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税务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税务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就目前数据管理的质量而言,全省仅54项强制监控指标检查,就有52项存在不同的数据质量问题,全省1—7月份平均差错率就达1.6319%。如CTAIS系统、金税工程系统、税收执法软件系统上线运行后,税收业务分别由征管、税政、法规等部门管理,基层税务机关在操作方面就存在操作程序的规范问题。数据质量监控的目的是发现存在数据质量问题的数据信息,各业务管理部门对相关的数据质量问题负有监控职责。

税务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李树洪

甘肃省国税局为进一步加强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数据管理,提出了“数据质量零差错”的工作目标,并开发《数据质量监控分析系统》,对现行税务应用系统特别是综合征管信息系统中存在的数据质量问题进行监控。从税收应用数据的范围来看,主要指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运行采集和产生的数据以及电子文档形式存放的各类报表、统计资料等。由此可见,税收数据管理不仅已渗透到国税工作的各个环节,而且也充分反映出国税系统的各项业务工作已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但就目前数据管理的质量而言,全省仅54项强制监控指标检查,就有52项存在不同的数据质量问题,全省1—7月份平均差错率就达1.6319%。在此,笔者就如何加强数据质量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税务数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数据质量问题是指不符合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的各种情况。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数据质量管理的职责不够明确

目前,国税系统数据管理的主管部门是信息中心,但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数据的收集、分析、传递,建立和维护综合数据库,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保障,并没有明确相应的数据管理职能。在县(区)局有的设信息中心,有的只设信息管理岗位,在业务科、分局(所)没有配备相应的数据管理人员。因此,各类数据仍未摆脱各业务科、分局(所)的分散管理,以致造成数据管理环节多、各部门都管又管不好的状况,如基层分局(所)没有数据管理人员审核录入质量,业务科室可以审核却又没有相应的职责,像这样数据由多个部门管又都管不好的状况在甘南州国税系统普遍存在。

(二)基础数据录入不够准确

基础数据是指处在某一工作环节中的未经加工整理的数据,它包括税务登记数据、申报征收数据、税务检查数据等。

1.在数据采集、录入两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数据质量的管理隐患。

从甘南州今年1—7月份发生的错误数据分析,全州数据总量162786条,错误数据1442条,仅税务登记方面的开户银行监控、税种登记监控和经济类型监控等方面录入的错误数据达160条,占错误数据总数的11.096%。这些错误的基础数据直接导致目标数据的不正确,而某项工作的目标数据可能就是下一项工作的基础数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为数据的失真留下了很大隐患。影响数据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在数据采集环节。存在着对纳税人辅导培训不到位、纳税人填表票差错率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税务登记表、纳税申报表、税收缴款书不能较正确地填写,因此导致填写的纳税基础信息错误率较高。二是在数据录入环节。存在税务人员审核数据录入不严格、不准确的问题,由于负责初始申报与纳税核定环节的同志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掌握业务标准不一致,加之责任心的强弱不同,因此在给纳税人办理初始申报及纳税核定时,对企业所属行业、财务会计制度(所得税行业)、应纳税种、预算科目的核定随意性很大,造成错误数据不断地录入计算机系统。

2.录入渠道过多,口径不统一。

目前的数据录入并未彻底实现集中,各税务分局(所)、业务科、数据中心都有录入权限,由于录入渠道过多,录入人员分散,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均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各业务部门对某一概念理解以及统计口径的不一致,致使各部门间的数据产生误差。如CTAIS系统、金税工程系统、税收执法软件系统上线运行后,税收业务分别由征管、税政、法规等部门管理,基层税务机关在操作方面就存在操作程序的规范问题。

(三)培训不到位,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由于CTAIS系统涵盖了税收征管的各个方面,某些程序和基础信息的改动应是全局性的,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改动了,有的岗位轮岗换人了但未及时组织培训,其结果造成录入的数据不够准确完善。如:现行CTAIS系统是2004年11月份上线运行的,但大规模的培训在2004年,CTAIS系统运行已经三年时间,在此期间CTAIS系统先后经过并库、整合,多次在系统上打补丁,界面发生了变化,就CTAIS系统操作的培训而言,不够及时到位,操作手册只有甘肃省税务培训中心2004年编印的《税收综合征管软件培训实习资料》,给基层人员录入、完善数据工作带来不便。二是在数据录入环节也还存在录入人员技能低、操作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如有的录入人员在录入过程中只是企业填什么就录什么,不能依据政策及业务要求进行必要的审核和调整,造成错误数据的产生。也还有部分录入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因为数据量大嫌麻烦而不录、少录某些数据,造成录入数据不完整。经过分析,甘南州在发票调拨销号处理、发票验旧不符合规范等方面在1—7月份就出现错误数据1099条,占错误数据总数的76.214%。

二、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的建议

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在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规范数据采集的内容、方法、步骤和质量标准,做到及时监控、修正数据质量问题,进行数据质量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其目的就是为信息应用提供客观、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源。

