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生产的核心价值观

电视新闻生产的核心价值观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月12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纸箱馅包子”虚假新闻炮制者訾北佳涉嫌损害商品声誉案。訾北佳因犯损害商品声誉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通报强调,导向是新闻的根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事件充分说明,求真是电视新闻生产最重要的理念,是电视新闻生产的核心价值观。电视新闻生产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手段的真实。其次,电视新闻的画面组接要真实。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BTV-7)《透明度》栏目播出了一则新闻《纸做的包子》。节目一开始援引“业内人士马先生”爆料称,用废纸制作肉馅“已经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并安排记者在朝阳区十字口村暗访这种现象,随后联系朝阳区左家庄工商所做突击检查,相关商贩因为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被取缔。节目最后还通过海淀区的卫生执法人员,提醒观众识别纸箱馅包子的方法。7月10日,北京卫视(BTV-1)《北京新闻》以《“纸箱馅”包子流入早点摊》为题报道此事。随后,中央电视台《全球资讯榜》等新闻栏目和其他地方电视台、报纸开始转载此报道,并结合猪肉涨价的背景予以分析,许多海外媒体也开始关注,并因此质疑中国的食品安全。7月16日有报道称,“纸馅包子”摊主仍然在逃,而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抽检全市23家早点摊的包子后,未发现“纸馅包子”,负责人表示正在继续扩大监督检查范围,开展在全市范围的专项治理行动,希望市民举报。有餐饮业者表示,相关报道对生意有影响。7月18日晚间,北京电视台在《北京新闻》中称,“纸馅包子”被认定为虚假报道(见图2.2),摄制者已被刑事拘留,北京电视台向社会深刻道歉。

图2.2 “纸馅包子”被认定为虚假报道

据查,2007年6月中旬,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组临时人员訾某,化名“胡月”,先后两次找到朝阳区太阳宫乡十字口村13号院,以为工地民工购买早点为名,要求做早点生意的外地来京人员卫某等4人为其制作包子。訾某自带了从市场购买的肉馅、面粉和纸箱,并授意卫某等人将纸箱经水浸泡后掺入肉馅,制成包子。訾某用其自带的家用DV机拍摄了包子制作的过程,编辑后用欺诈手段获得播出。

事件发生后,北京市委、市政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给予北京电视台台长通报批评,给予北京电视台总编辑行政警告处分,给予北京电视台主管副总编记过处分,本人引咎辞职。北京电视台也对生活节目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和分管《透明度》栏目的副主任,以及栏目制片人等三人给予撤职处分,同时解除了栏目有关编辑与北京电视台的劳务关系。8月12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纸箱馅包子”虚假新闻炮制者訾北佳涉嫌损害商品声誉案。訾北佳因犯损害商品声誉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

中国记协对此事件发布了通报。通报说,这起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通报强调,导向是新闻的根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正确舆论导向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虚假新闻的存在是新闻界的耻辱。“纸馅包子”等虚假新闻出现再次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至关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至关重要,坚持新闻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一条虚假的“纸包子”新闻,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担忧,给一些长期以来专找中国问题的西方媒体以口实,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这一事件充分说明,求真是电视新闻生产最重要的理念,是电视新闻生产的核心价值观。电视新闻赖以生存的全部基础都在于真实。

一、求真的三个层面

1.事实的真实

这是电视新闻生产求真的基本要求,也是核心的要求。一则新闻,是由一些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过程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为何、如何等六大要素。在电视新闻生产中,我们首先要保证这六大要素的真实性。电视新闻中的时间要准确、地点要确切、人物要真切、原因要恰切、事件要完整、过程要完善。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时空环境下发生的,电视新闻具有直观展现这种时空的能力,所以要求电视新闻生产者要尽量将事件发生的现场时空关系纪录在镜头中,给电视观众以现场的实证,从而使他们从中获得事实的真实印象。

