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研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研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尹瑾 关芳 本文从传统道德和修养的内涵出发,结合高校图书馆员自身特殊性,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邀请相关专家研讨,初步构建起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等工具确定了指标权重,指标体系和权重设置过程科学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尹瑾 关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 陕西西安 710071)

【摘 要】 本文从传统道德和修养的内涵出发,结合高校图书馆员自身特殊性,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邀请相关专家研讨,初步构建起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等工具确定了指标权重,指标体系和权重设置过程科学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下一步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图书馆员;职业道德;道德修养;评价指标

1 前言

图书馆员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的研究似乎是老生常谈,似乎是没什么值得研究的旧领域。然而经过文献检索发现,2014年4月22日CNKI全文检索“图书馆员”AND“道德”AND“职业素养”仅有105篇相关文献,换成主题检索竟然检索结果为0,这105篇相关文献中真正密切相关的文献仅24篇,这些文章的发表时间几乎平均分布在2004—2014年这10年,每年不足5篇。也就是说,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非常匮乏。一方面的原因是道德修养本身就是属于社会道德范畴的形而上的领域,难以量化和用固定指标衡量;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目前图书馆领域研究重技术、重开发、重数据而轻文化、轻人性、轻本位。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经过了传统手工图书馆、计算机时代数字图书馆等阶段,并正在迈进。在图书馆的任何发展阶段最终体现一个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品质的终端都是图书馆员。不管是手动查卡、普通计算机借还,还是未来的一对一服务、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学科馆员服务以及智慧馆员,最终图书馆的工作成果和服务效果还是通过每个馆员体现。

因此,每个馆员的道德修养以及其衍生产物——职业素养对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人有必要弄清楚如何提高图书馆馆员道德修养从而间接提高其职业素养的问题。每个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搞清楚对自己的馆员进行从入馆开始的终身道德修养培养的必要性和方法。

目前,各种各样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研究日益火爆,而这些研究中对于这个最关键终端(即图书馆员的道德修养研究)却屈指可数,在各高校图书馆挖空心思通过网络、多媒体、多种媒介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回头思考一下我们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根本,也就是图书馆员自身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之间关系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指标体系建立和科学的量化处理,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同样是可以进行衡量的。

2 图书馆员道德修养的范畴

2.1 道德

2.1.1 传统伦理学中道德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最初是把“道”与“德”两个字分开使用的、“道”即道路,以后引申为本原、原则、规律、道理等多方面的含义;“德”是对道的认识与获得,通过对道的追求和体认,将外在准则转化为内在信念和品质。“道”、“德”二字连用虽始于老子的《道德经》,但这里的“道德”含义是道家哲学中的自然无为,而非一般的伦理学概念。《管子》中说的“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才是古代“道德”一词开始使用。而真正将道德一词提升并流行开来是战国时期的教育家荀子。他对道德赋予了较明确的意义,即是人们的道德品质、道德境界和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西方“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Mores”,意为风俗习惯。其引申义也有规则、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提出:“道德就是知识、智慧,其中主要包含勇敢、节制、理性、公道等因素”,这种道德的含义虽然比较宽泛,但也属于伦理范畴。近代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将道德规定为:“善的行为”。他说:“做善事,为别人的幸福尽力,扶助别人就是道德。”这种道德的范畴强调的是道德的实践和行为外化。

中外思想家对于道德的种种见解表明,道德概念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能力的提高逐步完善的,人们对道德一词的理解大体都包含了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品质的内涵,主要是指用来调节处理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普遍现象。

2.1.2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道德范畴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本质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反映和干预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道德含义包含了道德本质、内容、评价标准以及维持方式等诸多方面的规定,是对道德这一社会现象比较全面、科学的理解。

2.2 道德修养

修养一词因其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而被广泛应用于当下社会生活,既可以表达人们在思想、政治、道德、学术等方面的勤奋学习和自觉锻炼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表达这一过程所达到的思想品质、专业见解等实际水平;既可以指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理论水平等内在涵养,也可以指人在待人接物时的言谈举止中所表现的出的风度、仪表等显性表征。

《辞源》中对修养解释为“乃学问上精密之功夫也。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修养所强调的是自我改造,是指人们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自觉针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发展需要,以真善美为目标,通过在学习和实践中的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达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1]

道德修养主要依靠人的主体性实现,是以自我评价为逻辑起点,以自我改造为基本过程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人在道德修养中具有自主性,必须做到自律,自觉引导自己的行为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道德修养更是一种内心思想斗争的过程,其实质是人们内心深处进行的两种对立的道德意识之间的是非、善恶、正邪斗争的过程。

道德修养中的思想斗争并不是社会发动的,而是主体自己发动的,人们将两种道德意识(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不良的道德取向)以自身的道德责任感作为评价标准,自觉进行正误判断,并将形成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2.3 高校图书馆员道德修养与社会平均水平道德修养的区别

2.3.1 工作环境决定其道德修养要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高等院校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是国家文化、科研、教学的重要基地和中心,每个地区的高校都是本地区的文化和智慧集中地。因此,高校的图书馆本身的环境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员的自身道德修养要高于一般社会平均水平。

