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吴氏人才反应堆”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

“吴氏人才反应堆”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

时间:2022-05-0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吴氏人才反应堆”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为了实现救治更多肝癌患者的目标,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吴孟超年年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不断扩大核心团队。吴孟超的学生们赢得了满堂彩,夺取了这一届全国中青年医学学术交流会的团体冠军。这么突出的表现当然吸引了众人的眼球,这是育才有方的吴孟超教授的心血与汗水,众口一致地称他们为“吴氏人才反应堆”。在肝胆外科尤其是治疗肝癌这一领域,吴孟超的大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吴氏人才反应堆”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

为了实现救治更多肝癌患者的目标,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吴孟超年年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不断扩大核心团队。早年毕业的学生成长起来后,也能协助导师吴孟超为新的研究生上些基础理论课和临床带教,像“滚雪球”般,在肝胆外科这门学科上形成一支以吴孟超为首的学有专长、人才济济的协作团队。这件事现在描述起来挺轻松,这个过程却耗去了吴孟超很多心血。没有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没有伯乐相马的眼光和智慧,没有借助外力(甚至国外专家的力量)的智慧,没有事必躬亲的细致和体贴入微的关照,要培养出一支过硬的队伍无疑是异想天开,而常年的耕耘和灌溉也总是会有收获的,常言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嘛!

1990年12月,中华医学会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中青年医学学术交流会上,他的弟子的出色表现,令这位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感到十分欣慰。

吴孟超深知这次学术交流是云集四面八方精英人才的平台。作为导师,他要像当年恩师裘法祖教授栽培自己一样,尽力为学子们多争取几个参会的名额,使他们能够在全国性的竞技舞台上一显身手。于是,他要求凡符合参会条件的学生都能按照会议要求,结合自己的研究项目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并亲自帮他们逐篇审读把关。这届中青年医学学术交流会旨在检验当前我国医学科学接班人的水准,为中华21世纪的医学发展提供可靠的后续力量。因此,全国各地的医学专家都高度重视这次年轻才俊的学术盛会,纷纷带着自己的得意门生赴会,使本届学术交流会大有中青年医学人才群英会盛况

吴孟超带了八名研究生赴京参会。为确保会议的公平与权威,会议组织程序科学严密,旨在让中青年学者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不让社会上拉关系、走后门之类丑恶行为玷污科学的神圣殿堂。会议规定:所有论文的提交者如同正规的考卷一样进行编号,不得写上作者和导师的姓名;层层把关严审论文,所有论文先分组筛选,再进行大会评审,一篇论文至少要经过两道关口。无疑,这既是一次紧张的学术擂台赛,也是一场严格的素养大考核!

经过第一轮分组筛选,吴孟超带领的研究生团队提交的八篇论文全部入选。初战告捷,也在吴孟超的意料之中,令出线的八位学子信心也更足,谁也顾不上休息,进一步准备第二轮宣读与答疑。(www.guayunfan.com)论文宣读那天,吴孟超坐在听众席上默默为他们鼓劲。最终评审结果令人满意,八篇论文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三篇,二等奖两篇,三等奖三篇。吴孟超的学生们赢得了满堂彩,夺取了这一届全国中青年医学学术交流会的团体冠军。这时,与会者才弄明白,那些精英全出自吴孟超教授门下,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肝胆外科。这么突出的表现当然吸引了众人的眼球,这是育才有方的吴孟超教授的心血与汗水,众口一致地称他们为“吴氏人才反应堆”。

我们不妨再举几个实例。

在肝胆外科尤其是治疗肝癌这一领域,吴孟超的大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施乐华在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就拜读过吴老的大作,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对他来说如雷贯耳。

拿到硕士学位并工作了几年后,他很想报考吴孟超的博士研究生,但又担心“自己是在小地方工作,不是军队系统的,吴教授名气太大,门槛一定很高,要想成为他的门生恐怕如同登月那么难,可望而不可及”。犹豫再三,1989年他试探性地给吴孟超教授写了一封信。出乎他的意料,没过几天吴孟超就亲笔给他这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回了信,语气亲切而又平易近人:

