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完美

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完美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完美——一个读者兼作者的心声邵沙平作为一个《甘肃社会科学》的读者和作者,很高兴迎来了《甘肃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追求内容的完美,就必须强调遵守学术规范,这是社会科学论文最基本的要求。这使我们看到,《甘肃社会科学》在不断追求创新,追求完美。我认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追求刊物的形式和内容的和谐完美是《甘肃社会科学》多年发展的真实写照,也祝福《甘肃社会科学》在今后取得更大成绩!
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完美_学林华章:《甘肃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纪念文集(1979-2009)

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完美

——一个读者兼作者的心声

邵沙平

作为一个《甘肃社会科学》的读者和作者,很高兴迎来了《甘肃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这些年,我注意到,《甘肃社会科学》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被评为甘肃省品牌期刊,社会影响力稳步提高。我认为,《甘肃社会科学》之所以取得上述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甘肃社会科学》坚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追求刊物形式和内容的和谐完美。

2005年,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刑法公约的实施》形成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我们课题组有的成员注意到,《甘肃社会科学》的法学专栏设计很适合我们课题组将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以专题的形式推出。于是,他们主动与法学编辑杨文德联系。那时,我与杨编辑并不认识,联系的课题组成员是我的博士生。但杨编辑非常重视,在认真审阅稿件,与我们积极沟通的基础上,最后《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刊登了我主持的“国际法的新发展与国际法治研究(四篇)”一组专题,随后被人大复印资料全部转载。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我们对国际社会处理金融危机的法律对策进行了研究,最近,我也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稿件发给了《甘肃社会科学》。

这些年来,我发觉,《甘肃社会科学》为了办好优势和特色栏目,编辑人员花了不少心思,有几个栏目确实不错,如文学栏目、社会学栏目、法学栏目、学术访谈栏目等。就法学栏目来说,追求内容的完美,就要求文章“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而只有潜心研究的真正的学者,才能写出“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好文章。要有好文章,首先是要找到好作者。好的刊物是发现好作者和培养好作者的平台。而好的作者和好的文章又将给好的刊物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发现好作者和发现好文章都要靠好的编辑。对于地处北京的一些刊物而言,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地处甘肃的刊物,能办出今天的质量,真是下了不少工夫,从而赢得了这些作者的信任。我想,一些在全国很有影响的教授愿意给《甘肃社会科学》写稿,一方面是因为《甘肃社会科学》是很注意质量的、注重学术品位的学术刊物。另一方面,肯定与编辑的辛勤工作分不开。我还注意到,《甘肃社会科学》也为潜心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学术平台,我在这本刊物中,也看到了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青年学者的文章。

追求内容的完美,就必须强调遵守学术规范,这是社会科学论文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作者负责。我经常听学生说,现在有的刊物,不太注重稿件的质量,现在有的作者,不太用心写文章。有时,学生还将媒体披露的“抄袭”丑闻发到我的邮箱。过去,一般是“不学无术”的人“抄袭”。我们现在看到,一些有能力写出好文章的作者,包括个别博士、教授、校长、院长,也在“抄袭”。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有的人,并不是他们没有水平或能力写出好文章,而是他们不愿意花时间或精力去写出好文章,他们的心思根本不在学问上,又要沽名钓誉。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现在有些不负责任的刊物,也为这种不负责任的“文章”提供了场所。尽管社会科学领域内容很广,一个编辑的知识水平有限,不可能发现所有的“抄袭”。但如果我们强调遵守学术规范,加强自身的学习,就可以减少所刊登的文章出现“抄袭”。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看,《甘肃社会科学》非常强调遵守学术规范。

《甘肃社会科学》不仅注重刊物的内容美,还注重刊物的形式美。我最初看到《甘肃社会科学》,就对它的印象不错。与同期的一些省级社会科学刊物相比,淡雅的封面,内在的排版设计,每篇文章后面的或注释或参考文献,都明显表现出这本刊物的学术品位。这些年来,这本刊物不断改进自己。现在这本刊物改版后,封面更加大气,对文章要求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更加规范。这使我们看到,《甘肃社会科学》在不断追求创新,追求完美。

我想,《甘肃社会科学》能不断追求创新,追求完美,在刊物的内容和形式上均有很大进步,是因为办这本刊物的这批人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我们知道,要发挥社会科学研究在我国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就应该充分利用社会科学刊物这个重要平台。《甘肃社会科学》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平台,而且不断将这个平台建设得更加适应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和国家进步发展的需要。我是研究国际法的,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我很希望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的法治建设作出贡献。我在研究中,深刻认识到,国际法和国内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金融危机的情势下,我们在建设我国法治国家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国际规则,需要推进制定和改革国际法律合作规则的进程,需要研究国际规则并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中国的利益。《甘肃社会科学》所刊载的有关推进国际法治和中国法治良性互动的这类文章,金融危机后国际应对措施以及我国的法律对策和措施这类文章不仅让我们知己知彼,了解国际规则,也是在为我国的金融危机处理和危机后法治建设作出贡献。

我很幸运,作为《甘肃社会科学》的读者和作者,与这样一本刊物共同成长,携手前进。我认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追求刊物的形式和内容的和谐完美是《甘肃社会科学》多年发展的真实写照,也祝福《甘肃社会科学》在今后取得更大成绩!

作者简介:邵沙平,生于1954年,女,武汉大学国际法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