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康社会思想

小康社会思想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提到小康,也往往会将它同大同社会思想相提并论。小康社会思想,提出在孔子,集大成在孟子。
小康社会思想_共同富裕理论

第二节 小康社会思想

“小康”一词,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在我国先秦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这样写道:“民亦劳指,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这首诗是西周时期的召穆公为了劝谏当时的帝王周厉王实施治国安邦的方略,提出的一些建议,提醒他要安民防奸,要恤民爱民,保国治乱。这是“小康”一词最早的文献记载。这里的小康,指的是老百姓被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来了,需要让人民休养生息。“小康”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我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对底层民众的体恤和关怀,和我们现在提到的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以发展经济,实现人民富裕的说法有着一定的区别。古代小康社会的提出是为了维持剥削阶级的统治需要的,是一种剥削阶级统治被剥削阶级的思想策略和工具。

一、小康思想观

古代的小康社会思想,它的发展是和大同社会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是小康,一个是大同。因此,小康社会代表的是一种初级的形态,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而大同社会则是一种高级的阶段,是一种纯粹的人治的理想境界。古人提到小康,也往往会将它同大同社会思想相提并论。例如,孔子认为,在我国原始社会,是一种早期的原始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中,财产是公有制的,谁有贤能谁就可以治理国家,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着欺诈,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而相比较于天下为公的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思想,在存在着私有制的封建社会早期,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正好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实施仁政提出了理论依据。这在我国的文献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印证。例如,在《礼记·礼运》中,孔子说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某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如有不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孔子的意思是说,现在的社会,人人都只爱戴自己的亲人,人人都为了自己而工作。人人之间交往的准则是礼,有了礼,那么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就都会变好,有礼,我们就可以制定法律规范,划分田地,住宅让农民耕作,尊重有勇有智的人,支持他们建功立业。以前的历代帝王,像大禹、成汤、周文王周武王等人,都是这样治理国家的。如果不这么做,那么谁的统治也不会长久,百姓都会遭到祸害。这种以礼记为纲常的治理国家的方略,就是小康。可见,小康社会有别于大同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小康社会是一种以礼记为基础的社会安定发展的形态,人们生活在小康社会中,已经不再像大同社会那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了。而是各为己利,以礼为纲,依法治国。如果大同社会强调的是天下为公,百姓对国家的治理有选择和罢免的权力,那么在小康社会中,“礼”则代替了百姓的这种任免权,成为国家治理的准则,有了礼,就可以维持国家政权和家庭、社会层面的伦理关系,约束人的行为。循礼则兴,背礼则亡。只要人们都可以按照礼的要求,那么就可以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一种理想社会的境界。在这种理想社会中,虽不及大同社会那种人人富足、社会和睦、天下为公的情景,但是,也描绘出了人们在礼的约束下,君臣和睦、人民富足、政治精明、安定有序的社会景象。因此小康社会虽然不如大同社会,但是在儒家思想中,小康社会仍不失为封建统治者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

二、小康社会的特征

首先,小康社会思想的核心,是孔子的“礼义”和孟子的“民本仁爱”思想。小康社会思想,提出在孔子,集大成在孟子。孟子在孔子的礼义基础之上,提出了以王道为指向的小康社会模式。孟子认为,小康社会的构建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组成部分。物质财富方面,孟子认为社会要安定,人民要生活,就必须让百姓有能够自给自足的物质生活来源,让他们能够维持日常的生活,有一定的财产,包括土地、桑树、家畜,等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文化方面,百姓需要有最起码的教育来弘扬仁义思想,去学习礼仪纲常,懂得社会发展运行的规则。

其次,小康社会的政治诉求,体现在与民小康以建仁政,广施仁政以得天下。通过养民、利民、富民的方针达到治国、利君、得天下的目的。这种寄希望于统治阶级利用仁政的思想来治理国家,实现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想法是一种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为维护和稳定统治阶级利益的安抚思想。纵观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种维稳的思想方针,一直是我国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的。

最后,小康思想中,对于君王的欲望,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这是道家学派对小康思想的补充,道家学派认为,社会动荡的原因在于封建帝王永不满足的欲望,他们经常连年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修建华丽的宫殿,经常肆意挥霍国库的钱财,弄得百姓背上沉重的徭役和赋税,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因此他们提出了要求君王克制自己的物欲,主张无为而治。统治者不对物质欲望有所求,不任意妄为,不做劳民伤财的事情,国家就不会出现大的动荡,人民财富才能得到积累。这在一个侧面也对君王提出了一些早期的限制王权的设想。

三、古代小康思想和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

首先,古代小康思想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的。前面我们详细论证过在一个存在着私有制的社会中,共同富裕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公有制的条件下,在人民平等地享有生产资料和生产机会的条件下,共同富裕才有实现的现实基础。私有制,不但制约着劳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造成了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也造成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会加大社会的贫富差距,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因此,即使是在古人眼中,强调“无为而治”的小康社会中,也必然会出现封建统治者和受剥削的劳动人民的巨大的贫富差距,只是在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人们都尊崇礼义,人民对君主享有的巨大财富也不会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君王对百姓的贫穷也看作是理所应当。因为礼的出现,造成了不同的阶级对于各自在社会财富分配地位的认同,这样穷人也不会因为穷而反抗,富人也不会因为富而施舍。所以小康社会虽然是一个人民遵纪守法,君臣相安无事的美好的理想社会,但是这种理想社会是以财富分配不均衡为基础的,表面上的和谐并不能掩盖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并不能给劳动人民带来富裕。因此我们现在提出的小康社会,就是从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提高人民收入,尤其是农民收入,把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收入问题解决了,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才可以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才有不断改革和发展的条件。

其次,古代小康思想确立了以礼义为核心价值观,以儒家思想为道德基础,以法家思想作为法律法规的社会形态。它的重要意义在于,由于这种小康思想确立了礼义作为小康社会实现的基础,把礼义作为社会运转的一个尺度,礼运则昌,说明在小康思想中,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需要有一种价值判断来作为一种约束。只有这样小康社会才能够实现。同样地,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也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分配秩序,需要有完善的市场经济法规,更需要严格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小康社会的实现基础是礼义,而共同富裕的实现,也需要这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我们保驾护航。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古人的小康思想和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一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