施乐华同学:收到你的信我很高兴,由于工作忙,给你的回信拖了一天,请原谅……医学是一门激励和攀高峰的科学,敢考我的研究生,说明你很有志气,我欢迎并期待你脱颖而出。你应该有信心……当今肝癌的基础研究是一门亟待开拓的热门课题,我急需这方面的人才……施乐华访谈,2011年12月8日,上海。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寥寥数语,就把肝胆外科的发展方向和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都表达出来了,吴孟超一颗热诚的、渴求人才的心也跃然纸上了。施乐华十分感动,1990年毅然地报考了吴孟超的博士研究生。为了争取一举成功,他同时报考了好几所院校,由于学业优秀,也被上海中山医院、同济医院同时录取,但施乐华还是理智地(当然从情感上也已被吴孟超的人格魅力所倾倒)选择了第二军医大学,做了吴孟超的肝外科博士研究生,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那年,吴孟超招收了一名博士、三名硕士。

施乐华在读博期间,得到吴师的悉心指导和不断提携。他的主攻方向是临床医学,研究课题是吴老帮他确定的——肝癌的导向治疗,又称“生物导弹”。这一课题列为“863”重点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吴老带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1993年6月施乐华要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了,这是能否取得博士学位的重要关节点。为了对自己学生的前途负责,吴孟超提前一个星期便将施乐华的论文审校完毕。答辩前一天,他似乎不完全放心,又重新核对了实验数据,连文章的语句和标点符号也仔细予以推敲,务必使其博士论文不留下任何瑕疵。

第二天上午要进行答辩。由于吴孟超事先早就受到邀请,要到北京出席一个重要会议并已买了当天上午的机票,但

作为导师,他对施乐华的答辩还是放心不下,决定改签下午1点半的航班。当年的秘书李捷伟劝他:你这么繁忙,答辩会就请科里别的教授代表你去坐一坐,何必亲自参加?

吴孟超则认为,施乐华是自己的学生,答辩会考学生也是考导师,导师不去怎么知道自己学生的质量如何?再说,多听听与会同行的意见,自己心里才踏实。

论文答辩上午9点钟正式开始,施乐华宣读好论文,继之与会专家一一提问,施乐华逐题答辩。高难度的论文,高难度的提问,高难度的辩答,这些都很费时间。吴老一直坐着仔仔细细地倾听,似乎把中午要乘飞机到北京开会的事完全忘了,秘书李捷伟在答辩室门口左顾右盼,时不时地看手表,生怕误了航班。好不容易论文答辩结束,吴孟超站起身来,向与会专家拱手示谢后才走了出来。二军医大离虹桥机场有几十里路程,而此时已近中午12点,时不待人,吴老饿着肚子风驰电掣般地往机场赶……

施乐华日后也没有辜负恩师的辛勤栽培,他所从事的“双功能单抗治疗肝癌的研究”等项目获得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从而为肝癌的治疗开辟了除手术之外的又一重要辅助手段。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成立后,他一直担任导师吴孟超的协理,被同事们称作“住院总医师”。

沈锋教授是1992年获肝胆外科博士学位的。当时留学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度很困难。尽管如此,吴孟超仍大力推荐,多方奔走,利用他个人的影响与同国外学术界的关系,使得沈锋能够有机会于同年8月赴美国深造。吴老去美国访问时特地去看望自己的学生,对沈锋研究的课题提出了重要的意见。

沈锋深深感到:吴老最大的长处就在于对学科方向的把握上,凡师从吴孟超的研究生都从中获益匪浅。沈锋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和芝加哥Rush医学中心一共学习了两年,主要从事肿瘤免疫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年沈锋学成回国,担任了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原发性肝癌的外科和综合治疗临床研究。他在肿瘤转移机制、T淋巴细胞激活机制和肝癌免疫、基因治疗方面均有相当造诣,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军队医疗成果奖一等奖和全国普外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等诸项荣誉。1996年,年仅34岁的沈锋入选总后勤部“科技新星”。沈锋有缘与恩师一起工作的机会较多,获得的教益和启示就更多,因此对吴老的理解也就比常人更深刻。在沈锋看来,所谓“吴氏刀法”绝不仅仅是一种刀法或手术技巧,实际上是富含医德和医术在内的、有独创精神的综合系统,若不从根本上入手,是绝对掌握不了“吴氏刀法”的。

