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构建学科馆员文化

论构建学科馆员文化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馆员文化是随着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和学科馆员服务的不断推进而出现的新的图书馆文化现象。学科馆员制度正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产生的,学科馆员制度包含有人文因素,其重要贡献在于它是“用户驱动”而非“技术驱动”,学科馆员使数字图书馆最大程度地被赋予了人性化。在以人为本的总的思想指导下,学科馆员以主动服务、个性化服务、专业化服务为基本的服务理念,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和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论构建学科馆员文化

陈永平[1]

学科馆员自诞生以来,就以其出色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赢得了用户的认同,并迅速普及开来,充分展现了图书馆这一新角色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自20世纪末引入我国后,更是以燎原之势出现在大江南北的高等学府。学科馆员在引领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同时,其多学科知识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以及奉献、创新、协作、共享等的职业精神也不断给传统图书馆组织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出现了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图书馆创新文化。

一、学科馆员文化的内涵

我国高校图书馆积极推行的学科馆员制度是知识服务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结果。在服务理念上,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长期以来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体现,学科馆员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完美地阐释了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心;服务过程中的不断学习、创新、交流又帮助学科馆员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服务模式上,学科馆员服务从围绕图书馆、以本馆资源和到馆服务为主的模式演绎到围绕用户、以多层资源和个性化服务为主的模式,使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服务管理上,学科馆员成为图书馆一个全新的角色,有力地推动了图书馆业务机构的重组,促使了学科化服务团队的诞生;在服务内容和手段上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大大拓展了图书馆原有的参考服务工作,深化了图书馆服务内涵。总之,以学科馆员为主体的服务创新正在逐渐成为新世纪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生长点,促进了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树立了图书馆的新形象。在这个创新过程中,随着服务观念、服务环境等的变化,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文化——学科馆员文化出现了。

学科馆员文化是随着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和学科馆员服务的不断推进而出现的新的图书馆文化现象。据文献可查,“学科馆员文化”这一名称最早是由南开大学柯平教授明确提出的,他认为应把学科馆员工作作为一种文化来建设,学科馆员文化是图书馆组织文化,提出要努力营造联结院系与图书馆的“人(以人为本)—学科(服务)—知识(管理)”这样一种和谐的图书馆文化。从学科馆员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可以看出,以学科馆员为主体的馆员文化、服务文化正在成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学科馆员文化是数字环境与知识服务浪潮下图书馆文化的创新,学科馆员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提出“创新文化实际上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综合”。这实际上也正是21世纪所倡导的图书馆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要求图书馆要将以读者服务为本的精神贯穿于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中,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宗旨来开发运用新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学科馆员以用户为中心,深入用户、服务一线,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提升用户信息素质,实现个人价值正是当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体现;学科馆员积极钻研新技术、新技能、开发信息服务产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提升学科服务综合能力又是他们追求科学精神的体现。学科馆员文化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理念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服务是图书馆不变的宗旨,是图书馆为满足用户需求而进行的劳动,学科馆员文化发端并形成于学科馆员服务实践中。从服务的角度看,学科馆员文化是新时期先进的图书馆服务文化,具有服务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在学科馆员服务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核心是学科馆员的职业价值观。服务和文化相生相伴,文化支配着服务,服务蕴涵着文化。学科馆员的文化品位、文化层次、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自始至终贯穿于学科知识服务活动中,其服务理念、服务形象、服务品牌、服务艺术等都折射和传播着图书馆的组织文化。

