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型工会建设的途径与要求

创新型工会建设的途径与要求

时间:2022-03-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会干部创新工作理念,关键是要增强开放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必须把握中国工会的特点和优势,正视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当前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就是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查找问题,统一思想,谋划工作,用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贯彻好“三贴近”的总体要求。
创新型工会建设的途径与要求_工运事业改革创新与民生工会建设

一、加强理论研究,推进创新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艰巨繁重的建设任务,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相互交织的社会矛盾,给工会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1.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工会组织职工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建功立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农民工和新兴产业职工增多,对工会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更加繁重;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频繁流动,使工会工作面临更加开放、更加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针对国际敌对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工会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责任更加重大。

所有这些,迫切需要我们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进行思考和研究,不断深化对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展规律、工人阶级队伍发展规律、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新概括,明确新思路,提出新举措。

(二)加强工会理论研究是推进工会工作创新的内在动力

理论创新是工作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工会历史上不同时期工作的重大发展和突破,新局面的形成和拓展,都是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都是以理论创新推进工作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与中国工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和“工会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工会必须集中全会的智慧,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阶段目标、实现途径、组织保证等,并不断用工会工作的成功实践和创新成果来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内涵。

二、创新工会工作理念、思路与机制、方法

(一)进一步创新工会工作理念

“境为心造、事在人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创新工作理念,变革思维方式。工会干部创新工作理念,关键是要增强开放意识。为此∶

1.要拓展世界眼光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也面临着更加开放的环境和更加复杂的形势。各国工会之间的联系在增多,国际工运中的分化整合也在加剧。因此,工会干部特别是工会领导干部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善于用世界眼光分析形势,把握大势。

2.要增强大局意识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这些为工会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工会不能“自话自说”“自演自夸”“自我封闭”“自我循环”,必须融入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善于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谋划、去运作。

3.要增强合作理念

随着改革的深化,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千舟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各个部门之间也形成了你追我赶、慢进亦退的良好格局。携手共进、互利共赢越来越成为普遍认同的工作理念。因此工会干部也必须“跳出工会看工会”“走出工会干工会”,坚持开门办会,加强与党政部门、兄弟省市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的沟通协作,整合社会资源,巧借外力扩大工会工作的影响力。

(二)进一步创新工会工作思路

解放思想的本质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工会干部要通过解放思想,不断加深对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当前:

1.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工会特点的认识

中国工会有别于西方工会的特点很多,但核心有三个方面:党的领导、单一制工会和两个维护的统一,这就决定了工会必须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维护工会组织的统一性与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有机结合起来,把维护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与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结合起来。

2.要进一步提高对工会组织优势的认识

工会的优势主要也有三个方面:即政治优势,有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能够代表职工参与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表达职工诉求;组织优势,联系面广,组织健全,横向可以覆盖到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社会中介组织,纵向可以延伸到车间、班组和乡镇(街道)、经费优势,有国家法定的经费渠道。这些决定工会应该也可以大有作为。

3.要进一步提高对工会工作面临挑战的认识

当前工会工作面临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矛盾,突出的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与职工队伍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工会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工会的维权能力与职工群众的维权需求不相适应。创新工作思路必须把握中国工会的特点和优势,正视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全总新一届班子根据工会工作的实际,明确提出要贴近中心促发展、贴近职工办实事、贴近基层搞服务,“三贴近”本身是对工会工作规律性认识升华的结果。当前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就是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查找问题,统一思想,谋划工作,用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贯彻好“三贴近”的总体要求。

(三)进一步创新工会工作机制

制度建设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稳定性,机制创新是思想解放的重要标志。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企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对工会的运行机制、工作机制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解放思想必须适应新的挑战,创新机制、完善体制。当前,重点是要建立健全五个方面机制:

1.建立健全社会化维权联动机制。逐步形成“党政主导、社会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社会化维权新格局。

2.建立健全多层次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和三方会议制度为核心,构建协调劳动关系宏观机制;以工资集体协商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构建协调劳动关系中观机制;以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为核心,构建协调劳动关系微观机制。

3.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积极推进关爱劳模、金秋助学、爱心超市、农民工维权,构建帮扶困难职工长效机制

4.创新工会工作评价机制。逐步构建基层评机关、下级评上级、职工评工会的机制,使工会工作更好地贴近基层、植根职工群众。

5.创新激励机制。着眼于激活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整体活力,坚持论功行赏、有功必赏、奖优罚劣、鼓励创新,努力营造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四)进一步创新工会工作方法

