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播电视研究队伍和主要成果

广播电视研究队伍和主要成果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广播电视研究队伍和主要成果20多年来,广播电视研究的蓬勃发展,已逐步培养和形成了一支以老中青相结合的、专兼职的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广播电视研究队伍。此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部分省级社科院新闻研究机构中的专兼职从事广播电视研究的人员等。

三、广播电视研究队伍和主要成果

20多年来,广播电视研究的蓬勃发展,已逐步培养和形成了一支以老中青相结合的、专兼职的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广播电视研究队伍。这支研究队伍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力量构成:

第一,以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为代表的包括一批综合大学新闻院系中从事广播电视教学研究的人员(含在读的博士生、硕士生);

第二,以国家广电总局、中央三台的研究机构、史志办为代表的包括一批省级广电厅局、台的研究室和史志办的专兼职的研究人员;

第三,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术部及30多个专业研究委员会为代表的有关广电学术团体的专兼职研究人员。

此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部分省级社科院新闻研究机构中的专兼职从事广播电视研究的人员等。

正在广播电视第一线从事编、采、播、录、导等工作,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的高中级职称人员中具有的潜在研究能力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2001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在全国广电系统中首次评选出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十佳百优100名, 2004年第二届评选中从广电系统及部分高校中评选出十佳百优110名。

综合20多年来广电学的研究成果,除广电刊物发表的学术性、业务性文章及研究生论文外,以专著、教材、工具书形式出版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第一,广播电视学基础及应用理论类,主要有:

(一) 80年代出版的有:康荫著《新闻广播学研究》(1982年)、裴玉章著《荧屏前后》(1983年)、苑子熙著《新闻广播电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1985 年)、李宜著《怎样做好广播编辑工作》(1985年)、康荫编著《广播学基础》、刘志筠编著《电子新闻——广播与电视》、13所大学新闻系教师编著《应用广播学》、鲍祖安著《广播受众学简说》(以上1988年)、王珏编著《新闻广播电视概论》、广播学院新闻系主编《实用广播电视新闻学》、陆锡初著《广播编辑》、张舒著《录音报道》、林兴仁著《实用广播语体学》等(以上1989年)。

90年代出版的有:闫玉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学》、周鸿铎《广播电视经济学》、刘树林等主编《电视文艺学》、吴信训著《实用电视传播学》(以上1990 年);刘炘著《电视意识论》、方亢等著《中国电视新闻学》、陈志昂主编《电视艺术通论》(以上1991年);武子芳等主编《中国广播电视管理学概论》(1992 年)、广播学院电视系主编《中国应用电视学》、刘志明著《电视学原理》、杨伟光主编《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以上1993年)、张君昌编著《应用电视新闻学》(1995年)、张骏德著《现代广播电视新闻学》(1996年)、杨伟光主编《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苗棣等著《电视文化学》、苗棣《电视艺术哲学》、曹璐等著《卫星电视传播》(以上1997年)、杨伟光主编《中国电视论纲》、宋友权著《中国广播受众学》、涂光晋著《广播电视评论学》等(以上1998年),朱月昌《广播电视广告学》(2000年)等。

播音学基础及应用理论方面著作有:张颂著《播音基础》、徐恒著《播音发声学》(以上1985年);吴郁主编《播音学简明教程》(1988年)陆锡初等著《节目主持艺术通论》(1998年)、祁芃主编《播音心理学》(1992年);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1994年)等。

21世纪之初出版的有:朱羽君等《电视采访学》、饶立华等《电子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周小普《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吴郁等《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与形体传播教程》、周鸿铎《广播电视经营概论》《广播电视产业集团》、陆地《中国电视剧市场》《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模式》、罗霆《中国电视产业经营与体制创新》、胡正荣《媒介管理研究——广播电视管理创新体系》、杨伟芬主编《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张振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新论》等。

第二,广播电视史志类著作有:赵玉明著《中国现代广播简史》、左漠野主编《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上、下册)《梅益谈广播电视》(以上198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1987年、2000年)、郭镇之《中国电视史》(1991年、1997 年)、艾知生等主编《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十四年·广播电影电视卷》、艾知生著《广播影视工作谈》、于广华主编《中央电视台简史》(以上1993年)、陈飞宝等《台湾电视发展史》、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史文集》(两集),《中国广播电视史初论》(艾红红),钟艺兵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以上1994年)、康荫《往事五十年断忆》(1996年)、吴素玲著《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张振东等主编《香港广播电视发展史》、杨正泉著《我与广播》、《中国电视报发展简史》(以上1997年)、杨伟光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98年)、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上卷)(以上2000年)、《改革开放中的广播电视(1984—1999)》(2001年)、徐光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2003年),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上下卷, 2004年)等。

吉林、湖北、陕西、山东、河南、河北、新疆、云南、青海、黑龙江、四川、湖南、安徽、辽宁、山西、广东、江西、贵州、上海、广西、江苏、福建、内蒙古和天津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播电视志(1991-2004年)。

