北行记》就是一篇精品之作。在这篇新闻专题中,被采访的一位镇党委书记说:“我们大家可以看出现在是早上10点半,我面对的方向正是太阳,我面对的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我们这儿的沙子也跟我们祖国人民是一样的,心向北京。”这些话听起来颇有些黑色幽默和调侃的味道,但在漫天黄沙的画面映衬下却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这个新闻作品中,记者还引用了电视剧《还珠格格》主题歌中的两句歌词“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在作品特定的语境和画面中,没有人会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反而进一步加重了作品特有的沉重感,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这篇新闻专题通过极富新闻事实特色的画面和语言,通过视听语言的有机结合,展现出强烈的治理环境、改善生态的忧患意识。新闻将事实情境与记者强烈的情思和谐统一起来,引领观众完成了精神飞跃,进入一个美的境界,完成了美的意境的营造,使新闻的传播效用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1] 裴玉章:《凝练——从两条电视片谈起》,《广播业务》1964年第5、6合期。

[2] 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453页。

[3] 安德烈·巴赞:《摄影影像的本体论》,崔君衍译,《世界电影》,1981年0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