(一)建立健全权责分明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

1.健全责任机制。要层层明确数据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业务、数据、技术相统一的科学、具体的岗位职责,明确划分各环节的责任,区分监管责任和行为主体责任,有效解决责任不清、权责分离、多头管理、交叉重叠和职责真空的问题,形成数据管理环环相扣的责任链。

(1)数据采集环节。数据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数据采集环节,它承担着数据的录入、收集工作,是产生数据质量问题的主要源头。因此,应由信息中心负责牵头组织各业务管理部门制定数据采集的操作规范,统一数据的采集规则和审核方法。采集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采集流程、操作办法,以及数据录入格式等问题。审核方法应当明确数据审核的内容和步骤。各管理部门应按信息中心的要求简化手工录入工作,以利提高数据质量。

(2)数据质量监控环节。数据质量监控的目的是发现存在数据质量问题的数据信息,各业务管理部门对相关的数据质量问题负有监控职责。在数据质量监控中发现的普遍性数据质量问题,应及时向信息中心反映,由信息中心对数据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分析查找普遍性数据质量问题,按月向全系统通报普遍性数据质量问题,县(区)局信息中心负责对本单位的重点数据质量进行监控,要按月抽样检查,督促落实。基层分局(所)及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的数据查询、数据应用过程中履行数据质量监控职责,做好纳税人报送的涉税信息的核查工作。

(3)数据质量问题修正环节。修正类数据质量问题应当完成错误的修正,其职责应明确由县(区)局、分局的数据采集部门负责修正,因管理或操作权限等原因无法修正的,由本级局信息中心负责修正。由于业务规则或软件功能的原因,本单位人员无法完成的,应经本单位信息中心确认后,通过“技术支持系统”提报上级局信息中心解决。为明确责任,对修正数据质量问题,应由实际实施的部门做好记录文档(包括需求、处理过程及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备查。

2.严格考核机制。数据质量的考核和责任追究包括采集、监控和修正三方面的内容。数据质量的考核应当作为单位或部门工作质量内容在各级工作目标考核中体现,对不同人员分别建立不同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办法,对违规操作造成数据质量问题的人员,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并追究相关领导的领导责任。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安排在数据质量管理岗位工作。使各级、各部门、各环节的领导者和工作人员都能够自觉参与数据管理,共同关注数据质量。

(二)协调配合,控制权限

信息中心作为数据管理的主管部门,承担着为全局各部门、各相关单位以及广大纳税人服务的重要职责。由于目前CTAIS系统、金税工程系统、税收执法系统等软件的应用分散在征管、税政、法规等业务部门。因此,信息中心要充分发挥征管等部门在数据质量管理上的主导作用,做好协调统一。同时,要针对目前数据录入渠道过多,权限过于分散的问题,数据质量管理的牵头单位应重新确定录入员及系统管理员的权限,对于基础数据信息维护与更改的权限,要统一到数据管理中心,杜绝在录入过程中随意更改基础数据现象的发生,对更改入库、退库信息必须由数据质量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数据管理人员要严格使用系统口令,定期更换密码,避免其它人员利用数据管理员的名称进入数据库;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数据管理人员粗心大意、玩忽职守而造成的数据被更改、丢失等事故要坚决追究其责任,以确保数据库的安全运行。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培训,要以规范操作为立足点,编写出符合税收实际工作的《综合征管软件操作指南》、《综合征管软件运行质量考核办法》以及相关税收应用软件的操作和质量管理办法。以人员培训为着眼点,组织好各类人员的分层、分类培训。

1.提高各级税务机关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是指:“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因此,要加强对各级税务机关领导干部信息素质的培训,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方面的培训,引导他们树立统揽全局、注重发展、统筹协调、科技先行、质量效率等观念,鼓励他们大胆探索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新举措、新机制、新路子。

2.加强各类专业人员的培训。一是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参加各种高层次的计算机业务技能培训和税收业务培训,为他们积极开发综合征管软件数据的潜在价值并创造性地运用到税收实践中去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对于税收业务工作人员,应从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着手,政治素质主要是指责任心,没有责任心是做不好数据管理工作的,业务素质主要是税收征管的基本知识以及数据管理所需的相关计算机知识。要通过培训,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潜能,在应用数据中着力创新。同时基层税务机关要注重加强对办税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申报、报送资料报表的质量意识,进行规范管理。

(四)建立科学的数据质量评价体系

数据质量就是数据的好坏优劣程度。要实行数据质量全面管理,就必须建立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对数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数据质量。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应包括:

1.准确性。指操作人员输机产生的数据,征管人员的审核、审批信息以及纳税资料信息等与纸质资料是否一致。

2.及时性。指管理人员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输机、是否按时进行业务处理,纳税人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相关登记、申报纳税等事宜。

3.逻辑性。要求同一纳税户的各个纳税项目(数据)逻辑关系是否正确,也要求各应用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

4.完整性。指相关纳税人必输项目是否存在,涉税资料是否完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