一般说来,像前面我们说到的《纸做的包子》那则新闻的制作者訾某那样明目张胆地故意制作假新闻是不多见的。但由于采访不够深入,偏听偏信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从而造成报道失实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情况还不是个别和偶然的。在事实的真实层面上出现问题,绝大多数是与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工作作风等职业道德有关系。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到新闻的真实对于国家社会、对于人民群众、对于电视媒体自身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为职业道德的欠缺所造成的新闻事实要素失实的现象。

2.手段的真实

电视新闻生产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手段的真实。因为电视新闻是一种形象化的新闻传播方式,它不但要求报道的事实必须真实,还要求视听结合的表现手段也应该是真实可信的,要求达到真实性与真实感的统一。那种把“真的事实拍得和假的一样”与“把假的东西拍成真的一样”同样不可取。

首先,电视新闻的画面要真实。这就是说,电视新闻的画面必须是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拍摄下来的特定时空体,画面的拍摄应该与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同步完成,而不能采取事后补拍、扮演重拍等组织拍摄的手法,这样反而会将真实的新闻搞假了。2008年5月13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提供了一条新闻,题目是《奥运圣火完成在福建龙岩的传递》。节目当中出现了火炬手给四川汶川“5·12”地震捐款后合影留念时拍的画面,画面中捐款人做出捐款的动作,但手里没有拿钱,虽然这个画面在当时是真实发生过的,但是由于画面不符合新闻当时的特定语境(见图2.3),因此造成了观众对于这则电视新闻造假的质疑,并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也说明电视新闻的画面一定要符合特定的时空语境才能保证其真实感。另外,如图2.4那样为了达到好的画面效果而采取导演采访的手法也是要绝对避免的。

图2.3 画面不符合新闻当时的特定语境

图2.4 采取导演采访的手法

其次,电视新闻的画面组接要真实。组接其实就是蒙太奇。蒙太奇具有能改变事件发生逻辑以及观众获得的意义的强大功能。在电影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苏联电影导演,蒙太奇理论大师爱森斯坦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在卖给欧洲的时候,买方要求对电影稍微进行一下重新剪辑。结果一部反映水兵不堪忍受沙俄当局对他们的暴虐欺凌愤而起义的革命片子,变成了水兵因为一点小事无理取闹发生暴动的片子! 可见蒙太奇的力量有多么厉害。由于电视画面不可能记录下新闻事件的每一个细节,在剪辑过程中必须要选择最能说明事实真相的画面进行剪辑。一位法国学者曾经说过:“我们可以稍稍夸张地说,50位机灵的游行者在电视上成功地露面5分钟,其政治效果不亚于一场50万人的大游行。”这并不是说,新闻就必然都是假的,而是说,我们需要经过努力,才可能做到全面、客观地反映事实的“真实”。电视新闻的画面组接要符合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逻辑,而不能采取过度蒙太奇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电视新闻结构的连贯性、信息的逻辑性和视觉的可信度。那些不甚合理的画面组接方式就可能会破坏电视新闻的表现力甚至真实性。

第三,电视新闻的视听语言的结合要真实。电视新闻是视听双通道传播信息的,声音和画面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紧密结合,互证互补的。电视新闻的画外解说、画内同期声和环境音响都应该与画面是逻辑统一的。有的电视新闻画面上是一种情形,解说词说得却是另一种情形。工地明明是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在劳动,声音却在讲人们的干劲如何大,气氛如何热烈。明明会场气氛紧张,剑拔弩张,文字稿却说与会人员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交换了意见。某些新闻编辑为了省力,在剪辑中对素材不进行认真的选择,往往用一些所谓的“万能画面”来应付观众,使声音和画面不能达到有机的完美结合。有记者几年前或更早些时候拍摄的工业、农业、旅游等电视新闻画面一用再用直到今天的新闻报道中,一些新闻画面几十次或上百次的荧屏“再现”。诸如一群牛羊、一窝猪的画面,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新闻选用了该画面,换成结构调整增产增收的新闻也用了,某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或某市农村切实转变基层干部作风等类似的新闻主题也用类似的画面。其结果是不能在视听两个方面产生一种连贯流畅感,声音与画面两张皮,不但影响了电视新闻的表现力,而且破坏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这些声画之间的脱节现象,造成了电视新闻总体上的不真实感,怎么能让人信服呢?

