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型本科课程目标的构建_应用型本科课程论

应用型本科课程目标的构建_应用型本科课程论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用型本科课程目标的构建_应用型本科课程论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课程目标的构建课程目标的构建,需要处理好众多制约课程目标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共同特点是课程目标定位于注重为区域经济基础上的行业发展服务。行业分析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目标建构的主要特征,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出特色的根本途径。

应用型本科课程目标的构建_应用型本科课程论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课程目标的构建

课程目标的构建,需要处理好众多制约课程目标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课程目标在建构时需要坚持一些基本原则。我国学者廖哲勋对此作了研究,他认为在构建课程目标时,要“体现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需要的统一;体现学校的性质与任务的统一;体现学生原有的发展水平与其新的发展水平的统一。”(16)课程目标的构建,除了上文已经分析课程目标的主要来源以及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外,还应该注意课程目标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建立国家课程标准、统一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关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经济文化等的差异,鼓励和开放地方性的课程框架。课程目标应该是完整的,一个完整的课程目标一般包括认知、情感、技能、应用四大部分,应用是这四个部分的和谐统一与完善。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应用型本科教育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养成、素质提高的同时,还应该着眼于未来,加强课程目标适应社会变化的“时代目标”。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应该以“创新”为灵魂,表现为在生产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从一线技能操作者转变为技术应用的创新者。他们能全面认识职业环境和岗位目标,在经验技能和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上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素质体现在学生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体现在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所强调的培养学生技能内容表现为:从以再造技能为主转变为以创造技能为主,从以动作技能为主转变为以智慧技能为主,从以简单、重复的技能为主转变为以复杂、弹性的技能为主;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从一次性的教育转变为为个体日后的转岗培训、技能更新培训、晋升培训等奠定基础。面对这一切,应用型本科课程目标应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相应的行业分析、专业分析和人力资源分析等。

一、课程目标的行业分析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随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为行业或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也就是在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人才支撑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为适应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同时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共同特点是课程目标定位于注重为区域经济基础上的行业发展服务。应用型本科教育既要立足区域,又要着眼行业,自觉把培养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作为发展的目标理念和价值取向。(www.guayunfan.com)

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功能。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其发展的重要目标,从而促进行业或地方经济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目标只有充分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性和行业需求来确定,才能使其培养的人才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切实担负起对地方优势行业和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作用,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了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并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其地方特色鲜明,服务角色清晰,地方产业发展导向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地方经济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当地市场的人才需求,结合本校的教学、科研,合理且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目标,为地方或行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主动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并在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中彰显自己的特色,从而实现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共生。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日趋密切,其中与行业的结合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课程目标设置面向地方和行业需求,以及积极主动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应是区域基础上的行业性,应加强与社会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充分考虑到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在课程目标设置时,既要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行业中的职业岗位及其就业前景等,又要主动适应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在课程实施中注重产学研结合,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体现行业性,并依据行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在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中,行业市场需求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起着导向作用。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区域、为行业培养人才,只有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来设置课程目标,才能使其培养的人才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行业分析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目标建构的主要特征,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出特色的根本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具有行业办学的传承优势,隶属地方管理后,其办学的空间区位性或地方适应性得以强化,而办学的行业指向性或产业对接链却逐渐弱化,致使没有行业纵向性支撑,并因缺乏支撑点而变得十分空泛盲目,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均因找不到合理的结合点,往往背离专业性应用教育而与传统的学科性本科教育趋同。因此,遵循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应用型本科院校既要立足地方,更要着眼行业,应在更合理的区位行业性背景下,强调课程目标建构适应行业特征、人才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科技服务适应行业功能,建立行业指向性明显的需求驱动型的发展模式,形成与本地区的产业、科技和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拓展特色办学的广阔发展空间,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力和贡献率,因地制宜地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区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世界各国高校的办学实践表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融入行业要素和标准,切实加大行业参与的强度和深度,其发展才会有生命力。在当今法国,“大学校”与行业日趋密切的联系在改革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开设专业课、实验课和实习课基础上,通过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的学程模式延伸专业教育链,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界的渗透与融合,形成独特的专业教育特色。与此同时,法国“工程师职称委员会”每年公布一次被授权颁发工程师文凭的学校名单,目前已有170多所“大学校”被授权颁发科技类工程师文凭,学生毕业时,不仅能获得毕业证书,同时还能获得行业权威机构颁发的专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与资格证书两证挂钩,加强专业教育的行业性,是法国“大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与行业和企业界密切联系并赢得办学成功的最好写照,也是“大学校”毕业生比较抢手的重要秘诀。德国的高等专业学院大多设在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其专业课程设置也与当地的人文、地理、行业结构密切联系。如:在大众汽车集团公司总部所在地沃尔夫斯堡(Wolfsburg)开设汽车高等专业学院,在河海港口城市开办航运、船舶制造高等专业学院。这些专业学院十分注重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由行业主导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行业始终参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这不仅加深了专业性人才培养的行业与地方背景,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相关行业企业的对接,而且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布局上看,也有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增强行业性就业能力,提高国民人均收入,从而进一步拓展学校发展空间(17)。

二、课程目标的专业分析

现代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按照学科的发展和分类设置专业,按照专业选择教育内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关系到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协调,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专业建设是大学的学术本质,也是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的标志,它直接体现学校的学术水平、科研方向、办学特色以及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和社会地位。我国院系调整、专业的变化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变化所做出的相应变更,相应地,课程目标的设置除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个体需要外,也应该随着专业的调整而改变,归根到底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革。纵观我国院系专业的调整,可以明见不同时期的课程目标。

