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建议

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建议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建议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和与经济学院老师的访谈,对学生参与科研和研究性课程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老师对科研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投入的精力、准备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从中获得感悟的多少。

四、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建议

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和与经济学院老师的访谈,对学生参与科研和研究性课程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自身的不足

首先,过多功利性的想法使学生很难全身心的投入科研活动。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高年级的同学中,真正愿意坐下来做些研究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则是忙于应付各种证书、忙于到各单位实习、忙于考G考托,为今后的工作早做准备。即使参加科研,往往也是考虑到了参与之后给自己带来直接的好处(比如直研、出国等)。处在这样一种浮躁不安的环境中,很难静下心来专心学术、科研。

其次,学生参与科研动力不足的很大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知识量的积累。知识储备的过程,尽管很辛苦也很枯燥,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过程,就很难提出有价值的观点。而学生希望能够尽量压缩甚至跳过这个阶段,指望光凭自己的聪明才智,拍拍脑袋就能有所创造。这样做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使所做的研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得出的结论也缺乏针对性。

再次,学生参与科研实际经验的匮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原理、知识的学习都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化为自己的东西。只有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现实中,学生参与科研的实际经历太少,把科研看成只有极少数最优秀的学生才能涉足的领域,导致许多同学往往还未尝试,就打起了退堂鼓。

最后,学生主动性不够,对研究性课程的兴趣不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们对研究性课程的兴趣不大,没有足够的热情。同时,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往往是老师推一推学生才肯动一动,而没有主动根据老师上课的内容去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

2.老师缺乏有针对性指导

首先,老师对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度不够。在和经济学院老师的访谈中得知,在现行的体制规范下,所有老师都是义务为学生提供科研方面的指导,均是从他们的业余时间中抽空为学生科研提供帮助。尽管老师都很敬业,但由于老师平时工作非常繁忙,以及缺乏相应制度上的规范,使老师参与学生科研指导的程度还不尽如人意。在采访中,许多同学提到,寻找指导老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老师们都太忙了。

其次,老师在平时课堂上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思维的锻炼。除了亲身参与科研,其实课堂教育也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非常行之有效和便捷的途径。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往往更能引发同学们的兴趣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但现在的课堂上更多的是照本宣科,而缺乏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缺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机制。

再次,有些老师对研究性课程的认识有局限性。在和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有些老师对所授课程本身研究不够,无法从中讲出更多深入的内容,自然难以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另外,过去有些老师评判试卷,就看学生回答的和他所授所想是否一致,凡是不一致就判错。而研究性课程的考核不是如此,它要求学生能有理有据地提出观点,分析探讨。在课程考核方面,老师更注重期末考试成绩,而把平时学生参与讨论、课题研究的比重放得相对较低,这样做也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其他因素的制约

首先,学校对学生参与科研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让学生了解科研的途径和场所,很多学生在四年本科毕业之后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科研;科研的整套流程是什么;做科研规范的方法又是什么。对于如何参与科研的不了解,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降低,科研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其次,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管理那些希望做研究的学生。对学生而言,目前从事科研大都是自发行为,在寻找指导老师,使用相关资源方面尽管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仍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对一些老师来说,他们有时希望找一些学生做他们科研的助手,却苦于没有相关的渠道向他们提供这样的学生,结果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选择。另外,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科研平台还不多。就目前经济学院而言,本科生进行学术科研活动主要只有三个途径——申请“望道学者”、“ 政学者”,以及参加“挑战杯”竞赛。相比较整个本科生巨大的基数,这些名额只能是杯水车薪。最后,目前教学班级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而助教工作跟不上研究性课程开设的要求,很难想象单凭一个老师在一百多人的课堂展开讨论,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

(二)建议

针对以上种种的问题,同时结合学生对参与科研和研究性课程所具有的兴趣,以及经济学院老师们对此的一些看法,给出如下建议。

1.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

总体而言,经济学院同学的素质很高、成绩十分优秀,学习也很刻苦。在参与科研活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对研究性课程投入中,还存在着一段不小的距离,这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缩小。