创新工作方法,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创新工作方法的重点是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1.要精心布置策划品牌。当前各级工会都在为打造品牌、树立工会良好形象而努力。但总体来看,目前还是存在特色不鲜明、品牌不响亮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品牌工作的策划不够,提的口号太多,想树的品牌太多,结果反而形不成品牌效应。因此,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首先要把握时代要求,把握工会特色来策划品牌工作。当前可以考虑把劳模评选、劳动竞赛、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等作为工会的品牌工作来重点推进。

2.要集中力量打造品牌。坚持握紧拳头保重点,集中力量抓品牌,以重点带全盘,以品牌彰显活力。坚持一年抓几件,几年抓一件,对确定的重点工作要一抓到底,少换频道,务求实效。

3.要开展活动提升品牌。品牌工作要通过一定的活动来体现。如评选劳模是工会一项传统的品牌工作,完全可以筹划一系列劳模评选、劳模慰问、劳模宣传活动来扩大劳模的社会效应。还可以尝试引入社会化评选机制,提高劳模的公信力和认可度。

4.要加强宣传推介品牌。工会工作既要埋头苦干,也要适度宣传。对品牌工作要组织持续性的深度报道来扩大社会影响,彰显品牌价值,通过宣传品牌工作让全社会了解工会、认同工会、支持工会。

三、把握创新理念,走出创新误区

(一)把握创新理念

1.创新务须服务职工

增强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认同,关键是要找准工会坚持服务大局和服务职工群众有效结合的连接点,工会组织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服务型工会建设,坚持重心下移,真心服务职工。要结合“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做好新形势下党的职工群众工作,通过服务职工群众推动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首先,要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基层广泛开展服务职工活动,是中国工会自觉履行政治使命和政治责任,在党和国家大局中积极发挥作用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我国工运事业和工会组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广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活动的开展是中国工会坚持政治性和群众性辩证统一的新探索,它搭建了中国工会坚持服务大局和服务职工群众有效结合的新平台。广泛深入开展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是中国工会坚持党的领导、密切党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是中国工会政治性质的集中体现。中国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赋予了工会组织极高的政治地位。各级工会干部不仅要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更重要的是还要凝聚职工、联系职工,团结广大职工群众一起跟党走,真正发挥党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坚持对党负责和对职工负责的统一,积极投身到服务职工群众在基层的活动中去。

其次,广泛深入开展服务职工活动,为密切工会与职工的联系,增强职工对工会的认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拓展了新思路、搭建了新舞台。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最大优势,脱离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最大危险。各级工会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牢牢把握密切联系职工群众这一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增强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认同,关键是要找准工会坚持服务大局和服务职工群众有效结合的连接点,工会组织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服务型工会建设,坚持重心下移,真心服务职工,让广大职工享受到各级工会组织实实在在的服务,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工会组织是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

通过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把服务科学发展与服务职工群众结合起来,把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与做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把在大局中发挥作用与转变工会干部作风结合起来,从为广大职工谋利益的角度去想问题、办事情,切实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扩大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持续发展壮大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为推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各级工会组织必须科学系统谋划,突出工作重点,出真招,见实效,真正实现职工得实惠,干部受锻炼,使工会工作在服务基层职工群众的实践中实现创新发展。为此,工会开展服务职工群众活动要认识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定位,准确把握工作切入点,把服务职工群众同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精神文化权益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群众组织的特点优势,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中体现工会新作为。

2.创新务须把握规律

创新固然是指对未来的开拓,但是开拓未来必须把握历史。所谓把握历史,就是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的本质性的规定。研究事物的规律一方面是从事物存在的本质规定性上分析,即研究事物内在的矛盾性,另一方面是从事物的历史发展变化中归纳,总结其一般性经验,即从经验教训中获得对事物内在本质认识。只有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认识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真正地实现创新。

创新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事物存在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环境的要求应运而生的新生存方式;另一方面是事物内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改变,矛盾双方的作用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使之出现了新的存在形式。

创新不是任意的行为。创新工会工作不能是盲目的。那种打着创新或改革的名义肆意改变工会工作的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等做法,是完全错误的。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以“创新”“改革”为名,实为谋取私利的行为,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工会工作创新主要表现在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内容的创新、维权的方法的创新以及组织效率的创新,等等。工会工作创新的本质要求就是在劳资关系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创新工会工作不能是盲目的,肆意改变工会工作的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等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创新必须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理性的活动。