二、学科馆员文化的构建

学科馆员文化的构建就是要凝练和塑造学科馆员创新文化,通过树立学科馆员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树立学科馆员服务形象,打造学科馆员服务品牌,倡导学科馆员精神,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时期的图书馆组织文化,发挥其文化的导向、辐射、控制等功能,打造优秀的学科服务团队,塑造图书馆的新形象。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科馆员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20世纪末以来,这一思想对现代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充满人文关怀,体现美与和谐的形式来开展图书馆活动。这一理念体现在图书馆服务上,就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为新世纪的图书馆持续创新奠定了思想和观念基础。学科馆员制度正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产生的,学科馆员制度包含有人文因素,其重要贡献在于它是“用户驱动”而非“技术驱动”,学科馆员使数字图书馆最大程度地被赋予了人性化。学科馆员制度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内在契合。在以人为本的总的思想指导下,学科馆员以主动服务、个性化服务、专业化服务为基本的服务理念,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和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1.主动服务

主动服务——学科馆员在继续做好传统图书馆“阵地服务”的同时,主动出击,深入到各院系,了解师生需求,宣传图书馆资源,开展用户教育,文献代查代检,主动融入科研,进行深度学科咨询。

2.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学科馆员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力支持下,积极搭建个性化服务平台,从过去的以文献为服务单元、“我提供什么,读者接受什么”的传统方式转向网络信息环境下的以信息为服务单元、“读者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的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的信息服务。

3.专业化服务

专业化服务——学科馆员以其学科背景为支持,深入到对口院系,向对口院系师生用户提供针对性的知识服务和文献信息服务,同时开发和建设学科文献资源,做到馆员专业化、馆藏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的统一。

(二)树立学科馆员服务的新形象

在现代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形象已成为组织竞争的最主要内容,良好的形象是社会组织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学科馆员服务形象是学科用户对学科馆员及其服务综合认识以后形成的最终印象和总体评价,学科馆员服务形象是图书馆服务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科馆员的服务形象直接体现着学科馆员的服务理念、服务水平和信誉程度。

学科馆员服务形象一般由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1.理念形象

理念形象——指学科馆员服务要体现“以用户为中心”、“服务至上”的理念,具体可以表述为:关爱读者用户、服务的无止境、服务的尽善尽美、超乎常规的满意和增值服务。如南开大学图书馆以“热诚、质效、卓越”作为学科馆员的服务宗旨,并努力践行之。

2.行为形象

行为形象——主要指学科馆员在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风貌。行为形象包括服务态度、行为规范、服务效果等。规范化服务是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形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科馆员服务应遵守一定的服务规范,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就明确规定了学科馆员的服务规范(共10条),其中第二条就提出要“树立和维持热情、优质的服务形象”。学科馆员在工作中要仪表整洁、举止大方、谈吐和气、服务热情,处处反映出图书馆人的内在素质、文化修养及知识底蕴,注意做到语言美、行为美。

3.视觉形象

视觉形象——是指可看到和识别的客观物质,一般包括:服务环境、广告、标志、徽标、宣传手册等。视觉形象是为了提升整体服务形象必要的包装和补充。如南开大学图书馆和国家科学图书馆都设计了学科馆员徽标,为每一位学科馆员印制了具有独特徽标的名片,不仅方便学科馆员与用户联系,也体现电子时代的学科馆员形象。

(三)创建学科馆员服务品牌

品牌原本是企业界十分推崇的一个理念,它是一种无形资产。学科馆员服务品牌是指学科馆员(或学科团队)在学科化服务工作中借鉴现代先进企业的长处,引进现代企业的营销理念,以人为本,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大力推行特色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通过自己的某种特色优势的信息产品或服务,在同行中奠定自己的优势地位。学科馆员服务品牌是学科馆员服务理念、服务特色、服务精神的综合反映;是图书馆服务水准与服务层次的标志,也是图书馆文化的体现。创建学科馆员服务品牌,就是通过学科馆员的服务,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同,提高图书馆的信誉度,打造一个全新的图书馆服务形象,构筑图书馆未来竞争的优势,从而形成图书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科学图书馆在学科化服务的实践中通过学科馆员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践行“资源到所、服务到人”的服务理念,同时在馆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已经逐渐树立起“学科化服务工作站”的品牌。

北京大学图书馆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的“一小时信息素质教育”讲座,在北大乃至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山东理工大学等一些高校图书馆开设的文献检索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都是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一个服务品牌。