3.辩证联系的真实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求真要求。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媒介所报道的新闻都是十分有限的,不能充分反映这个世界的发展变化。因为一则新闻,即使他在事实和表现手段上都很真实,但把它放到世界的普遍联系中来加以审查,也可能就不会是那么真实的了。比如,一地的治安状况本月与上月相比,在统计学意义上是大幅下降的,但电视新闻报道了本月发生的几起治安案件之后,很有可能给当地的群众造成的印象却是治安状况在不断恶化。这些案件本身是真实的,但观众最后形成的对世界的认知却发生了偏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追求辩证联系的真实的原因之所在。马克思曾经用“报刊的有机运动”来形容媒体对这种联系的真实的追求,即通过媒体持续不断地报道,最终形成人们对世界较为全面和准确的认识。另外,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事物也是错综复杂的,事件本身的因果关系也可能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因果关系,这也给电视新闻真实反映世界造成了很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生产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要在较为广阔的视野中来审视单个新闻在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位置,对此做出准确的报道和分析。

二、如何求真:电视新闻生产中的客观性

真实和客观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真实是实现客观的先决条件,而客观则是达到真实的主观手段。客观性原则是西方新闻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专业主义规范,拿美国学者舒登森的话来说,客观性是新闻媒介作为一个专业组织的意识形态[1]。所以追求客观性就成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要求。《美国记者公会的道德规则》上就这样规定:“新闻从业者均应遵守正确与公允二则,而不为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种族的偏见所左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更为明确地指出:“新闻应当不受记者本人观点的约束,而应当主要依据看到的事实。当一条新闻能够被某些原始记载加以对照时,那么它就是客观的。”

客观性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根据必须真实,即新闻报道所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二是表述必须客观,报道者一般不宜直接在新闻中站出来发言,事实和观点要适当分离,用中国新闻学常用的理论术语来说,就是“要用事实说话”。客观性作为新闻生产的一个原则,其实多少有着许许多多可以诘难的方面,因为任何新闻报道都一定会有人的主观意识的参与,生活在特定的社会、阶级、阶层中的新闻记者,都会不自觉地运用本阶级、阶层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看待新闻事实,使新闻生产或多或少地带上自己阶级的烙印。对此,曼切尔就指出:“没有一个记者对生活是中立的,他也不应该这样。”[2]因此,客观性并不等于客观主义,它并不掩护鲜明的态度和倾向性。在我国,我们公开申明新闻工作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坚持自己的党性原则,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既坚持自己的立场,又要求真实、客观、公正。世界上所有的新闻媒体,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自己的倾向性,都不可能做到如西方新闻界所宣扬的那种纯粹的客观。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过程中,许多西方主流电视新闻媒体,如BBC、CNN等一味地将摄像机的镜头对准那些抗议火炬传递的藏独分子和少数人群,而对更广泛的大多数当地居民对奥运火炬的热情迎接以及众多华人对火炬传递的支持等画面置之不顾,完全说明了这些电视媒体新闻选择的倾向性。而更能体现这些媒体对中国怀有强烈偏见的是,在2008年西藏发生“3·14”暴力事件之后,他们甚至使用根本不是当时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画面来诬蔑中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新闻中使用的是发生在印度的新闻画面;德国明镜电视台使用的所谓“中国军队使用暴力对待藏民和僧侣”的画面中的军队是尼泊尔警察;德国N24电视台也使用同样发生在尼泊尔的画面来报道西藏3·14事件;印度Rediff新闻网的电视报道则将CCTV采访的藏族妇女对暴徒的谴责居然翻译成了对政府镇压的不满。而CNN网站使用的新闻图片则是被重新剪裁过的,完全扭曲了原来新闻图片所表达的内容(见图2.5)。