1952—1953年,我国对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了调整,其指导思想是,旧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基本上是为帝国主义和反动统治服务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院校的设置是盲目的,是严重脱离实际的。这次院系调整基本上改变了原有系科庞杂、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旧制大学,改组成为培养目标明确的新制大学。通过调整,高等教育被纳入了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我国高等工科教育基本上建成机械电机、土木、化工等专业比较齐备的体系,保证了当时我国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经济发展对专门人才及师资的要求,实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目标,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经济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

1952年开始,全国高校建设普遍出现了从“学习苏联经验”到“全面照搬苏联的做法”的“一刀切”的现象。不可否认的是,苏联有关专业设置的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着很大的影响。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实行的大学教学制度改革是以专业设置为中心展开的,在大学中设置专业,按照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是苏联大学的先进经验。“专业”就是一行专门职业或一种专长,按照苏联高等教育制度,“专业”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高等学校的教学是以专业为基础来进行的,院系是学校里的行政单位。苏联教育专家福民认为,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基本问题是划分专业的问题,学生应该按专业来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苏联高等教育编定了全国统一的专业表。苏联改革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按照国家建设的需要,把原有的空泛的专业划分成若干具体的专业。我国大学专业的概念是由苏联引入的,实际的专业设置也是按照苏联大学的模式进行的(18)。

为了扭转全盘“苏化”的问题,1958—1960年,我国进行了“教育大革命”,其中对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1961年9月国家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关于专业设置,该条例指出:“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应根据国家需要、科学的发展和学校的可能条件来决定。专业设置不宜过多,划分不宜过窄。”1963年为了纠正专业划分过细、人才口径过窄的不合理的现象,在1957年专业目录的基础上,把1962年的627种专业压缩为432种。此次调整,根据“宽窄并存,以宽为主”的原则,适当调整了一些专业的培养目标,归并了一些专业面过窄的专业。该阶段的课程目标反映出人们对人才的宽基础、高素质的要求。随后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否定了建国17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学科结构遭到了巨大的破坏,造成了专业结构的纷乱和课程目标的凌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拨乱反正,全面恢复并发展起来。1978年10月通知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该《条例》指出,“系是按照学科性质设置的教学行政组织”,“教研室是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组织”。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的结构,要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刚刚恢复高考、充满活力的高校,特别是一批综合性大学有针对性地设置社会所急需的部分专业,或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调整、拓展、改造,一批具有时代性和应用性的专业应运而生。通过调整各学科、各类学校的比例,削减和改造一批陈旧落后的学科和专业,加速发展了一批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专业,加强了基础学科,增设了一批新学科专业,突出了课程目标的应用性。但在迅速发展中,由于缺乏法治和协调,专业设置中又出现了盲目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窄、乱、缺”状况,不能适应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科专业发展。由于不适当地强调专业设置与业务部门的对口,或者不适当地强调学科的细化,造成一部分专业划分过细,知识面过窄。这种状况不利于毕业生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不利于他们在毕业后的长期实践中继续深造和自我发展,也限制了某些学科的发展及其科学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一些学术型本科院校的课程目标更趋于重视通识教育,注重学科基础的宽与厚。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贴合得紧密,应凸显应用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在凝练学科方向、搭建学科建设平台、调整新老专业及专业内涵建设几方面,要理清思路、创新机制。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目标的设置时,应该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主要着眼点,充分考虑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化对人才需要的新变化,即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主动面向劳动力市场,通过充分作好毕业生就业信息调查,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信息,准确预测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要求,掌握社会对服务地方人才总体质量的评价及人才需求方向,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目标的设置提供论证、决策依据,从而有效地建立起就业市场、招生计划与学科专业结构的互动运行机制,促进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健康发展。

三、课程目标的人力资源分析

中国发展在创新,创新的基础在教育。在工业经济时代,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紧密相关;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能力,包括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的全局。”特别是,我国当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同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变革必然在突出人的问题上一样,人的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们改革的进程,人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成为当今时代的精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自主性的经济,要求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从指令性的计划中走出来,独立自主地走向市场,成为经济运营中自主的主体。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这种迫切需要,就必须自觉地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特个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欲望得到充分调动,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性。

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是开发“人力资源”之本。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各个领域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教育领域。人力资源不是以能源的消耗为特征,而是以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增值、知识的运用为特征。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就是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中是最重要的载体,而开发人力资源最有效的方式是教育。21世纪的课程目标不仅仅是培养满足社会生产需要的合格劳动力,也不仅仅是传承已有文化,而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主体意识成为教育主导性的理念。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时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在新世纪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改革和现代化是世界性的潮流,在一些长期进行现代化探索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时可能认为,只要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至全部课程内容,就足以使他们跻身于现代化的国家的行列之中,但是无情的事实打破了他们的幻想。在经过一场阵痛和磨难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人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课程目标改革的灵魂。创新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在创新意识的能动作用下,运用创新思维,独立自主地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推出新事物的一种高层次的实践活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现代课程目标应该以培养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并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和进步的时代,这不仅对人才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对现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提出新的挑战”(19)。正如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现代课程目标不在于用现成的知识去充斥人们的头脑,而在于把人们普遍具有的创造性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它不至于被歪曲、被掩盖或被压抑,形成人现实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创造性。也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20)。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仅以文凭学历为依据衡量人才的时代终将过去,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实施更加合理科学的课程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