当前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学科馆员服务,在人力上几乎集中了馆内的各学科精英人才,在资源和技术支持上各馆也几乎是倾力而为,加上学科馆员使命所决定的服务理念和责任心,为创建学科馆员服务品牌奠定了基础。学科馆员可以结合各自的服务实践,积极开发具有特色的二、三次学科文献,如馆藏学科文献利用指南、学科网摘;开设学科馆员博客、开发专题数据库、创办学科门户网站或学科导航、开展学科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等。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通过学科馆员优质而卓越的服务,力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服务社会并努力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

(四)倡导和弘扬学科馆员精神

学科馆员精神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在数字时代的弘扬,是学科馆员服务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学科馆员精神风貌和职业理念的高度概括和凝练,也是当代图书馆员职业价值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集中体现。

笔者把学科馆员精神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甘于奉献的人梯精神

学科馆员本着“以人为本、用户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以个性化的学科知识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他们是数字时代“科学研究的支撑、情报交流的中介、知识创新的基础、知识共享的保障和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责任”。学科馆员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工作、默默无闻、甘为教学和科研人员做嫁衣,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行业政策没有出台、学科馆员待遇没有落实的情况下,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

2.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学科馆员服务是勇敢者、先行者的任务,学科馆员要有发展的责任感和创新的荣誉感。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学科馆员制度推行的时间不长,服务也不深入,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很多领域都要靠学科馆员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地去开展工作,学科馆员要勇于开拓、敢于探索、不怕失败,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学科馆员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学科馆员文化就是不断创新的文化,唯有创新才是学科馆员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3.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学科馆员服务是图书馆创新服务、重塑图书馆形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是以学科馆员为主体的图书馆协同服务。学科馆员服务的协同性要求学科馆员要具有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有统一的奋斗目标或价值观,强调的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的合作态度,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成员自觉地认同肩负的责任并愿意为此目标共同奉献。学科馆员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可以使学科服务团队永远保持活力、焕发青春、积极进取。

4.超越自我的学习精神

学科馆员最终的角色定位是学科情报教育专家,是数字时代图书馆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馆员,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都要求学科馆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胜任学科馆员的角色。在目前我国还没有实行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以及图书馆学专业教育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现有学科馆员更需要有超越自我的学习精神,突破能力陷阱,勇挑重任,不断成长进步。同时,对图书馆组织而言,这种学习精神有助于图书馆学习型组织的形成,有利于学科馆员文化的构建。

作为文化,学科馆员文化所具有的辐射、激励和控制等功能对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机制的构建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图书馆应把建设学科馆员文化作为学科馆员体系建设的重要的一部分。当然,学科馆员文化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除以上提到的学科馆员服务理念、学科馆员形象、学科馆员服务品牌、学科馆员精神外,图书馆还要重视学科馆员的制度与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柯平,唐承秀.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创新——兼谈南开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工作的经验[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6):42-45

2.路甬祥院长在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工作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EB/OL].[2007-03-23].http://www.cas.ac.cn/htm l/Dir/2002/01/08/7366.htm

3. Louise Feldmann.Subject Librarians in the Changing Academic Library. Electronic Journal Librarianship,2006(3).http://southernlibrarianship.icaap.org/ content/v07n03/feldmann_l01.htm

4.服务内容与服务规范[EB/OL].[2007-03-23].http://159.226.100.51: 8080/las/subpage/Information_Content.jsp?InformationID=1534

5.王惠君.图书馆文化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6.张晓林.学科馆员服务的意义、任务与机制.[EB/OL].[2007-03-23]. http://159.226.100.146/学科馆员/学科馆员服务(20060627).pdf

原文刊载于《图书馆》2009年第1期,2010年在宁夏图书馆学会第二次图书馆学情报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注释】

[1]陈永平(1969—),男,汉族,硕士,研究馆员,现任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