3.创新务须依法履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四条规定“工会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我国的各种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工会以宪法为活动的根本准则,就必须遵守法律。建立和完善工会领导的职工维权机制很有必要。《工会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既然法律规定了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那么,工会当然有权领导职工维权工作。这既是坚持了党对工会的领导这个基本原则,更是体现法律的原则精神。

加强工会理论研究是适应党的理论创新的迫切需要。党的理论创新了,工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必须跟进党的理论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工人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前我国工人队伍中事实上存在着不同的群体阶层,农民工已在产业工人中人数上占有了绝对的多数。以往工会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在城市产业工人即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面对产业工人队伍的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工会工作也必须发生变化,在做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工会工作的同时,必须关注且认真做好在其他性质企业中的职工组建工会的工作,做好农民工的工会组建工作——真正做到“组织起来,切实维权”。

形势要求必须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然而,有些地方的工会组织以做好农民工集中的企业之投资人或经理人的工作为重点,甚至采取了一些承诺不收工会经费等条件卑躬屈膝地请求,或者以推荐其为劳动模范和联合有关部门处罚不建工会组织的企业等恩威并施的手段,迫使这些投资人、经理人同意成立工会。这样的做法或许可以实现工会的组建率,但损毁了中国工会的形象,违反了基本的法律精神。采取这样一些方法建立起来的工会,也多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4.创新务须取得实效

在深化社会经济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后,工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怎样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新要求,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会如何在企业的工作中真正地、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新时期工会组织必须思考的问题。劳资关系的问题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最基本的问题。可以说,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由此可见,工会的工作不但不能被边缘化,而且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所以说,工会工作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大局的组成部分。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把工会工作与企业的工作融为一体且保持工会社团的独立性,成为企业体制内的一部分,而不是自我边缘化,仅仅起到一个“围绕”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要实现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工会工作正是职工的工作,即工会的会员正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对象,两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点。比如工会做好会员的档案工作,把会员的档案增添一些劳动技能及工作履历的内容,就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提供很好的帮助,也为工会指导和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奠定很好的基础。因此,企业工会工作要融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成为企业整体工作中的一部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凝聚力,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创造出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走出创新误区

目前,各级工会组织都在积极探索工作创新,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与创新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走人误区,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标高就是创新

工会工作要不要有考核指标?当然要有,比如工会组建率、职工入会率、劳动合同履约率、职代会组建率、厂务公开率、集体合同签订率、工资协调率、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再就业培训率等,这些指标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策划,都要与有关部门联合策划,才能得以实现。但是有的工会组织不是这样做,而是硬性下指标,而且完成的指标越高就越有成绩,并认为这就是创新发展,而某些上级工会也不做调查研究,好大喜功,或对某些虚假指标,充耳不闻,或搞数字和文字游戏,其结果是助长虚假政绩之风,贻害工会工作,有损工会形象。

2.形式新就是创新

形式是手段,是为工作任务和目的服务的。有效的形式对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些工会组织,不是注重工作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却对搞五花八门的形式格外垂青,或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或主题,或花钱进行精心包装,轰轰烈烈,虚张声势。实际上工作还是原来的工作,内容还是原来的内容,只不过重新进行谋划,贴上创新的标签,给人以新鲜之感。有的工会组织为了工作出新,习惯于搞“八股”式运作,牵强附会地实施“1、2、3、4、5……”工程或活动。这些活动固然为了推动工作,但也难免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之嫌。

3.有成果就是创新

工作成果是需要实践检验的,需要职工群众认可的,需要社会确认的。现在的情况是,有的成果明明只是一般性的工作成果,却要添油加醋。特别是表现在文字材料上,有些并无多大指导性和应用实践性的成果,只要在某报刊上一发表,就是创新成果。

4.新工作就是创新

评价和衡量一项工作是否创新,最重要的标准和尺度是看这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有明显的效果,是否有高质量的成果。原来没有的,现在有了;别人没有的,你有了,这是新,但不能说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现有的工作干好了,效果明显,质量高,有经验,这也是创新。有些工会组织为了创新,绞尽脑汁、别出心裁地策划所谓创新,认为过去没有干过的工作就是创新。有的把过去的工作贴上新的标签,以新的形式出现,就认为是创新,更有的把党政部门的具体工作转化为工会工作时,也认为就是创新,结果不仅不能体现工会的作用,反而降低了工会的威信。

