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吴氏刀法”没有专利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

“吴氏刀法”没有专利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

时间:2022-05-0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吴氏刀法”没有专利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20世纪80年代,吴孟超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成功,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从海外远道而来求他看病的人也愈来愈多。有关部门征求吴孟超本人的意见,吴孟超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应。为了让“吴氏刀法”尽快普及,让更多患肝瘤的病人获益,吴孟超还接受了全国各地的大量进修医生,为地方医院培训肝胆外科人才。

“吴氏刀法”没有专利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

20世纪80年代,吴孟超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成功,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从海外远道而来求他看病的人也愈来愈多。当时长海医院肝胆外科的病房条件较差,仅有几十张床位,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的病人,肝胆外科病房常年人满为患,接受外宾病人更显得无能为力。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吴孟超打算建一座条件较好的外宾病房,但学校和医院经费都很紧张,不可能拿出这么大的一笔钱来,只有向总后勤部要求拨款。

1985年,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上将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视察,学校领导向他汇报工作,重点介绍了吴孟超主持的肝胆外科的卓著成绩,同时提出现在国外来求医的人愈来愈多,病房太紧张了,能否拨款新建一幢肝胆外科专用外宾病房,让我国肝胆外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在世界上发扬光大?

洪部长听了汇报,当场批准了修建外宾病房的计划。会后还拉着吴孟超和学校其他领导马上去选址,并指示要办得快,办得好,设计要力求新颖……洪部长雷厉风行的作风使吴孟超和学校其他领导深受震动。不久,总后拨款到位,工程立即开工。半年以后,长海医院就建成了一幢专门接待海外侨胞的病房大楼,内设100张床位,各种设施堪称一流。这座被命名为“康宾楼”的病房专用于为海外来宾的健康服务,使他们有在长海医院康复身体,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也把中国先进医学的良好口碑更广泛地传播到海外。

同年,吴孟超还与恩师裘法祖赴德国参加学术会议,吴孟超在会上所作的有关肝脏手术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专家极大的反响,报告结束时,他特意向与会同行介绍“裘教授是我的启蒙老师,永远是我的学习榜样!”赢得一致喝彩。与会专家都觉得师徒俩医德高尚,人格更伟大。

11月,由吴孟超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肝脏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www.guayunfan.com)1986年,第一届中日消化道外科会议在上海举行,吴孟超是中方主席。日本医学代表团带来了一个摄制组,要求能借开会之际,专门拍摄吴孟超教授的肿瘤切除手术全过程。有关部门征求吴孟超本人的意见,吴孟超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应。

他的同事和学生都善意地提醒:“吴老,你那一整套技术可还没有申请过专利呀,万一让日本人学到了手,岂不……”吴孟超却微微一笑,很有把握地表示“没关系”。

世人都知道日本人是擅长模仿的,他们往往把别人的好东西弄了去,稍作加工,改头换面,作为日本的专利产品再高价卖给人家,以此赚取高额利润。针对日本人的这种过分的要求,完全可以婉言拒绝,吴孟超却偏偏不在乎,是不是太大意了?

其实,“吴氏刀法”的奥秘在于吴孟超的特殊的手感,尽管日本人能够摄下吴孟超做手术时的每一个细节,唯独这种特殊的手感是摄像机摄不了的。

那天,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外科手术室,特意安排了由吴孟超主刀的肝癌切除手术,由他的几位研究生做助手。日本摄像师的镜头围着吴孟超远近推拉,俯仰转动,拍摄了高精度的大特写,而且始终对焦吴孟超那双神秘的手,他却旁若无人似地专心致志,柳叶刀下娴熟的动作,肿瘤切除如行云流水。一般医生手术时双眼会紧紧盯住手术的部位,甚至连眼皮都不敢眨一下,可吴孟超将手伸进病人的肚子里摸呀摸的,头却微微抬起,眼睛注视天花板,这时他的眼睛是长在手指上的,这种悠闲自得的样子哪像在做大手术?不多久,一个瘤子被剥离了出来。这令日本摄像师感到莫名其妙,如同看魔术表演一般。其实,在手术的关键时刻,吴孟超完全是凭自己的手感行事,没有神助,胜似神助。这就是“吴氏刀法”的精髓和神韵。诚如吴孟超的得意高足施乐华教授所说:“吴老有个绝活就是处理黏连,我们说的黏连就是组织与组织靠在一起,你要把它分出来,分出来的时候终归要出血的,慢慢分的话出的就多,吴老的风格就是快。在肝脏下面的小窟窿里做文章,各人全凭自己的手感,里面千变万化,几乎没有相同的。吴老的奥秘我们跟了他这么多年还没弄清。”施乐华访谈,2011年12月8日,上海。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日本人靠一台摄像机就能弄清?