首先,要为参与科研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未来科学的发展都建立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因此在本科阶段,更应该踏踏实实地在各方面都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次,要养成多读原著、多读文献的习惯。因为它们更能体现经济学家深邃的思想,比之教材更接近本原。无论参与科研还是研究性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学生阅读本学科领域的文献、原著等第一手的资料,否则科研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性学习也就无从谈起。由于这些文献、原著在内容上、语言上比较艰涩、难懂,刚开始阶段在理解上可能会有比较大的障碍。但只要坚持认真读过一些文献之后,就会对所涉及的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还要多实践,多和别人交流。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需要在研究性课堂或其他场合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和别人的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更容易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开拓自己的思路,而知识就是在这样的交流、批判中得以体现的。这也正是研究性课程的主旨所在。

2.老师的指导更具针对性

在本科生参与研究和研究性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所起到的作用同样是重要的。老师对科研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投入的精力、准备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从中获得感悟的多少。

首先,在科学研究中,培养学生运用实际工具的能力。在分工高度专业化的今天,实际做研究的过程中势必离不开各种专业工具的辅助,比如各种专业计算机软件等。但在现实中,大部分同学对这些工具知之甚少,更不用说熟练地运用于科学研究中。而且在现行的诸多课程中,也缺乏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如果老师能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地介绍这些工具的使用,并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实际运用这些工具来完成一些研究。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同学们有实战的体验。

其次,尽可能地多让学生能参与到老师的研究中来。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言传身教有时要比在课堂的再三叮嘱效果更好。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例如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资料的收集等,对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往往会有更大的收获。因为他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还体会了科学研究的精神。

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论本身是枯燥的。但理论包含的某些问题有时却很有意思。尤其是用理论来解释现实的时候,现实中有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其中包含了许多经济学的道理。老师上研究性课程就是要把其中包含的经济学的智慧告诉大家,启发大家的思维。同时让学生觉得理论原来还可以这么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

最后,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讨论,培养学生一种主动交流、主动提问题的习惯。研究性课程本身就是一个交流的平台。老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一位参与者的角色,和同学们一起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交流、思考问题的能力,言传身教往往要比枯燥的灌输更有效果。

3.从制度上规范管理

首先,尝试更多地推广导师制。在数理经济班中已经开展了导师制,为两三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来辅导他们的科研活动,这无疑是很好的探索。类似制度的创立,为学生、老师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好的平台。有了老师专门的辅导和点拨,学生参与科研自然会更加得心应手。当然,导师制的推广面临着老师人数远远少于学生总数的问题,是否可以先在实际参与科研的同学中加以推广,毕竟目前真正参与的人数并不多。这样做能使教师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

其次,建立相应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在现行的制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都是义务的。这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科研的参与度不够。如果能建立一套更完整的教师考核激励制度,把为学生提供科研指导记入老师的公共服务时间,同时也把它作为教师最终考核的标准之一,那么就从制度上就能更好地保证和规范教师参与学生科研的行为。

4.课程设置改革的尝试

针对研究性课程的开设与现有课程设置、学分体系以及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有必要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

把本科阶段所有专业课程按照难易分成若干等级,比如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研究性课程等,对后两类课程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同时也留给学生一些自由选择的空间,使每个同学都接触到研究性课程。此外,对于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分别列出其所需要的前期课程,这样环环相扣,既可以使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课,又保证在进入高级的、较难的课程时有一个知识的储备阶段。

把一些带有研究性的课程开成系列讲座的形式,安排几个老师分别针对不同的专题向同学们授课,集数家之精华,更好地整合教师资源,为同学们提供更具前沿性、容量更大,具有启发性的课程。

5.学校行政管理的支持

对于学校行政管理方面,建议首先需要建立一条完整、便捷的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宣传渠道。比如开设一个网站,专门负责对学生公布相关的信息,减少现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的局面,让学生在希望了解相关信息时能很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其次,适度加强助教队伍的建设。对有些选课学生较多的研究性课程,可以采取每个助教分管一部分学生开展研讨的形式,一方面减少老师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助教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较小,课堂讨论的氛围可能会更好。最后,建议是否能仿效国外大学的做法,专门成立一个机构来负责本科生研究性课程的工作,统筹安排的效率比“散兵游勇”更高。

综合来看,本科生参与科研和研究性课程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必然趋势。在本科生参与科研和研究性课程的过程中,势必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其中有学校层面的、教师层面的,还有学生层面的。本科生参与科研和研究性课程的发展和成熟,有一个逐渐适应和摸索的过程,期间老师需要适应,学生更需要调整。学习国内外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从课程设置、学习方法、教学理念以及学校行政参与等各个方面,探索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此次调研的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