5.搞活动就是创新

工会组织不搞活动就没有生机和活力,就没有影响。但不能把搞活动当成日子来过,当作工会工作的主项。特别是工会领导机关,更不能把搞活动作为工作重点。有些工会组织不在重点工作(如维权工作、组织建设等)上下功夫,出成果,却热衷于搞活动,动用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请各方面的领导捧场,求各方面的企业赞助,造声势,讲排场。工会领导机关的工作重心应该是调研、指导和服务,各项活动应该重点放在基层,从基层实际出发,结合工会的实际,独立自主地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果不是这样,工会组织就背离了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群众的宗旨。之所以出现上述误区,固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最根本的是一些工会干部思想上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是善于迎合和应付上级,喜欢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不愿意扎扎实实地下苦功,出实力,使工会工作出现华而不实的局面。

(三)工会工作创新方法示例

1.选择法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积淀很深、很丰厚,有许许多多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缤纷繁杂的观念、方法、经验和成果。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肩负着替职工说话办事的神圣使命。古代先进的爱民思想、典型的爱民做法、优秀的爱民理念数不胜数,只要我们善于选择,大胆借用,并主动和现实状况相结合,就可能形成一种全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就可能创造出一些新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就可能挖掘出引领工会潮流的先进的工作思路。

2.广益法

古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工会要善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汇集大家的智慧,开启全体会员的智慧之门,通过召开“诸葛亮会”“献策会”等形式,让大家畅所欲言,抓住其中闪光的东西,形成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进而丰富、充实课题的内涵,便可能产生“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3.附加法

谋划每项工作,要派生出许许多多的事项来。这就要求工会干部必须具备识珠的慧眼,善于从主体和主要目标的边缘、附加及关联的部分,寻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将其做大、做强、做实,由派生事物转变为主体事物,由分项目标转变为主要目标,由一般性工作上升为重点工作,就可能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惊喜。

4.反求法

任何事物、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其两面性。如果我们具有发展的理念、发展的观点和发展的思想,不妨从破坏性、毁灭性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通过反其道而行之,对存在于工作中一些破坏性、毁灭性因素加以防范,进而形成规范性、系统性的防范措施,也能达到创新工作的目的。

5.借脑法

要营造工会一片绿洲,就要善于用党委、行政和其他组织思考问题的方法来思考工会工作,一旦这样做了,就会发现平时认为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东西,其实是极富特色、很有推广价值的东西,其实“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只有用另一只眼睛看工会,也就是从其他组织的角度看工会,用其他组织思考、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认识工会工作,就可能营造另一种风景。

6.移植法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的信息量相当丰富。在信息传播较快的今天,选取、采撷适用的信息,拿来为我所用,把别人好的做法、经验和理念,移植到本单位工会工作中,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同样能达到“一花引来百花艳”的意境。

7.开发法

拓宽工会新领域,丰富工会工作新内容,尚有许多“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工作。只要发挥每一位工会工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优势和特长,同时,既善于总结每一项工作,又善于解剖每一项工作。通过不断的挖掘、发现我们尚需开发的项目和内容,认识我们尚未认识的事物,解决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钥匙选配问题,对症下药、善于发现、善于创造,坚信“无人不能、无事不能、无所不能”,就能领略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奇妙。

8.组合法

也可称为叠加法。目前各种学科分门别类、异常繁多,要善于利用其他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有效组合,使其成为具有工会特色的工作。在组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寻找好结合点,要融会贯通,要联系工会工作实际,切忌生搬硬套,切忌搞“拉郎配”。

9.异同法

也就是把两个或若干个看起来互不相干,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进行联系,通过寻找共同点,将其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项新的事物。在实施工会工作创新时,把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加以联系,把一些先进的思想和落后的观念加以联系,把一些自认为干不成的工作和干得相对出色的工作加以联系,把截然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事物进行组合,便可能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10.联想法

要善于用纵向思维、横向思维、综合思维的方法去研究和分析,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和观察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由大到小、由现象到本质、由低级到高级,充分重视工会干部看待事物的敏锐性,充分开启每位职工群众的智慧之门,多视角、全过程、全方位审视事物、认识事物,就能营造工会的一片绿洲。

创新“入门并不难”,关键是要把握创新入门的技巧和方法。上述的10种创新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并用。只要创新的思维再开阔一些,创新的方法再得当一些,创新的技巧再灵便一些,就一定能创新工会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