近年来先后出版的纪念性文集有:《周新武纪念文集》、《永恒的纪念——温济泽纪念文集》、《艾知生纪念文集》、《怀念吴冷西》和《八十年来家园——梅益同志纪念文集》等。

第三,广播电视工具书:《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6年版为首卷,已出1986 -2004年共18卷)、《中央电视台年鉴》(1994年版为首卷,已出1994-2004年共11卷)、《中国广播电视史料选编》(共8册, 1987年)、赵玉明主编《广播电视简明辞典》(1989年)、王云缦等《电视艺术辞典》(1991年)、赵玉明等主编《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1994年)、赵玉明等主编《广播电视辞典》(1999年)和《中国广播电视人物辞典》(2000年)等。

第四,广播电视系列教材、丛书: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节目制作丛书》(共15种, 1987年)、中央电视台《电视丛书》(共12种, 1993年)、中央电视台《跨世纪电视丛书》(共10种, 1998年)、广播学院新闻系《广播电视新闻系列教材》(修订本,共10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60年丛书》(共5种,以上2000 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广播丛书》(共10种, 2001年)等。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从1988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广电学术论文评选,目前已举办8届。从1990年起每四年举行一次全国广电学术著作评选,目前已举办4届。

概括以上广电研究成果,可以说已经基本上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学的框架和学科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广播电视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广播电视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在认识上突破了过去“左”的错误观念,如“广播是阶级斗争工具”等。根据中央已将广播电视列入第三产业的范围,探讨了广播电视的双重或三重属性的问题,即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喉舌功能,同时又有经济属性、产业功能,具有文化属性,娱乐功能。并且基本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第二,在广播电视应用理论研究方面, 20多年来广播电视节目的多次重大改革为广电应用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研究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如:广电舆论导向、广电舆论监督、各类节目改革、节目主持与播音、热线电话、广电经营管理、广电广告、广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等,都有新的成果不断出现。

第三,在广播电视决策管理研究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如:广电受众调查,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只靠受众来信被动调查的局面,开始运用传播学的调查系统和方法,多次开展全国性的听众、观众调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广电节目的下一步改革提供了切实可信的依据。又如,广电发展战略的研究,探讨了世纪之交我国广电的发展趋势,应对境外卫星广播电视的挑战等问题,均有了初步的成果。

第四,在广播电视史志研究方面,已在中国现代广播史、中国当代广播电视史、地方广播电视史志等几个领域取得一批代表性的成果,为探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总结广电工作的历史经验作出了贡献。

广电研究可以说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显学,甚至连新闻传播学的第一个博士后的课题也是电视产业研究。广电行业有一句流行语叫“热运行、冷思考”。广电宣传是以时、分、秒来计算的,以往第一线的人员只管“当天”,不顾“当代”的状况,今天从领导层起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原广电部部长孙家正同志在1994年的一次讲话就很有代表性。他说:当前“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与理论建设、队伍建设、法规建设的滞后形成明显的矛盾。作为事业要长远发展,有序地发展、科学地发展,亟需理论的支持。……对我们系统来说,就是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学。”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于1999年、2003年先后制定了《1999—2002年广播电视理论研究规划纲要》和《2003-2007年广播电视理论研究规划纲要》。两次《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对广播电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推动广播电视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本文为2002年5月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专题讲座的讲课提纲, 2004年10月略加补充而成。)

参考材料目录

1.左漠野:《广播电视有学》(为杨伟光《怎样办好广播》一书写的前言)(1984 年11月5日),原载《广播电视战线》1985年第3期,收入作者《樵苏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

2.左漠野:《我们需要广播学、电视学》(给牛印文的一封信, 1985年4月2 日),原载《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收入《樵苏集》。

3.左漠野:《关于建设广播学、电视学的一些想法——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上的讲话》(1986年10月18日),原载《广播电视研究》1987年第1期,收入《樵苏集》。

4.左漠野:《建设广播电视学构想——写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创刊的时候》,原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7年第1期。

5.温济泽:《关于广播学、电视学的几点思考》(1986年10月17日)载《征鸿片羽集》,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

6.白谦诚:《广播电视事业和广播电视学》,《中国广播电视学》一书的绪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

7.哈艳秋:《简论旧中国对广播的研究》,原载《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3年第3 期,已收入作者《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一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8.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究十年概述》,载作者《中国广播电视史文集》一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

9.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事业》,原载《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

10.赵玉明:《首届编修广播电视志进展评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10期。

11.赵水福、罗弘道:《广播电视理论和业务研究的发展》,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年第7期。

12.徐培汀:《温济泽、康荫、赵玉明与广播电视史学研究》《赵玉明与〈中国现代广播简史〉》《郭镇之与〈中国电视史〉》《张庆、胡星亮、张瑞麟与〈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史学研究会及其活动》,载《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史学史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13.赵玉明:《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编史修志的新进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7期。

14.徐培汀:《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载《二十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年出版社12月出版。

15.徐光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之第五章第五节:《广播电视研究工作成绩显著》及第六章第三节:《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不断创新》,见该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16.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前言》及第九章第三节(三)广播电视研究工作和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见该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17.张凤铸:《20世纪中国艺术大典·广播电视艺术学·绪言》,载《广播影视艺术论——张凤铸自选集》,本校出版社2004年8月。

18.张颂:《中国播音学的学科构建与研究态势(论纲)》,载北京广播学老协会论文集,本校出版社, 2004年9月。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