图2.5 被扭曲的新闻图片

因而,所有的电视新闻报道实际上都“暗示了一种视角——报道的选择与否(在其中体现的价值观念)、摄像机的位置与角度(例如,摄像机在警戒线还是在示威者后面)、对被采访者和相关问题的选择、记者和主持人所采用的措辞和语气等等。”[3]

但客观性作为一种表达技法,电视新闻的生产者还是应该去追求的。美国学者博耶在访问了50家报社编辑之后,归纳出六项客观报道的要素:

(1)平衡与公正地呈现一个议题中各方面手法。

(2)正确与真实的报道。

(3)呈现所有主要的相关要点。

(4)将事实与意见分开,但是将意见视为相关。

(5)将记者本身态度、意见或涉入的影响减至最低。

(6)避免偏颇、怨恨以及迂回的言论。

这六点中间,都贯穿着一个核心,就是新闻报道要尽量做到公正,保持平衡与中立。充分的公正性就意味着考虑所有的见解和观念,并对主流观念加以突出,同时还要敏感地意识到公众舆论的转变。也就是说,电视新闻生产中的倾向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无法避免,但真正的问题是电视新闻生产中体现出来的这些倾向性是否充分体现了公众所持有的观点。这就是客观性作为一种报道技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之所在。所以,在电视新闻生产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对事实多个侧面地尽量完整地呈现,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意见要注意充分展现,新闻来源要尽量切实可信,有据可查。这样,客观的新闻报道就能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本身的原貌和事件本身的真相。

三、失真的主要表现

1.素材失真

前期素材的获得是新闻采访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以说,信息来源的可信性直接决定内容的真伪。在采访活动中会存在这样一些失真问题,对信息来源过于相信,未对相关情况进行深入采访调查,认真思考和推敲;过度追求轰动、爆炸性新闻、偏听偏信、捕风捉影,也未对所采访的对象涉及的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没有怀揣“打破砂锅问到底”精神,草草收工,轻率成文,以致表达的事物不准确,词不达意,甚至胡编乱造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在采访活动的前期,没有做足准备功课。要探究信息来源的可信度,认真推敲、核实相关事物的内在联系,并对将要报道的专业领域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2.采访失真

存在采访报道中加入个人臆想,带框强扭角度,惯性思维,摆拍等问题。电视新闻的生产过程少不了记者的参与。有些记者在新闻写作过程中,用推测填补细节和人物心理描写,虽然把事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本意是让观众更加感兴趣,但是却违背了新闻的基本要求和规则,其原因还是采访工作做得不够认真细致。其次,还有一些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会加入自己的主观看法,带框采访,强扭角度,把个人所认为的事物发展应呈现的表象写入新闻稿,缺少客观的调查和分析。例如,一谈及女性,往往会想到是柔弱的代表。将此态度带入采访时,免不了会在报道中偏向女性这一刻板形象的塑造。电视新闻更加注重强有力的画面感,而新闻事件不会重演。有些记者由于种种原因,在错失了关键镜头后,居然要求新闻当事人配合摆拍重演或如上文所列的照读发言稿,以完成其新闻报道任务。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3.编辑失真

在编辑新闻时,常常会出现对声音画面、镜头、内容的选择,以及电脑技术的运用。在内容上,有的新闻常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写成现在的人所为,把众人的努力归功于某位英雄、模范,或是领袖人物。以偏概全,造成移花接木的假象[4]。在编辑过程中的选择不当也会造成新闻失真。表现为只选取单方面的发言,而不给其他人发言的机会;或者对画面的选择不切合所表达的主题,东拼西凑;或者画面组接的顺序不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等。在后期加工中,为了达到某种出其不意的效果,人为地加入特殊音效,过分处理画面,对新闻事实进行包装,都会造成新闻失真。

[1]Schudson,M.(1978),Discovering the News,NY:Basic Books,Inc.,Publishers.

[2] 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年版,第215页。

[3] 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4]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