其实,吴孟超能答应日本专家来观摩和摄像,也是对三十年前日本专家傲慢断言的有力回答。

1986年9月12日,吴孟超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分管全校的医疗和科研工作,同时兼任长海医院肝胆外科主任,这一年他64岁。在副校长的位置上,他一干就是八年。那段时间养成的行政、科研、教学与临床四副担子双肩挑的快节奏生活,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时候,他每天清晨就赶往学校,在副校长办公室批阅好文件,处理好当天必须办理的事情,9点钟急忙赶到肝胆外科去查房或手术。午饭后顾不上休息,又赶回副校长办公室,一直忙到下午4点左右,再回到肝胆外科去查房、读片或制定第二天的手术方案。有的时候正在开会的他,接到手术室求助的电话,他会立即向会议主持者请假往手术室跑,毕竟他的心还是挂在肝胆外科,挂在病人身上。而且,他那时出行完全是靠他的那辆全身都响唯独车铃不响的“老坦克”(自行车)。

吴孟超一直十分关心老、少、边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1988年8月中下旬,他曾应新疆军区23医院邀请去那里帮助工作,短短的13天中,共为新疆三个少数民族的11例肝胆病人做了外科手术,同时举办了6次专题学术讲座,听讲人数在500人次以上。8月22日在伊犁为了满足病人和医务人员的要求,吴孟超连续做了几台手术,最后一台手术进行到凌晨2点多钟,第二天照常讲课。由于飞机票已经买好了,25日的课没讲完,26日早上起来后他就加班,在上飞机前讲完了全部课程,使大家深受感动。返回23医院后,吴孟超顾不上休息,在当天晚上就为病人做手术直至深夜,第二天连着又做了3台手术。当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工作的年轻女医生李爱军,既为吴孟超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动,又为吴孟超高超的技术所折服,她深感新疆与内地的差距太大了,下决心报考吴孟超的研究生,后来如愿以偿。

为了让“吴氏刀法”尽快普及,让更多患肝瘤的病人获益,吴孟超还接受了全国各地的大量进修医生,为地方医院培训肝胆外科人才。那时候长海医院门庭若市,有的病人不远千里来找吴孟超求治,甚至说只要让“吴老的手摸一摸,我死也甘心了”。

我国是肝癌高发区,全球每年肝癌发病人数中约一半在我国,仅靠一位名医、一所医院是远远不能满足病患需要的。因此,吴孟超常说:“我个人的本事再大也只是沧海中一粟,如果我的手术方法能遍地开花,各地都能成功开展肝胆外科的手术治疗,就能使大量病人得以分流,既免除了患者的往返奔波之苦,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同时长海医院和我本人又可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高一级的科学研究,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为此,他积极为上海、宁波等地的医院培训肝胆外科医生,他不辞辛劳地亲自去宁波等地传授经验。他的指导思想很明确:组织更庞大的团队共同来“把病人一个一个都背过河去”。

同行常感到吴孟超的举动不可思议,靠本事吃饭的人该留一手,否则何谓“知识产权”?你吴孟超却毫无保留地把“吴氏刀法”的秘诀传授给了所有有志于从事肝胆外科的医务人员,你今后凭什么吃饭?吴孟超听了却掷地有声地回答:“我的所有技术属于人类,我吴孟超没有专利!”桑逢康:《吴孟超——游刃肝胆写春秋》。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第115116页。

吴孟超确实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创新理念和临床经验无私地奉献了出来,只要翻阅一下同时期他所发表的论文和科普文章,也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