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要工作成果

主要工作成果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级地主要分布在高密市的东南部地区,这部分耕地有效耕层薄,肥力低,基本无灌溉条件,属于低产田类型。
主要工作成果_高密耕地

通过耕地地力评价,建立了高密市土壤理化指标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摸清了高密市域范围内的耕地资源情况,耕层土壤理化性状,耕地地力状况及其空间分布,了解了耕地资源障碍因素,提出了利用改良方向,为指导耕地地力建设和测土配方施肥,不断提高耕地地力,防止土壤退化,促进耕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首次完成了耕地地力评价分析、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

1.主要文字成果

包括高密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高密市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高密市耕地地力评价与测土配方施肥专题报告,高密市粮食增产潜力分析,高密市耕地改良利用分区专题研究报告

2.主要图件成果

高密市耕地地力评价取得的主要图件成果24幅。包括高密市土地利用现状图,高密市土壤图,高密市地貌图,高密市耕地地力调查点点位图,高密市灌溉分区图,高密市坡度图,高密市耕地地力评价等级图,高密市土壤pH分布图,高密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全氮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缓效钾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有效硫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地理底图,高密市土壤有效锌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有效硼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有效锰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有效钼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有效铜含量分布图,高密市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布图等。

3.查清了耕地肥力状况

本次耕地地力评价共采用土壤样品3215个,化验分析了有机质、大中微量元素、pH、部分土壤物理性状,摸清了高密市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3.7g/kg,变幅10.0~28.4g/kg,较1983年提高4.6g/kg,高密市53.94%的面积集中在15~20g/kg;耕层土壤pH众数为7.2;全氮平均为0.90g/kg,变幅0.50~1.98g/kg,其中92.31%的面积含量在1.0g/kg以上,平均含量较1983年提高0.35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83.2mg/kg,变幅14~150mg/kg,较1983年提高21.2mg/kg,含量多集中在60~120mg/kg;有效磷含量为37.1mg/kg,变幅10.0~120.0mg/kg,较1983年提高31.8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27mg/kg,变幅75~280mg/kg,较1983年提高39mg/kg;缓效钾含量平均为629mg/kg,变幅123~1183mg/kg;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平均为1999mg/kg,交换性镁含量平均为286mg/kg,有效硫含量平均为39.2mg/kg,有效锌含量平均为0.91mg/kg,有效硼含量平均为0.473mg/kg,有效锰含量平均为20.13mg/kg,有效钼含量平均为0.13mg/kg,有效铜含量平均为1.50mg/kg,有效铁含量平均为13.44mg/kg。

通过本次土壤养分检测结果表明,高密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较1983年均有较大程度提高,其中有效磷提高最多,在今后生产中应注意解决。

4.完成了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本次耕地地力分析,按照农业部耕地质量调查和评价的规程及相关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取了对耕地地力影响较大,区域内变异明显,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相对稳定性,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多个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土壤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形成评价单元,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将高密市耕地共划分为6个等级,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耕地地力的系统分析。高密市常用耕地面积为88504hm2,主要以一级地、二级地和三级地为主,占了耕地总面积的85.72%;二级地分布面积最大,占总耕地总面积的46.13%;四级地和五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58%;五级地分布面积最小,仅占耕地总面积的0.67%;六级地分布面积也很小,占耕地总面积的6.7%。

高密市耕地地力较好,仅前三等级面积之和就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85.72%,集中分布在中北部地区。微地貌类型主要是低平地和缓平坡地。土壤质地多为中壤、轻壤,土层较厚,土壤肥力高,坡度较缓,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成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也首先在这一区域展开。四级地、五级地主要分布在南部,面积较小,该地区坡度相对较大,土层较薄,属于只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产量就能大幅提高的中产田类型,有一定的改良利用潜力。六级地主要分布在高密市的东南部地区,这部分耕地有效耕层薄,肥力低,基本无灌溉条件,属于低产田类型。

5.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农业耕地地力评价成果资料统一化、标准化的重要计划,是实现综合农业信息资料共享的技术手段。利用收集整理的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地貌等成果,本次耕地地力评价形成的土壤养分分布图件、理化性状分析成果等,经资料统一化、标准化处理,建立一个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存储、管理、查询、分析、显示为一体的数据库。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全部是按照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要求建设的。

6.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

利用本次耕地地力评价形成的评价图、土壤图等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通过一定的编码将其关联在一起,形成基础地理数据库、土壤数据库、农业生产数据库、肥料数据库和土地利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引入测土配方施肥模型,建立形成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肥料常识、农田管理、配方施肥三部分,便于及时、准确地查看各地土壤养分水平,解答农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施肥方案,打印施肥建议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