有这样一件事令沈锋终生难忘。1995年的一天,吴老带领沈锋作一个肝切除手术。最后做肝创面缝合时,担任一助的沈锋一不小心将针扎在主刀吴老的手上了,而且这一针扎得不浅,只听吴老“哎哟”一声,沈锋吓了一大跳,别的同事也闻声跑了过来,纷纷问道:“吴老,怎么啦?”

大家都知道,缝合时主刀和一助之间配合稍有疏忽,缝针就容易扎在手上。如果患者HBV阳性,被扎者很容易受到感染。沈锋知道自己闯了祸,犯了一个不应当犯的低级错误,顿时面红耳赤,羞愧难当。吴老却完全不以自己为重,想到的倒是年轻人自身的保重,语重心长地对沈锋说:“小沈啊,我年纪大了不要紧,你们年轻可得当心哪!继续缝吧!”尽管吴老的话听起来很平淡,但沈锋心里却比刀扎还疼。吴老是“国宝”,如果因为自己的不慎而引起任何闪失,真的会后悔一辈子。

一个月后吴老作例行体检,沈锋仍忐忑不安,去干部病房看望老师时站了半天,想说又不敢说,想问又不敢问。吴老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说:“血液检查全是阴性。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我这一辈子被扎多了,没事!”沈锋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他庆幸老师安然无恙,同时又为恩师博大的胸怀和对年轻人的谅解深深感佩。

作为学校和医院的领导,作为一名导师,吴孟超的最大特点是知人善任。他常给研究生肩上压担子,希望每一名博士生都能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学到真本事。

姜小青在读吴孟超的临床博士学位期间,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已经成立并高效率地运转了,吴孟超就让姜小青担任了医院协理,即担任“住院总医师”,负责急诊、会诊、排班等工作。他对姜小青交代:“医院里白天我说了算,我一下班,晚上你说了算。”姜小青不加思考地回答:“白天是你说了算,晚上还是……”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出于对恩师的尊重,感到自己绝对没有这种能耐。

吴孟超对病人非常关心,对医生尤其是研究生的要求必然十分严格,身教重于言教。作为一位耄耋老人,吴老常常一天要亲自做两三台手术,对病人的术后护理又非常重视,要求包括姜小青在内的主治医生、住院医生每天晚上必须向他汇报,当天术后病人的情况。晚上9点左右是汇报情况的法定时间,这个时候打电话到吴老家里,再忙他也会亲自接听电话,有情况就会及时赶到医院来处理。他常常对姜小青说:“出事不要紧,但千万不要没发现。病人千变万化,术后产生并发症有时是难免的,观察不细致可不行,有问题要及时向我汇报,不管什么事情,有困难我马上来帮助你。”

1997年的一天晚上,姜小青果然发现有位病人术后不断渗血,量也比较多。姜小青当即打电话向导师作了汇报。吴孟超虽然告诉了姜小青一些应急的处理办法,但心里总是不放心,他要姜小青每隔半小时来报告一次。病人渗血总也止不住,姜小青只能隔一会儿就往吴老家里打电话,一直到了晚上11点多,吴老半夜12点赶到医院,重新为病人开刀,一直忙到了凌晨2点,终于从根本上解决了渗血的隐患。凌晨3点,吴老回家,可第二天早上他又准时上班了,这一年吴老已75岁高龄。

这就是吴孟超给研究生上的“医德课”。

与吴孟超共事的肝胆外科的医生们不管值班还是不值班,晚上总要到医院里去看一看当天自己主刀的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已经成为“东方肝胆人”的职业习惯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