2.3.2 服务对象决定其道德修养要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高校教职工和学生都是具有相当教育基础和较高个人素养的人群,服务这类人群要求图书馆员道德修养必须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只有这样,对于被服务人员提出的咨询问题的主客观服务才能使读者满意。由于高校中教师群体一般个人学术水平都很高,因此,咨询的问题其技术含量比较高,加之高校图书馆员本身肩负着咨询、知识服务、文献提供等多种高层次智慧服务,因此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自身也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的定位和实际认识并没有达到如此高的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的平均服务能力和与之相配套的道德水平还有待提高。

2.3.3 工作内容决定其道德修养要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高等院校图书馆员除了负责日常图书借阅业务之外,还肩负很多外延性的智慧服务工作,如跟踪定题服务、专题检索、科技查新、专题咨询、读者服务、读者社团活动等工作,这些工作有的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的需要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的需要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因此做好这些高水平服务工作内容必须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作为支撑和基础。

3 高校图书馆员道德修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借鉴师德评价建设研究中一些评价指标,经过学习文化部颁发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准则等文献[2],初步选取指标,再通过组织图书馆情报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高校图书馆各层领导和经验丰富的老师共10人进行小组讨论筛选,采用德尔菲法两轮调查专家意见,确定指标构成及指标权重。

本次研究10位专家权威系数是根据专家学历、专业、职称、工作年限、承担课题量计算的,权威系数计算应该是“权威度×积极度”,其中“积极度”为专家响应本次调研的积极程度,根据文件的回收情况为100%的事实,“积极度”也就为100%。本研究专家权威系数平均高于0.6,表明专家权威程度较好,见表2。其中也有少数专家权威系数接近0.6,这是考虑到专家年龄结构老中青结合对于道德水平评价有积极作用。

表1 专家权威系数计算打分说明

表2 专家权威系数打分表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筛选和增补,得到4个维度,25个二级指标的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表3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评价体系

续表

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结合了图书馆领域的专家,现任图书馆管理层以及资深图书馆员、新进图书馆员等多方面人员的意见,广泛认为能够较为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一个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参与人员的年龄、层次、学历、视角分布比较全面,能够从各个角度考虑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评价工作。另外,职业道德修养属于个人道德水平范畴,因此指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比较重视馆员自身的道德水平的评价,指标分布也偏重这一维度。

4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1 指标权重确定的常用方法

这种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中权重的确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多种,大体上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主观赋权法主要是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得到,如古林法、Delphi法、AHP法等;客观赋权法则主要依靠各指标在评价问题中的实际数据形成,如离差最大化方法、均方差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德尔菲法是美国兰德公司于1964年首先用于决策领域的,是一种重要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简明直观。实践中经常使用德尔菲法确定各目标权数,并进行多目标决策。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阶递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人的判断以确定决策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层次分析法的出现给决策者解决那些难以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而使它的应用几乎涉及任何科学领域。层次分析法既能从整体角度较为客观地确定权重,又能将定性的指标定量处理。

4.2 层次分析法原理简介[3]

比较第i个元素与第j个元素相对上一层某个因素的重要性时,使用数量化的相对权重aij来描述。设共有n个元素参与比较,则A=(aijn×n称为成对比较矩阵。

成对比较矩阵中aij的取值可参考Satty的提议,按下述标度进行赋值。aij在1-9及其倒数中间取值。

•aij=1,元素i与元素j对上一层次因素的重要性相同;

•aij=3,元素i比元素j略重要;

•aij=5,元素i比元素j重要;

•aij=7,元素i比元素j重要得多;

•aij=9,元素i比元素j极其重要;

•aij=2n,n=1,2,3,4,元素i与j的重要性介于aij=2n-1与aij=2n+1之间;

•n=1,2,…,9,当且仅当aji=n。

成对比较矩阵的特点:。(备注:当i=j时候,aij=1)

根据本课题的实际情况和指标的性质,笔者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探讨该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问题。

4.3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首先构建AHP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指标AHP分析模型

采用1~9度标度类型,最终指标权重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指标权重降序混排表

据AHP法中的群决策,将多位专家集中起来进行群决策,结合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得出以上指标权重。从权重的分布可以看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被认为是最为重要和基本的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指标,馆领导参加相关培训被认为是对于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影响最小的指标。根据层次分析计算结果,该指标体系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为0.029,小于0.1,说明该矩阵为非一致性矩阵,然而矩阵为满意矩阵,即其非一致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5 发展与建议

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是从根本上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核心和关键点所在,它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员对自己工作的认识、态度、责任感和服务水平等。在从数据、网络、设备、数字化等方面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今天,关于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研究亟待受到重视;从初步的理论研究深入到应用研究,值得每个层面的图书馆管理者深入思考。无论是知识库还是智慧馆,最终的服务终端都需要靠图书馆员来实现。而就目前感性来看,有很大比例的图书馆馆员对自己的职业是缺乏热爱的,职业道德修养是需要提升的,而这将成为所有硬件超高标准实现后,图书馆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

本研究通过专家讨论、专家调查、层次分析等方法确定了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得到了指标中的权重分布。下一步要进行的研究是利用这一套指标体系选择适合的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这套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以及实际应用效果等。同时,通过下一步的实证研究还可以得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问题的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程亚男.2003年春天的启示:学习《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5):61-62,76.

[3]赵静.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注释】

[1]本文系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后发表于《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5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