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拮抗细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前景

拮抗细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前景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Leben报道,喷施荧光假单胞菌拮抗菌后1 d,在苹果树叶上存活的拮抗菌减少了99%。Knudsen研究了对花生叶斑病菌的拮抗细菌在田间的存活情况,认为在2周后,细菌的数量从103~104/叶减少到10~102/叶;而Mew设想植物表面最初引进的拮抗菌要维持一个有效计量,因此推测在植物的表面存在一个“支持系统”。试验证明,在许多植株的根际或叶面存在对植株有促生作用的微生物,如荧光假单胞菌。
拮抗细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前景_生物源拮抗物质的

(1)生防效果不稳定

在引入新生防菌时,要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平衡是较困难的。这可能是生防效果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生防菌的定殖是较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据Leben报道,喷施荧光假单胞菌拮抗菌后1 d,在苹果树叶上存活的拮抗菌减少了99%。Knudsen研究了对花生叶斑病菌的拮抗细菌在田间的存活情况,认为在2周后,细菌的数量从103~104/叶减少到10~102/叶;而Mew设想植物表面最初引进的拮抗菌要维持一个有效计量,因此推测在植物的表面存在一个“支持系统”。Willocquet认为,从水稻的纹枯病病斑中流出的分泌物是拮抗菌生长的最合适的来源。根据此“支持”系统的假设,只有在水稻植株处于纹枯病发生初期才喷施拮抗菌,这样使拮抗菌更易存活和定殖。基于此理论,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支持系统,或筛选、利用植株固有拮抗内生菌,使植物终生受生防菌株的作用,而不受或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病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生防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仍然是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2)有益微生物的局限性

有益微生物一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包括土壤类型、温度、p H等)。所以,生产上拮抗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窄,且有的菌株对农药的反应较敏感,并表现出较窄的抗病谱。这一问题可用基因工程、诱变等方法将有益微生物改造成高抗逆性、广适应性、高产性、高控害能力性、多抗性的超级工程菌株。这也是发展生防菌利用技术的工作重点。

(3)拮抗和促生的结合较难

拮抗作用是衡量生防效果的指标之一。试验证明,在许多植株的根际或叶面存在对植株有促生作用的微生物,如荧光假单胞菌。孟颂东(1998)提出,这可能与微生物能产生一定量的生长素有关。如何使拮抗菌和促生菌有机结合仍是拮抗菌利用的难题之一。陆凡等,以及杨大旗等分别分离到了既有拮抗作用又有促生作用的拮抗菌株,证实了这些拮抗菌对植株的生长和发育起了重要的作用,且真正达到了防病增产的效果。所以,如何在生产中选育、分离这类菌也是生防工作者的目标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