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显著特征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显著特征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范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它不仅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目标和现代化战略的阶段性目标。邓小平提出小康概念,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问题上脱离国情,急于求成的倾向,是科学地判断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据统计,在收入《邓小平文选》的文章讲话中

五、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显著特征

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范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它不仅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目标和现代化战略的阶段性目标。

(一)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提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老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的阐述,是与“大同”相对的一种社会理想或状态——“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行仁讲让,示民常有。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表达了对未来社会发展前途的一种美好理想。在儒家学说里,小康是比大同较低级的一种社会。所谓大同,就是天下为公,没有私产,没有剥削,人人劳动,皆有所养。在大同社会里,盗贼不作,战争不起,秩序井然,其乐融融。小康、大同社会理想深深根植于劳动人民群众心中,也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所推崇。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大同,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理想和追求,同时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尤其是近代以降。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里描述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天国”世界[69]。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所著的《大同书》,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从“据乱世”进而为“升平世”,达到小康,再进而为“太平世”达到大同,这样一个不断更新、发展、进化的过程。认为大同社会必须建立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之上。孙中山则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确定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最高理想,提出了著名的三民主义,其中民生论是其最有特色一部分,他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70]。为实现此目标,必须“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现“土地国有”。

邓小平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符合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的社会理想和人民的社会心理,在更高层次上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理想,成为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和凝聚中华民族的巨大力量,充满了中国人民的憧憬和渴望,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纵观百年历史沧桑,中国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我们可以自豪地看到,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理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二)社会主义制度是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

小康社会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阶段,社会主义制度是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邓小平在论述小康社会时有一个重要的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71]同时又指出,“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72]。1984年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中国现在有十亿人口,到那时候十二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就可以是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73]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社会”[74],这些话清楚地表明,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它规定者小康社会的性质和方向。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建成小康社会。为此,邓小平特别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能说是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75]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时指出:“总的来说,我们的目标不高,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花二十年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八百到一千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花五十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那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到下个世纪中叶,我们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果达到这一步,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76]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7]这些讲话高度说明了在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小康社会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三)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首要标志

小康概念古已有之,但是把它应用到描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则是邓小平的创造。邓小平提出小康概念,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问题上脱离国情,急于求成的倾向,是科学地判断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实现现代化这是自1840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理想,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的愿望,1953年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把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列入中共八大通过的党章中,1964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具体确定了“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75年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里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艰巨过程,由于我们党对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在经济建设方面出现过急于求成的偏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实际,实事求是地规划现代化建设目标,创造性地运用有着悠久历史和群众基础的通俗易懂的“小康”概念,提出并多次阐述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据统计,在收入《邓小平文选》的文章讲话中,涉及小康内容的有28篇,占同时期著述的1/5,可见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这一新概念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是很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个小康的状态。”[78]1982年8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说:“我们面临发展和摆脱落后的任务,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79]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认了这个“小康”的战略,把它确定为党的行动纲领,具体表述是:“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万8000亿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80]1986年6月18日,邓小平正式提出:“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到两千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81]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全面展开,中国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建设小康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背景下,邓小平统筹全局,并参照国际标准,在1987年4月,邓小平和西班牙副首相格拉交谈中,全面阐述了中国现代化跨世纪的战略目标。“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穷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82]这就是著名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对此加以确认,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纲领。至此,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已臻成熟,其中尤以小康的实现至关重要,是中国现代化的首要标志,是中国走向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四)小康社会具有全面协调发展的内涵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绝不像有的人所说的仅仅是指经济建设,而且还包含着全面协调发展的内涵。从讲话中可以看出,他所构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安定、精神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邓小平1983年在视察苏、浙、沪等地之后,以苏州为例,描绘了达到小康水平之后的社会面貌:第一,人民的吃穿用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改变了;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减少了。1984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谈到了苏州之行,详细勾画了2000年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图景,同时他还设想了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小康社会发展的前景。他说:到那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也就是说归公有。国家富强了,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了,而且不断提高。”[83]邓小平还曾经设想,随着民主政治的大发展,“大陆在下个世纪,经过半个世纪后可以实行普选”[84]

根据邓小平的构思,党中央于1990年12月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里,把小康社会概括为“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85]

(五)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邓小平提出建设“小康社会”注重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克服了以往将经济发展理论等同于或混同于社会发展战略的偏颇倾向。“小康社会”和“三步走”的战略,确立了实现现代化的指导原则和实施途径,这是党的现代化思想理论上的升华,是现代化理论新的发展。小康社会思想立足于怎样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问题,立足于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本身具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小康是一个被中华民族和东方文化所广泛认同的一个文化概念,是中国人民2000多年以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心理,广大知识分子、农民易于接受,广大海外华人也广泛认同,小康社会已成为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和凝聚中华民族的巨大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归纳邓小平小康社会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理论的具体体现,是制定和形成新时期符合我国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自从邓小平1979年设计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党的十二大、六五计划、七五计划、党的十三大都对小康问题作了具体的设计。到1990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解决温饱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又正式作出了奔向小康的战略决策,这样,奔向小康就成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指导我国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绘制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强调下个世纪前10年,我国还处于“小康社会阶段”,体现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正式提出了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1999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即将进入小康社会。在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指导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奋斗,到2000年,我国水利实现了“三步”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一个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结下的硕果,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002年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展现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实现小康是中华民族两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不懈追求。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思想成为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和凝聚中华民族的巨大力量。党的十六大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前景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民面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我们的祖国更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将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

【注释】

[1]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4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68.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3.

[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

[7]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1.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9]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

[10]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28.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89.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13]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2-143.

[14]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11.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5.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6.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6.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2.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3.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3.

[2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5.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3.

[2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6.

[2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8.

[2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8-99.

[2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

[3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7.

[3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7.

[3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3-234.

[3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3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9.

[3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2.

[3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0.

[3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3.

[3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3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4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8.

[4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1.

[4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1.

[4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4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6.

[4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6.

[4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7,326.

[4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4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4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8.

[5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2.

[51]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5:47.

[5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0-321.

[5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1,105.

[5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45.

[5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9,138.

[5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6.

[5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8-149.

[5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3.

[5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6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7.

[6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62]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6.

[6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21.

[6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3.

[6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0.

[6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8.

[6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9-360.

[6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6.

[69]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第一册)[C].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322.

[70]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355.

[7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7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4.

[7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7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6.

[7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5.

[7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4.

[7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7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7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16-417.

[80]三中全会以来的重大决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245.

[8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

[8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6.

[8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0.

[8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0.

[85]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